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

第483章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第483章

小说: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只能依计前来向太后求救。
    太后冷静地听完这全过程,怒拍一下案几,“这个逆子,他是不把哀家气死就不罢休,做出这等事来,是杀头灭族的大罪。”
    “事已至此,太后娘娘,还是救救王爷吧,皇上已经暗中审过那赵先生与水匪头头几人,只怕皇上他……”柳嬷嬷哭着道。
    太后痛苦地闭上眼睛,大儿子之所以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只是顾念她这个生母,可如今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让她真真是左右为难,顾哪一个儿子都是错。
    柳嬷嬷侍候太后这么久,焉能不知道太后的心里正在天人交战,万一她真的只顾皇上不顾九王爷,那就糟了,遂又哭道:“娘娘,皇上如今是皇位稳坐,可九王爷却真的是风雨飘摇,若王爷的事情败露,王爷必死无疑。”
    这样危言耸听的话让太后的心头一跳,天人交战的最后却是弱势的小儿子占了上风,只要这次保得住小儿子,以后再寻个由头打发这个小儿子远离京城断了他的念想未为不可。
    在后宫倾轧了几十年的太后,能混到现在无人可动摇的地位,一向都不是个犹豫寡断之人,“也罢,终归是从我肚子里蹦出来的,就当哀家欠他的。”
    “老奴代王爷谢太后娘娘。”柳嬷嬷终于能放下心头大石。
    太后的心情却是沉重万分,都怪她太疏忽了,这小儿子养病了这么些日子连她也不见,她就该知道里面有端倪,而不是听之任之地发展成如今这进退维艰的模样,一切都是老天在作弄她。
    自打知道了小儿子谋反一事,太后就寝食不得不安宁,终于忧心忡忡,更是把自己在宫里的眼线调动起来,密切留意帝后二人的举动。
    苏梓瑜这段时间都在加强三个奶娃身边的守卫,九王爷要谋反,自己这才几个月大的儿子绝对是绊脚石,这个时候她不相信一个谋反之人还会顾念什么昔日的友情。
    这日,她在后顾三个孩子之后,看到她遣去九王爷府邸的侍女回来,忙道:“红菱,如何?”
    “九王爷仍称病,说是谢过娘娘的赏赐,只是他仍旧下不了床,不能亲自谢恩……”
    “那你见到他的真人没有?”
    红菱听闻,摇了摇头,“隔着一道屏风,奴婢没能瞧见九王爷的真容。”
    苏梓瑜猛然起身,这不像朱飒的作风,这会儿她的心里有着太多的疑问,在屋子里踱了好几圈,她朝红菱道:“去一趟御书房,请皇上过来……”
    她的话音刚落,这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朱翊正迈着步子进来,“梓瑜,你找朕有何事?”
    有多久,妻子没有找过他,连他自己也算不来,此时听到她居然主动让人请他到皇后寝宫来,他脸上的笑容比平时都多了些许。
    “皇上来得正好,臣妾有话要说……”苏梓瑜说到这里,忙朝周围的宫侍看了一眼。
    那群宫侍都是人精,知道帝后二人有话要说,遂都知趣地行礼退下。
    朱翊饶有兴趣地看着妻子,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可她这举动却是让他感到无比的开心,两人似乎又回到了昔日的时光。
    “皇上,臣妾有个猜想,不知道准不准?”
    “哦,梓瑜有话就说,我们都老夫老妻了,还有什么话好避讳的?”
    “那臣妾就直言了,我之前几次遣人送药给九王爷,可都没有见到他的人,你说,这府里之人会不会是假冒的,而他真人很有可能不在京里……”
    其实别说苏梓瑜,就是朱翊也早就怀疑朱飒很有可能出京,不过太后仍健在,他就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真逼死母亲的事情他做不来。“此事容朕好好想想……”
    苏梓瑜又何尝愿意置九王爷于死地?
    至少在她的心里,朱飒此人的份量并不轻,可她是为母者,一旦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子嗣,她就无论如何都坐不住,这就是母性。
    “皇上还要想什么?现在事实就隔着一层纱纸,只要我们一掀开就能直触到真相,只要控制住九王爷,不让他危害到江山社稷即可,太后那儿也就有了交代。”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母后她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让我们打发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我已是天子,飒弟就是弱者,人都是偏向弱者的,母后又焉能真不管飒弟?”朱翊知道一旦他真有行动,就不可能会轻易收手。
    “难道就任由他胡作非为?”苏梓瑜一脸不豫地看着丈夫,冷笑一声,“如此纵容他,我希望皇上不要有后悔的一天。”
    说完,她拂袖而去。
    朱翊一抚额头,有几分后悔那日不该与她开诚布公的,为了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儿子,妻子已经近乎魔怔了。看她怒气冲冲的背影,他终究舍不得,又大跨几步追上她,一把拉住她的手臂,将她卷进自己的怀里。
    “好了,好了,此事朕依你。”
    苏梓瑜靠在他的怀里,听到他妥协的话,不由得想到在闺阁里听过的话,女人时常会拿一句话来考验男人,就是我与你娘掉进水里,你救哪一个?如今她与太后是真的站在彼此的对立面上,朱翊选择站在自己这一边,她那颗死寂的心突然又跳了一跳。
    双眼紧紧地盯在男人那张哪怕已近中年仍是俊俏得很的脸蛋上,她道:“皇上,不后悔?”
