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珠传说 >

第93章

金珠传说-第93章

小说: 金珠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制?这活哥们在行啊。李东文并不认为,在这个地球,有谁能逃出他的控制的。

    张俊茹以为李东文在思考控制的方法,就建议:“比如,我们成立一家贸易公司,这家企业开采的煤炭,只能以我们认可价格,卖给我们一家公司。”

    李东文看了张俊茹一眼,你这计策够毒的啊,独家垄断了产出,最后怎么往外卖,还是我们自己说了算。

    李东文当场拍板:“那就这么办吧。”

    张俊茹又建议:“最好能利用到招商引资政策,运作成从外地引进资本,来本地投资开发,再弄个三免两减政策什么的。”

    李东文有看了张俊茹一眼,你不但够毒,还挺黑的呀,官府的便宜是一点都不放过。

    李东文在心里默默搜算了一遍,很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事谢安平来干,貌似比较合适。

    李东文确定了人选,就给谢安平打电话。

    谢安平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跟李东文合作,谢安平信心十足,桃花仙公司的买卖,那都是赚钱的买卖。

    听到李东文在徽城,谢安平立刻亲自前来。

    谢安平抵达徽城,见到李东文,说的第一件事,不是煤矿的事,而是开口问李东文预定两间养生堂的套房。

    “你又没病,要房间干嘛?”李东文问。

    “哈哈,李老大你这么说,看来养生堂是真能治病,一定给我留两套,我先交两年的房费。”谢安平大笑着说。

    “你直接订房就好了,神鸟的人你都认识,这点小事也跟我说。”李东文有些不解。

    “早就没房间了,你不知道?我这是来找你走后门的。”谢安平也有些不解。

    “房间是小事,你真有急用,可以先住员工宿舍,效果差不多。咱们先谈正事……”李东文不想在这事上磨叽。

    “员工宿舍?效果差不多?你们员工可真奢侈……”谢安平撇撇嘴。

    “让你来这里开煤矿,不会让你吃亏,但你也别想着赚什么大钱,那玩意又不值钱。你挖出来的煤,我们公司全部收购,不用你找销路。”李东文抓紧谈正事。

    “煤矿的事,就按李老大您的指示办。我那两套房,您一定给我留着。粤省军分区一个司令的丈母娘,体弱多病,前几天司令找我帮忙。不行,我马上派人去神鸟盯着。”谢安平一直想着养生堂的房间。

    “一个司令的丈母娘,这得多大年纪了?”李东文也是好奇。

    “五十多岁,不到六十,比司令年纪还小呢,呵呵,司令前妻去世了,又娶的娇妻……”谢安平有点八卦。

    不久之后,徽城县招商引资又取得突破性成果,粤省安平物流公司,投资五千万,在徽城县成立徽城安平煤业公司,进军煤炭开采行业。

    只不过,公司的法人并不是谢安平,谢安平随便弄了一个司机的身份证,来做法人。煤矿还是有风险的,万一出了事故,也先有个顶缸的人。

    这两年煤炭行情不好,成州矿务局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说起矿务局,虽然叫局,但不是一个官府职能部门,而是一个企业,主要是做煤炭开采的。

    成州的煤矿并不多,也没有什么大矿,已经探明储量的,就那么几个百万吨级的中型矿。

    唐门拿下来这三个矿,在成州已经算是大矿了,探明的储量也就几百万吨,当然还有没探明的,那就很难说了。

    储量这玩意,一般是边开采,边勘探,具体有多少,谁能说的准。

    民营煤矿,一般是不愿意报太多储量的,煤炭这玩意,是按量征税的。

    不过,民营企业,谁不偷税漏税呢,你多挖点,偷偷卖掉,不被查到都没事。

 第183章:倒卖房号

    谢安平的投资,让徽城县县长李军放下心里的担忧,开办煤矿的各种手续一路绿灯,县里各部门全力配合,工商税务安监国土资源矿产,顺利放行。(全本小说网,HTTPS://。)

