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雪山飞狐网游录 >

第268章

雪山飞狐网游录-第268章

小说: 雪山飞狐网游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派的雏形是十圣向往“三皇五帝”时期而形成的“武者部落”,也可以称为“爱好武功者集中营”,当时也没有什么宗派约束,可以在儒圣这边学学拳脚,再跑兵圣那里学剑法,又或者跑到墨圣那里学暗器等等,反正想学哪样请随便来。

然后,十圣决定验证自己的武学理论,就有了“十圣论武”的出现,十圣论武也被称为“百宗盟誓”,当时也没有十圣之说,武者部落也非常的多,能够形成规模并拥有大量追随者的,有百来个,所以,才有“百宗盟誓”的说法。

同样无人知道十圣究竟是破碎虚空还是死的连渣都没有,反正“十圣”挂掉后,“十圣论武”就变味了,六贤就是在这个时期冒出来的。

六贤时期正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吞并的时期,战力彪悍的武者纷纷加入各个国家,造成战争极为残酷的后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六贤提出以宗派约束武者的理论,受到所有国家当权者的欢迎。

国家诸王当然是要欢迎的,那时的武者极为强悍与桀骜不驯,动不动就要宰掉大王与上卿大臣,这特么哪里能受得了啊!

后有人批判“六贤”不配为“贤者”,正是“六贤”提出“宗派”论,从而给武者们戴上了镣铐,使武者们失去了“三皇五帝十圣”时期的尊贵,渐渐沦为国家统治阶层的工具,而宗派的存在,也让早期的“百宗争鸣”变成了“宗派自闭”与“门派之分”。

三皇五帝十圣六贤中,六贤是最富争议的,有武者称其为“武道败类”,有武者立其为“武道贤者”。

在苗人风看来,六贤其实真的名不符其实的,不管是三皇还是五帝或是十圣,对“武道”都有后人难以攀越的功绩。而六贤没有在“武学”上有所贡献,仅是将散乱的武者全部关进了一个叫“宗派”的笼子内。

这个话题也曾在“十字焚身”剧情闲聊中提起,勿弗子当时认为六贤的作法没有错,若是武者再不受约束的话,天地失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武学就不具备任何的实用性,只能成为花架子。

肖邦也认为宗派的存在是时代的产物,当时已不是十圣时期的城邦时期,而是己具规模的大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正为统一而战,武者的乱入及无序,会给统一带来极大的麻烦,六贤创建宗派,为乱世的结束做出极大的贡献。

捋完“三皇五帝,十圣六贤”后就能发现,武学的发展是极为奇葩的,它看似不断创新与前进,实则却是在不停的后退。

三皇五帝时期以道域、意境、气势为等级划分,十圣时期以后天、先天为等级划分,六贤时期的宗派出现,就有了“后天四流宗,先天觅虚空”的等级划分。

先天觅虚空,都敢不破虚空,由此可见,武学的退步有多厉害。

扯回正题,捋完“三皇五帝,十圣六贤”,再看手中的布,苗人风隐约抓住了什么,“麻的,明明很有感觉啊”,始终抓不到那道灵光,苗人风怒的将布扔在地上,烦躁地骂道,然后,灵光出现了,苗人风转身看向前方,那里明明空荡荡的,却仿佛有无形之墙。

“这特么不就是虚空吗?”苗人风大喊道。

五霸是在三千多年前最为强大的武者,六贤当时在褒贬不一的名声中死去,他们也是唯一被无数人见证死亡的大能,三皇五帝十圣是死是活,无人知晓,就连六贤之后崛起的“五霸”,同样也是生死不明的,所以,也有人说“六贤为天道所弃”,这也给那些黑“六贤”的武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火力。

如果这道无形之墙就是模拟出来的“虚空”,那就能解释死在此处的人,为什么都是站立的,很多人都以为“破碎虚空”,就是打破天地对自身的束缚,而用到“打”字,就以为必须打败谁,其实这是误解,破碎虚空也一个字——悟。

至于怎么“悟”却是没有定论的,若是有定论,早就有无数人破碎虚空。

按白狐的理解,破碎虚空不是说成仙得道,只是修炼上的一种突破,而这种突破后,身处的天地无法再提供能量上的补给,同时也会有相关的排斥。因此,破碎虚空就是前往更高级的位面,继续修炼,也就是所谓的“悟道”。

