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俊茹看不下去了,她开口说道:“现在冰天雪地的,也开不了工,招人干嘛?再说了,招来人,住哪里?都住宾馆吗?”
“煤矿不是有员工宿舍吗?”李东文问道。
马立雄回答道:“我已经安排人,开始搭建简易临时宿舍棚了。土地没开化,暂时不能施工盖房子。矿上的工人,如果需要,下月就能到岗一千人。目前只有一个露天的坑口在作业,用不了太多人。您指示的多开井口,需要一步一步来,从勘察到设计,再到施工,再到安装机械设备,最后安监局还要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采。安全第一,急不得。”
李东文看了马立雄一眼,这是一个有安全意识的,不是蛮干的主,就说道:“先把厂区的基础设施建起来,不采煤,就当建筑工人先用起来。厂区一定建的有点档次,不能乌烟瘴气的。”
马立雄连连称是。
李东文扬了扬手里的几张图纸,说道:“勘察就免了,唐门之前已经勘察过了,我这里又修正了一下,你找人直接设计吧,上最好的机械设备,咱们怎么安全怎么来。我只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要快,要全面铺开。”
李东文又看向肖天超,说道:“基础建设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办公楼和酒店要尽快建起来,另外,再建几栋员工家属楼,给大家当宿舍用。将来的桃花仙徽城公司的规模,那是要超过神鸟和通远的,员工也是数以万计的。”
李东文不放弃任何机会,不断地给自己的手下洗脑,灌输他的“以人头为本”的企业精神。
他又看向刘涛,说道:“农林公司,先学一学通远的经验,把绿化先搞起来。然后再研究一些可行性的项目。桃园马上就可以植树了,你联系一下神鸟公司,把树苗运过来。”
刘涛连连点头,回答道:“绿化的种子已经采购回来了。去年的雪下得太大了,等山上的雪化干净了,气温一回升,马上开始播种。”
徽城县这里,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人口不到三十万,地盘却有三千多平方公里。桃花仙公司徽城的桃园,规划的比神鸟的还要大,足有六万多亩。
散会不久,李东文就接到了华贵林的电话。
华贵林汇报说,培育的桃树苗不够用了。
去年培育的树苗有一百万株,通远刚刚预定了六十万株,现在徽城有要七十万株,这样算下来,还有三十万株的缺口。
除此之外,华贵林还反映了一个情况,神鸟县的老干局疗养院,也要购买十万株桃树苗,咱们卖还是不卖?
第169章:文玩桃核
这都是一些什么乱事,树苗也有人惦记。(全本小说网,https://。)
李东文当即指示,一棵都不卖。自己都不够用,还卖别人。
树苗的缺口,今年是来不及补救了,李东文表示,都是自己家公司,树苗就平分吧,一家五十万棵,栽种稀疏点。
树苗有了着落,但运输又成为难题。肖天超也不能有困难就找老板,这个难题他还要自己解决。
五十万棵树苗,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从神鸟运到徽城,需要一个庞大的运输车队。
肖天超又打电话,请教孙运圣。神鸟公司现在每年庞大的货物运输量,一定有解决的门路。
孙运圣热心指点:“谢安平,谢老板,你知道吧,年会上见过吧,我们公司的物流运输,基本上被他包了。他的安平物流,听说老板也有股份的。”
肖天超说道:“你早说啊,我跟光哥和谢老板在蜀中唐门,也算共患难来着。”
孙运圣嗤之以鼻:“你可拉倒吧,哪里是过患难,你那是共富贵。没有蜀中唐门那档子事,能有徽城公司吗?没有徽城公司,你能干上徽城公司的老总?”
