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都里乡乡长赫静,正在跟陈露晓县长诉苦。
我们乡那点可怜的林地,都被划进保护区了,我们还计划再开辟点茶园呢,这损失可大了。还有啊,我们乡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村民不少啊,没地方安置啊,县里是不是再给点补贴?
陈露晓现在已经不上当了,各个乡的乡长,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尤其是赫静这个小女人,更是个占便宜没够的。
陈露晓就说,县里正想办个养鸡场,刚好缺人,要不这些人县里都帮着接收了吧,县里的养鸡场,薄利多销,供应鸡苗的话,肯定能比你乡里便宜。
赫静有心说,你这不是耍流氓吗?我们养鸡,你也养鸡,还便宜卖?
官大一级啊,赫静见讹诈县里不成,就说,我们不给县里添麻烦了,那我们办个厂,让这些人种植木耳了,反正桃花仙公司的木耳已经种不成了,我们正好填补这块空白,县里可不能再抄袭我们啊。
抄袭?
陈县长差点被气乐了,我们要抄袭,也抄袭人家桃花仙的,谁稀罕抄袭你都里乡呢?
不说这两个女人在这里斗智斗勇了,李东文正在养生堂里,跟一帮老头斗智斗勇呢。
一个老头:“这个匣子上的字,有些属于第一次发现,我们想请教您一下,怎么读?”
一个老头:“这个匣子,我们想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碳十四,鉴定一下它的具体年代,会有少许破坏,您同意吗?”
一个老头:“这把剑,您能帮我们抽出来看一下吗?我们看了上次出鞘的录像,但不是很清楚。”
一个老头:“这个匣子的机关,是传说中的公输七巧板吧,我们实在解不开,您能帮着解一下吗?”
……
你们都一把年纪了,怎么一个个还跟好奇宝宝似的?
李东文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他们扭曲的心态,必须掰过来。
“这两件个东西,你们已经研究有一段日子了吧?无非是一把剑,配了一个包装的匣子。至于它是什么年代的,是什么人做的,是什么人用的,那都是过去时了,对今天有多大意义呢?是不是轩辕黄帝用过的,你不吃饭都会饿,不喝水都会渴,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关注眼前的一食一饮,多生产点粮食,就能少饿肚子……就算它是轩辕黄帝用过的,那又能怎么样呢?是农民不用种田了?还是大家都不用吃饭了?较那个劲,有意思吗?……”
李东文滔滔不绝一通乱喷,把几个老头气得直翻白眼。
李东文还不想放过这帮老头,又继续开喷:“真的又怎样?假的又如何?它能改变历史吗?它能创造未来吗?……”
一个老头终于忍无可忍了,怒吼道:“如果是真的,当然能改变历史!”
李东文不屑地回了一声:“能改变的,那还叫历史吗?穿越剧看多了吧?”
一个老头忽然愣了一下,这玩意,咋越看越像是穿越过来的呢?
第277章:诡辩乾坤(求推荐)
另一个老头:“历史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改写!能让我们发现更多历史真相!”
李东文又不屑地说:“真相?真实的物品就在眼前,你们看出来了什么真相?”
此话一出,这帮老头感到有些羞愧。/全本小说网/https://。/
他们都是历史和考古方面的顶级大佬,但也看不清楚这东西的来历,甚至分辨不出真假。
一个老头还有些嘴硬:“历史真相只有一个,我们一定要找出来……”
李东文抓起宝剑,随手一挥,挂着的窗帘掉落。
李东文用剑挑起窗帘,又一挥手,窗帘覆盖在剑匣上。
李东文振振有词:“何为真相?你们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们现在看不到匣子了,匣子就不存在了吗?一张窗帘,也许就能改变你们对真相的认知。”
一个老头梗着脖子:“我们就是要揭开窗帘……”
李东文:“揭开,它是匣子,不揭开,它还是那个匣子。匣子的存在,跟你揭开窗帘与否有关?”
