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珠传说 >

第15章

金珠传说-第15章

小说: 金珠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扑通一声,冯局长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才爬起来。六七千万,还美元,折合人民币那就是五个多亿啊!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紧接着,不知道是谁开始鼓掌的,全场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足足有一分多钟。

    李县长大声说道:“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我代表神鸟县三十万人民,感谢李先生,感谢桃花仙国际投资发展公司……”

 第28章:县里州里

    午餐安排在了都里乡招待所食堂。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两桌人,主桌上只有六人,李东文、孙运圣、李县长、冯主任、苏局长和唐乡长,另一桌是李县长的随行人员,由乡里的其他领导陪着。

    酒是当地的白酒,叫“湘西春泉”,李东文没有特意去给谁敬酒,但别人来敬酒,他也是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孙运圣喝得就有点高,好在是初次见面,大家都没怎么拼酒。午餐吃喝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县长来了,李东文就不能再留在乡里了,否则就是对贵客的不尊重。下午,一行人象征性地就近考察了几片茶园,都是些农户自己零星种的,也不成规模,然后就往县城赶路了。

    大部队去县城,唐乡长执意要陪同,李县长想拦着也没用。

    回到了县城,李东文两人被安排在了县官府宾馆。晚宴李县长没有再陪着,是招商办的冯主任作陪。

    李县长一回到办公室,就让秘书通知今天的随行人员:这件事暂时严格保密,不准外传。然后他就抓起电话,开始翻电话号码本。

    “老同学你好。我是谁?你又喝高了吧。我李振坤啊……说什么大县长,穷乡僻壤的,哪有你在鹏城灯红酒绿的逍遥自在……帮我一个忙,你离港岛近,那边朋友客户都多……帮我打听一家公司和一个人,公司叫……港岛桃花仙国际投资发展公司,人叫李东文,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你帮问一下,有没有这样一家公司,如果有,公司大不大,实力如何……拜托了老同学,我急需,等你消息……好,只要你能来,我找一打湘西妹子赔你喝酒……”

    李振坤总觉得这事不太踏实,感觉这两人,要么是大骗子,要么就真是大投资商。李东文么,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气场十足,像个大老板,就是年轻了点,三十多岁,真那么有钱?但是那个孙经理,怎么感觉有一股匪气,像个小混混呢?

    李振坤在办公室里团团乱转。

    手机响了,李振坤急忙接听。

    “嗯,什么?12个亿?……刚投资的……港岛的媒体都报道了?你能让那边寄几份报纸过来吗?……发邮件……算了吧,我得去省里接收,我们州里恐怕都没那高科技东西……非常感谢老同学……水灵灵的湘西妹子给你备着呢……”

    李振坤这会儿踏实了,攥了攥拳头。然后又抓起桌子上的电话:“张书记嘛,你在办公室吗?我有点事情向你汇报……”李县长想起了他的搭档,县委张书记。

    张书记五十多了,比李县长大上十来岁。

    书记办公室,李振坤把今天接待港商的事情,汇报给了张书记。其实他心里清楚,保密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就是个屁,他不信张书记不知道此事,但还要当他不知道。

    张书记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这么大的投资,会不会是骗子?”其实他刚才也在找朋友核实此事,正在等回信呢。

    李振坤说:“我刚找鹏城的朋友核实过了,这家公司是确实的,李老板的人也是确实的,他们公司刚在港岛投资了一家珠宝公司,投资了12个亿港币,港岛的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上网就能查到,可惜咱这破地方,还没有网络啊。”

    张书记:“振坤呐,这事如果是真的,咱们纸里包不住火,州里迟早要知道。咱们俩一定要顶住压力,洪州长那里,你去汇报。但一定要防着点王毅……”

    王毅是湘西州副州长,兼任发展委的主任,还兼着招商局局长。平时湘西县总求着王局长,巴望他能弄点招商引资的项目过来,照顾一下贫困县区。但这回不一样,这么大的项目,还真怕被州里盯上,湘西州也穷的叮当响啊。

    李县长:“我看咱们不急着向州里汇报,就说还在调查核实。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嘛……”

    张书记更明白,这就是一个拖字诀嘛……

    第二天上午,县招商办的冯主任,林业局的苏局长,以及农业局,轻工局,工商局的有关负责人,在县府会议室,对着神鸟县地图,给李东文和孙运圣讲解着。唐乡长也想挤进来,被李县长的秘书拦下了,说是县长有请。

    唐乡长一走进李县长办公室,就迎来一顿臭骂:“唐孝平你能耐大了啊,这么大的投资都被你拉来了,你是大功臣啊!”

