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鸡飞狗跳闹重生 >

第18章

鸡飞狗跳闹重生-第18章

小说: 鸡飞狗跳闹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同茂问:“夜遥呢?”

这一年多他也很熟悉殷夜遥。

“刚来了个新老师,教他武术,这会儿正受罪呢吧。”她眯起眼,幸灾乐祸。

林同茂失笑:“难怪没见到他。”

想了想,问:“你还是不想上学?”

“我不是没到年龄吗。”

林同茂不赞同的摇摇头:“别跟我打马虎眼。你懂得比初中生都要多,根本不应该按照一般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你。你应该早点上学,跳级去读,我知道有种专门培养你们这种神童的学校……”

上林打断:“您别说笑了。我哪是什么神童呀——顶到天算勤奋。你也知道,我除了语文,其他一无是处。”

林同茂怔了一下,也就随和的笑了,是呀是呀,你不算神童,如果你不是神童那么其他人就都是白痴,我女儿一定就是智障。

秋上林的想法很简单。她不聪明,最多是在语文方面比别人多点资本,论到理科,她就傻了眼。她也不想早早的上学,到七岁,或者八岁?跟其他人一样的轨迹,慢慢挣钱,慢慢读书,等大学毕业攒下一份家业,先把全国周游个遍,再去周游世界……等以后找份稳定的工作,找个老实的老公,养个聪明的孩子。爹娘别离异,弟弟别瞎闹,自己有点钱,是她人生的最高境界。

要说挣多少钱是足够……至少得衣食无忧吧。

怎样才算衣食无忧……国内一流的商场里花钱不用愁吧。

想想后世里令人咋舌的奢侈品,叹口气,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的继续挣钱吧。

作者有话要说:人品爆发,我居然更了五千+

如果乃们还霸王我,还霸王我,我就~~~~~~

 散打与西洋剑

 殷夜遥最近的日子不好,非常不好。

算一算他已经两个星期没见到秋上林,这简直破了他的历史记录。就算吵架就算争执,他们冷战的日子也从来超不过三天。虽然秋上林这个死丫头对他不好,行为恶劣言语粗糙,但她有意思,特别有意思。

她永远都能想出有趣好玩独特的点子,让如一潭陈水般死寂的生活变得生动。让他在辛苦的课业之余调节身心,不至于变得阴沉暴戾。就连华哥都说自从搬到镇上,他开朗了许多——殷夜遥对此评价嗤之以鼻。

开朗?殷家的孩子不配开朗,不,殷家的孩子不能开朗。他们必须行事沉稳有大将之风。换句话说就是必须阴毒狠厉并将一切都隐藏在心中。他的母亲对他要求更加严格,从小教育他喜怒不形于色。

你以为我是木头人?

错错错。

在许蜜的字典里,喜怒不形于色,不代表古板死寂沉闷。而是永远让别人猜不透你在想什么,你想干什么。明明应该生气,偏偏面带笑容;明明应该伤心,但决不能让悲伤映入你的眼眸。

至于说欢喜……摸着下巴想了想,在他过去的岁月中,好像还真没多少欢喜的记忆。如果硬要说一个……大概是秋上林和她的傻弟弟?

姐弟俩可真有意思,一个贼精贼精的;一个傻缺傻缺的。

说起来,傻缺傻缺的秋下林也有六七天没来了吧?自从他的散打和剑术教练到位。

想起这位得过全国散打比赛冠军的师父,殷夜遥浑身冷汗直冒。

鉴于许蜜这几年的优异表现,殷家老爷子答应给她一个愿望。虽然许蜜很想说‘我要做正室我要登上殷家少奶奶的宝座’,但她是谁呀,她是许蜜,不是那些靠着年轻美貌上位的胸大无脑的女人。

于是婉转的表示了自己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担忧。

殷老爷子听后对殷夜遥很感兴趣。鉴于他的儿子殷夜遥的老爸有太多个知名的不知名的在录得不在录的孩子,殷家从来都不稀罕带把的男孩。反倒是女孩儿,生一个养一个,只要证明是殷家的种,绝对不会赖账。

你问原因?女孩儿将来能联姻呀!男孩儿呢,只会花钱!

老爷子从没见过殷夜遥。偶尔殷氏有宴会,为了顾及正室的面子以及殷家的体统,私生子女也一律不能带去。毕竟把一场公司宴会办成一群毛孩儿以及女人争风吃醋的家宴,怎么看怎么不合适。

他只是知道许蜜给他生了个孙子,据说很聪明伶俐——天可怜见,幸好不是乖巧伶俐。老爷子这辈子最痛恨乖巧伶俐的孩子。

他的儿子殷夜遥的老爸幼时也非常乖巧伶俐,但瞧瞧他现在的德行吧!

