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睡多了当然不好,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就真的好吗?别看袁艺现在忙得要命,可她都是选择上午八点以后起来的,醒来后在床上赖一会儿,八点半开始洗漱更衣,做个清爽的护肤套餐,然后吃顿营养早餐,大概九点就可以优哉游哉的出发前往公司了。
赵秋萍很快也学了这一点,反正省城这边的商店开门就比市区那头晚,九点出门完全来得及。逛几个小时,中午寻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小馆子吃顿简单的午餐,困了就回家眯一会儿,起来后自己做一顿下午茶,再出门去逛。整个一天里,也就只有晚饭是她自己认认真真的做的,哪怕只有一个人,也不能凑合。
当然,这些前提是,钱够花。
没钱说个鬼,生存都是困难重重,谈什么生活仪式感?
等袁东海和袁老太相继赶到省城时,赵秋萍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步调,她一点儿责怪袁东海的意思都没有,反而觉得停职留薪是自己这辈子做过的最开心的事情。
本来嘛,退休年龄就是反人类的,女的要五十周岁,男的居然要六十周岁才能退休。试问,到了这把年纪,除了养花喂鱼外,还能干什么?年岁轻的时候忙着工作,为的不就是年纪稍长一些时,能够过上不缺钱又悠闲自在的生活吗?要是一把年纪才退休,去哪儿玩?还能玩什么呢?
袁东海惊讶于老婆的改变,不过当时他的心思全在南非世界杯上,倒是没怎么琢磨这些变化的原因。等南非世界杯结束以后吧,他就更没心思了。
他的白月光、朱砂痣啊!
荷兰输了!!
倒在了总决赛加时赛的最后几分钟里,压哨绝杀啊!惨绝人寰啊!!
哪怕世界杯结束已经半个月了,袁东海还是没能缓过来,他太难受了,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只觉得全世界都在跟他作对,尤其是袁小艺那个混蛋臭丫头!!
而在袁东海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悲伤中时,他们家的别墅装修已经进入了尾声。甚至不光是赵秋萍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就连袁老太也在附近的公园里,找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逛公园打太极外,偶尔还会跟其他的老头老太一起去周边的古镇玩个一日游,甚至还被人怂恿着报名了老年大学,学人家扭腰歌写毛笔字,晚年生活特别充实。
婆媳俩有志一同的把袁东海抛到了脑后。
主要是吧,赵秋萍有空就去关心闺女了,在当妈的看来,就算闺女已经成年了,那也是需要时时刻刻去关心一番的,这是赵家那边的传统,遇到个自制力不强的,分分钟养出妈宝来。
可袁家不是这样的,看袁大姑就知道了,而袁大姑又是十足十的像了袁老太。
于是,袁东海就这样悲剧了,他发现自己就算来到了省城,依然是被亲妈和老婆所隔离在外的。经常吧,早上稍微起得晚了点儿,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人了,中午没人记得回家要午饭,晚上就算有好了,也听着老婆和老妈说着外头的新鲜事儿,话题聊都聊不完,就只冷落了他。
袁东海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他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应该主动出击找点儿事情做做。
没等他想出好法子来,别墅就已经装修完毕了,袁老太仿佛突然想起了她还有个蠢儿子,很快就交代了一个任务。
“搬家要请客,咱们老家的习惯都是在家里摆酒的,不去外头吃,你呢,先通知你姐你弟你妹,看能来几个,实在不行就算了。通知好了以后呢,记得去买菜,去城西那个冷冻食材市场里,多买些羊腿、牛肉啥的,就算请客吃不完,回头过年也能接着吃。”
“呶,这是我的卡,你会用吗?不用去取款机那边取,直接刷卡就可以了,密码是小艺的生日,你知道吧?”
“去吧去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袁东海接到了任务,也拿到了任务资金,可他就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儿。回头跟赵秋萍说起来后,成功的得到了白眼两枚。
“咱们家搬家请客吃饭,你居然拿妈的钱?没钱你不能跟我说吗?再不济你跟小艺去要钱啊!妈都一把年纪了,你伸手跟她要钱丢不丢人啊?她攒点儿钱容易吗?”