这帮老头有点被李东文给绕懵了。
李东文继续忽悠:“你们所谓的真相,其实一直在变,眼前就变成了窗帘的模样。”
李东文用剑挑开窗帘,匣子露了出来。
“再往前找,几万年前,它可能是一块木头,也可能是一棵树。再往前,它可能是一粒种子,再往前,它可能就不存在了……那么你们所谓的真相在哪里呢?是个什么玩意呢?”
“这么个东西,一把火,它就能化为尘灰,也许还能再长成树,再被做成这么一个匣子,但这重要吗?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匣子没有变成灰烬,现在被发现了,就是你们要的真相?化成灰,真相就变了吗?”
一帮老头陷入了迷茫。
李东文接着问:“这个东西,是上周的,还是商周的,能改变你们所谓的历史真相吗?”
李东文提起宝剑,插入剑匣,顺手用窗帘一裹,夹在了腋下,轻飘飘丢出一句:“你们也看够了吧,就当它是上周的好了。”
转身离去。
一帮老头还在懵圈。忽然意识到宝贝已经被拿走了,一阵顿足捶胸:我们没看够啊!
“这是国宝!国宝啊!”
“国宝?你能鉴定出来吗?”
“你能!连字都认不全!”
“无能啊!我们就是一帮老废物……”
“宁要假似真,不要真似假……”
“看品相,新的就像上周的,看内容,完全是商周的……”
“如果真是国宝,他怎么会这么淡定呢?”
“人家是亿万富豪,不差钱……”
……
李东文留下一地鸡毛,一帮老头继续争吵,一直无法淡定下来。
李东文回凉州的计划又被叫停,华贵林又找来了。
“怎么的,你们这么快就想好了?”李东文问。
华贵林:“有八百多人同意去神鸟创业,我来带队。”
李东文微笑点头,不置可否。
华贵林继续说:“这八百多人,都是单身青年,没有家庭负担,想要出去闯一闯。那些拖家带口的,上有老下有小,我们都劝说留在了神鸟。目前除了苗圃能安置五百多人,还有一千七百多人需要分流,我们木材厂给公司添麻烦了。”
李东文站起身来,直视华贵林:“八百壮士,好样的!我亲自送你们过去!给你们划拨八千亩地,八百万启动资金,单独成立一家公司,今年赚的钱,年底全部给你们发奖金!”
这一天上午,八百多人,租了二十辆旅游大巴,浩浩荡荡开赴神龙县。
李东文在神龙又待了三天,每天和这八百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也算体验了三天生活。
八千亩地单独划了出来,八百人开进了这片山寨里。
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生存问题,吃和住。华贵林把这八百多人分成八个小组,建立生产生活基地,先建设简易工棚,厨房和仓库,将来再建设永久宿舍楼和办公楼。
李东文这三天也没闲着,把这八千多亩林场重新“精装修”了一遍,开了十几处山泉,清理了一些危险的山崖和阻路的石头,加密埋了一遍灵石,相当于给这里开了小灶。
李东文还悄悄地把进出的道路加宽加固了一遍,生产的木耳,也是要运出去了。
桃花仙公司在神龙有十万亩大山,沈拥军安排全部护林员,捡拾山中枯木朽木,不许再当柴烧了,全部支援木耳生产基地。
森林防火是必须的,做饭全部用蜂窝煤,今后的木材只能用于生产木耳。可惜徽城距离这里太远,自家的煤球支援不过来,只能在当地采购。
木耳的生长,并不需要多少阳光,正所谓给点阳光就灿烂,在林间生长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东文离开神龙的时候,木耳的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来了,有些着急的小组,已经开始把木头安置在林地里,开始浇水,投放木耳菌种。
李东文特意探查了一下小鬼子弄的那五十亩桃园,没发现什么异常,还是在做一些瓶瓶罐罐的分析实验,李东文就没搭理他们。
神龙县的金银花已经陆续开始采收。
金银花这东西,花期很长,从春天能一直开到秋天。
金银花是一种中草药,用量最大的是凉茶生产商。这两年市面上忽然有一种红罐凉茶兴起,每年对金银花的使用量非常大,这也让金银花的价格逐步走高。
李东文回到凉州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下旬。
