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人间30天 >

第21章

人间30天-第21章

小说: 人间30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枫就在那个管理森严的全封闭式学校,悄悄搞起了地下恋。

    每个周五下午,小枫送我回家,周日下午,他会在我家楼下等我。每次到我家楼下后,他都会在电话亭里给我家里拨个电话,如果我方便时,会快速收拾好要带到学校的东西,马上下楼和他一起去上学,但多数时候妈妈在旁边,我怕她疑心,只能假装着再和她多聊一会天,再磨蹭着装好自己的东西。小枫经常在楼下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但他从来不生气,每当楼上的我看到他已经非常不耐烦的在原地打转才下楼时,他见到我那一刻,总能立刻露出笑脸,从不怪我为什么要他等这么久。

    其实,站在楼上的妈妈早就洞察了一切,她一直不说,是想看看这个男孩子到底有多大的耐心。

    高一那年寒假,小枫给我家里打电话,我因为不方便说话,挂断后跑到楼下的公用电话亭给他回电。那天是个阴天,马路边有卖水果的小车,有赶路的人,我拨通电话,不知道聊了多久,天空开始飘舞雪片,雪花纷纷扬扬,刚才还卖水果的小车不见了,路边赶路的人没有了,只剩下穿着大红色外套的我,站在电话亭边,和电话那边的小枫聊着有关风花雪月的故事。大雪为这里盖上了一层厚重的白色,只留下我脚边的一小圈地面——被我脚上的热气蒸化了露出的地面——直到我的电话卡里没电了,我才挂断电话,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那天妈妈问我:“外面下那么大雪,你出去干什么了?”

    我说:“没事,给同学回个电话。”我也在试探妈妈。

    “哦?哪个同学?男生女生?”妈妈继续问。

    “男生,经常帮我在食堂里打饭的男生。”我说。

    “那他为什么帮你打饭,是喜欢你吗?”妈妈问。

    “算是吧,”我说。

    妈妈看我松口了,继续问我:“那这个男同学这么照顾你,你不如让他来家里做客啊。我也好做点好吃的,表示下感谢。”

    “没这个必要吧,”我说。

    “这有什么啊,你初中的时候男同学不也经常来家里吃饭嘛,同学之间没什么的。”妈妈说。

    可我初中的时候,男同学都是和女同学一起来玩,大家成群结队的,不像这次一样,是单独邀请啊。不多既然妈妈开口了,那就当是个来玩的男同学吧,我也就同意了。

    小枫来家里做客那天,被他和我的父母搞的意外的隆重。首先,小枫不像以前的同学来玩那样,空着手来吃饱就走,他提了酒和水果,爸爸赶紧责怪他不该带东西来,还是学生又不挣钱,“以后大学毕业挣了钱,你送我什么酒我都喜欢。”爸爸这样说。吃饭时,妈妈做了一大桌菜,那天姐姐们在外面补课,弟弟也约着同学出门了,家里只有我和小枫,还有爸妈,一共四个人吃饭,却做这么多菜,和之前给我同学们做一大锅焖面随便吃可不一样。

    我隐约当中感觉出了压力,爸妈给出了这么大的场面,小枫总要能接招拆招才行啊,我暗中替小枫捏一把汗。这时爸爸说:“你们年轻人不能喝白酒,不然我喝白酒你喝点啤酒吧,我喝一杯白酒你喝一罐啤酒怎么样?”爸爸在开饭前这样问。我本来想挡着小枫,找个理由,比如说我们还是高中生不能喝酒,没想到我还没开口,小枫就答应了。

    爸爸乐呵呵的给自己倒了一小杯白酒,给小枫开了一罐啤酒,两人就喝上了。两个男人第一次见面,又还没到我们谈婚论嫁的年纪,爸爸实在找不出什么共同话题,小枫又是腼腆的人,从来不主动和人搭话的那种。还是妈妈先开口了,她问:“小枫,你家住在哪,离我家远吗?”我心里一紧,觉得妈妈这是在套小枫的家庭情况。小枫老老实实的回答:“我家就在东郊,离这不算太远,坐大客车40分钟就到车站了,再坐几站公交就到了,我平时住校,所以家远点也没关系。”我很怕妈妈因为小枫家里在郊区会看低他,但妈妈却说:“那么远,那你今天为了来我家专程坐客车过来的?”小枫点点头。妈妈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她不知道小枫家在郊区,这次邀请他也许麻烦大到人家了。

