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绩都上一个台阶!
最可怕的是,赵秋萍对人家市一中的作业量、课程进度,那是如数家珍,说起来半点儿磕绊都不打。摆事实讲道理,说话头头是道,各种案例信手拈来。
她还能喊口号。
“跟着一中走,不怕摔跟头!!”
邱老师惊呆了。
这个时候,她已经完全忘了本次家长会的主旨是文理分班,也忘了刚才看到某几个差生家长时心里产生的那种疑惑感和违和感,甚至她还忘了上午才答应了袁艺,会帮着说服家长,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忘了忘了,彻底忘了,她感觉自己不是失忆就是傻了。
不过,有个事情她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她选上的小班长明明能耐不凡,却独独为了说服亲妈这事,几次三番的找上她。
真不是小班长段数不够,是这个妈太能耐了。
“那个……袁艺家长。”邱老师绞尽脑汁的想着措辞,“是这样的,学校的方针政策是由校领导决定的,你看我只是一个高一班主任……”
“我明白了,那请问你们校长在哪儿?我能跟他好好聊聊吗?关于博雅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改变现阶段学生们得过且过的将就心态,还有就是素质教育完全可以跟文化教育相结合嘛,想玩不是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
邱老师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遂问:“那您的意思是……”
“孩子们喜欢玩是天性,那就保留所有的校园活动,学习方面朝市一中看齐!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皆大欢喜??
同学们觉得,自己大概不认识这个词了。
邱老师懵圈了半天,最后不得不投降:“这样吧,袁艺家长,我带你去校长室,你看怎么样?”
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
全班同学包括真假家长们目送班主任老师领着赵秋萍出去了。
那些有亲爹妈在场的还算收敛,雇佣了假爹妈的,一下子就蹦到了袁艺跟前,不敢置信的捂脸作呐喊状:“你妈是干什么的?她是教育局的大领导吗?吓死个人了!我要是死了,你妈就是凶手啊!”
袁艺死鱼眼看着她:“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斗不过她了吧。”
“嗯嗯,段数差太多了,我敢说,再过二十年你也斗不过她。”
不光有人附和,还有人感概:“阿姨也是生错了年代,要是有机会,她一定能攀上巅峰。”
方静刚安抚好了饱受惊吓的亲妈,走过来刚好听到这话,面无表情的说:“在她攀上巅峰之前,你先想想怎么从十八层地狱上来吧。”
被扎心的男同学捂住胸口,泫然欲泣道:“方静你变了,你刚开学那会儿是一个多么文静内向的小女生啊!连说话都细声细气的,可你现在变了,你都学会用言语伤害我幼小的心灵了!”
“我还学会用拳头伤害你那堪比地壳厚度的脸!”方静捏了捏拳头,“想试试吗?”
男同学实力拒绝。
……
又十来分钟后,邱老师一个人回来了,她告诉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大家,袁艺同学的家长已经跟校长聊上了,那么家长会继续。
接下来倒是没再发生毁天灭地的大事,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不过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不少人都心不在焉的,颇有种三观崩裂重组的感觉。尤其是那帮子被雇佣的假家长们,每个面上都是迷茫和无助交织,间或闪过一丝坚定。
要加钱,必须要加钱!!
下一次,加钱也不来了!!
也有真家长询问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邱老师也耐心的做了指导,只是她一面说着,一面在脑海里浮现着刚才赵秋萍的那一席话。
等家长会散掉后,邱老师由衷的对袁艺说:“你妈真厉害。”
“我也是这么想的。”袁艺泪目,“老师你觉得我妈还有救吗?”
“重点不在于你妈是否有救,而是我刚才仔细的想了想,是不是平时对你们太宽容了?现在这个学习强度也太弱了吧?作业量卷子量好像是有些少。还有,校内活动似乎过量了,高中生嘛,是应该以学习为重,补课什么的早该提上日程了,毕竟高考就跟一柄利刃正高高悬在你们每个人的头上!”
袁艺:…………
同学们:…………
老师你也被洗脑了吗?
