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华尔街传奇 >

第63章

华尔街传奇-第63章

小说: 华尔街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腾讯资金不多,除非置换股份,要不然没钱吃下那家市值上亿美元的公司,现如今主要经营门户网站的搜狐公司在纳斯达克苦苦挣扎,丝毫不被投资者们重视,不少股东巴不得有投资者过来接盘。

    “嗯,五千万美元的融资我能拿出来,但是比起收购那家叫做搜狐的公司,我更希望你们选择别的合作伙伴,也可以自己开发类似的产品,花钱少,更加实惠。

    在我看来以你公司现在的用户基数,没有必要去收购它,现在市场依然比较冷,完全能把上市的事情往后推一推,我希望你能把我融资的钱,用在更适合的地方。”

    下定决心准备投资,这些话叶冬青觉得很有必要先说出来。

    腾讯公司对外宣称已经拥有上亿的注册数量,考虑到一大部分僵尸用户,一两千万真实用户还是有的,2003年,太平洋对岸的互联网规模已经不小,拥有两千多万台个人电脑,以及将近六千万人的网民规模。

    意味着比起自己就能搞出来的门户网站,钱应该花在更合适的领域,例如浏览器、网络商城、在线支付工具之类,它们能在未来获得更高回报。

    搞这些叶冬青觉得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搜狐的业务详情他特意查过,觉得对腾讯公司只是锦上添花,起不了太大的帮助,现在时机正好,钱应该花在刀刃上。

    波尼正在认真考虑叶冬青所说的话,开始思索自己能不能复制出像搜狐那样的门户网站,得出的结果是可以,停顿几秒后转而问道:“那么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我记得你说过自己关注美国互联网市场很久了,目前美国的市场最庞大,如果是你,你会把钱用在哪里?”

    “我会先来美国看一看,最近我投资了几家公司,带你去先了解一下它们的独特发展模式,说不定能对你接下来管理运营腾讯起到帮助,华夏市场前景很大,不过在互联网领域比美国这边起步晚,或许你可以从中学到点什么呢。”

    叶冬青喜欢跟波尼这样的聪明人说话,对于管理公司的决策者而言,能听得进去建议总归是个不错的长处,如果脑袋一根筋地盲目自大,那么叶冬青就应该想想是不是要去投资别的公司了,反正眼下项目足够多,把钱继续砸进亚马逊或者奈飞、苹果等等也可以。

    实在不行,华夏那边还有阿里巴巴呢,它在叶冬青眼中同样属于值得投资的超级优质股,只不过跟波尼·马先认识,谈起来更加方便些。

    “嗯……如果近期能把签证办下来,我会先去看一看,融资的事我会再跟其他股东们商量一下,要是不收购搜狐,很可能不需要融资那么多钱,主要是mih集团那边比较麻烦,我的创业团队没问题。”

    “放心吧波尼,只要胃口足够大,你只会跟我一样觉得手里的钱总是不够用,最近机遇非常棒,很可能这辈子就只能遇到一次的那种。

    那么我等你的好消息?到时候再电话联系吧,随时欢迎你来美国做客,带你到西雅图和硅谷参观,我在那有熟人……”

    寒暄完挂断电话,叶冬青躺在椅子上闭起眼睛沉思起来,考虑的重点仍然是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回想未来两国对峙的互联网产业格局,那边肯定值得投资,先前跟小爱德华·约翰逊签署的合同就摆在他面前,肯定会带那家伙赚点钱,不过考虑到小爱德华甘愿冒风险,得到回报也是应该的,生意归生意,信誉不能丢。

    手里可操作的资金如今猛增到将近两亿美元,算上杠杆那就更多了,里面有普通投资的八千万美元,也有属于淡水基金的利润,加上小爱德华融入的六千万美元,怎么管理成了大问题。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叶冬青的想象,筹集资金的过程比他想象中顺利,有了小爱德华这层关系,意味着还能扯上富达投资集团这张虎皮装威风,许多不必要的小麻烦都能因此迎刃而解,例如减少杠杆过程中的保证金,增加在银行和券商那边的信誉度,说不定还能让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部分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现更加灵活的投资模式。