不容易吗???
就算袁东海没仔细算过他妈有多少资产,可大概还是知道的,好几个铺面呢,不算别的,光最大的那个,一年下来都能收到二十万的租金了,更别提每回逢年过节或者老太太过生日,袁艺都会给大红包,他们祖孙俩也是习惯了,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打钱,反正袁老太已经被惯坏了,哪怕不至于挥霍无度,但确确实实已经不知道节俭为何物了。
试问一下,老太太攒钱到底有多不容易呢?
不过拿老太太的钱还是不对的。
袁东海憋了半天,最终接过了老婆给的卡,并将原先那张卡还给了他妈。
袁老太倒是没拒绝,只是满脸都是鄙夷:“买冷冻肉能花几个钱、你就买几头羊,那最多也就几千块。就是牛羊猪全买了,再来十几只鸡,能花两万不?这点儿钱也计较,花谁的不是花?矫情!”
这是亲妈,袁东海又能怎么样呢?
不过话说回来,怎么全家都那么有钱,独独他穷得叮当响呢?
哦不,在南非世界杯以后,他已经穷得连叮当都不会响了,浑身上下连一块钱都拿不出来,简直凄惨到让人绝望。
可袁东海有一点好,就算他再穷他也不会挪用公款的,通知了亲朋好友,采买好了要买的东西,另外还有别墅的装修是弄好了,可有些电器还没有完全买齐,日用品更是压根就没买,他也一并给买了过来。
忙着忙着,他就忘记了南非世界杯给他带来的痛苦。
“小艺,咱们搬家办酒的日子定下来了,你看你那天能抽出空来吗?最好是过来一趟,吃点喝点再走。”
袁艺沉默了一瞬:“爸,我妈定日子前就问过我的,那天我有空的,我哥也可以过来。”
“对了,你哥……是不是在找对象?”袁东海突然想起一个事儿,忙叮嘱道,“你让你哥把他对象带过来呗,也让你奶瞧瞧,到时候你大姑和你姑父也会来的,一起吃个饭呗。”
“我帮你转达,但我不保证能请到人。”
她哥程飞跃一直就在找对象啊,哪怕工作再忙,也不耽搁他泡妞。问题是,一期一会什么的,听着挺浪漫的,身边的人却很烦,因为她永远记不住她哥女朋友的长相和名字,都怪他换女票的速度太频繁了。
“反正你跟他说一声就成,带不带来还是要看他自己。还有啊,小艺你啥时候也找个对象?”
袁艺:…………
“爸,你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像不像荷兰被绝杀的那一天?”gd1806102(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4章 第094章
(全本小说网,。)
第094章
搬家办酒不是小事; 尤其就袁家这个情况来看,估摸着就不太可能再回市区了,那就更应该同亲朋好友支会一声。
正如袁老太所说的那样,通知肯定是要通知的; 来不来则由对方来决定; 毕竟省城跟市区还是有段距离的,更别提县城那块儿了。而且假如过来了; 还得帮他们安排好住宿; 本来这事儿也可以让客人们自己来定; 可亲戚们都知道袁艺发了财; 还给父母奶奶买了别墅,再在这些方面抠小钱就不大好听了。
袁家这边自然是由袁东海来通知; 其他人都好说,唯独人在首都的袁三叔一家子; 还有昆城那边早已远了的袁小姑一家没法过来; 不过俩家也说了,搬家酒就算了,假如袁艺要结婚了; 那绝对立刻打飞的过来。
当然也不光是袁艺,程飞跃和袁恺也算。只不过; 前面两只已经工作了; 在很多人看来; 既然走上社会工作赚钱了; 那就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而袁恺还在首都上大学呢,那就暂时放过他了。
哦对了,袁恺也没法过来,他很心塞,强烈要求等他过年回家让他哥请客吃饭。
对此,程飞跃只道:“请吃个饭?他也就那点儿出息。说吧,想吃哪家的,我点个外卖。”
袁艺深以为,她之所以越来越贱了,很有可能是因为跟程飞跃这个贱人待的时间太久了。
不管怎么说,袁家这边的亲戚都搞定了,就连县城那边的袁艺二爷爷、三爷爷他们,也派了代表过来捧场,还叮嘱他们不要忘了老家、老房子。
至于赵家这边,通知亲戚们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赵秋萍。
按理说,比起人数众多的袁家亲眷,赵家这边人口还是偏简单的。赵外婆是必须要通知的,小舅和小舅妈以及图宝宝也会过来,毕竟他们都是国企单位,双休日还是休息的。他们都是一口应承了下来,表示到时候见了再聊。
唯独在给袁艺大舅赵国昌打电话时,碰上了难处。
……
确切的说,赵国昌完全懵了。
人一般是这样的,落魄的时候是想不到跟亲朋好友联系的,当然那些成天想着占便宜的二皮脸是例外。像赵国昌这种特别好面子的,一旦落魄他就不想跟以前的熟人联系,再一个就是,他也确实忙得很。
