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那个圈-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鹘牵罴涯信浣牵罴延捌鹊取5笔苯峁怀觯┤弧4蠹冶欢几呦缘脑げ饩袅耍比灰舶ㄋ约骸
不过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毕竟早在三个月前,这哥们儿还在拘留所里待着呢。而且那个时候,陆非凡正忙着《人在囧途》上映以及和奇艺网的谈判呢。以至于那会儿都还没有萌生出制作这么一档综艺的念头。
想到这里,陆非凡指了指身后白板上的一个关键词,“lobby”。这个词,你可以翻译成是“陈述”,同时也可以说它是“游说”。高晓嵩扁了一下嘴巴,话题转到了奥斯卡颁奖季之前的公关环节。
“在好莱坞,大的公司,大的运作,大的片子,有很强的lobby的能力,就是游说的能力,会导致一些电影能拿到应该拿的奖。
说起到这儿,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这个人叫哈维?韦恩斯坦。观众可能对这个人不了解,但是在华夏电影圈里,对这个人可就太熟悉了!尤其是那些走向国际的大导演,那提起这个人,都是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当场就生撕了他。”
高晓嵩提起的这个人,陆非凡也知道。当然陆非凡并没有见过,而是听姜彣提起过。曾经在一个公开的影视研讨会上,就有一个大导直接指着哈维说:哈维是一个骗子,大家不要相信他。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华夏最早的一批导演们冲击国际奖项的时候,哈维就是发行商。在不少国际电影节上,这货最先接触那些卖片的导演,提出一个很高的价格,并提前交一些定金,一般就是十万美元的样子。这些导演一看,人家出了这么高的价格,而且华夏人是很重视信誉的,所以再有别的国家的发行商来问的时候,他们就不卖了。
结果等到电影节结束,在拒绝了所有的发行商之后,哈维再出现,就不愿意再用开始的价格购买发行权了。而是把价格压到一个极低的水平。而且往往就卡住了这些导演们的命脉。
那时候华夏冲击奖项的,大多都是文艺片,票房很一般,都是靠着海外发行收回成本的。让哈维这么一弄,没有发行商购买,最后只能以一个成本价格出售给哈维。
利用当时华夏电影人对海外发行不了解,又很重视这种提前下定金的契约精神的特点,哈维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的相当数量的华语文艺片的海外版权,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所以华夏那个年代过来的大导演们,提起哈维,那都是嘬着牙花子说话。
不过这事本身和奥斯卡就没什么关联了,而且还涉及到了一些大导们不光辉的历史,高晓嵩就没有多说。
而且高晓嵩和这个人还认识,之前还采访过他。所以这里重点讲的就是哈维如何在好莱坞运作、游说那些奥斯卡的评委们的。他去年、今年都作了很大规模的公关游说活动,所以去年和今年都是他的电影拿奖。
“当然了,你可以说那些海外做电影的都是在骗,也可以说生意人有生意人的道理,可以有很多理由,但是他去年和今年都拿了奥斯卡奖。我想稍微讲一下,讲讲他们是怎么玩儿的。”高晓嵩开始讲起了,从颁奖季开始,一直到结果揭晓,那些公关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具体过程。
陆非凡对这些内容早就知晓了,而且这也不算是什么内幕。在美国都是公开化的,只不过很少有人去关心这些,也就不会去查。华夏的媒体也不会报道这些新闻。不过摄影机后的大鹏,已经听傻了。
第六十一章 华夏音乐人的现状
《晓说》的录制其实还是蛮简单的,毕竟所有的内容高晓嵩都早已烂熟于胸。(全本小说网,HTTPS://。)陆非凡也发现了,这货就是属于那种话匣子一旦打开了就收不住的人。索性到了后面,陆非凡也不提醒了,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扯了一大圈之后,他总能再把话题圆回来,后期剪辑掉就是了。
而且高晓嵩在说的时候,总习惯性的会带几句口头语,有时候说激动了还骂几句街。这个时候你要是打断他,可能就把思路给带偏了。所以等拍到后面的时候,就连大鹏都不在意高晓嵩偶尔蹦出来的“吹牛b”、“他m的”之类的词语了。就当成听别人在侃大山,还听得很入神。