肖天超连忙称:“是,是,是,我这就联系光哥和谢老板。”
谢安平一听说是运输树苗的事,就想安排手下人跟肖天超对接,但听说李东文李大老板亲自坐镇在徽城,就又改了主意,他决定带着手下,亲自来一趟徽城。
谢安平没有单独来,他拉上了赵灿光一起来的。
赵灿光在莞城的温柔乡里,小日子过得太安逸了,再不出来走走,都快腐朽了。
谢安平和赵灿光两个人,不是第一次来徽城了,上次同唐门谈判的时候,他俩都在。
这地方太偏僻了,距离最近的机场,巴蜀的广元机场,都有五百多里远。这五百多里路,跨了两个省,都是崎岖的山路。
赵灿光其实不想来的,但想到老板都能在那里吃苦,也就硬着头皮过来了。
肖天超亲自带队,去广元机场接机。刚到了一批豪车,临时征召了两名司机,天不亮就赶往机场。
谢安平和赵灿光,是下午的抵达的机场,他们轻装简从,每人只带了一名跟班,帮着提行李。
这两个人差不多一个装扮,穿着皮夹克,外罩一件大风衣,戴着大墨镜,梳着中分头,昂首挺胸,晃晃悠悠蹩着四方步,手里转着两个球状的物件,活脱脱一幅民国上海滩的流氓汉奸模样。
一见这派头,肖天超赶紧迎上去。
“谢老板,光哥,您二位真有派。”肖天超恭维着。
肖天超盯着他俩手里一直转着的玩意,试探着问:“这是流行的什么新玩意?”
谢安平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文玩。”
“核桃?有点像?又不太像?”肖天超拿不准了。
谢安平:“倒过来,桃核。”
赵灿光:“这不是普通的桃核,这是仙桃的桃核。”
肖天超:“赶明个我也弄一对。”
赵灿光:“这玩意,讲究个圆,润,大,满,我开了几百个仙桃,才凑成这么一对。”
谢安平拍拍肖天超的肩膀,“文玩,讲缘分。你随缘吧。”
出了机场,一行人上了两辆车,抓紧干路,还有五百多里路呢。
来到徽城县,已经傍晚了。李东文还在迎宾馆餐厅等着他们。
谢安平一见李东文,就开始诉苦:“这地方太偏远了,您以后投资,能换个交通便利点的地方吗,连个机场都没有。”
李东文瞥了谢安平一眼,“惹急了,我在这里盖一座机场,你信不信!”
谢安平笑着说道:“这我真信。不过李老板,您能不能再投资点运输车,物流公司的车辆不够用了。”
“怎么个不够用法,你说出个章程来。”李东文说道。
谢安平冲着他的跟班说道:“小谢,你给李老板汇报一下。”
然后一指这跟班,对李东文介绍到:“谢军,我侄子,负责物流车队。”
谢军对着李东文躬身施礼,然后说道:
“这次的一百万棵树苗,每辆车最多装五百棵,这还是咱们的大挂车。从神鸟到这里,往返一趟要六到七天,一个月最多能跑5趟。全部树苗在一个月内都运过来,至少需要400辆大卡车。目前公司只有500辆运输车,其中80辆保鲜冷藏车。如果接下了您运树苗这个活,就要耽误其他工作,比如花生,茶叶,酒水的配送。”
李东文一摆手,“你说个数,还缺多少能够用?”
谢军看了谢安平一眼,得到了鼓励的颜色,就说:“还缺500辆大货车。”
李东文:“说钱!”
谢军:“大概30万一辆,需要一点五个亿。”
李东文看了谢安平一眼,“这点钱你也跟我说。我再给你拨三个亿,买一千辆。这钱我不占股份,就当是提前支付的运费了。今后桃花仙公司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运输量也越来越大,你可不能耽误了。”
谢安平心里偷着乐,这一趟没白跑,弄来了三个亿。谢安平惬意地转着手里的桃核。
此刻,三湘省农科院的实验室里,一群人正对着一堆桃核发呆。桃核一端,仔细一看,已经长出了小树苗,只不过这树苗比豆芽菜大不了多少。
这批桃核,有的被泡在营养液里,有的培植了营养土,结果都差不多少,都是一群豆芽菜。
这批桃核,就是桃花仙桃的桃核,已经被培养快一年了!