    近期因为认股权证、石油期货交易中存在的风险性问题,负责监管淡水基金的调查员已经发来质询函,让他们递交规避风险的详细方案,证明资金合理充裕。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够,资金规模也不够,使得叶冬青总能感到束手束脚。

    从普通投资者那边募集到的资金,很大一部分被投入了低风险、低收益的领域,诸如债券、货币基金这些,用以保证到期后的偿还能力,要不然哪还需要从小爱德华这里借钱,自己耐心等等就能从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们手里得到钱。

    当前最关键的问题,依然是怎样赚到更多钱,属于淡水基金公司和叶冬青自己的钱,用来弥补资金总量不足这个大坑,没人能帮他处理此类棘手的难题,只好靠自己。

    ……

    原油期货三连涨后,在今天又一次下跌,幅度比较大,半小时内每桶油价当中的三十多美分就这么消失了。

    手里那批期货订单还赚钱,但是利润瞬间缩水,和去拉斯维加斯赌钱不同,大宗商品交易属于时间较长的拉锯战,叶冬青已经能做到平静应对,只要不跌到强制平仓,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多空博弈还在持续,巧妙保持着某种平衡,利好消息差不多释放完毕,华府方面雷声大雨点小,有人能从那间椭圆形办公室里获得第一手消息,然而叶冬青没那手眼通天的能力,纯粹在靠前世的记忆盲赌。

    原油期货价格涨涨跌跌,暂时不着急动用那六千万美金入场加仓,想着暂时先观望几天。

    ……t21902181t21902181

 第122章 新总部

    (全本小说网,HTTPS://。)

    叶冬青吃完午餐后和员工们讨论起扩招一批新员工的事,让他们拟定空缺岗位名单,大约需要招募四十人左右,涵盖金融分析、风控管理、财务管理、法务部等十多个岗位,并且需要两位专门打扫卫生的保洁员,以及公司安保人员。(全本小说网,https://。)

    现在的淡水基金公司的构架不健全,接下来很快就要搬进新公司里,此类的问题可以先搬上日程了,有人建议他收购整合几家现成的基金公司,开始组建正常的公募、私募部门,往pe和vc方面发展,前者是“私募股权投资”的缩写,而后者则是“风险投资”的缩写。

    它们跟高盛、、美林证券之类的投行又存在不同,被细分为多个大类,叶冬青的淡水基金公司之所以受到那么苛刻的监管,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某些投资,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基金投资范畴,把以风险一般的基金公司,硬生生做成了具有高风险的pe、vc,证券交易委员会那边自然会多加关注,其实是很负责地为投资者们的利益考虑。

    叶冬青听得认真,身为手下员工们眼中的“冒险家”,他这位年纪轻轻的小老板在员工们眼中已经有了些威严,没办法,钱多的是大爷。

    不仅只有他这位当老板的感到刺激,动不动就是那么高的杠杆,这帮员工们也经常跟着心跳加速,有几位接线员怎么都想不明白,淡水基金这家小公司究竟是如何迅速扩大成现在这种规模。

    最近推销时候总喜欢加一句“我们公司两个月内赚到五千多万美元”,真有不少投资者就这样乖乖上钩了,淡水基金账面上有钱,意味着兑现能力有保障,众多基金公司就是这样因为一战成名,飞速滚雪球壮大起来。

    “我们公司最好改个名字,改成淡水投资集团什么的,听起来更酷一些,业务范围似乎也更大。”

    此刻坐在办公桌上,叶冬青手上夹着雪茄告诉几位员工们说道,他继续开口:“分明不是传统的基金公司,但却被这个名字限制住了,前两年无数基金公司亏到破产,导致投资者们心里有阴影,加上媒体们幸灾乐祸扩大了影响,会让部分人不愿意相信我们。

    不是刚创业那会儿,我们已经有了点实力,兼并其他公司之类的不需要,那只是在花冤枉钱,老实说我看不上那么点佣金抽成和管理费,几款理财产品继续卖,投资者们开心,我也开心,就是要跟银行抢业务,等到哪天其他公司愿意相信我们,花上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购买我们的理财产品,这才是成功。”

    “老板,我想知道等招募到新人,你会从我们这些人里选拔管理人员,还是从新人里面选?”

