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园包装也用人工,坚决不用机器。二两一盒,不搞大包装。用什么盒子呢?铁盒不好,金克木,用陶瓷的,木克土生财。
看来要提前定制一批陶瓷茶叶盒,茶叶罐也成,做成竹筒型的就不错。嗯,对了,炒茶也不能用铁锅,用陶瓷锅,也定制一批。
哪里去定制呢?
第42章:奔赴瓷都(求收藏)
李东文为自己规划的茶叶厂沾沾自喜,这要办成个万人大厂啊,春茶,秋茶,可以干两季,嗯,不错不错。//全本小说网,HTTPS://。)//
蜂蜜厂嘛,平时养蜜蜂貌似也用不了多少人,只有摘桃子的时候,才能多用点人,但也不能常年总摘桃子不是。
还真是不好办,桃园养鸡?太煞风景……对了,茶园可以养鸡的,每亩地养个十只八只的就好了,公鸡母鸡都养一些,阴阳调和嘛……
还有木材厂,这个也头疼,现在生产的那些桌椅板凳,柜子门窗,不值什么钱,还卖不出去,真闹心。
看来,要给木材厂找点又好卖又值钱的事来干。
不想那么多了,说干就干,先去搞定茶叶罐去。
李东文又来到了神鸟县夜市街,他恍惚记得这里也瓷器卖来的。
李东文逛了好几条街,也没发现有卖茶叶罐的,都是些花瓶什么的,还有几家卖盘子碗的。
终于发现一家卖茶杯的,嗯,这个和茶叶罐接近了。
李东文拿起一只茶杯,翻看着,店里的小妹走过来:“老板,您眼力真好,这是井德镇最好的瓷器……”
李东文:“井德镇的瓷器?好在哪里?”
小妹热情讲解:“这井德镇的瓷器啊,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造型优美……”
李东文抬手打断了小妹的介绍:“有没有茶叶罐子,结实点的那种?”
李东文心想,我就是装个茶叶,要什么薄如纸声如磬干什么。
小妹白了李东文一眼:“我们这是卖高档艺术品,没有低档货。”
井德镇嘛,你当我找不着?李东文出了小店,就去买了一本全国地图。
井德镇并不是一个镇,而是一个地级市。就在隔壁的赣省嘛,也没多远。
李东文溜达到井德镇的时候,天还没黑,就满大街逛了起来。瓷器店还真多,李东文看的眼花缭乱的。
这么瞎逛也不是个事,咱要找的是厂家,不是商家。
李东文就想找本地人打问一下,嗯,的士司机是最好的向导。
这什么破地方,的士司机都没有,三轮车倒是不少。
李东文上了一辆三轮车:“帮找家酒店,住宿。”
“好嘞,老板,您要什么档次的?有高档的,也有实惠的,嘿嘿,还有带特别服务的。”司机也是个热心的。
李东文:“当然要高档的。对了,打听个事,我想预定一批瓷器,想找大一点的厂家,去哪里找?”
