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末-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别胡乱嚷嚷败坏了别人的名声。”
何亭亭亲眼看到,那几个女工在听到何奶奶的话时,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其中有两个女孩的眼圈甚至瞬间红了。
“可是她们心肠坏——”陈秀英连忙反驳,可是在何奶奶冷凝的目光中渐渐消了音。
何奶奶见陈秀英自觉闭嘴不说话了,这才道,“刚才你们吵架,我也听到一部分了。你无非是不愿意只要一半锅巴,而是希望她们把锅巴全给了你,是不是这样?”
“就是这样!”陈秀英连忙点头,“何婶,我们都是沈家村的,论理我们是一家人,你们家不要的东西,该给我拿回去喂猪才是。她们都是外地来的,每天能吃一碗白米饭就算祖上积德了,怎么还敢又吃又拿?”
听着这样的话,何亭亭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然后看向那几个女工。
几个女工听到这样的话,脸上都带上了屈辱的表情,纷纷低下了头。
她们虽然很想反驳,可是拿锅巴回老家,的确是不对的,她们反驳不出口。
“我们也就是粮食敞开供应才吃上饱饭,和她们差不多,你没必要这么说她们。再说了,大家都是穷苦过的,笑人家做什么?”何奶奶说完,又道,“至于锅巴,她们跟我们家说过,我家是同意让她们带回去的。”
陈秀英一脸惊愕,“什么?你们同意的?”
“我们是同意的。”何亭亭一脸认真地点点头。
陈秀英跺脚,“你们怎么这么傻,你们家的工人多,煮好几锅饭的,一顿饭加起来的锅巴,能养两只猪了,你们就让她们带回去?”
“她们帮我们家干活,勤勤恳恳的,为什么不能给她们带回去?”何亭亭反问陈秀英。
何奶奶不等陈秀英说话,接口道,“你们家现在能敞开肚皮吃饱饭了,肯定不像她们几个这么需要锅巴,以后你就别来跟她们抢锅巴了。再说了,这事传出去,丢的是你们家的脸。”
刚想反驳何亭亭话的陈秀英听了何奶奶这话,大为踌躇。她也怕丢脸,更怕婆婆觉得丢脸了找她算账,可是让她放弃那么多锅巴,她真的很舍不得。
何亭亭见陈秀英一脸的挣扎,暗地里嗤笑一声,面上则道,“沈二伯母,你自己做不了决定,不如回去问问沈二伯?”
“问你家婆更好,你们家她能做主。”何奶奶接口道。
陈秀英再不敢说话,挤出笑容说了句“呵呵,那我就问问他们去……”就走了。
几个女工见陈秀英走远了,忙走到何亭亭和何奶奶跟前,一脸感激,声音哽咽地说道,“谢谢何奶奶,谢谢亭亭……”
“不用客气,我们家不养猪,的确不需要锅巴的,你们要,就晒干了带回去吧。”何奶奶摆摆手说道。
何亭亭见女工们听了这话之后,抽噎得更厉害了,便转移话题,“锅巴晒干了会很硬吧?那到时喂猪是不是要泡软了再喂?”
只听一个女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不是拿回去喂猪的,我们是拿回去给家里人吃的。”
何亭亭吃了一惊,忙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是这样……”
“不用对不起,你们都很好,我们都很谢谢你们。”旁边抽噎得一个女工说道。
何奶奶看了看眼前几个女孩子,沉默了一会儿,问道,“现在你们那里收成不好吗?”
何亭亭也看向她们,鹏城能从别的省份采购粮食,就表示很多农民手上的粮食除了交公余粮外,还是有剩余的。这么看来,农村的收成应该还不差,这些女工怎么会需要千里迢迢拿锅巴回去给人吃呢?