武安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已经接近尾声。昔日黄沙漫天的花园乡和北山乡,如今铺上了一层嫩绿,春播的各种植物已经长出来半尺多高,不仔细看,还分不清是什么作物,都是嫩绿的秧苗。
树苗有些参差不齐,高矮不一,稀稀疏疏地散布在草地里,还看不出有什么优势。
旷野里的绿色,总是让人欣喜。尽管春天来得稍晚了一些,但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希望的神色。
张红霞总是觉得蔬菜长得太慢,还没让大家吃上一口,这植树造林就要结束了。
李东文在工地上,召集了汪军,张红霞和是个小队长,召开了一次现场工作会。
李东文:“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为公司开疆拓土,你们都是功臣。打下江山,还要建设江山,这片地方,今后就交给你们了。今天请大家来谈谈,今后都有什么打算。”
第278章:进山采玉(求月票)
梦想,都是激发出来的。全本小说网https://。
如今每个小队都分到了一片土地,大小相差不多,都超过了一百万亩,每个小队长,如今都是大地主了。
“我们队的湖比较多,我们计划发展养殖业,养螃蟹,养鱼,养虾,养鸭,养鹅,沙土地养殖的螃蟹,听说很值钱的。”
“我们计划养鸡。渴了喝露水,饿了吃蚂蚱,纯草原绿色食品,卖鸡蛋,卖公鸡……”
“我们计划种菜。这里的绿色蔬菜,经常比肉还贵……”
“我们计划种花生。这里的沙土地,跟通远差不多……”
“我们计划养羊和奶牛,生产纯牛奶……”
“我们种瓜,西瓜,香瓜,哈密瓜……”
“我们种枸杞……”
“我们种葡萄……”
每个小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李东文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但还是提醒了一句:
“地方大了,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多了,你们还要考虑卖得出去才行,不能什么东西都指望公司的专卖店系统,要学会自己找销路,找市场。”
“我刚从神龙回来,神鸟木材厂刚搬迁到神龙县。我给了他们一个特别的政策,今年他们的利润,全部作为年终奖,发给他们。这个政策,我今天同样给你们给十个小队,你们可以独立核算,需要增加多少投资,可以向汪队长申请,但是投资要计入成本,今年能赚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李东文对汪军和张红霞说:“武安这一块,你们俩要拿出一套整体规划来。包括这片农场,我们先叫农场吧,还有电厂,水厂,酒店,学校,办公楼,家属楼等项目,要统筹规划起来。”
张红霞说:“县里希望我们的水厂和电厂都建得大一些,县里也缺水缺电。”
李东文:“那就建大一点,还能赚钱嘛。”
汪军说:“电厂建设,已经有三家供应商找上门来,我们正在做招投标,让他们回去做标书了。现在扩建了,要不要通知他们?”
李东文:“扩建,做为二期工程吧,先不急。”
汪军:“水厂已经开工建设了,投资不大,就没有招标,承建商是吴书记推荐的。”
李东文点了点头。
张红霞:“咱们的家属楼,胡县长推荐县里的建筑公司来做,我没同意,担心高楼他们做不好。我分了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他们,校园道路,园林景观,以及户外球场操场这些。”
李东文心道,看来这两位县官,也不是省油的灯。
开完会,李东文又转到了农场的中心区,这是农场的第11区,不属于任何一个小队,被五条道路交叉围成了一个五边形,播种的草,现在已经长起来了。
这片区域中间是一片大湖,水面超过了十里方圆。周边还有一些小型湖泊,大小不一。李东文本来想着建一个桃园,又觉得有些重复,桃园已经有不少了。
如今这里除了水,就是草,要不就弄个百草园?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李东文还没想好这里做什么,就被电话打断。
电话是李仙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