司机回到:“来咱井德镇的老板,十个有九个是来买瓷器的,你不说我也看得出来。井德镇大大小小的瓷器厂有好几百家,要看您买什么瓷器了。”
李东文:“我买茶叶罐,嗯,要得多。”
司机道:“茶叶罐?还真是个冷门。不过生产工艺好像不难,好多厂家都能生产。”
李东文再次强调:“我需要的数量很多,想找大一点的厂家。”
司机道:“明天您去西郊瓷器城,现在恐怕关门了。大一点的厂家都在瓷器城里有店面,面向全国批发的。”
司机把李东文带到了一家酒店,看着好像很有档次。
李东文摸出了一张蓝色百元大钞,递给司机:“谢谢了,不用找了。”
司机欢天喜地的说道:“谢谢老板,明天早上我来送您去瓷器城,好吗?那里9点开门营业。”
李东文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这还真是个热心的。
李东文住进了酒店,司机却在一个电话亭打电话:“127寻呼台,帮我呼9527,有急事,让她复本机。”
不一会电话响了,司机赶紧接起电话:“小燕,我是你哥。我今天拉了一个大客户,要买一大批茶叶罐,明天我带他去你们店里,大生意介绍给你……什么?你明天休息?赶紧调休……提成记得分哥点……”
第二天,司机早早就来到酒店门口,等候李东文。
李东文在酒店餐厅吃了一份早餐,这货开始喜欢品尝各地的小吃了,饺子粑+稀饭,肉饼汤+冷粉,吃得不亦乐乎。
刚一出酒店,就看见昨天的司机在冲他招手。
李东文上了车,司机开启三轮,直奔城西。
来到瓷器城,司机热情地推荐:“这家唐英瓷器厂,是井德镇数一数二的大厂家,您可以先看看。”
李东文刚到店门口,一个身材苗条的漂亮妹子,一笑两个酒窝,甜甜地过来招呼:“欢迎老板,里边请。”
李东文也没客气,迈步进来。
“老板您随便看,有什么需要,您尽管问。”苗条妹子说。
店面很大,划分了好几个区域,摆满了各种瓷器,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花瓶居多,有各式大小的盘子碟子碗和调羹,还有茶杯茶碗茶壶茶盘茶叶罐,各式各样的茶具,甚至还有洗手的池子和卫浴器具。
苗条妹子有意无意地引领李东文来到茶具区,茶叶罐摆了好几种,有圆筒形的,有大肚型,还有方形的,都带有盖子。
李东文拿起一个圆筒形的,“这个怎么卖?”
苗条妹子兴奋道:“这款茶叶罐,简约大方,大量批发价很便宜的,两块八一个。”
李东文:“大量批发是指多少?”
苗条妹子:“至少要一千个,才有这个价。”
李东文:“更多呢,是不是还要便宜?”
更多?苗条妹子开始暗暗高兴,“当然便宜了,一万个,每个还能便宜两毛。您要多少?”
李东文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这个数。”
苗条妹子兴奋地说:“您真要一万个?我马上给厂里打电话,不一定有那么多货。”
李东文摇了摇头:“你们肯定没有那么多货,不是一万。”
苗条妹子有点吃惊:“不是一万,难道是十万?那肯定要提前预定的。不过要先交订金的。”
李东文又摇了摇头,“也不是十万,你也别猜了,我要一千万个,每个月。”
苗条妹子惊得捂住嘴巴,半天没回过神来。
李东文:“给你们厂长打电话吧,你怕是做不了主。”
李东文也没再去别的店里看,就在这家店里坐下来喝茶。
苗条妹子已经飞跑着打电话了,不一会就跑了回来,小脸红扑扑的:“我们唐厂长马上就到,老板您稍等一下,我给您泡茶。”
第43章:超级订单(求推荐)
这位唐厂长的出场方式,让李东文眼前一亮,一身月白色的唐装,脚下黑色的布鞋,一头披肩长发,散着,手持一把折扇,只是进门来脚步和呼吸都有些急促。全本小说网;HTTPS://。m;
苗条妹子赶紧跑来介绍:“这位是我们唐厂长。这位是……是……大老板……”这妹子忙活了半天,还不知道李东文生什名谁。
唐厂长走上前来握手,“鄙姓唐,唐智华。”
李东文:“李东文。”
唐智华抬手相请,“李老板,坐下谈。”
唐智华看了苗条妹子一眼:“黄燕,把我的名片取过来。李老板,请喝茶。”
黄燕赶紧跑去取名片。
唐智华双手递了一张名片给李东文。井德镇唐英世家瓷器厂厂长。
李东文假装从外套口袋里掏摸一下,也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了唐智华。港岛桃花仙国际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
唐智华认真看了一遍,“请问李老板,您需要这么多茶叶罐,是做出口生意吗?”
李东文:“我在三湘省有一家茶叶厂,这批茶叶罐,是包装产品用的。”
唐智华:“一般茶叶都是纸盒包装的,为了防潮,茶叶都先装在塑料袋里。也有用铁盒的,但也要用塑料袋先包起来。您用陶瓷的,有什么说法吗?”
李东文:“我做的是高端产品,不用塑料那玩意。茶叶直接放在陶瓷茶叶罐里,然后直接密封。”
唐智华:“还有一个问题,您说的每个月一千万只茶叶罐,能确定吗?”