暂时将这无形之墙称为“虚空壁”,虚空壁最早肯定不是在那个位置的,它也不是真正的虚空,它应该是五霸决战时又或是突破时形成的,随着时光的迁移,这面虚空壁也正不断的消退,就造成了它的位置不断后移的现象。

最早进入长恨宫的武者实力是最强悍的,应该也是与五霸同一时期的,这从他们拥有“越女剑典”中的少量心诀能够推测出来,而他们的装备受时代所限,款式老旧,特效单一,材质却是极为上佳,这也能推测出他们的年代所在。

现今存在的国朝十四宗其实失去了很多的传承武学,三皇五帝时期都是心法,如今早就不知遗失在哪里,十圣时期的武学却是不断传承五来,心法也是改良版的,不改良不行,都特么没办法适应“先天缺陷”的人族,所以,如今的武者修炼的心法,都是十圣时期改良版。

十圣时期是创新的时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武学,改良的心法出现,那是一个武学辉煌到逆天的时期,十圣是其中的佼佼者,与他们生于同一时代的天才们是悲伤的,他们若是放到后面的时代出生,什么六贤五霸,都要跟在他们后面吃屁的。

第292章 三窍后天四窍先天

苗人风站在“虚空壁”前,离他十米左右的位置躺着叠放着十数的尸体,这说明虚空壁又往后移动了一段距离;苗人风也不懂如何“悟”,原地演练武功肯定是不对的,那只能运转心法再放出气势来试试看。

烟脂虎啸邪势从气藏中喷涌而出,只有巴掌大小的烟脂虎看起来萌萌哒,一点也没有荒兽所具有霸气,它站在烟脂虎啸邪刀上,虎与刀一起朝虚无的黑暗撞去,然后,它不见鸟。

“卧槽”,苗人风傻傻的站在那里,怎么会不见了?感应一下虎啸邪势,联线还在,烟脂虎却没有信息传达回来,它可是活物,虽然还处于幼兽期,但已经具有一定的智力;按理说,它与苗人风的意识是紧密联系的,彼此之间能够进行意识交流的,但现在,它没有任何信息传回来。

苗人风抓了抓头,只是比烟脂虎大一圈的白鹰踩着白鹰噬气邪刀,从气藏内冲了出来,好战的小白鹰瞬息之间就,嗯,不见鸟。

“尼玛”,苗人风思密达了,还是跟烟脂虎一样,仍然能够感应到白鹰在往前冲,却没办法与它意识联通,“到了这个地方,也只能拼了”,苗人风咬了咬牙,金蟾涎网邪势激活,三足金蟾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刀却是很大,这让它站在上面时,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忽略。

毫不意外,金蟾与金蟾涎网邪刀也一起消在虚空壁中,而苗人风不断怎么撞,也没办法撞过去,但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不是虚空壁,这是先天真气形成的真气墙”,苗人风明白了,他之前捋了一遍“三皇五帝十圣”,此时自然还记得“十圣时代”提出来的“后天内气,先天真气”的等级划分。

五霸是巅峰天仙等级,内气己经全部转化为真气,他们决战时的劲气无比强悍,破坏了“长恨宫”内的劲气平衡,他们体内的天罡地煞星相,与真气一起形成了恐怖的死亡地带,而这种形成是“道域”的破坏力。

道域说到底就是天地法则,人族再强悍也没办法“无中生有”,三皇五帝时期提出的“人即天地,人即天道”,就是将人当成容器,自然一方天地,这就是“道域”;在道域中,人体内储存的一切能量被激发出来,从而打破外在天地的能量,创造出与自己心法相契合的“独我天地”。

在“独我天地”中,说有光,就有光,说无天地,虚空即现,等“道域”撤去后,被笼罩在其中的一切就与整个天地格格不入,也就形成“长恨宫”此时的奇特环境;庞杂的罡气、煞气、星气,无形存在的真气墙等等,营造出一个类似“虚空”又不是“虚空”的封闭空间。

“麻的,挖地道”,苗人风才不去管什么虚不虚的,自己的三道气势都特么跑没了,不找回来就太吃亏啦!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人家古代武者比他不知牛逼多少倍,人家古代武者都没办法离开,他自然更没办法离开,此时只能各种笨办法都用一下。