    谢安平投资的这个煤矿,几乎就是露天煤矿了,直接开着铲车进去,就能开采了。

    开采不成问题,运输却成了问题。

    铲车要进去,需要修路,煤炭运出来,也要修路。

    谢安平一看,那就先修路吧。

    前期的跨山,已经为修路扫平了道路,现在修路,就容易多了。

    李东文也没闲着,他在距离煤矿下方几公里的地方,选定了一处山谷,做为储煤场。

    这处山谷,只要把谷口一堵,就是一座人工湖,如果有水的话。

    李东文召来马立雄,告知自己的计划。

    马立雄一看,您这储煤场,也太大了吧,哪有那么多煤来装呢?您说的水下储煤,水呢?现在就是一片干枯的山谷。

    李东文微微一笑:“煤会有的,谢老板的煤,都要卖给我们的。水也会有的,雨季就快来了。你们先修吧。对了,那个煤球厂,可以建在煤场下边,一举两得。”

    得了老板的指示,马立雄立刻招兵买马,开工建设。

    桃花仙公司在徽城又多了两家企业,一家是桃花仙煤炭贸易公司,一家是桃花仙煤球厂。

    桃花仙煤炭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是刘涛,这基本是个皮包公司,最大的实体就是一个储煤场。

    桃花仙煤球厂的负责人,是本地招聘的,郭胜辉,郭小木书记的远房侄子。

    由于前段时间发生泥石流,李东文兴建水库的项目也受到了影响,有些担心再次垮山。

    桃花仙公司不得不聘请地质勘查公司,进山进行勘测,编制可行性报告,重新立项。

    李东文自己惹来的麻烦,只有默默承受。

    他见短时间也不会有啥进展,就不想耗在这里了,又返回了通远县。

    李东文走了,谢安平也不想在这破地方待着了,留下来一个叫谢宝的手下打理煤矿,他就奔神鸟去了。

    这个叫谢宝的,也是他的一个侄子。谢安平的习惯,一向是任人唯亲的。

    李东文回到通远,就开始视察他的领地。

    他发现整个通远县,忽然间好像变成了建设工地,到处都在施工。

    各个乡镇都在修路,尤其是桃花仙公司所在的五个乡镇。

    李大老板公开视察,当然是有随行人员的,何安江和廖寒风全程陪同。

    李东文视察的第一站是山楂园。

    山楂园山下的路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的,已经搭起了临时的棚子,售卖香烟啤酒白酒和各种吃食。

    这明显是做的桃花仙员工的生意,园丁,养鸡的,以及护林员,如今也有大几千人了。

    看到老板的关注,何安江解释道:“这些路边摊子,不在果园范围之内,我们也不好出面管理,总算是方便了我们的职工。”

    刚来到果园,闻讯赶来的王树军正迎在入口。

    看到满园的山楂树已经开花,洁白的花朵,粉红的花蕊,偶尔还有蜜蜂飞舞,李东文感觉心情十分舒畅。

    王树军赶紧汇报:“这片山楂树,今年都已经开花了,应该能坐果。我们正在研究山楂果的销路,鲜果可以做糖葫芦,能卖一个冬季。卖不完的,还可以做成干果。另外,山楂还可以入药,做成山楂片。”

    李东文点头,“好,干的不错。未雨绸缪,人手不够的话,尽管招。”

    视察的第二站是桃园和水库。

    桃园和水库,也被小摊贩攻破了,甚至出现了早餐摊子。李东文有点佩服小市民的智慧和干劲了。

    徐景祥早早等候在水库边上,引领众人登上大坝。

    今年水量充足,大坝旁边的引流渠一直在放水,已经形成一条比较宽的溪流。

    站在坝上,烟波浩渺。

    偶尔,一群白鹅游过,一群麻鸭游过,一艘小船游过。

    陪同的徐景祥介绍说:“今年投放了不少水产品,有鱼有虾,还有河蟹。去年投放也没有捕捞,等着秋天一起收获。鸭子和鹅都养了一些,秋天就能下蛋了。”

    水库四周,就是桃园。

    是今年新栽种的桃树,都已经开始抽枝发芽,树叶还没长出来,但枝条都已经泛青,活下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东文视察的第三站是枸杞园,途中经过羊草沟乡。