开始陆非凡总想矫正高晓嵩的思路,主要是怕后期剪辑会费些时间。结果人家明显就是有备而来的。那些他在讲述过程中提到的影片,电影人,他自己就找好了影像资料,一起带了过来。
倒不是好心为了给陆非凡省事。高晓嵩纯粹就是把这当成了他自己的节目,反正他也和菲凡工作室签了协议。在第一季《晓说》结束之后,陆非凡就会把节目的版权转让给高晓嵩。这让高晓嵩兴致跟高,差点连后期剪辑都替陆非凡做了。
陆非凡没同意。不是信不过他的专业水平,纯粹是信不过他的尺度。这货和姜彣是一类人,恨不得把所有敏感的东西都留下。姜彣是在被禁导五年之后想明白了,干脆玩起了隐喻。但高晓嵩不会,这种在节目上堂而皇之的把历史比喻成小蝌蚪的人物,除了他,华夏找不出第二个人来。要是真由着他自己的兴趣剪,《晓说》播两期就得被停播。
被陆非凡赶出了剪辑室,无所事事的高晓嵩开始在菲凡工作室里转悠。好不容易来一趟,毕竟这是在五环外,距离他的住处有点远。所以在陆非凡剪辑完成之前,他还要留在这边,顺便参观一下自己小师弟的公司。
大鹏客串了导游,虽然他自己也刚来没几天,但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把高晓嵩当成了偶像,俨然是化身成了迷弟。没办法,仅仅是一上午的接触,他就被对方的知识储备镇住了。恨不得听对方说上一整天才好呢。
一直到下午,陆非凡才完成第一期《晓说》的剪辑。本来陆非凡的心中就有腹稿,而且谈话类的节目也好剪。但是高晓嵩说话太连贯,这其中怎么能保持逻辑通常就很麻烦了。何况还有一些影像资料要加进去。最搞笑的就是很多影像资料,高晓嵩还提前给配好了音。
所以在后期的时候,陆非凡还要调整一下两部分音频的声调,尽量保持一致。
等下午剪辑完毕,陆非凡出来转了一圈,最后在越双的办公室找到了高晓嵩和大鹏两人。
工作室租下的顶层的几个单元,都是复试的结构。在每个单元的里面,还有一个二层空间。其中一个单元的整个二层,陆非凡都留给了编剧部门。
陆非凡上楼的时候,三个人正在那边侃大山。几人之中,高晓嵩读过的文学作品是最多的,和他一比,另外两人简直被对比成了文盲。越双甚至拿了一个小本本,一旦听到感兴趣的点子,就急忙记下来。
陆非凡看到这幅画面,不禁摇头苦笑。让高晓嵩主导话题,这两人简直就是找虐。
“剪完了?”还是高晓嵩最先发现的陆非凡,开口询问。
“剪完了,你要不要下去看看成片?”陆非凡点头说道。
“那我得看看,可不能让你给剪秃噜了!”高晓嵩起身,和陆非凡一起转身下楼,身后大鹏也跟了上来。
“对了凡子。”三人一边往另一单元的剪辑室走,高晓嵩一边开口说道,“我在你这儿转了一圈儿,怎么没发现有音乐部门啊?”
“音乐?”陆非凡没听明白高晓嵩是什么意思。
“对啊!你这边无论是拍电影还是拍其他的,你总需要配乐吧?每次都出去情人多麻烦啊,你自己弄一音乐团队,插曲主题曲什么的都自个儿弄,也不用担心版权外流,那多好啊!”高晓嵩怂恿道。
陆非凡苦笑,无语的摇了摇头。高晓嵩的意思他明白,其实这事对于陆非凡来说没多大的意义。恐怕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多养活几个音乐人。
在2012年的时候,音乐版权没规范之前,除了那些大歌星的御用班底之外,也就有限的几个金牌作曲人和填词人能靠音乐养活自己。大部分玩音乐的,要么家里条件好,要么就是身兼数职,靠其他工作得来的钱补贴音乐。
高晓嵩为了这事,可没少东奔西走。陆非凡记得后来他干脆加入了阿里音乐,就是为了让华夏的音乐版权更加规范。
不过想法虽然好,但陆非凡本身就不是玩音乐的人,对那些音乐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也不感冒。就比如说陆昭,陆非凡确实想过把他拉进工作室来,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要真把他叫来,他能天天堵在陆非凡办公室的门口要《父亲》的曲谱。毕竟不是有原曲的作品,而是筷子组合的创作,陆非凡是真没地方去扒曲谱了。
想了想,陆非凡摇头拒绝道:“我还真没这方面的打算。师兄你也清楚咱们华夏音乐人的现状。大牌的我这请不起,小牌的水平又不行。玩音乐是个烧钱的活,眼下也不赚钱。真等到需要找人填词配乐的时候,我随便花点钱就能找个水准之上的音乐团队合作,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哎!”高晓嵩叹了口气,陆非凡说的是事情,他也没别的话说,于是说道,“水平也是个大问题,我之前出国的时候,经常遇到老外,就说你们华夏的音乐怎样怎样!有时候真的是给我说的哑口无言的!”
