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30天-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可爱的辰辰刚满周岁,妈妈却已经60岁了,爸爸对工作的热情,不仅让他忘记了自己和妈妈的年龄,也让忽略了一件事——我们都上班时,家里只剩一老一小,这其实特别危险。
果不其然,危险的事还是在几个月后发生了。还记的那天我的工作特别忙碌,不仅手上的稿子没有写完,还有另外一个临时稿件需要马上完成,正当我焦头烂额时,妈妈打来电话,她说:“你快回家······快点。”
专心在工作上的我没有听出妈妈的异常,我说:“着急吗?不急的话我写好稿子再回去。”
“我不行了······你快帮我叫120,你快回来······”电话那边的妈妈虚弱无比。
我马上就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妈妈曾在我高三那年在心血管血栓栓塞处放了两个支架,这次一定又是同样的病发作了。我来不及当面请假,直奔到楼下拦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才打120说明情况,又给小枫和大姐分别打电话让他们回家帮忙,之后才给领导打电话请假请求同事帮忙代笔,想了想后,我才拨通爸爸的电话,我说:“爸爸,最近工地上忙吗?”
爸爸说:“当然忙啊,怎么了,有事?”
我说:“没事,就是问问你,看你最近有空回家吗?辰辰都想你了,都快会叫姥爷了。”
爸爸说:“嗯嗯,等我月底就回去一趟,你在哪呢?这会子不用上班?”
我说:“我正要回家一趟呢,妈妈说她不舒服,让我早点回家看孩子呢。”
爸爸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说:“我这两天不算忙,明天有空的话我就回去一趟。”
我说:“那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开车小心。”
出租车师傅早已听出了我的情况,他加快速度,只15分钟后,车子就停在了妈妈楼下。当我一口气跑上楼打开门时,只见妈妈趴到地上,她既痛苦又不敢随意动,痛到变形的脸已经贴在地板上,而辰辰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还以为姥姥在地上睡觉不陪他玩,他骑在姥姥身上,用手不停的拍打她,嘴里说着:“打、打、打!”
我赶紧上前抱起辰辰,又跑到妈妈卧室打开抽屉找她的救命药,这时救护车和小枫同时到了,我让小枫留在家里看孩子,我跟随救护车到医院。
还好我们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妈妈才没有生命危险。随后大姐和姐夫也到医院,姐夫说:“先不要告诉爸爸,怕他明天开车时会胡思乱想。”
爸爸第二天赶到医院时,妈妈已经开始为接下来的造影手术做准备了,手术室在另外一座楼里,我们需要推着妈妈过去,那天我们四姐弟都在,小枫和姐夫们在家等消息,爸爸和我们四人一起推着床向前走,年轻的小护士倒省了不少力气。其中一个护士笑盈盈的问爸爸:“这都是你的孩子吗?这里面有儿媳或者女婿吗?”爸爸和妈妈都笑了,他们自豪的说:“这四个都是亲生的孩子,今天在这里的,只我们家一半的人口,还有一半在家呢!”这温暖的一幕化解了我们所有人的紧张,至今想来,虽然那天妈妈病着,可一家人在一起时还是最暖的时刻。很遗憾,这种时刻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那天的造影结果比较理想,妈妈的心血管处于血栓的临界值,医生不建议再次放置支架,只需要留院再观察几天即可出院。我们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都仔细的考虑了几个问题:经过这次有惊无险的事件后,我和小枫意识到,妈妈年纪大了身体还不好,假如再次出现这种情况,辰辰不仅不会帮忙还会雪上加霜,更不敢想的是,假如辰辰那天不是骑在妈妈身上,而是骑上了窗台,打开了窗户,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我们主动提出搬回自己家里,照顾辰辰由我们来想办法,给妈妈一个自由的老年生活。爸爸也意识到他不能再长时间离开妈妈了,那以后,不管是锡林郭勒还是巴彦淖尔,外地的工程都聘请了项目经理,爸爸终于跳出了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陪妈妈认真生活。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2章 双城故事(上)
(全本小说网,。)
小枫第一次和我说起他要去北京工作时,我还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那口气就像他平时畅想着说“以后要去瑞士滑雪”、“想去丽江开个客栈荒度余生”一样,所以我也同样以为“去北京工作”也只是他的一份无聊的幻想罢了。我随口答应着说:“想去就去呗,我又不拦着你。”
又过了几天,小枫下班后给我打电话说:“今晚我晚些回家,晚饭不用等我了。”我说:“又和谁吃饭?同事?”他说:“是北京那家公司的老板,我们晚上聊聊工作,你先别问啦,回去以后我再告诉你。”北京公司的老板?什么公司?我怎么不知道?显然,小枫并没有把我之前的回答当做玩笑,去北京这件事他不光在脑子里想了,还真的付诸行动了!