老师,求求你醒醒!
醒一醒!!!
开完家长会,就他们高一一班集体蔫了。真的好像被抽空了精气神一般,蔫了吧唧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其他班同学特别困惑,咱们学校还怕开家长会?你们还是一班呢,搞啥呢?
没人有心情为其他人解惑,他们光着颓废了。
高一一班的全体同学:以后开家长会别让你妈来,就不能换个人吗???
袁艺:………………拦不住。
她本来是想让邱老师加把劲儿,做好洗脑工作,争取把她妈给掰过来。
万万没想到啊,她妈差点儿把全班给洗脑了,包括邱老师在内,简直跟邪。教现场一样。
自此,赵秋萍一战成名,威名远播。
实力堪比原子。弹的妈啊!
行走的核。武器 :)gd1806102(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章 第029章
(全本小说网,。)
第029章
送走了赵秋萍后; 校长大人擦了一遍又一遍的汗,明明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了; 十二月下旬就算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那也冷得够呛; 可他愣是被激出了一头一脸的汗。
碰巧过来找校长的教导主任惊讶的看着他,一脸的欲言又止。
校长主动开口解惑:“今天不是高一开家长会吗?就文理分班那个事; 一班有个家长刚才来找我了。哎哟喂,那位家长啊; 简直就是被时代耽搁了的神奇女性; 要是给她一个机会; 她都能把我给取代了!”
教导主任惊道:“她来干什么?又来投诉了?”
不怪他这么不淡定,开学之初那次闹剧,可把他给累惨了。其实,要他说; 博雅能怎么过分?也就是一次入学考试分班; 再就是高一下学期的文理分班; 比起每个学期必重新排班的市一中,简直太人性化了。
可偏偏; 任凭市一中多么的毫无人性,学生家长们就是乐意去捧他们的臭脚; 反而是他们博雅; 不管怎么做; 都落不到一句好话。
校长可不知道这么短时间内教导主任又吐槽了那么多; 只把刚才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并总结道:“你说为什么我一个当校长的,觉悟还没人家学生家长高?关键人家还不是搞教育方面的,太惭愧了。”
“这些建议倒是挺不错的,就是实施起来没那么容易。”
“我也觉得她提的诸多建议里面,有不少可行的。不过这事不着急,慢慢来,容我仔细斟酌后,下周一再开个教研会议,讨论一下具体的实施办法。”
“也对,是该仔细商讨后再实施。”
……
袁艺还不知道,继他们老班被赵秋萍洗脑后,校长大人和教导主任也跟着步了后尘。
也幸亏她什么都不知道,不然她这会儿怕是已经心态崩了。
事实上,也没差了。
邱老师明确的表示爱莫能助,艺考的事情就交给袁艺自己去处理了,同时也让她别对校长大人抱太大的希望。
“你妈太能说了,而且句句在理,我觉得校长大概率说服不了她。”更大概率反被她说服了。
最后那句话,邱老师最终没有说出来。她挺喜欢自己班上这个小班长的,并不想把孩子刺激到。尽管,据她的观察,班上包括袁艺在内的所有同学貌似都被刺激得不轻。
袁艺彻底没了办法,这该怎么说呢?
姜还是老的辣?