    羊草沟乡正在修建一个养鸡场,准备孵化小鸡,卖给桃花仙公司。李东文一看就想笑,这帮乡长怎么都一个路子,一点创意都没有。

    枸杞树已经开花,淡紫色的小花朵,一丛丛一簇簇开得明艳,绿叶掩映间,很是好看。

    这一块业务,属于农业项目,现在是孙雅慧负责的,她介绍说:

    “枸杞今年已经全面开花,入秋就能采收了。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销售,是卖鲜果还是干果,或者进行深加工。鲜果营养价值最高,但鲜果不容易保存。”

    李东文的回复还是老一套,“好,不错,增加人手多招人。”

    第四站是视察油菜田。

    油菜已经长到将近一尺高了,绿油油一片,还没有开花。

    果树的开花,多数先于蔬菜。通远的油菜是春播的,比南方的油菜开花,至少要晚一个多月。

    孙雅慧又汇报了油菜的情况,“油菜收割以后,我们准备种菜玉米,两个多月就能上市,这样一年就能收获两季,这片地明年继续种花生。油菜籽,我们计划自己榨油,已经联系了榨油的机器设备,正在筹建榨油厂。”

    “建厂好啊!”李东文由衷的发出赞赏。建厂就要招人啊,哥们要的就是人啊。

    看过了油菜,又看花生。

    桃花仙公司的花生刚出苗没多久,但田里也是一片黄绿相间,很是好看。

    一行人路过各个乡的花生田,发现农户自己种的花生,比桃花仙公司的似乎长势还好,高出了不少。

    乡里都是人工育苗后移栽过来,比桃花仙公司种植的要早一些,而且是熟田,再加上人工施的农家肥,更有精心料理,长得好是应该的。

    孙雅慧的面色有点难看,就犹豫着说道:“老板,咱们这是生地,要不咱们公司也用点有机肥,可能长的会快一些。”

    李东文摆摆手,“没那必要,天然就好。”

    下一站就是纺织厂了,一行人刚要过去,就听手机铃声响起:“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这是李大老板专有的手机铃声,桃花仙公司其他员工都很自觉地回避了。

    李东文接起电话,“你说什么?有人开始倒卖房号?”

 第184章:停业整顿

    电话是孙运圣打来的,神鸟的桃花仙养生堂,有疗养的病人,私下倒卖房号。(全本小说网,https://。)

    第一批体验的客人,交钱续住了一段时间,就有客人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康复了,仔细看了体检结果,又询问了医生的意见,觉得再住下去就是纯属糟蹋钱了。

    加上有些人也需要上班,有些人需要上学,就想出院了,不,应该是退房了。

    这时候就有后面没排上号的客人找上门来,您先别出院,不,别退房啊,您把这房间转让给我,我给您转让费,咱这是套房,房间很多,酒店又没规定不能多住人,我们就当是您的陪护了人员了。

    这种私下倒号的,已经炒到十万一个号了。

    反正自己买进来,到出院的时候还能再卖出去,也不吃亏。

    李东文听到倒号的消息,不是愤怒,而是觉得好笑。现在的人都这么聪明了吗,啥都能想得出来。

    李东文说:“这就是漏洞啊。你们自己先想办法,合理堵住漏洞。我过几天就回去。”

    神鸟的事情,并没有影响李东文对自己领地的视察。

    视察的途中,李东文发现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各处都在平整路基,高的挖,低的填,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李东文瞧着架势,是多个路段同时开工了。

    纺织厂门外的街边,又多了几家小卖部和小餐馆,明显是新装修的。还有一些正在建房子,路两边堆了不少沙子和石头。

    李东文等人来到纺织厂的时候,孙晓琰和郭丕夷已经带领一帮人,早早等候在厂门口。

    李东文一边看,郭丕夷一边介绍:“我们引进了一批缫丝机生产线,现在已经开始试运营。”

    李东文问:“这个,缫丝生产线,需要多少人?”

    郭丕夷回答:“目前安排了三千缫丝员工,正在加紧培训。纺线和缫丝,技术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李东文接着问:“没有纺织生产线吗?”

    郭丕夷回答:“今年没上丝绸纺织生产线,目前我们的产品只是蚕丝。我们计划等到缫丝成功了,再上纺织生产线,现在我们公司的纺织技术还不成熟。”

    李东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