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30天-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井离乡”这四个字从爸爸嘴里说出,别有一番滋味。25年前,他带着我们全家,抛弃了在老家的所有安稳,堵上全家人的未来,来到没有朋友,只几个亲戚的内蒙古,才有了现在的我们,那些年里他的压力、孤独、焦虑、迷茫,也许只有他自己知晓,如今他只用“背井离乡”来概括这一切的辛酸,那25年,如弹指一挥,匆匆的就过去了。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章 进京
(全本小说网,。)
妈妈早已开始念叨了,她不同意我带着辰辰离开,在她看来,作为女人,追随男人是件更辛苦的事。她说:“你在这边,单位有事或者你累了,我们都能帮你带带孩子,你也能轻松一点,你到北京,孩子就完全是你俩来带了,他要是有病有灾的,你能不着急上火?”
我知道爸妈担心我,这次又不能顺着他们,我安慰道:“没关系啦,在北京上小学那么困难,三年以后我们肯定会回来啊,就三年,行吗?或者,等我和小枫在北京攒够200万,我们就回来,行吗?”
爸爸不屑的笑了两声:“哼,200万,在北京赚200万是不难,就看你们能不能攒200万了,我看你们俩啊,真够呛!”然后,他又拿起烟盒里最后一根烟,点燃抽了几口,想了想又说:“想去就去吧,但你要记住,两个人生活要注意分寸,尤其是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收收你的暴脾气,日子和谐一点没什么不好的。”
那晚烟灰缸里盛满了烟蒂,屋子里全是呛人的二手烟的味道。其实爸爸了解我的性格,我做过的决定从不更改,他一根又一根的抽烟,是回忆起了当年的自己吗,他是不是怕我也如他一般辛苦,或者也几经起落,不断的从低谷和迷茫中摸索方向。最后,当他抽完最后一支烟时,他还是妥协了。
我想爸爸是明白我的,他懂我被禁锢的苦楚,也了解我已被外面世界引诱了去的心思。他说过,四个孩子,我最像他,就连这将要三十而立的年纪,再去选择漂泊也和他当年一样。他希望是我,也宁愿是我,假如北漂的是两个姐姐,他或许不会同意。
离开的日子渐渐到来了,房子已被我收拾了好几遍——这个房子我们没住多久,家里的东西有限,书桌上的书都是近两年才买的,从前的书还都在妈妈家里,衣服也只占满了一个衣柜而已,入口处的装饰架上还空着,茶几和餐桌上没有任何点缀的器皿,客厅里唯一凌乱一些的就是辰辰的玩具,这样一个充满极简风格的房间,不管谁看,都知道是一对年轻夫妻的家。
8月底,小枫周末回家和我一起收拾行李,他一人在北京时,携带的东西特别少,搬个家两个行李箱就足够了,可这次不一样,我们要去北京生活,所有与生活有关的东西都要带上。我的台式电台和笔记本、一年四季的衣服、化妆品、两箱书,辰辰的玩具和衣服,还有我们都要用到的锅碗瓢盆、被褥等等。随便一收拾,就占满了小车的后备箱,再继续装,副驾驶的位置也填满了,最后,只能在后排落脚的西方塞上东西,才算勉强装上我们一家三口所有的日常所需。
离开前一晚,我们和朋友们告别,因为第二天的主要开车任务归小枫,所以那晚他没有喝酒,离情别绪涌上心头时,我一再举杯,把自己喝醉了。第二天清早,我们从爸妈家出发,家里人赶来为我们送别,爸爸妈妈、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还有弟弟,全都送下楼来,下楼时爸爸一直抱着辰辰不放开,嘴里不停的说:“想姥爷了就回来看我啊,别忘了姥姥姥爷啊,想吃什么就打电话,等你回来老爷给你做啊······”到了楼下,小枫发动车子,爸爸还是抱着辰辰不撒手,直到车子掉好头停在正好的位置上,爸爸才把辰辰放到后排,我也上车和大家挥手再见,姐姐们和弟弟到还好,爸妈眼睛都红了。爸爸跟着车走了几步,一直在嘱咐:“开车小心,累了就到服务区休息休息,到了北京给我们打电话。”我一一答应着,一边叫他不要再送了,一边悄悄催小枫快点开车。
终于,车子一个加速,爸爸被甩在了后面。我只是想让这离别快一点过去,不愿再看见爸爸眼里强忍着的泪水。可小枫踩下油门后,我眼里的泪终于被这快速的车子带了出来,横向飞到了耳根。