没过多久,小枫两次到北京面谈工作,确定了具体岗位和薪资,甚至连入职日期都敲定了。
我知道,我和小枫相识的时间太早了,相比同龄人来说,这让我们较快的进入了婚姻,也让小枫过早的有了家庭责任感,当别人还在尝试生命的不同时,他已经开始努力让工作和家庭安稳下来。本来,我们可以继续这样安逸的生活下去——上班时朝八晚五,周末带着辰辰逛逛公园,一年外出旅行两次,遇到困难可以向爸妈寻求帮助,过几年,再买两套房子,虽然手头不富裕,但也能活的潇洒随意,甚至可以说是岁月静好。
然而,小枫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像是他迟到多年的叛逆期突然到来,少年时没有做出的决定、没敢有过的任性和冲动,全都在这时如藤蔓般肆意蔓延,无法阻拦。我知道新的世界已向他打开大门,日渐丰满的羽翼也使他振翅欲动,他渴望飞高一点,去为不曾有过的年少轻狂添加一份圆满。至于未来要在北京工作多久,会不会留在那里5年后买房成为半个北京人,我要什么时候结束双城生活,这些问题,我们全都没有考虑清楚,他愿意放手一试,我愿意放开他。
我29岁时,小枫离开了已工作6年的银行,独自来到北京工作。为了让远在外地的他少一些担忧,我们决定把只有两岁半的辰辰送到一家贵族幼儿园,那里每25人的班里搭配了6名老师,接送孩子的时间更宽松,方便我工作之余照顾辰辰。
一切都安排好后,双城生活如约而至了。于我们而言,十几岁时就朝夕相处的这些年,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相互依赖的安全感,更是缺你不可的默契。仓促之中做出的决定,后来才让我们后悔——我们都把自己想象的太强大了、太高看自己了!而身处两地的我们,不得不受到周身环境的影响,也会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从前我对北京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当我第一次到北京探望小枫时,已经是他入职很久以后了。还记得那时小枫住在回龙观,与另外两户人家一同合租,他住其中的一个卧室。我去看望他的那晚,回合租房之前,我说有些饿了,小枫说:“附近有烧烤摊,我们随便吃点什么吧。”
回龙观附近的街道,并不比我家乡的街道干净整洁,路边的烧烤摊,同样油腻嘈杂,羊肉串的味道比不上家乡随便一家烧烤店里的一半,我边吃边说:“烤的太干了,不好吃,要说羊肉还是咱内蒙的好。”已经工作一整天又赶地铁回来的小枫,显得比我这个坐了一天火车的人还疲惫,他说:“你先凑乎吃一口,不喜欢的话一会儿去便利店买点吃的。”我环顾四周,除了小区就是小区内外乱停的车辆,还有街道两边的底店,大北京的繁华夜景在这里完全看不到,旁边一两个小便利店,大概就是小枫说过的,早晨买早点的地方吧。
“你觉得这里怎么样?住的习惯吗?”我问。
小枫回答:“还行吧,相比家里,这边的吃住条件会差一点,但是工作忙些也有动力,学到的东西不一样,也有更广阔的空间。”他看起来特别累,有一种并不愿和我长谈的意思,其实我刚见到他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他除了激动开心了一刻钟之后,就回到了疲劳状态。我想他来到北京的压力会特别大——要带一个平均年龄高于自己的陌生团队,经常性的加班,还要地铁往来,实在是辛苦。我没再多说话,拣着吃了几样东西后,还没等我说吃饱,小枫就要回家休息。
小枫合租的房子很简单,床下是他的行李箱,衣柜里是他经常换的几件衣服,衣柜旁的桌子上,摆了他最近看的几本书,还有洗面奶和刷牙杯。简易的家具让我回想起我们还没结婚时小枫曾租住的那个筒子楼,那个虽然破旧但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回忆的筒子楼,都比这里更让人舒服。一晃6年过去了,小枫重新住回出租房,不知道他是否能像当初一样,放平心态,重新开始。