同期培养的普通桃核,树苗已经长到两尺多高,比拇指都粗了。
仙桃桃核,也都发芽了,也不枯不萎,就是生长缓慢。
神鸟县老干局,已经被农科院这帮专家折腾得没了耐性,彻底失去了信心,才厚着脸皮去桃花仙公司采购桃树苗。
农科院这帮家伙就是一群饭桶,什么都干不成,茶树培育得不伦不类,桃树苗更是培育成了豆芽菜。
结果,老干局在桃花仙公司,还是碰了个钉子,人家不卖,自己种。
同样的试验,也在全球各大生物实验室进行着,只不过是开始实验的早晚问题。比如英国,米国,南高丽和东洋琉球等国,实验进行得比较早,沮丧的也就比较早。
第170章:植树造林
这年头,谁家有点好东西,都遭人惦记。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李东文还不知道自家的桃树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桃花仙公司,在这个春天,正在忙着植树造林。
植的是仙桃树,造的是桃花园。
神鸟的桃树苗,已经长到5公分粗细,两米多高,树冠已经开始分叉了。
移栽树苗,当然要收拾一下树冠,剪掉多余的枝叶。这批树苗,树根已经大了,连根挖起,包扎好,一株树苗超过了二十斤。
3月初的神鸟县,依然春寒料峭,一车车树苗开始起运,不断运往甘省的徽城县和通远县。
春天来得飞快,从南到北,不到一个月时间,依次铺展而来。大地重新穿上绿装,盎然的生机,蕴育一年的希望。
神鸟县又是一片繁忙。
这两天最繁忙的是神鸟县的两位书记,李振坤和吴国平。洪州长又来神鸟视察了,一同来的还有三湘省高官梁军。让梁高官不太满意的是,桃花仙公司的大老板李东文不在神鸟。
洪国权州长也很郁闷,本来他是这次视察的主角,时间也早就定好了,现在梁高官突然也要来,搞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梁高官如今分管了农林牧渔口子,来得也是名正言顺。
官大一级啊,没办法。这样一来,洪州长就成了梁高官的陪同人员。
桃花仙公司在神鸟县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神鸟县的gdp已经占到全州总量的70过了全州其它七个县区总和的两倍还要带拐弯。
李东文不在,桃花仙公司的陪同人员,自然就变成了孙运圣。神鸟县治安大队队长李葵,需要负责领导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全程随行。
一行人首先参观了酒厂。
桃花仙酒一年一度的春酿已经开始,酿酒车间热气热气腾腾,一片忙碌。梁高官亲自品尝了今年的新酒,很是一番赞叹。
听龚志汇报说,酒厂正在进行扩建,一千条新窖池正在抓紧修建,建成后,产能将扩大一倍,梁高官很是高兴。
酒厂,是划归到工业口的,其实不是梁高官分管的口子,但是,洪州长是主管全州的工作,酒厂如今已经是州里的支柱产业,他是一定要来的。
如此这般一搅和,梁高官也就越俎代庖了,这里他的级别最高嘛。
众人离开了酒厂,下一站就是茶厂。
春茶还没开始采摘,但是茶厂也是一片繁忙,春茶采收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加紧进行。
包装生产线,也必须要运转一下,梁高官下来,是有一帮记者跟随的,生产线不转动,那就不像话了。
当周应良汇报说,茶叶的产量在逐年提高时,梁高官的笑容是由内而外的。当他听说春茶的亩产能达到一百斤,产值能达到五十个亿的时候,笑得更灿烂了。
当说到,三成以上的产量,已经出口到欧洲和澳洲的时候,梁高官带头鼓起掌来。
茶园养鸡的模式,梁高官也很感兴趣。一行人亲自来到茶山,参观了茶园和鸡舍。
周应良汇报说,这里的鸡都是散养的,每亩地只放养了十只鸡,但是我们的鸡蛋,批发价都在一块钱一个,而且还供不应求,我们的活鸡,都是供港的,每只能卖到一百港币。
梁高官甚是感慨,现在茶园仅养鸡一项,每亩的产值就超过了三千块。
从前呢,港商来开发之前,这里的茶农还是勉强维持生计,每亩一年的产出不过才几百元,这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考察桃园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此时的桃园,满园的桃花初绽放,还有更多的是含苞待放,甚是美丽。
冬储的仙桃,还有少量待售,这帮人也算有口福了,都品尝到了难得的美味。
如果论斤算,这仙桃算是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