老爷子倒宁愿他只乖巧不伶俐,也省下三天两头有女人哭哭啼啼找上门。

总之呢,经过许蜜的一番明示,老爷子恍然他还有个亲孙子被迫逃亡在外。这个孙子不但聪明而且好学上进,虽远在他乡但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渴求,并且被他的母亲教育的表面知书达理斯文尔雅,内里阴狠腹黑懂得权谋。从小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拿菜根谭和厚黑学当童话读;拿四书五经做小人书看。

而现在,这个孙子已经不满足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他返璞归真,开始向往肉体的锤炼。

他略一思考,很慷慨的说让他学太极拳。

许蜜心里为之一喜,老爷子自己练了十八年太极,很是看重这门以柔克刚的功夫。

但她随即委婉的表示,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外公说他性格不适合太极。

老爷子突然想起来,许蜜原来是出身书香门第名门大户的——尽管没落了,但有着一般女人比不上的优雅气质与饱学之才。瞅瞅她和那些胸大的女人站在一起吧,哪个更给殷家长脸?

于是老爷子非但没有不悦,反而更加和蔼的要介绍咏春拳的名师。然而许蜜又拒绝了。她认为咏春过柔不适宜殷夜遥修习。

优雅自信又骄傲的说:“夜遥这孩子适于开拓,而非守成。”

她简直就是把蜜往老爷子腹里送——明知他最愁的莫过于下一代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殷家,正在蓬勃发展的时期。

老爷子虽然看出了她的别有用心,倒并不反感她这一点小心机。

最近几年在正室的争夺战上,许蜜表现出的异常卓绝,令老爷子感到欣慰的是,她虽然激进,但并不泯灭人性赶尽杀绝,凡事给人留一线。马上要被推下马的儿媳妇在几个下任人选中,独独不恨许蜜。

可是她分明也清楚,她的下马,与许蜜少不了关系。

老爷子很慈祥的问她,究竟希望孩子学什么。

许蜜表态,想请位散打和西洋剑大师去教导儿子。

老爷子一听就乐了。

散打和西洋剑。一中一西,双剑合璧,对许蜜的评价,不由又高了一个层次。

他凑巧认识两位大师,二话不说奉上重礼与嘱托,两位大师都同意各派一名弟子去为殷夜遥启蒙。

不得不说许蜜这一招用的巧妙至极。她使殷夜遥成功的引起了老爷子的注意,又为他的安全增添了一层保护。同时,变相的向对手示威——老爷子亲自委派人教导孙子,是一种姿态,沉默,但异常管用的姿态。

两位师傅到达的同时,殷夜遥前九年的大小事情都摆在了老爷子的书桌上。引起他注意的,是殷夜遥在异乡作出的举动——投资开文具店。

他感慨于孩子的早熟和生意头脑,却并不清楚,他所收到的资料只是残缺的一部分。凡是涉及到秋家的内容,一律都被砍了去。

许蜜很满意,这意味着她已经把势力延伸到了殷家大宅,老爷子身边。

千万别以为她好心帮秋上林隐瞒。她只不过不想有人分了殷夜遥的功劳。毕竟一个人的主意和两个人商量,有很大的区别。

她暗暗的告诉华子,可以准备离开那个偏远的地方了。

华子心里有些酸涩。

这一年是他渡过的,最平静的一年。也是最快乐最惬意的一年。

虽然要面对刁钻的秋上林和古怪的殷夜遥。但在秋上林的带动下,殷夜遥开始恭敬的发自内心的叫他一声‘华哥’而非理直气壮的喊‘华子’。他开始学会尊敬自己,不再随心所欲。

华子甚至觉得,每天陪殷夜遥学习,然后陪秋上林练摊卖东西,卖出个三毛钱的转笔刀都很开心。

但他更清楚,殷夜遥的人生不可能止于此地,他的人生,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变得更为广阔。

这件事,许蜜和他都不打算提前告诉殷夜遥。

他迟早要学会面临分别,壮士断腕,是他必须修炼的珍贵一课。

沉默的捡起殷夜遥丢在地上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低声询问累瘫在沙发但仍保持优雅坐姿的殷夜遥:“你先睡会儿,晚饭我叫你?”

他目光散漫,摇摇头,强作精神问:“上林今天没找我?”