步入了2010年,无论哪个行当都在发展,也在变化,包括教育系统。
赵国昌原先是领导时,各类小道消息特别多,沦为普通职工时,虽然还是有人会通知他,但毕竟比不上从前了。偏他因为妻子苗静被诺记裁员,一度将心思花费在了重新给妻子找份工作上面,忽略了本职工作。
这也是没办法的,他那个工作本来就琐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会想到他。再一个,一旦家庭的经济状态陷入危机,多一个人赚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还有就是,没工作除了要自己缴纳全部社保金外,回头等到了退休年龄,退休金还比不上有单位帮着缴纳社保的人。
差距是不算大,一般也就差个三五百块,不可能再多了,可三五百块也不是什么小钱啊!
赵国昌动用了自己全部的人脉,这才勉勉强强的帮苗静又找了个工作。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没办法了。毕竟苗静的学历和年纪都是硬伤,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具体也就没法挑剔了。
等苗静这边养好身体又重新上班后,家里刚恢复了平静,教育局突然出了幺蛾子。
理论上来说,像这种单位是绝对不可能随便裁员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再说赵国昌最多也就是在工作上不够尽心,人家又没迟到早退,根本没理由裁员。
事实上,赵国昌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这般有恃无恐。
然后,他就被调职了。
没说要裁了你啊,只是调职嘛,这是单位的结构调整,也是为了适应这发展迅速的时代,小细节处的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对外的说辞,听着特别义正言辞,可谁还不知道谁呢?
……
调职之前,该有预兆还是有的,毕竟赵国昌并不是普通员工,他这辈人讲究个情分,哪怕明知道事情不可为,还是有人偷摸着给他漏了口风。
赵国昌很惊讶,而在惊讶之余,更多的则是惶恐。
他以为就算被降职了,也依然能安安稳稳的待到退休,哪怕办公室小职员的日子是不太好过,但其实具体情况还挺不错的。主要是吧,每年教育局都会有新进来的员工,这些小年轻还是很有冲劲的,很多活儿都会抢着去做,毕竟考都考进来了,总不可能一进来就直接进入养老状态吧?
比起小年轻们,赵国昌特别颓废,他自知晋升无望,早不早的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迟到不早退,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不知情的人还道他是看门大爷呢。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单位要进行结构调整,先向编外员工开刀,当时他还觉得挺不错的,人少了福利就多了嘛!
谁知,等那些编外员工陆续离开后,就传出了单位内部会进行职位调整的事情。
提前得到了消息的赵国昌,在惶恐了两天后,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谈话。当时,他的心头就涌起了一股子不详的预感,总感觉厄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可他总觉得自己几十年的苦劳应该被领导看在眼里,就算真的要调职,应该也是从这个部门换到那个部门。
去领导办公室的路上,他已经在脑海里盘算好了待会儿要如何应对,他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据理力争,卸磨杀驴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教育系统里。
你能把兢兢业业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授直接辞退?或者让他去当看门大爷?必须不能啊!
然而,领导并不买账,哪怕赵国昌已经尽可能的说出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