“我们家那边田地都不好,一亩田产出的水稻很少,再加上旱了或者涝了,收成就更差。每年交完了公余粮,就没剩多少粮食了,所以很多时候是喝稀粥。锅巴虽然硬,但是用水泡泡,怎么也比喝稀粥饱肚子。”一个女工抹了把眼泪解释道。
其他几个女工听了都点点头,表示自己家也是这样的情况。
何亭亭听得恻然,她不由得想起自己八岁那年的日子。那时家里白天也是吃粥的,三个哥哥常常饿得慌,一趟一趟地跑回家喝稀粥,然后一趟一趟地跑厕所。
“那你们就继续收锅巴吧。”何奶奶叹口气说完,又慈祥地看向几个花一般年纪的女工,安慰道,“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大家等着吧。”
一个女工抹了把眼泪说道,“以前还不敢相信日子会变好,现在看到鹏城这样,我就相信了。”
“大家都会变好的。”何亭亭冲她们笑笑。
几个女工看到小姑娘笑得一脸的阳光灿烂,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她们喜欢看这个小东家笑,似乎她一笑,未来就必定是光明的,美好的。
何亭亭见女工们不哭了,又安慰她们几句,就和何奶奶回家了。
转眼到了寒假,外地来的工人陆续离开鹏城,拿着辛苦一年赚到的钱回故乡了,鹏城变得冷清起来。
何亭亭家请的大部分女工也离开了,只有几个为了钱,咬着牙留下来,打算迟些再回去。
临近过年了,今年比往年富裕了一些的沈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来年请舞狮在沈家的宗祠里舞一次。
这当中的发起者是沈林生,他是沈棋生那一支的老大,生产队时期没能抢到生产队长的位置坐,这会儿见沈棋生下来了,便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打算获得沈家村的说话权。
他的女儿沈红惠是沈家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本身就光荣,再加上嫁了羊城的一个大学老师,在大学里也谋了个职位,每月收入不低,月月往他家里汇钱,所以他家算是村子里比较富裕的那个。
沈林生这次起头,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以平时行事便越发张扬起来,见着谁都要指点一番,摆出沈家村主事人的派头。
可因为这份派头,沈林生家在一个不算寒冷的夜,被人入室抢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85 能卖到10块钱吧
何亭亭是次日浇完花回来,在门前的广场上和李真真、王雅梅玩才知道这件事的。
“好可怕,林生伯被砍了一刀,连夜去的医院。”王雅梅绘声绘色,“听说来了四个男人,把林生伯家的一个柜子抢了就跑,林生伯去追才被砍的。”
何亭亭吃了一惊,问,“砍林生伯的人被捉了吗?”
“没有,说是外地来的盲流,抢了就回家过年的,怎么还找得到?”王雅梅摇摇头。
李真真握着何亭亭的手,“亭亭啊,我妈说你们家更危险,你晚上睡觉记得把阳台的门和窗都关上,还有要是有人来你房里抢东西,你就让他们抢,千万不要追。”
早上她爸妈和大伯大伯母早议论沈林生被砍的时候,就说到了何家,她听得心惊胆颤的。
何亭亭回握李真真的手,“放心,我知道的。而且我家的墙很高,坏人翻不进来的。”
她说的是真话,客家围屋本来就是为了防止外敌侵扰建立的,外墙高大得吓人,拿梯子也爬不上去。至于后花园的围墙,同样很高,且外面有一丛带刺的铁篱寨,防护很是厉害,也不怕人入侵。
“还是要小心些。”李真真脸上担心不减,叮嘱道,“像你家的大门,也时刻关上吧,要回去了,从右边的小门进去好了。”
王雅梅点点头,“是啊,村里人都说,南北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乱得很,不像以前开着门也不怕有贼偷的日子了。所以以后我们出入,得时刻记着关门闭户。”
“嗯,我会小心的,你们放心。”何亭亭点点头说道。
三人玩了一会儿,就看到沈棋生带着几个身穿制服的人走来,“亭亭,你奶奶和妈妈在家吗?”
“在家呢……”何亭亭应道,“发生什么事了?”
“你沈大伯被坏人砍了一刀,是你妈送去医院的,你知道吧?以后出入记得关门,陌生人敲门的话,千万不要开。”沈棋生说道。
何亭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记住了,谢谢沈二伯。”
看来沈林生家被抢,沈林生又被砍了一刀这件事很严重,严重到沈棋生和警|察在村子里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要关门闭户。
沈林生又叮嘱了李真真和王雅梅一番,就领着身穿制服的警|察往何家大门口行去,打算将这事通知到何家大人那里。
何亭亭和李真真三个见了身穿制服的,又想到被砍的沈林生,心里有些惶惶,就玩不下去了,很快分开,各自回了家。
何亭亭刚到家,正好听到一个身穿制服的跟林玲玲说昨晚除了沈家村,哪个村子也有人被抢这事,渲染得异常恐怖。
所以沈棋生带着那些人离开了,何亭亭就被林玲玲拉着叮嘱,“以后我们家的大门口关起来,只留左边的小门。小门出入才开,平时也记得关好,知道不?”
