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

第14章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第14章

小说: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量的企业效益不好,城市中生活贫困的人家开始增多了。整个经济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颠簸的破船,许多的人已经感到了危险了,口中的问候也开始由“在哪里发财?”变成了“工资发了吗?”

    赵宏父母亲的单位已经开始公开放假下岗了,有次赵宏被语文老师在教室问家是哪里的,赵宏习惯的告诉她家是某工厂的,她说不知道,赵宏再解释是哪条街路,老师直接回了一句“哦!原来是下岗一条街的。”赵宏很是无奈,这是羞辱,却又是事实。赵宏家里妈妈终于不在执着于在单位上班了,放假后还有一年退休的她开了一家文具店,房租不高,地方挺大,进货渠道也挺方便,市里北部新开了一家批发市场,离店还不是太远,小店周围还有三个学校,小学中学,技校,大约有不到2000人,投资20000多,父母还有些许忐忑,结果一开业营业额和毛利润就吓了一跳。太高了!

    这是赵宏为母亲选择的项目,既挣钱,又不是太累。可以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即可以让父母挣钱,又可以让父母退休后不是很失落。

    曾经郭漪也问过这个问题,赵宏告诉她,现在他要忙着学习,还要兼顾谈恋爱。没有多少时间琢磨挣钱的事情。而太复杂的生意也不适合赵宏父母,毕竟两个人文化和适应能力有限。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赵宏没有办法告诉她,赵宏是个重生者,知道今年还是压缩经济的一年,国家层面的好多政策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如何定位还没有确定都没有确定下来。随便投资风险大于收益。

    赵宏不知道郭漪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有多么聪明。其实郭漪家里讨论的结果也是一样。只是出发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相同。她不知道,赵宏是知道结果,寻找原因。看着赵宏自信的男子汉气质,好感增加了不少。优秀的有头脑的男生更让她有安全感。

    她父亲读书不错,技术也是大拿。属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旧式富家女,哥哥姐姐们也是和父亲一样适合从事技术工作。只有她是个另类的,喜欢琢磨经济问题。

    赵宏的恋爱谈的有滋有味,智商不断下降,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一切都是以郭漪的意志为目标。感觉特别幸福,虽然进展不大,可赵宏也能乐在其中。

    曾经经历过很多女人的赵宏反而对身体方面的接触可以忍耐性很强,目前为止也就是到了后世标准的第一阶段,拉拉手,亲一亲,拥抱一下。毕竟这里还是保守的90年,赵宏不希望为难郭漪,出格的事情绝不能发生。每周日的聚会都是非常的幸福而短暂。

    有时候赵宏会忍不住去想,人生既然这么短暂,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太高尚的情操是升华到思想上的境界,这是大多数人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赵宏不想做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自然也不会做一个行动上的矮子。

    但是如果思想上都不高尚的话,又怎么去做一个行动的巨人。

    五一假期是短暂的,还是一天,周末依然还是单休。

    周六放学值日后,他走到学校外面的时候,却又很意外地发现学校门口竟然有人在等他。

    等那人抬起头来咋一看。

    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一个星期没见面,郭漪脸上似乎丰腴了不少,连带着笑起来小酒窝都变得不那么明显。

    被赵宏走过去抓着手,郭漪也没有反抗。

    她也知道赵宏这家伙就是想占他便宜,所以一听他说了句“媳妇抱抱。”

    脸色顿时就是一红。

    还没等她把人推开,赵宏两只手就已经环到了腰肢上,掌心的温度隔着衣服也感觉得异常清晰。

    正好是下班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发黑。

    路边的灯光照在树荫下,把两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落到墙上,整个世界里似乎顿时就安静下来。

    只听得到呼吸和心跳的声音依稀在耳边回荡。

 第二十章春风得意的父母

    (全本小说网,HTTPS://。)