    唐乡长听着不对味,陪着笑,“李县长您消消气,我给您倒杯水。”

    李振坤继续说:“十万亩啊,你都里乡有多大你不知道吗?啊?你都里乡全乡总面积有十万亩吗?十万亩,那都有近百平方公里了!你知道吗?!……”

    唐乡长心道,你是县长也不用那么夸张吧,十万亩,也才六十多平方公里。嗯,是比都里乡大点,但也大不了多少。

    这时候县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李县长一看来电号码,赶紧接了起来:“洪州长好!”

    电话里传来一个声音:“我很不好。我们州招商引资七八千万美元,我这个州长都不知道,你说我能好吗,李大县长?”

    “报告国权州长,我们正在核实投资商的身份,主要是被这么大的投资额吓着了,怕碰上骗子啊……”

    电话里继续说:“李大县长,你知道97年湘西州全年的招商引资额是多少?两百三十万美元。全省的招商引资额是多少?不到六千万美元……去年全州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也才两个多亿人民币,都没到三千万美元。你这不声不响地就招来了七八千万美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李大县长一个人就完成并超过全省的招商引资任务。这么大的事,你竟敢藏着掖着?你一个神鸟县能搞的定吗?投资跑了怎么办?就你们神鸟有山,你隔壁就是黔省的黔东州,那里的山也不少,而且人家还有机场呢……如果投资商真去了黔东,你这么藏着掖着的后果你知道吗?你就是全湘西的历史罪人!……”

    这一通电话,根本没有给李振坤解释的机会。

    放下电话,李大县长就开骂:“还有点组织纪律性没有啦,保密原则都哪去了?神鸟县就像个筛子,四处漏风,不知道防火防盗防州长吗?”

    一指唐乡长,“这消息肯定是从你们都里乡走露出去的,这投资要被州里抢走了,我饶不了你!”

    唐乡长心里一阵郁闷,果然官大一级压死人。

 第29章:如此搭赠

    李东文与神鸟县各部门一干人等的磋商也颇有成效,一个上午的时间,林业局的人就圈定了大致范围,都里乡,麻冲乡和茶田镇三个地方,这三个乡镇相邻,方便连成片发展,都是山区,种植茶叶一点问题都没有。(全本小说网,https://。)这三个镇再往东,就是黔省的地界了。

    李东文没有立即表态,表示要实地考察一下,先看看再决定。

    轻工局的说,我们有个酿酒厂,主要生产散酒的,也有瓶装酒的,还有一个蜂蜜加工厂,也不错,您看能不能投资一下?

    农业局的说,我们有个制茶厂,也不错的,设备工人都有,您看能不能也投点资?

    林业局的说,我们有个木材加工厂……

    ……

    李东文听得头都大,事真多,真是个麻烦。

    李东文对那些什么破局说的什么破事,根本就啥都不懂,孙运圣也不比他强到哪里去。对于这些问题,两个人基本上是大眼瞪小眼,小眼干瞪眼。

    李东文对县里介绍的投资项目不置可否,说有时间的话,都可以看看,各个局的头头脑脑心里也没底。

    其实李东文的目标很明确,哪里穷人多,就投哪里,让他们赶紧“被惠及”,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不管你们是茶厂酒厂,还是木材加工厂,有人就成。

    午餐就安排在宾馆的餐厅,一个大包房,张书记亲自接待的。下午,县招商办的安排了两辆车,还有两个水灵灵的湘妹子陪同,介绍说是业务科的,带领贵宾参观考察神鸟古城。

    下午,县官府会议室,李振坤主持会议,今天上午参与会谈的各个局办的人,全体到会,唐乡长也列席参加。

    听到各个局介绍的茶厂,酒厂,蜂蜜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的时候,唐乡长的心里一阵抽抽,果然要各种截胡啊!李振坤看了唐乡长一眼,县里不截胡,难道等着州里截胡不成?