何亭亭点点头,“妈妈你要马上去买锁锁上门吗?”客家围屋所有的门都只有两把钥匙,家里备用一把,何奶奶带着一把,至于其他人,都是不带钥匙的。
不独何家是这样,整个沈家村的所有人家,包括整个镇上的人家,都是这样的。因为以前家家户户穷得很,民风又特别淳朴,所以所有人家都习惯了敞开大门,任人出入。
“还是用以前的锁,不过要去配钥匙。”林玲玲说着站起身,“我这就去配了回来,今天就开始锁门,免得真遇上坏人了。”
半夜沈林生他老婆来敲门叫她帮忙车沈林生去医院,她去了,见到沈林生血淋淋的手,有些发晕。再想到自己家里,虽然说围墙高,但是房子多,平日大门敞开着,有坏人提前进入藏好也不是不可能,这危险性实在太高了。
何亭亭看着林玲玲风风火火地出去了,想到在外地的何学,有些担忧地说道,“希望爸爸在外地平平安安的。”
何学上个星期跟着领导出差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放心,你爸跟着好多人一起去的,不会有事。”何奶奶说道,“倒是老三和君酌,他们不知道捣鼓什么,一大早就出去了。”
何亭亭听了点点头,“我们今晚让他们不要乱跑了。”
沈林生被砍又被抢这件事给整个镇子敲响了警钟,也让整个镇子的村民都一改过去不关门闭户的习惯,从此门窗紧闭,连串门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意思了。
不过相比起这点意思,所有人都觉得生命最重要,所以从此以后,都时刻紧关着门。
沈林生家倒霉了,何亭亭家却财源滚滚——羊城一个老爷子听闻何家有兰花,专门前来购花。
他来的时机很巧,正好碰上去年迟开的那株莲瓣兰开了两朵小小的花儿,娉婷玉立,高雅脱俗。
看到这样漂亮的花儿,老先生当场就心动了,开口问价。
面对诚恳买花的人,林玲玲没有隐瞒,把五一那天卖花的价格说了出来,然后问老爷子愿意出多少。
听到五一那个天价,原本踌躇满志的老先生为难了,紧紧地皱着眉头。
那样的价格,他是绝对给不起的,可是这花他实在太喜欢了,喜欢得绝对不愿意放手。
深深地沉默了好一会儿,老先生沉声说道,
“我没有这么多钱,可是我真的很喜欢这株兰花。……你们看这样行不,我在羊城有一块地和一套房是连在一起的,房子一层有三百多平,共两层半,是旧时欧洲风格的,地加在一起有5亩半。我拿这块地和房子跟你们换一苗兰草,怎么样?”
何亭亭不说话,任由林玲玲来处理。
那样一块地和一栋建筑,按照如今的市场价格,是绝对不值十多万的,可是望着老先生诚恳的目光,林玲玲说不出话来,扭头看向何亭亭,见何亭亭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点头同意了。
何亭亭见林玲玲点头了,便看向老先生,问道,“老爷爷,你把地和房子卖给我们了,你自己还有地方住吗?”
“小姑娘心地真好!”老先生赞了句,这才道,“我买下的土地不少,房子也有三四处,给了你们最大最好的这一处,我手上还有房子和地,你们放心好了。”
老先生着实爱极了那株兰草,谈妥之后马上就催林玲玲跟他上羊城办理手续,办好之后就像带心肝宝贝似的,把兰草带回羊城。
这次的房子和兰草交换,本该是悄悄的,可是架不住村子里种兰草的人特别多,眼看着莲瓣兰纷纷结了花苞,就等着买家来买,一个个异常亢奋,火眼金睛,硬是知道何家又卖出了一株莲瓣兰。
于是原本紧张忙碌的腊月更加紧张了,仿佛来了一个火星,就能把整个村子点燃。
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