    “这个还是得看能力,不过我可以给出保证,只要业务不出太大的差错,别整天不干事,此后裁员计划里就不会有你们这帮老员工的名字,好好干,你们的晋升机会肯定比新员工大……”

    时间到了一月中旬。

    近期叶冬青被折磨到要死要活,他终于还是把钱都投进了原油期货市场里,再一次选错时机,倒不是说亏了多少钱,截至目前为止算下来还小赚上千万美元,只是油价像是过山车一般,很可能第一天赚到两三千万美元,第二天又赔了进去。

    手里总共握着价值八亿七千多万美元的原油期货订单,足足三千多万桶原油,说起来都够某个小国家使用一段时间了的,就剩下些用来抵御风险的资金。

    小爱德华听说这件事情后,特意打了个电话给叶冬青,哪怕是他也忍不住捏了把冷汗,直言从没见过如此激进的投机者。

    每天睁开眼睛就看油价情况,睡觉前也要看一看,最近叶冬青长期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中,新房子还没装修好,劳拉依旧待在酒店里,到了十六号这天,刚完成五十多个小时的社区服务,距离完成全部惩罚还差一百多个小时。

    美国法官很喜欢判谁去进行社区服务,权当是做公益了,这种惩罚方式也算一种特色。

    叶冬青那间位于普川大厦的豪华公寓没有完成装修,主要是为了避免影响到邻居,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点开工,早晨不行、中午不行、晚上不行,就连周六周日也不行,工期时间被大大延长。

    说来好笑,因为装修的事,楼上那位目前的地产商人,还特意跑来嘱咐过施工方,千万别在每天下午五点半之后动工,可惜叶冬青还没机会当面见见那位传奇商人。

    楼下的办公室较为简单,昨天已经完成全部收尾工作,美国对装修材料要求比较严格,几乎没有多少需要通风晾晒除甲醛的概念,一般刚装修好不久就住进去了,残留的那些有害气体不会对人造成太大影响。

    所以,今天淡水基金公司正式请来一支搬家队伍,开始乔迁前往新总部,该租房子的员工们大多已经租到,剩下的多半也已经想好如何解决工作日出行问题,按照华人的习俗本应该放鞭炮庆祝这种事,可担心被人误会成华尔街发生大规模枪战,这个念头只在叶冬青脑袋里转了圈,很快被他放弃掉。

    没多少东西,就只有些电脑、文件什么的需要带走,从八点多钟忙到中午时分,花钱叫外卖请员工们吃了顿工作餐,差不多已经全部忙好,还得再布置一下新总部。

    早已请广告公司定制好招牌,依然放在电梯口,一出电梯就能见到的那种,总面积差不多有两千七百平米,被隔出不少玻璃墙壁的半公开办公室,叶冬青自己这间比较大,足有近百平,占据着景色最好的角落。

    原先就是一家公司租用的总部,到了他手里后只是稍微改动一下格局,白色的墙壁、深灰色的地板,窗外高楼大厦印入眼帘,下午时分阳光照进来,既宽敞又舒服。

    不只是淡水基金,黄金岛理财公司的雇员们也会在这里占据一块空间,用木板从中间隔起来进行办公,现在还显得空旷,尤其是在新员工没有招募齐全的情况下,带着以后考虑才租了这么大一间,原本按照地产经纪人的想法,从中间隔开就足够使用。

    新年新气象。

    在这2003年年初,淡水基金公司总部的逼格突然间提高许多,不能说多么奢华,倒也算挺不错了,假如不出意外,应该能用好几年,甚至十多年。

    又不是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不了多少员工,叶冬青从亚马逊商城专门购买了两台咖啡机,还有冰箱、微波炉等等电器,都在今天被送过来,周围安装了好几台彭博新闻社出产的数据终端机。

    有块定制的大屏幕,用来滚动显示各家公司股价详情的那种,暂时还没完成制作,要等到下周才能送过来。

    装修、采购这一块,花掉叶冬青两百多万美元,当然,是算作淡水基金公司的开支,到时候能节省一笔税,曾经帮人洗钱养成习惯,对于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非常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