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珠传说 >

第70章

金珠传说-第70章

小说: 金珠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蒂文是个有头脑的商人,赶紧吩咐手下取来相机,让李仙琼拿着钻石,他亲自拍照,这是要载入钻石公园史册的,要大力宣传,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全本小说网/https://。/

    李东文和李仙琼回到了庄园的房间休息,李仙琼一遍一遍地看着堆在地板上的石头,高兴了一个下午,那颗拳头大的,她要求必须给她留着,不能卖给雷氏珠宝,她知道李东文是雷氏珠宝的股东。

    李明军等人则受了刺激,一整天都在公园里奋战。

    奥运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李东文一行人,第二天早上就开始返程,直奔西尼。

    李仙琼是港岛的参赛队员,她是在港岛队的队员方阵中,参加的开幕式,而李东文却只能坐在看台上。贵宾席的票肯定是没有的,都分配给了各国政要,嘉宾席的票,安德森还是弄到了几张。

    开幕式是冗长的,看得李东文昏昏欲睡。200个代表队的出场亮相,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李仙琼的跆拳道比赛,安排的比较靠前,经过三天数轮次的比赛,李仙琼一路ko对手,顺利闯进了4强。

    这就能确保一块奖牌了,完成了代表队的参赛目标,跆拳道比赛季军是并列的,有两名。第二天就是争夺金牌的比赛了。

    李仙琼的比赛,李东文是必须要到场去看的,票不是问题,为了保证上座率,参赛队员是有赠票的。

    跆拳道比赛,是按照体重来分级别的。李仙琼参加的是67公斤以上级,她的半决赛对手,是个南韩人,体重足有80公斤,尽管没有李仙琼身高腿长,但体重和块头占优,是个劲敌。

    这个韩国妹子,在李仙琼的疯狂进攻中,顶住了第一回合,但没顶住第二回合。

    第二回合中她有那么一秒钟的一个愣神,被李仙琼抓住机会,一个旋风腿,踢中头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就倒地不起,被ko了。

    当然,她愣神的时候,李东文正随手掐了一个小法诀。

    李东文本来不想干预比赛的,但裁判喊的都是朝语,而且明显偏袒这个南韩人,李仙琼的得分都被忽略不见,还被判了两次犯规,送给对手一分。

    你们这么公然欺负我的女人,真的当本大仙不存在?

    李仙琼决赛的对手是位中国妹子,这场决赛也算是中国人之间的内战了。中国妹子是淘汰一位俄国妹子晋级的。

    决赛打满了三个回合,看着李仙琼得分一路领先,李东文就没有再做什么小动作。

    一场内战,裁判也没了倾向,你们自娱自乐吧。

    李仙琼就这样出人意料地夺冠了。

    港岛队和中国队皆大欢喜,这场比赛没有失败者,都是胜利者。

    比赛结束之后,李东文有点后悔让李仙琼夺冠了。

    李仙琼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了,李东文沦为了十足的看客。

    尽管他们是一起返回港岛的,但李仙琼受到了空前的热烈欢迎,一出机场就被媒体和热情的市民包围,李东文只得默默地和李仙琼分开,让她独自享受人生高光时刻。

    李东文觉得那些鲜花和掌声纯属浪费时间,哥们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他立刻打电话给雷瑞琼:“我在澳洲采购了一批红钻,公司需要吗?”

    港岛雷氏珠宝大厦总部。

    雷瑞琼和杨静,对着满满一箱子红钻发呆。震惊得早已经麻木了。

    这批钻石的个头,相对比较均匀,都是处于10克拉到50克拉之间。那些大块头的,李东文都没拿出来。

    清点数量吧,一共3636颗。杨静和雷瑞琼按照当前的市价,对这批宝石进行了比较保守的评估,只算原料价格,总价已经超过了8亿美金,做成首饰,翻十倍都不止。

    杨静说道:“这批钻石,做成首饰,只能超高端客户才能消费得起。我们可以设计成成套的红钻首饰,价格还能卖高一些。悠着点卖,够卖个十年八年的。”

    “你们看着办吧。但是不能总开空头支票,这次总要给点钱吧?公司还欠我多少钱来着?”李东文望着雷瑞琼。

    “都记着账呢,不会赖你的账。再说了,你也是公司的股东嘛,公司现在哪有那么多闲钱,钱都在陆续开店铺货呢。”雷瑞琼还是一贯地哭穷。

    “那这次能给多少?”李东文不想空手而回。

    “最多一个亿,不能再多了。”雷瑞琼咬牙说道。

    “美元?”