    自从父母的文具店开业以来,随着学生开学,生意越来越好。//全本小说网,HTTPS://。)//填补了附近没有专门的卖学生用品店,

    而学生也越来越金贵了,八零后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学了,独生子女非常多,家长为了孩子花钱的大方程度有些让他们大吃一惊,一些好看的但是没有什么特殊功能的文具比同类型的文具贵了一倍,但是反而是贵的卖的更好,其实原因不用多说,仔细想想就明白了,不是年轻的父母宠爱唯一的孩子,就是爷爷奶奶也是更加的宠爱,小家伙们一个脸色不好,一个同学都有的理由,就让大人经常购买最贵的,实用性一般的文具。

    小玩具对男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小饰品对女孩子吸引了也是很大,而且还有孩子之间的攀比,很快就会一个购买带来一大批的购买,经常是来买文具的结果却买了更多的计划外的东西。

    家长的再苦再难,不能也不愿意苦孩子的思想还是非常普遍。父母发现好卖的经常不够卖,而卖不掉的似乎永远没人问津。而利润大多来自文具以外的东西,而且还经常有人来购买店里没有的小礼品,原本以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一些东西很多人都来购买,而且利润不菲。父母亲也开始不断的增加一些小类商品,小店也越来越完善起来。

    在做生意中学会了做生意,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最初的私营企业都是这样慢慢的发展起来。

    父母大半辈子都是长在红旗下,生活在计划经济社会里,信息闭塞,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不要说见过,听都没有听过,从小被教育生活在资本主义就是水深火热,被残酷的剥削压榨,自己生活在共产主义的阳光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其实直至哥哥姐姐们赵宏自己小时候也是一样的,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其他的国家都会安排好的。只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起来,自己的经历多了起来才知道,那就是个美丽的过去了。

    赵宏知道今后社会也会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是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但也是市场经济,所以后来的人不理解是可以理解的,那个年代固然机会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准备一样把握不住机会。

    有时候回家也会得意的说说他们的收获,和家人感叹时代不同了,社会和他们的认知有了很大的区别,而且这个变化正在进行,日积月累。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是也更感到了知识的缺乏,信息落后,思想的落后。这几个月的生意人让他们感受很多,刺激很多,父亲爱学习的精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许不能创新,但是做好却没有问题,母亲也越来越没有了小气,起码饮食水平又有了一些提高,父亲经常吃到了肉喝到了小酒,没有了经济问题,家里忙碌中也越来越幸福满满的。

    赵宏和郭漪的周末约会也在继续,只是郭漪对赵宏学习的督促越来越多,郭漪自己也开始了进修的准备,经常不注意把好好的约会变成了学习会,讨论会。

    在五一节日休息的时候,难得的全家都在,开了一个简单的家庭会议。首先由父亲说了家庭收入的增加的情况,准备姐姐的大学生活费也增加了一些,哥哥的工资也不用交家里了,赵宏的零花钱也是增加了一些。

    除了扩大经营外,随着时间积累,父母手里的现金又开始增加了,他们希望都存到银行,给赵宏的哥哥姐姐成家立业用,还有赵宏的读书费用,大学也开始收费了,据说还是不少,而且生活费也需要增加了不少。哥哥姐姐都很开心。

    赵宏建议他们不要把钱存在银行,这样做非常不划算,看看最近几年物价上涨的速度吓死人啊,即使银行物价补贴,攒的钱和以前还是一样吗?

    父母也在细细思量,随着孩子长大,谁家的房子都不够用了,赵宏由于一直都有人上大学不在,平时不感觉,一旦全家都在就会立马觉的十分拥挤不方便。

    没有什么大的道理,哥哥姐姐甚至赵宏将来结婚成家最大的问题就是住房,该买房子了。这也是目前最紧迫的目标,哥哥大学毕业已经快一年了,与其催着他去谈恋爱相亲,不如先给他准备好结婚的房子,哥哥找对象的条件会大幅度改善。

    赵宏心里还悄悄的低估“如果有机会更要多买点,这个年代房子便宜的令人发指,就是按照房价和收入比来看也是十分的划算,因为城市的外来人少,单位上班的大部分都分配住房,不要提炒房,连买房的都非常少了。所以价格绝对的合理还有些偏低。”