华子顿一顿,摇头:“没有。”

她卖书买书玩的很快活,前几天还让坏笑着让我祝福你早日修炼成武林高手飞檐走壁。

殷夜遥有点失落。

华子见状,不忍的调侃:“几天不见,如隔三秋?”

他脸微微一红,低吼:“别胡说。谁想她了!”

“你不喜欢她?”

殷夜遥有点恼羞:“瞎说,我是在这儿闲的无聊发闷,找她逗趣呢!”

华子笑笑:“那就好。其实要真喜欢她也没什么大不了。等以后回了殷家,大不了让她做情妇,倒也轻松。”

似乎没料到他会对才九岁的自己说出这种话,殷夜遥一怔。

情妇?是啊,以她的身份,假如日后自己当真成为继承人,她也只能做个情妇。

别以为九岁什么都不懂,九岁天真无邪。

他本就早熟,身体成熟不亚于十二三的孩子;而他的心理……鬼知道吧。

他觉得秋上林很有趣,越看越有趣,越研究越有趣。是个打发时间缓解压力的好对象。跟她在一起不用费脑筋,因为她都帮忙费了。

从没想过以后会怎样。

而现在华子提醒他以后——他以后必然要回去,她留在这里,难道不是两个人就此分别从此天各一方永不联系吗?

哦,为什么想到永不联系,他心里有点难受呢?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最近还是有点忙,匆忙之间打了一章,大家先看着

明天大概又有事情,不敢保证更新

我尽量,尽量~~~

 白墙上的秘密(上)

 晚饭,照例只有姐弟两个。张红卫今晚有个饭局不能回来,秋建国当然不会放老婆一人喝酒,邻居来给姐弟俩做好饭菜回了自家。

下林捧着饭碗张着嘴巴听得入迷;上林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付不速之客。

来者不是外人,正是不请自来的殷夜遥。

比手画脚开讲新来的老师如何残酷如何麻木不仁如何手段恶劣,下林惊叫连连,上林则显得颇有点心不在焉,不时将目光投到墙上。

他奇怪,若是墙上有名家手笔或者吸引人的什么东西也罢,偏偏白墙一面,怎么看也看不出哪里引人注目。他们现还是住在红星职工大院里,虽然已经在镇上最好的地段买了房子,但张红卫住惯了脚踏实地的平房,也爱大院里热闹的氛围,商量过之后把房子让给大舅一家居住。

兴隆冰棍厂越做越大,单靠张红卫一个压根忙不过来,年前就累的大病一场,强撑着病体还得操劳,连年都没过好。86年的春节一过,她就和秋建国商量着请了上林大舅来帮忙,每月发工资,也比土里刨食挣的多。即能帮衬了自家人,又能放心。她屡次要求秋建国从印刷厂辞职,然而秋建国觉得,做生意毕竟不是正经门道,一个在外做生意,他正经上班吃工资,就算将来有个万一,也多条退路。

对他这种老封建的思想张红卫很不以为然。

别说自己,看看女儿的摩卡猫猫吧。才几个月时间,城里的学校已经风行起购买摩卡猫猫文具的风潮。只要印上猫的头像,一支铅笔都比别人的贵三倍,偏孩子们趋之若鹜。她上个月去省城办事,请一位百货大楼的领导喝酒,席间谈起自家孩子的学习,领导感慨的说起,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养,挑吃挑穿挑衣服,就连文具盒作业本都挑,最近有个什么卡猫猫,质量也不见得多好,就是外表漂亮,比其他产品贵了一倍有余,可孩子非它不可!

另一人则笑着说这有什么,她家的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学校里有个人穿了件猫猫的衣服,孩子回来闹着要买,但领着逛遍了省城,也没见到有卖。去问那孩子的父母吧,人家说衣服是孩子父亲去南方出差别人送的,目前只在小范围内试卖,还没有大范围的铺货呢。

就为了没买到,孩子一直闹别扭!

张红卫听了心里直咋舌,又有点不相信。

平时忙着自己的事业,没注意女儿折腾的有多大,她也不信区区一个文具店,能有多少利润。

突然想起,好像上个月邻居大婶的工资还没给吧?

她忙,秋建国不会做饭,最开始孩子们吃他从厂里食堂带回的饭菜,没过多久上林就皱着眉头说不行,影响姐弟两个身体发育。她雇了邻居,每天负责孩子的三餐。至于他们夫妻……天不亮就得走,等回家都半夜了,一年到头在家也吃不上几顿饭。

给邻居的工资都是月底结算,现在都快到第二个月末了,也没见她来要钱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