第二天一早,小枫精神多了,我陪他去上班,看着他穿着皮鞋大步走在前面,穿了运动鞋的我明显跟不上他的脚步,他边走边回头看我,说:“老婆你快一点啊,我要赶地铁啊,走慢了我会迟到。”我说:“你什么时候走路走这么快了?你怕迟到不能早点起床啊?”小枫停下来等我走近他,拉着我的手一起大步走。从小区走到地铁站,用时20分钟,从回龙观到永安里,又用掉1个小时,终于来到小枫所在公司的楼下。我气喘吁吁的说:“北京哪来的这么多人啊?这大早上的跟赶集似的,挤死我了!”小枫说:“习惯就好了,你要是再磨蹭一会,地铁上的人更多更挤。”
我看看表,就快9点了,只好催小枫快去上班,我说:“不用管我,我随便去哪里逛逛都好。”小枫转身后又回来,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卡,他说:“你去西单或者王府井逛街吧,想买东西就刷这张卡。”我愣了一下,没有接,不知怎么,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生疏感,是他掏出钱包抽出卡片的动作太陌生了吗?还是他忘记了我的一些消费习惯。我把他拿着卡片的手推回去,说:“不用,我自己有。”越推来推去,就越客气的不像夫妻,那画面与这写字楼下的人来人往,一点都不搭。这时,经过我们身边的一个男人停下来,他说:“枫总早上好,怎么还没上楼?”小枫回头说:“就来。”那一刻,我有些沮丧,前一天兴致勃勃的坐着火车来的高兴劲没有了,想要在附近逛街的心情也不再了,一切都显得突兀起来,这让我怀疑,我来北京看他,也是错误的决定。我说:“快上楼去吧,枫总。”
小枫所在的公司在写字楼的18楼,我其实可以上去看一眼的,那里有一个专属于他的办公室,就算我坐在里面等他,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工作。但他没有邀请,我也没有说出口。那天我就在世贸天阶附近,走到芳草地、走到国贸、走到建外sohu,又回到世贸天阶。走着走着,就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大概是说夫妻两人一起生活就好比上楼,爬到某一层时,一个人想继续向上爬,一个人已经累了,慢慢的,向上爬的人爬的越高,看到的风景就越不同,眼界越开阔,就越有追求理想的勇气和决心。而停留在某一层的另外一个人,永远都不知道上面的风景,渐渐的,他们的脚步不同了,目标不一致了,不管是跟不上的那个人,还是不愿停下来等的那个人,他们在互相拉扯的过程中,累了倦了,也就放手了。
那天我就像停留在某一层的那个落后的人一样,北京那么多漂亮的建筑,那么多有趣的地方,都不能令我提起兴趣。我坐在星巴克里,拿出手机把晚上回家的火车票退掉,又重新买了一张下午就出发的,我想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我要快速的逃离这里。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章 双城故事(中)
(全本小说网,。)
还没有准备好的,又岂止是这些?
秋天里的一场大暴雨,让所有街道都变成了汪洋大河,我开车接辰辰时,车子的雨刷器突然在半路坏掉,暴雨冲刷着挡风玻璃,我完全看不到前方。幼儿园已经放学半小时了,我心急之下发了一条朋友圈——“车子雨刷坏了,应该怎么办?”
整个城市的交通全部瘫痪,朋友们全都被堵到下班回家的路上,就连爸爸也无法开车前来救援,发那条朋友圈也是徒劳,只能引来朋友们自嘲般的各种调侃。无奈,我把车子停在路边,趟着水步行接辰辰。那天最深的水位到了我的腰部,我几乎是举着辰辰走过了深水区,才放轻松了一些。
冬天下雪的晚上,我带辰辰回家,幼小的他被冻到发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