车子一直向着东方行驶,早晨的太阳正好照着我们的眼睛,我看到高速公路两旁栽满了五颜六色的波斯菊,初秋,它们迎着朝阳开的正好,小枫打开音响,收音机里正在播放齐秦的《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还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在这里盼望你,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
7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的“进京检查站”后开始堵车,导航地图上,前方十几公里的路面被显示成黑红色,傍晚的太阳从车子后方照射进来,我被车里的空调吹的头疼,小枫频繁的刹车摇晃得我直恶心,前一晚的酒劲才开始发作,我胃里一片翻江倒海。小枫说:“你还好吧,要不要吃点东西,车里还有香肠。”他不提吃的还好,一提起来我更难受,我连连摆手,让他好好开车。我打开车窗,外面闷热的空气在我猝不及防之下涌入了车内,嘈杂的鸣笛声混合着汽车尾气的味道,停滞不前的车辆和我绞痛的胃口,成了进京之前,北京给我的所有印象。
两个小时后,我们通过了检查站,天完全黑下来,道路逐渐畅通了,我们沿着八达岭的山路兜兜转转,夜色中,我看到陡峭的山崖变成墨色勾勒的图画、高速路两边的树木变成奇形怪状的剪影,导航不停提示前方有急转弯,请稳驾慢行。窗外的风变成了大山里特有的干爽清凉,我的胃口不疼了。刚刚在堵车时还稍显烦躁的小枫这时精气神十足,他说:“你看北京的风水好不好,你看这山多险峻,路多难走。”
是啊,北京,我来到这里,必然会步步险峻,处处艰难的,今天进京时我已经见识过了,排队的车辆如浪潮般涌进这里,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大北京的诱惑和凶险,这个下马威,足可以让我记住,这里不再是悠闲的内蒙古,这里是北京、是北京!
于是,我回答小枫说:“是啊,是个风水宝地,北京城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对敌人来说是这样,对如今的人们来说,也是这样。”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6章 初入北京
(全本小说网,。)
两年前,我带着对北京的无限渴望,憧憬着那以后的全部可能,藏好了心中小小的胆怯,
鼓足勇气,踏上北漂之路。如水的光阴不停流淌,生命兜兜转转,我还是来到了北京。曾经稍作停留都会厌烦的地方,将会成为守望和见证我成长的异乡。这里会是疆场吗?会是课堂吗?会有困难和哀伤吗?还是会有舞台和梦想?
所有的不得而知,变成了我刚到北京时的一切新鲜感。
小枫新租的房子就在东四环中路附近,距离他所在的公司很近,幼儿园就在小区门口。
来到北京的那个晚上,我走进“家”里,迎面看到了半面墙的落地窗,沙发、茶几、餐桌、书柜、电视柜全都是宜家最简易的那一款,仅有的一个卧室内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衣帽间。厨房也是宜家配置。
我像视察工作一般,环顾了整个房子,之后对小枫说:“有书柜就够用了,把靠墙的大书架摆到落地窗边,衣帽间地方够大,可以把台式电脑放到那里,这房子太空了,我要马上让它变得漂亮起来才行。”
时隔一年,小枫终于能再次与我们一同生活,他不再需要徘徊于工作和奔波之间,这让他非常兴奋,即使当了十几个小时的司机,他看起来都很有精神。听到我的提议,他点点头说:“嗯,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啦,怎么舒服怎么来吧,虽说房子是租来的,但日子不是啊,我知道有你在一定能过好的。”
小枫的话鼓励着我,我先买来了灰格子棉布料,按照家具的大小裁剪,缝制了一套沙发套,还在边缘封上了漂亮的蕾丝边,剩下的布料又裁剪了茶几和餐桌的桌布,房间里的颜色顿时不再是一片无聊的雪白。小枫休息天时,我们又到了南四环花木中心,买来十多盆花,我把他们全部移栽到挑选了好久的花盆里,依次摆在落地窗前的大书架上,书架立刻变成了花架,这些花儿向着太阳,簇拥着生长,让房间有了生动的气息。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到宜家采购了大批小物件——一套六人的西餐刀叉、一个煎牛排的小锅、一套六人的餐具杯具、两个小花瓶、几个小摆件,一套照片墙,归置完毕后,我把带来的照片镶到相框,一个个固定到入口的白墙上,房间里变得饱满起来。之后,我又挂了几幅画,到花店买来玫瑰和百合插进花瓶,百合的香气再次溢满房间,和在内蒙古的家里时一样熟悉的味道,我对小枫说:“以后每周换一次百合,房间里才漂亮。”