    历史证明这个年代没有比买房更划算的事情了。30年后最少也是百倍的增值。千倍万倍的都不稀罕。赵宏也是突然发现,觉得自己应该买一个自己的房子。里面可以珍藏自己的一些不愿意或是不方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和物品。

    赵宏所在的城市虽然是省会,但是房价依然还是很低的,由于经济不好,大家手里又都没钱,不温不火的,比以前是涨了不少,也只有200左右一平米,还是楼房,平房更是论套卖。

    赵宏在所在院里有一个多年相交比父亲大十大几岁的棋友,从8,9岁开始赵宏就和老爷子开始了以棋会友的交往,是关系不错的忘年交。

    据说经历也是非常复杂坎坷。老爷子除了爱下棋几乎没有什么爱好,为人十分节俭,甚至可以说是吝啬。

    有过两段婚姻,都是无法长久,据后一个离异的女人说老爷子实在太吝啬了一些。包括对家人都是如此。

    传说中刘老爷子当年相亲,和女方一起去逛街什么也没有买,零食没有,茶水没有,几个小时一分没花,女方直接拒绝了。这也正常,可是随后老爷子就去女方家,拿走了拜访时候父亲给他带给老朋友的礼物。说既然没成,礼物一定要拿回来。要说家庭当时老爷子是挺富裕的,老爷子父亲是大学生革命干部,而老爷子爷爷家是开店的,家里不缺钱。

    可能是大学生父亲离家参加革命,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吃了不少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但是老爷子也是大院里为数不多的最早开始经商的人,小孩子的吃食,玩具,自从退休以来干了好些年了,人们猜测老爷子早就是若干万元户了。但是老爷子依然还是天天外出做着小贩子的生意。

    偶尔老爷子也和赵宏在下棋时候聊聊天。老爷子是手艺人出身,虽然后来进了国企上班。

    改革开放以来,老爷子是焕发了第二个春天,女儿反对,嫌弃丢面子,但是唯一的儿子十分支持,说了老爷子想干啥就干啥,只要快乐就好。

    后来赵宏才知道,在无声无息的时代,老爷子攒下了多套房子,而且还都是门面房。老了也是非常的富裕,而不是死攒钱的人。也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工人不同,工资基本花光,如果平时没有花光,年底也是攒在一起花光。

    而是悄悄的攒钱买房。和老爷子后来聊起来。老爷子说了一句话让赵宏终生难忘。

    “乱世攒黄金,盛世攒资产。资产以前说的是土地,没有土地就攒门面房。”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赵宏这一世买房子第一想到的就是咨询老爷子。虽然知道城市的发展趋势。知道哪里的房子将来升值空间最大。但是具体的抄作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好。

    老爷子一听就是一愣,不过随后就开始说了一些找房子和买房子的渠道,目前还没有什么房屋中介,只能到处打听,主要就是两种人在卖房子,一种就是以前的海外亲戚找来了,全家都要走了;还有就是政策性返还的房子,房子还在,家中有事的了。商品房这个城市还没有,所以打听消息很重要。

    老爷子也答应在出去做商贩生意的时候打听着,留心点。有了消息再说了。至于老爷子自己悄悄自己购买房子的事情什么也没有说,而且如果不是赵宏父母这一年来开店估计挣了钱,连这些他都不会说,以为赵宏是为父母打听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老爷子就叫赵宏去他那里下棋,赵宏就知道有消息了。和父母说了一下就搽着天黑过去了,带了一袋哥哥从江浙一带回来的好茶去了老爷子那里。

    老爷子看着赵宏带来的茶叶,没有说话,但是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东西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他的尊重。老爷子其实明白大家对他的议论纷纷,但是没有谁会理解在那个战争混乱不堪的年代活下来的不易。而只要习惯养成就不好改了。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随他吧。很是认死理的倔强老爷子过的很自由自在,一个人带大了一儿一女,辛苦惯了。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