    爸爸看妈妈问的比较随意,小枫也没拒绝回答,他就问:“那你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这真是一针见血啊,直接问到实质问题了。小枫还是淡定的说:“他们是农民,我家种了好几十亩葡萄地,到明年秋天我给叔叔阿姨送葡萄来。”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不知道下面他们还能聊出什么来。

    哪知爸爸说:“是嘛,种葡萄地啊,我以前种过麦子,种过玉米和高粱,还种过棉花和红薯,但我没种过葡萄,因为我们河北昼夜温差小,不适合大量种葡萄。”小枫也接上话了:“我家那边也算是土默川平原的一部分,正在阴山脚下,又是山南水北的好地方,种葡萄、蔬菜都好。”两个第一次见面的男人,居然乐此不疲的聊上了农业知识!我坐在他们身边,倒显得像个外人,爸爸来了兴致,一杯又一杯的喝着,小枫就一罐接一罐的陪着,到最后,家里仅剩的7罐啤酒被小枫一个人喝完了。爸爸才说:“今天喝好了。”

    我惊讶于小枫的酒量那么好,居然在喝完7罐啤酒后依然清醒,他对着有点上头的爸爸说:“叔叔,今天吃好喝好了,等我下次来给你带葡萄。”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对他说:“以后常来家里玩,下次来千万别带东西了。”

    后来,小枫和我说起那次吃饭,他说:“你老爸不停的喝,我看他喝我也不敢停下啊,又不好意思用你家的卫生间,我肚子都快撑爆了,那天一下楼我就憋不住了,赶紧找了个地方先解决一下问题。”我哈哈大笑说:“那天你走了以后,我爸爸感叹说:‘这小伙子真能喝啊,差点没陪下来,幸亏没有啤酒了’,你说你和我爸俩人,怎么就这么投缘呢?”

    在某些方面,小枫确实和我的爸爸有些像,比如他们都不太喜欢表达,只会用行动说话,又比如,他们都喜欢动脑筋,会把家里的用得到的东西改造的得心应手,而且,他们都有一些小小的洁癖,甚至,他们都更严肃一些。也许爸爸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太多不可能改变的习惯,这些习惯成为一种依赖,等我遇到了小枫,找到了一个如父亲般的人时,就会爱上他。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章 选择

    (全本小说网,。)

    我高一将要结束时,两个姐姐参加了高考。

    爸妈当年都是被取消高考的那批学生,后来国家恢复高考时,他们已经高中毕业好几年了,虽然高考再次向他们的人生敞开了一扇大门,但是种种原因,他们还是没有能迈进大学校园。这对爸妈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于是,他们非常重视两位姐姐的高考,尽可能为她们提供有利条件。

    营养自不必说,白天有郝姨换着样做饭吃,晚上回家还有妈妈给做的加餐,蔬菜水果搭配均衡,绝对不能在饮食上掉队。爸爸还把自己平时在办公室午休的床让出来,姐姐们中午也有了小憩一会的地方。好在我当时已经住校了,晚上不会和她们抢学习桌用,每个周末我回家,都能看到桌子上摆满了考试复习资料,就会被这大考即将到来的紧张感传染,别人家有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已经很紧张了,我家倒好,一考考俩!

    本来是一切顺利的,高考如约而至,爸爸开车送她们奔赴各自的考场,考完后预估成绩也不错,这应该是个喜闻乐见、皆大欢喜的结果,然而,填报志愿的时候,爸爸的意见和两个姐姐的选择完全不一样。

    姐姐们高考那年,是考试结束后预估成绩,然后填报志愿,也就是说,还没有出真正的成绩之前就要报志愿,这属于“盲报”,其中会有一些偏差。

    填报表格当天正好是周六,我也在家,记得那之前爸妈已经翻看那本各个高校在内蒙古的招生计划书好多遍了,他们在自认为还不错的学校上面打钩,又把他们觉得适合姐姐们学习的专业标记上小星星。另外,他们还研究了往年各高校的的录取分数,比较了录取概率。那天白天,爸妈再次翻看了一遍,姐姐们也开始勾画心目中的学校和专业。