对新家重新打扫和装饰是我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一种仪式,以这样的仪式开始,我想未来也应该是鲜活又美好的吧。
但其实,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北漂生活,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比如,一周后,马上要开学的幼儿园发来了第一个家长会邀请。邀请中明确写出:“本次会议为全体家长开会,请家长独自前来,勿携带儿童。”
家长会赶上了小枫特别忙的日子,他没法请假带孩子,我只有硬着头皮自己带辰辰去开会。
那是北京的8月底,下午两点半,辰辰午觉未醒,我抱着他,穿过闷热的小区,已经满身是汗,到幼儿园时还是迟到了几分钟,门口负责迎接的老师们赶紧迎上来问是哪个班的小朋友,这时像个领导一样的老师走过来,冷着脸问:“不是说过不让带孩子吗?”我抱着还在睡觉的辰辰说:“家里没别人了,总不能让他自己在家里睡觉吧,我不来开家长会又不好。”那领导上下打量一下我说:“赶紧进去吧。”
幼儿园给家长准备的椅子是小朋友坐的小椅子,大人弯腰坐着本就难受,奈何辰辰还压在我身上,虽说大厅里开了空调,可我还是热的流汗。不一会,辰辰醒了,他睁眼看到好多人都安静的听台上的人说话,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吓得再次把头埋在我怀里,再也不肯睁开眼睛。
家长会首先是园长分享教学理念,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等等,其次是教师具体讲解幼儿园制度和具体教学目标以及院内作息,再次由校医讲解幼儿的身体锻炼、每日饮食搭配和每日入园的校医晨检标准等等······我抱着辰辰如坐针毡,三个小时后终于结束了。
这是北京给我上的第一课,它告诉我,从今以后,孩子将是我重点服务的对象,无论我有任何事,幼儿园的召唤都是最重要的,辰辰的事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因为这里再也不会有随时可以帮忙的爸妈和家人,我和小枫,就是辰辰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依靠。
9月1日,辰辰入园了,之前因为无法插班,已经上过一年小班、三周半的辰辰再次来到新幼儿园的小班,他背着小书包,拉起我的手,一蹦一跳的穿过小区栽满睡莲的水池、穿过石子路、穿过蔷薇丛和叠层绿化区,到门口时,他被老师接进去,在成群的因首次入园而哭闹的孩子中,回头向我乖乖招手。我微笑着看他,也向他点头招手。
这之前,我已经和他说过,这个幼儿园不再是从前的国际幼儿园,今后不再有马术课让你骑小矮马,也不会有沙盘课让你玩沙子,也没有放映厅给你们看小黄人,但是会有更多小朋友成为你的好朋友,而且他们的年龄都比你小一些,你是大哥哥,要带着大家一起玩。辰辰对这些全部欣然接受,他自信的走入幼儿园,开始了他新的学年。
因为是小区附近的幼儿园,所有家长都是小区的业主或附近居民,大家全都步行接送孩子,校园门口没有车辆,这一点很让我喜欢,辰辰还小,他还没有焦虑感和攀比心,我希望这样的日子让他多过几年,终会有一天,当他突然感受到某些差异的时候,他或许会不快乐,或许会更努力,但我希望小小的他,先学会自信,再无忧无虑的过好他的童年,因为我们选择的北漂生活,实在没有必要让他买单。
看着辰辰拉着老师的手上楼,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转身回小区——辰辰开学了,我也该努力了!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