    “港币!”

    “这笔钱,你联系张俊茹,直接打到通远公司,那里缺钱。”李东文交代了一下,就准备返回通远,那里还是千头万绪啊。

    李东文是准备连夜潜回通远的,那破地方,交通太不方便了,常规出行太浪费时间了。

    还没等到晚上,就接到了孙运圣的电话,神鸟县要搞的“农博会”,现在改成“农交会”了,上面领导说,博览会名不副实,你神鸟县就没多少种农产品,博不起来,改成“交易会”吧。

    就这样,首届神鸟县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

    农交会的时间改在了国庆期间,是为了保证人气,别办冷场了,神鸟虽然偏远,但也算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区。

    孙运圣请示的,主要是桃花仙公司的参与程度,以及李东文当初答应的题字。

    欠下的人情都是债。李东文不得不回一趟神鸟,先去还了这个债。

    港岛没有直飞的航班,李东文是从鹏城飞的黔省桐仁机场。

    回到神鸟已经是晚上了,入驻的当然是自家桃花仙酒店。酒店是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环境和条件都很不错。

    再对比一下通远,李东文越发地要那里的酒店也尽快完工。

    孙运圣当晚就汇报了农交会的有关事项,桃花仙公司赞助一百万,获得了总冠名权,另外组委会给了12个标准展位的场地,公司准备搭建特装展厅。

    所谓标准展位,就是三米乘三米的九平米的方块。

    会展中心,神鸟县目前是没有的,所谓展馆,就是平整出来的一片空地,标准展位是竹子搭建的展台,上面用篷布盖住,防雨就成,电路是临时接通的,每家一个接线插座,中间的通道,都是露天的,采光良好。想要特装的,请各家自行搭建。

    听完汇报,李东文能想象得出来,这那是农交会啊,这就是一个临时菜市场啊。

    第二天,李东文被请到了县官府大院,主要任务就是题字。

    县里两位书记都在,还有农业局、林业局、工商局的领导,这三个局是承办本次农交会的主力单位。

    “题什么字,有指定么?”李东文问身边陪同李振坤。

 第138章:桐花万里丹山路

    李振坤心道,我们哪敢指定您啊,“您随便题什么字都好。全本小说网;HTTPS://。m;”

    县府大会议室,早就备好了笔墨纸砚,就等李东文挥毫了。

    李东文,略一沉思,将横着摆放的纸张竖起来,挥笔写下了两行字,并题写了落款。

    围观的众人却一脸懵逼,这写的是什么玩意?没有一个字是认识的!

    说一字不识,不太准确,落款诸字倒是好辨识:贺神鸟县首届农交会,庚辰年乙酉月癸未日,李东文。这些字是用行书写的。

    为了鉴赏李东文的字,吴国平书记特意请了当地两位书法名人过来。吴书记看向那两人,也是愣怔无语。

    其中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看了半天,憋出一句话:“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梅花篆字?”

    另一位也似有所悟:“远看为花,近看是字,字里藏花,花中有字,果然是大家风范。怎奈我等才疏学浅,竟一字不识。”

    李东文看着装逼效果达到,就指着字说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献丑了。”

    李东文念完,众人还是一脸懵逼,不知道这是诗是词,是何出处,有何用意。

    吴书记请来的那两位,也是在沉思,其中年纪大的那位,欲言又止,他隐约记得出自一首唐诗,具体是谁写的,为什么写的,已经记不起来了。

    李东文也不点明,让他们自己查去吧,总能找到出处的。

    吴书记见李东文不再说明,连忙出来打圆场,“好字!好字!李董事长博学多才啊!”