陆非凡耸了耸肩,没有说话。身后的大鹏倒是想说点什么,陆非凡知道他自己也是玩音乐的。不过大鹏张了张嘴,最后也没说什么话。
想了想,陆非凡开口笑道:“你也别这么悲观。咱们以后的版权会越来越规范的,你看现在电影版权不是就比之前好许多了吗?随着这些视频网站的壮大,以后上网去正版网站看电影就会成为常态。我想音乐以后也会是这样的。”
高晓嵩没有接话,而是在思索着什么。半晌,走到剪辑室门口的时候,高晓嵩突然开口:“不行,我下一期得聊一聊这个事儿!”
“?”陆非凡一愣,接着就急了,开口说道,“别呀!你要是在节目上这么一说,再把音乐圈的喷上一遍,火是火了,但是音乐圈不得得罪一大片人?”
高晓嵩摇头:“不行!不吐不快!”
“那你和我说说行不行?我听你说,节目就算了吧?”陆非凡哭笑不得的说道,“下一期的内容我都想好了,咱们就讲一讲这个古代的青楼文化,这个才是你的强项啊,你读了那么多史书。正史野史都看过。”
“这个也不错!”高晓嵩点点头,推开陆非凡走进剪辑室,边走边说,“那第三期就讲这个吧!我看看能不能分成两期讲。”
“……”陆非凡摇头,有种无力的感觉。对方主讲什么,这个陆非凡也没法过多的干预。这个节目,高晓嵩的烙印太明显,陆非凡虽然现在把着版权,但实际不会干预过多,无非就是建议一下主讲的内容。
反正就算是引起舆论讨论,火力也是集中在高晓嵩的身上。对于菲凡工作室来说,无论节目是引起的正向舆论,还是口诛笔伐,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陆非凡能提醒对方注意敏感内容,已经是做到仁至义尽了。不过反过来想,《晓说》之所以能火,也和高晓嵩什么都敢聊也有关系吧。
成片没什么异议,基本上高晓嵩讲的内容的精华都保留了下来,主题很鲜明。就在《人在囧途》正式下映这一天,陆非凡把做好的成片和《人在囧途》的网络高清版本一起送到了奇艺网。
整个二月份结束,《人在囧途》的最终票房达到1。2亿,还余出9万。至于之前一直想要和陆非凡别苗头的《那些年》,票房最终止步于七千万。
去除掉要捐赠给江城曙光孤儿院的5%,也就是600万,和必须上缴华夏电影专项基金的5%之外,最终参与分账的钱数是1。1亿左右。
这次《人在囧途》的票房大爆发,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华夏慈善协会都没想到,最终捐助出来的钱竟然能达到600万之多。以至于曙光孤儿院已经开始考虑换到新的条件较好的区域。
最终,院线分账扣除了总票房的一半,5704万。光线按照最初的联合发行协议,得到22%的收益,2510万。去掉宣发成本,净赚1800万。聚美公司得到剩下的3194万,这其中的10%,才是最终分给陆非凡的个人分成。
缴纳了个税之后,陆非凡最后进到私人账户的钱,一共是220万。对比了一下总票房1。2亿,再看看自己的实际收入,陆非凡有种回到了解放前的感觉。自己费了半天劲,最终受益还不到版权费用的一半。如果按照常态,版权归投资方所有的话,陆非凡到现在恐怕连工作室都开不起来。
不过比起钱财来说,名气的提升才是隐形资产。经过这次成功,陆非凡在业内再也不属于菜鸟导演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