李东文:“基本确定。我们生产二两装的小罐茶。”
唐智华:“您对茶叶罐还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李东文:“有罐有盖,方便密封,结实就好。”
唐智华:“您有产品包装设计图吗?我们生产是要开模的。”
李东文郁闷了,包装设计图?是个什么玩意?
“目前好像还没有。必须要吗?”李东文疑惑地问。
唐智华:“这个一定要有。如果您公司没有,我们可以免费帮您设计一套。我想再跟您确认一下生产数量……”
李东文心想,不是应该先谈价格吗,怎么你还在数量上纠缠呢,我不是说过每个月一千万只了吗?
李东文略有疑惑地看着唐智华。
唐智华无奈苦笑:“按理说,接到这么大的订单,我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我实在高兴不起来。实话实说吧,您这么大的订单,我们生产不出来。不但我们生产不出来,井德镇没有哪一家瓷器厂能单独接的下您的单子。”
李东文没又接这个话茬,还是看着唐智华。
唐智华继续说:“您这么大的订单,即使我们把其他的生产全停下来,只生产茶叶罐,我们厂子还需要扩大产能十倍都不止。也就是说,我们厂子现在开足马力生产,每个月也就生产一百万个还有困难。”
李东文也郁闷了。
“那个,扩大什么产能很难吗?”李东文接着问。
唐智华:“扩大产能,说难也不难。最快的办法是兼并一些现成的瓷器厂,这几年陆续有一些国营瓷器厂倒闭了,还没倒闭的,生存也艰难,好多工人都下岗了。自己建设扩大厂房,时间周期就有点长。”
李东文:“那你就扩大那个产能嘛,买几个倒闭的厂子,还能把生意做大,多赚钱不好吗?”
这回轮到唐智华一脸郁闷了。
唐智华搓了搓手:“李老板,关键是我们没那么多钱扩大啊,需要上千万的资金啊。”
李东文眼睛一亮,觉得机会来了:“唐老板,如果是钱的问题,我们公司可以投资。”
唐智华:“我们唐英世家,从清朝到现在,做瓷器几百年了,我不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基业给卖了啊。”
李东文:“我们公司不买你的瓷器厂,大股东还是你,我们最多只占49。多出来的钱,算是我们公司借给厂里的,厂子以后赚了钱,再还给我们。”
李东文参照雷氏珠宝的模式,开始给唐智华画饼。
唐智华:“我们也不能占您太多便宜。我估算了一下,兼并几个厂子,再同时扩大产能,有两千万也就差不多了。一千万算您投资,占49份,另外一千万算厂子的借款,按银行利息支付。”
李东文:“一共才两千万,如果唐老板不愿意我们入股,我们公司先交两千万产品订金好了,也免得麻烦。”
唐智华略一思量:“您还是入股吧。”
李东文:“好,过几天我派人过来,跟你洽谈详细事宜。哦,对了,茶叶罐大量生产,还能再便宜点吧?”
唐智华看了黄燕一眼,显然还不知道她给李东文的报价,就说:“普通的成本能控制在一块二,质量好一些,成本要一块五,厂子也要赚钱的,出厂价可以在两块钱以内。”
话说,唐智华为什么要坚持让李东文入股呢,而且还出让了最大极限49份呢?
有钱不知道自己赚吗?他是傻的吗?
道理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唐智华自己把产能扩大了,把别的厂子兼并了,即使有了这一年的订单,那明年又该怎么办?
还是绑定大客户比较安全,尽管牺牲了将近一半的利润,也还有一半好赚。
但如果不牺牲,也许连一半的利润也没有保证,而且失去的可能是长期的保证。
如果不绑定,明年的订单呢?被别人抢走了怎么办?
如果不绑定,李东文明年自己建厂呢,他又该怎么办?
李东文又问:“陶瓷的大锅,炒茶叶用的,你们能生产吗?”
唐智华:“陶瓷锅,当然能生产。需要多少?”
李东文:“五千个吧,大概够用了。”
唐智华:“这个没问题。”
李东文:“酒瓶呢?也能生产吧?”李东文想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