    当汇报说,投资商要去现场考察时,李大县长指出,这几家厂子,茶厂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出产的茶叶卖不上价钱,还不到十块钱一斤。

    酒厂还勉强能活着,但产量有限,而且散酒占了一大半,瓶装酒,出厂价才三块钱不到,也不好卖,处于亏损边缘。

    蜂蜜是个好东西,倒是不愁销路,但我们只能卖原料,利润的大头在深加工,可惜我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

    木材厂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封山育林,限制采伐,每年靠着罚没来的那点木材过日子,林业工人都转产的差不多了。

    李县长接着说,这几个厂,都是国营的,下岗工人多,企业负担重,而且负债很重,都欠着银行一大笔钱呢,如果能够卖出去,也算是盘活国有资产了,还能解决职工就业问题。

    李县长最后指出,这是一场战斗,是关系到我们神鸟县改革开放,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仗,我们要当成一场战役来打,港商来考察的时候,你们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谁也不能给我掉链子,那个部门做不好,就是对三十万神鸟人民不负责任,就是神鸟的历史罪人。

    第二天上午,两位水灵灵的湘妹子继续陪着李东文和孙运圣在神鸟县城周边瞎逛,嗯,参观考察。孙运圣很快跟其中一个叫文商的妹子眉来眼去,奸情似火,不过很快又被李东文阴郁的眼神浇灭。

    李县长继续主持会议,今天多了几个人,除了唐乡长,麻冲乡的乡长和书记,茶田镇的镇长和书记也都到了,主要是商议十万亩茶园的划分。

    并不是所有山地都适合种茶的,比如一些陡峭的石头山,就种植不了茶叶。

    还有,国营林场的国有森林,每个乡都有不小的面积,这些林不是乡里能够做主的,县林业局都不方便大面积开发,只能在边角地带,将杂树换成森茶树,森林绿化率并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树种,这种擦边球是可以悄悄地干,但绝对不能大肆宣扬。

    最后商量出来一个大致的结果,都里乡,麻冲乡,茶田镇各圈定三万亩山地,林业局也在三个镇圈定了三万亩边边角角的国有林,一共十二万亩,供港商挑选。

    第三天上午,县里邀请李东文和孙运圣参观考察县里的茶厂,李县长和一干领导亲自陪同。茶厂的厂长带领一干人等早早在大门口迎候。

    茶厂在县城东面的城关镇,依山而建,占地面积不大,有六十几亩地。(科普一下:六十亩地有多大,长宽各两百米的一个方块,4块足球场的大小。)主要是晾晒车间占用很大的地方,炒茶的方式也很原始,还是大锅炭火人工炒茶。

    此时“刚好”有一批茶叶在晾晒,也“刚好”有一批新茶叶在炒制,让港商很好地见识了一下茶叶的生产过程。

    茶厂的会议室里,临时召开了一场座谈会。

    茶厂的厂长周应良介绍了茶厂的基本情况,茶厂历史悠久,有30多年历史,是国营大厂,获得各种荣誉和大奖,茶叶远销全国各地……全厂现有职工八百三十一人……

    才这么点人?算了,蚊子再小也是肉吧。李东文抬手打断了周厂长的侃侃而谈,问了一句:“我听说你们厂,有个都里乡落凤坡村的,姓张,张老村长的儿子,他在吗?”

    周厂长楞了一下,指了指旁边一位戴眼镜的男子,“这位就是,我们茶厂的总工,张迁。”

    张迁赶紧站了起来,“李老板好!我是落凤坡的张迁。”

    李东文抬手示意他坐下,“大约两个月前,我去过落凤坡,还是张老村长接待的呢。他跟我提起过你,也说起过咱们茶叶厂,说是好多工人都下岗了,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听了李东文的话,周厂长的脸色有点发红,李县长的的脸色有点发黑。周厂长脸红,是因为刚才吹牛吹过头了;李县长脸色发黑,就不知道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