    吴书记点评完,众人纷纷附和:“的确好字!好看,耐看……”

    李东文没有久留,题过字,就走了。

    仿佛飘然而去,却留下一地鸡毛。

    送走李东文,神鸟县吴国平李振坤一干人等并未散去,对着这幅字面面相觑。

    吴国平首先看向他请来的两位中那位年长者,“黄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黄姓长者略一沉思:“这大约是一首唐诗中的两句,具体是谁写的,要去查一下。”

    吴书记:“具体是那几个字?您能写出来嘛,我们也好安排人去查。”

    现场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黄姓长者提起笔,用简体正楷写下“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两行字。

    吴李两位书记送走了请来的两位老师,安排秘书去查此诗句的出处。

    各位局长也都很识趣地散了,就剩下两位书记四目相对。

    谁能想得到呢,简单地一个题字活动,也能闹出这样的幺蛾子。

    这是笑话我们没文化啊。赶紧查出来是什么意思,这位可是咱们神鸟的财神爷啊,一定要弄明白人家想表达个啥意思。

    两位书记没等多久,办公室主任就捧着一本书过来,吴书记接过来一看,《全唐诗》,书签的位置,正是李商隐的《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怪不得难记,这诗的名字咋这么长?

    看注解吧。注解倒是不难,这是李商隐送给他连襟的儿子韩冬郎的诗,是夸奖他儿子少年英才,前程远大,青出于蓝的诗句。

    吴国平评价了一句:“寓意倒是不错。”然后将书递给李振坤。

    李振坤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陷入了沉思。

    连襟?这是李老板要和我们攀亲戚?然后他又重新看了看那幅字。

    贺神鸟县首届农交会,也算应题。这是说农交会前程远大,但有个“首届”,说明还很弱小,那么说是“雏凤”,也合情合理。那么,这“老凤”又有何指呢?

    这时候,吴国平的电话响起,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接听了电话,“黄老师好!”

    放下电话,吴书记对李振坤说,“振坤啊,黄老师的叔叔,黄老先生,要来看看这幅字。”

    “哪个黄老先生?”李振坤随口问道。

    “咱们神鸟还有几个黄老?就是那位黄老啊!”

    这位黄老先生,是从神鸟县走出去的鼎鼎有名的文化名人,一般难得一见,书法绘画雕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绘画。

    “如果黄老也能为咱们题一幅画,那就太好了。”李振坤有点小兴奋。

    “黄老现在省城,明天就要回来,咱们是不是派车去接一下?”吴国平说道。

    不管神鸟县府如何折腾,李东文题完字,就吩咐孙运圣,订了一张当天飞陕省省城的机票,他要回通远了。

    9月23日,秋分。

    通远县秋高气爽,渐有凉意。

    李东文辗转了一天,终于回到通远县。

    桃花仙酒店和办公楼都在紧张地施工,还不能使用,让李东文很是失望。好在还有一件高兴的事,花生熟了。

    今年桃花仙公司,在通远种植了十万亩花生,尽管种植得有些晚,但整个夏天都风调雨顺,日照充足,长势十分良好。

    采收花生,是纯人工的,是个体力活。

    拔起来的花生秧,带起来一串串花生果,很是好看。

    此时的花生果还不能采收,要在地里晒上个两三天,等到摇动秧苗,能听到哗楞哗楞响声,才能从地里运回来。运回来后,还要垛起来,然后才是采摘花生果。

    收获的季节,人们虽然辛劳和忙碌,但每个人都笑逐颜开。

    花生,是桃花仙公司今年在通远县唯一能进钱的项目,何安江亲自在现场坐镇。

    农场场长孙雅慧也在田间地头和场院仓库之间指挥调度。

    农场的员工不够用了,何安江协调了纺织厂和采石场的员工赶来增援。

    采收花生也不是什么技术活,有个好体力就可以。

    孙雅慧找到何安江:“采收的季节太集中了,这人手还是不够用啊!”

    何安江:“还缺多少?”

    孙雅慧:“我们的人,加上各厂支援的人,勉强能采收一半,也就是五万亩,还差一半呢。”

    何安江:“果园和林场,还能抽调两千人出来,不足的,就招临时工,跟附近几个乡协调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