一镐子下去,火星四溅,“卧槽,这么硬?”苗人风双手被震的发麻,一边骂一边运转内力消除麻痹感,然后,不断的增加内力消耗以增加力量,一直增加到20万内力点后,才总算是刨出了一个坑,他如今有70万左右的内力点,蓝湖内的“湖木亭”确实非常的给力,否则,他如今也只能刨一下就得恢复内力。

当然,70万内力也只能刨三下,然后就得吃干粮恢复疲劳,吃丹药恢复内力,如此反复着,不知时间的刨啊刨啊,终于刨到了一米深,查看一下记录,卧槽,消耗了将近千万的内力值,“尼玛,我的丹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苗人风苦逼地喊道。

男人就是要干,不是,要刨,此时丹药什么的就不要在意了,若是真能挖地道通过那道“真力墙”,再把百多位前辈的装备搬过来,发财是妥妥的;一想到这个,苗人风就浑身是劲,没二话,继续刨。

苗人风其实也是没有任何信心的以为地道能通过“真力墙”的,主要是那些前辈的实力都非常的彪悍,他们都被困死在这里,苗人风被饿死或是自杀也是最后的下场,苗人风挖地道也只是“自我抢救”,他最怕的是,万一挂掉后,仍然复活在这里,那特么就悲催啦!

不知多长时间后,苗人风傻傻的站在坑底,“这特么真的过来了?”是的,他真的绕过了那堵“真力墙”,也不需要挖多深,一米就足够了,然后往前挖一米多,再往上挖,就可以啦!那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此简单的过来方法,为什么百多名前辈武者都没有想到?

答案其实也简单,两个字——“武道”。

不管这些前辈遇到“真力墙”时是什么心思,他们进入长恨宫的目地却是一致的,查找“五霸决战”后是不是破碎虚空,而他们在进入后没有找到五霸的身影,长恨宫的特殊环境让他们如获至宝。

苗人风只是聚势的菜渣,他也没有任何追求“武道”的心思,他对五霸也没有任保尊敬与崇拜,他进来是因为悬赏任务;因此,他被困后就急着找出路。但这些前辈不是,他们是来追求“武道真谛”的,他们敬仰五霸,想在五霸决战的场所内,参悟出“五霸”能够破碎虚空的秘密。

因此,他们看到“真力墙”时都沉迷在其中,而就算修炼到巅峰天仙,也只是比较能挨饿,终究仍然是血肉之躯,需要吃饭、喝水等等,这些沉迷在“真力墙”破解中的前辈们,废寝忘食的参悟,但他们并非饿死的,若是饿的话,他们再沉迷也会被干扰的。

这百多名前辈真正的死因是被“震死”的,为什么苗人风会知道他们都是被震死的?因为“真力墙”后面还有一具骸骨,这具骸骨同样也是挖地道绕过“真力墙”,但他伤势极重,绕过真力墙后,知道自己命将不久,他就写了一封遗书。

苗人风没有被震死的原因也简单,丫太菜了,要与“真力墙”产生共鸣,需要“先天体质”,也就必须成就“意境”,符合这个条件后,就会与“真力墙”产生共鸣,从而看到了一部电影;当然,这个留下遗书的前辈,称其为“道境”,道境与道域只差一个字,代表的却是不同意思。

道境的意思就是成就“道域”的强者,在“独我空间”内以真气为“录像机”,将自己的领悟记录在其中,而这面“真力墙”承载着“五霸”的领悟;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只要是武者,看到这样的“武学宝藏”都是不会放过的,然后,沉迷其中。

十圣时代创造了“一心法、一武学、一兵器”,六贤创立“宗派论”,形成每个宗派都有各自特殊心法与武学的局面;虽说“万法归一”,但这也分人的,这百多名前辈尽管都是天纵之才,却也没办法达到“万法归一”的高度。

所以,他们参悟了庄襄子霸主的留影,又参悟了楚庄子霸主的留影,觉得这个说的对,那个说的有共鸣,最后,就死啦!

“武道乃天道分支,气、意、域,三者聚窍;窍者,人身之枢关键也。天有窍则鼓舞万物,地有窍则洞海归源,人身窍则气意域灵。然,人之先人不同,承窍亦不同;人若为天地,则开自我之窍,他人之天地,不可承载,仅可观摩,强行承载,如弃亲父母,逆也。”

“这意思是说大家基因不同,智商各有高低,别认贼为父,否则就是逆命,会挂滴”,苗人风看到遗书中所写的这一段时,挠头嘀咕道,然后,再给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