你妈妈还是你妈妈。
悲伤不已的袁艺,决定明后两天好好的浪一浪,再怎么说平安夜和圣诞节都是挺好玩的,最重要的是,这极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浪里个浪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袁艺跟同学们约好了时间。今年还是比较凑巧的,平安夜和圣诞节都在双休日,其他同学还是觉得挺可惜的,他们更希望能占用平时上课的时间去玩。可袁艺高兴啊,再没有什么比双休日被占用更值得高兴的事了,如果真的有,那就是寒暑假被占用了。
重新恢复了乐观的袁艺,颠颠儿的背着书包往公交车站牌那边去了。
却说她先前为了上学方便,还在暑假里特别重新学了一遍骑车技能,可事实上,她骑车上学的机会真心不多。军训那会儿,她嫌太阳太晒,加上军训本来就辛苦,累都累死了,哪还有力气骑车回家?等到了九月份,秋老虎吓人得很,她又放弃了。十月和十一月骑车的天数还是挺多了,等迈入了十二月后,她再一次改成了坐公交车上下学。
公交车肯定没她以前的超跑舒服,可眼下她也没有太多的选择,退而求其次,也只能将就一下了。
有时候想想,年少时候的她可真能吃苦啊,每天早睡早起,出行不是自行车就是公交车,穿的衣服最好的牌子也就是李宁,连阿迪和耐克都没有,鞋子也是普通的运动鞋,还要整天埋首于书山学海,总是被考试欺压。
对了,还有一日三餐,简直朴素到令她咂舌,连零食都是偶尔买一点最便宜的解解馋。
唉,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袁艺跳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她的悲伤显然是维持不了多久的,还没开出两站路呢,她又乐呵呵的掏出手机,却发现有一条未读短信。
是她妈发的一条短信。
'放学后自己回家,妈去一趟单位。'
'遵命。'
回复好短信后,袁艺打开了手机里唯一一款游戏:贪吃蛇。
其实,家长会散得挺早的,赵秋萍虽然跟校长大人提了不少建议,事实上她离开的时间也不晚。留下的同学们倒是又听了邱老师讲了一堆劝解的话,并记录了一下双休日的作业。
明后两天既是双休日,又是平安夜和圣诞节,不过以博雅的家庭作业量,那是完全不会影响他们搞活动的。
饶是布置作业耽搁了一些时间,等袁艺在自家小区前面下了公交车后,也才刚下午五点。
博雅放学是真的早,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话,都是四点半准时放学的,偶尔会因为值日等情况,稍晚一些。可甭管怎么说,哪怕是冬天好了,她回到家时,天也是亮堂堂的。
想起她上辈子念二中的时候,凡是上学日,想要在白天回家都是不可能的,偶尔能够在九点之前到家她就谢天谢地了,绝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十点以后,背着巨重的书包,吭哧吭哧回家的。还记得有一段时间,他们市里的治安不太好,隔三差五就发生拦路抢劫的事情,然而就算这样,学校依然不打算早点放学,只是通知家长每天下晚自习后过来接孩子。
这才是真的惨,对比上辈子的高中三年,袁艺觉得自己应该惜福。
**
袁老太傍晚打算做饭时,才发现酱油瓶子快空了,当下捏着钱包下了楼,也没走远,就去外头小店里,打算买瓶酱油,再多买两袋盐,刚才瞅着盐罐子也差不多要见底了。
可巧,买完东西正打算回家时,碰上了多年的老姐妹。
“你也住这小区里?这可太巧了。”
“我小闺女终于生了,这不是来给她搭把手吗?”
俩老太太也是多年没见了,当下就在小店里聊上了,聊了一会儿后,又结伴往小区里走。
袁艺他们家本来是市区周边的小县城人,几年前才搬到了市区里。原因倒是简单,袁艺父母本来在县里的国有厂子里上班,碰上前几年的下岗狂潮,双双失了业。好在,袁东海想办法把自己弄到了市里,挂靠在了相关的企业,工资反而比之前还略高了一些。至于赵秋萍,也托了她哥帮忙,寻了份工资还可以的清闲工作。
就这样,袁艺一家从县里搬到了市区,一直跟着大儿子生活的袁老太也就留跟着过来了。其实,她还是更喜欢县里,清静不说,空气也好,最重要的是街坊邻居都是熟人,每天都有人陪她闲聊,不像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关起来门过自己的日子,平日里连个聊天的人都找不到。
可巧,今个儿叫她碰到了老姐妹。
“你能在这儿待多久啊?是照顾完你小闺女就走,还是留下来帮着带孩子?”
“有段日子可以待呢!你想想,我前头几个孙子孙女,最大的都上大学了,小的也都上初中了,平常上学了没人影,休息天也不知道跑哪儿玩去了,我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多没劲儿呢。这不,我小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