    晚饭后,大家开始商量表格怎么填,爸爸最先开始发表意见,他认为姐姐们还是留在内蒙古比较好,离家近些,女孩子们,飞的太高太远,徒增劳累。

    首先投反对票的就是大姐,因为她一直都想去北京,读大学无疑是最能接近这个梦想的方式。

    爸爸说:“内蒙也有好大学啊,内大、内工大、师范大学、农大、医科大学,不都是好学校嘛,为啥非要去外地?再说了,就算去外地,为什么非要去北京,生活压力大不说,将来的竞争太残酷,你们闺女家家的,还是守着父母好一些。”

    大姐不认输,她说:“如果北京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我觉得上大学是最便捷的方式,也是最好的机会。”

    二姐不出声,我们本以为她心仪的学校可能就在内蒙古,所以才不参加这一轮辩论。

    爸爸对大姐说:“你想想,如果你在内蒙上大学,将来你的同学和朋友也多数在内蒙古,你们成为一个圈子,因为有相同的教育背景,所以也会有共同语言,以后你在家乡工作和生活,你的大学同学们也能一直陪着你,成为你的后盾。”

    大姐对爸爸说的话表示很难理解,她说:“我为什么将来要留在内蒙?我为什么要有内蒙的同学,要是将来我留在北京呢?”

    爸爸语重心长:“你听我说吧,一个人在外面,哪有那么容易,况且你一个闺女,你以为,打拼有那么容易,我闯了这么多年了,不就是才从这几年开始家里条件才好点了嘛?”

    爸爸说的没错,这些年他几乎没怎么休息过,自从我们一个个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升入高中,他又面临着供我们读书的压力,这压力一直催着他,不能停下来。爸爸反对大姐去北京读书,是怕她将来留在北京,成为下一个他。

    大姐不再说话了,她以沉默的方式抵抗着。

    这时二姐开口了,她说:“北京的学校肯定比内蒙的更好,但也要看我们能不能考上,现在成绩还没出,我们报志愿也得稳一些,万一落榜了,还要复读一年,浪费时间。”

    爸爸觉得二姐说的很在理,连连点头。可二姐接下去说:“我不先选学校,我先选专业,再考虑哪些学校的这个专业可以报考。我要在土木建筑里选几个专业,分别填第一、第二、第三志愿。”

    刚才还点头的爸爸一下子瞪大眼睛,他说:“不行,你绝对不能学土建!我建议你去学医!”

    “为啥?我学了土建,将来还能帮你啊,我学个建筑学什么的都可以呀,又不是去搬砖,为哈不能学?”二姐问。

    “你要是真想搬砖筛沙子,工地上有的是活,我也不反对,但是你学这个专业真的不适合你,你看看你,身高还不到一米六,一个女生,将来你能下工地?还是当设计师?我在这一行也呆了有些年头了,哪个岗位我都清楚,都不是女人能干的!”有实际经验的爸爸反对二女儿入这一行,我猜他后来找不到接班人的时候,一定后悔了,但他当时太心疼我那个小小身材的二姐了,他真心不希望他的女儿和自己一样辛苦。爸爸接着说:“要我说,你就去学个医,你看你二姑不就是读了医科大学吗,现在研究生都毕业了,学的又是中医,现在每周出诊三天,有吃有喝,日子过得不也挺好嘛。你性格沉稳,适合学医。”

    “但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当个医生啊,我对那些也不敢兴趣。”二姐说。

    “总之,第一,我不同意你们去北京,其次,莲子你是文科生,至于将来想做什么,你自己想好就行,还有,朵子,你今晚最好再想想我的建议。”爸爸不愿多说,想用这种“专治”的方式结束这场讨论。

    可两个姐姐谁都不动,仍旧坐在沙发上,用沉默来抵抗。我躲在卧室听他们说话,这时外面一切都安静了。过了一会,爸爸开始烧热水煮茶了,我听到他倒水的声音、喝茶的声音。又过了一会,我听到二姐的抽泣声。

    她小声的,呜咽着,似乎在告诉爸爸,她不要学医。爸爸依旧喝茶,客厅里的空气特别凝重,一直没说话的妈妈叹了口气,起身走开了,路过卧室的时候,看到我站在门口,干脆进我的房间,她小声说:“我也没上过大学,也不懂那么多专业将来都是干啥的,要我说,还不如读个师范,将来当个老师就挺好的。”我也小声说:“妈诶,你就别跟着给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