    “不后悔。”朱翊伸手轻捏了一下她的俏鼻梁。
    这样的动作他们幼时时常发生,可自后来闹崩后就再也没有这样亲昵的动作了,如今再现,两人都有几分恍如隔世的感觉。
    苏梓瑜不想让他再乱了自己的心湖,一把推开他,强自镇定地道:“臣妾先去安置好三个奶娃,做好出行的准备。”
    朱翊的怀抱突然一空,还有几分不适,看到她似落荒而逃的身影,他突然轻笑出声,这笑容几分畅意又有几分痛快。犹记得,他们第一次背着人亲吻的时候,事后,她也是这般落荒而逃的姿势,这翻出来的记忆多少还带有以往的甜蜜。
    这是好的开始,他有信心,终有一天,他还会再得回她的心。
    无论是朱翊还是苏梓瑜都选择了微服出行,没有大张旗鼓地出宫。
    坐在平常的马车上,脱去龙袍的朱翊与穿上平常妇人服饰的苏梓瑜都难掩那上位者的气息,毕竟坐惯了那位置,想要平常也平常不起来。
    “皇上,如果府里那人真是替身,你有何打算?”苏梓瑜看了一会儿窗外繁华的街景,又瞬间把车窗帘子放下来,转头问道。
    朱翊微沉吟,方才答道,“如若真的这样,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触犯了国法是不争的事实,我早已叮嘱叶旭尧,一定要留意汝阳城中的动静,朕这弟弟一向是个聪明人。”
    并且聪明过了头,虽知这弟弟不安份,但当兄长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容忍他,想来这么多年也够了。
    苏梓瑜听到这答案,这心里是个什么感觉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上来,她不想朱飒死,也不想圈禁他一辈子,曾经他给她安慰,只是再怎样,也不及她的儿子半分,或许她真的对他太凉薄了。
    夫妻二人没再交谈,他们的心情都异常的沉重,其实这个谜底一直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可他们都选择了很长时间的视而不见,如今想要掀开,又觉得自己似乎也要跟着被撕得鲜血淋漓。
    苏梓瑜突然伸手握紧朱翊的手,这一刻,她需要他。
    朱翊紧紧地反握住她的手,他是皇帝,是大顺的天子,就得要守住这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切不可因个人情感断送掉这大好河山,要把它稳稳当当地传给自己的儿子,然后是孙子,千秋万代。
    九王爷府俨然在望,夫妻二人的神情十分的严肃。
    驾车的太监把宫里的腰牌递给九王爷府上的守门人看,这守门人吓了一跳,忙打开中门迎接,最后更是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迎着这辆不起眼的马车进府。
    朱翊一个眼神,立即有人出现控制住这守门人,不让他往里面通风报信,好让九王爷有了准备。
    待马车驶进府里一段距离后,终于停下来,朱翊扶着妻子的手一道走下来,朝九王爷府里的中枢地带迈进。
    这座府邸,其实帝后二人都不陌生,在朱飒分府单过之时,他们都曾来过此处与朱飒一道庆贺,后来更是来过好多次,尤其是苏梓瑜,那时候九王妃病重,她就曾前来探望过好几次,对这府里的构造更是熟得不能再熟。
    沿途的下人看到这对威势逼人的夫妻,哪敢阻拦?只敢跪在地上请安行礼。
    越近朱飒所住的院子,苏梓瑜的感官就越敏锐,她暗地里拉了拉丈夫的衣袖,“皇上,臣妾觉得不妥。”
    “嗯,别作声。”朱翊只是握紧妻子的手,他亦有同感。
    倒不是担心自身安危,他胆敢来这九王爷的府邸,早就有了万全的准备,而是这府里的气氛不对劲,但一时半会儿却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夫妻二人终于踏进了九王爷养病的院子,就着下人掀起的门帘进去,结果,终于发现是哪里不对劲了。
    太后她老人家赫然在座。
    屋里飘着药香,可没有人在意,只是看着彼此。
    朱翊怔了怔,上前行礼,“参见母后。”
    苏梓瑜也不遑多让,上前朝太后屈膝,“参见娘娘。”
    “都起来吧。”太后威严地道,“你们夫妻二人怎生一块儿来看望九皇儿?”
    朱翊笑了笑,“母后,听闻飒弟病了这么些日子,身为皇兄,自然是担心不已,还是亲自来看望一番更为放心,更何况皇后赐了药给飒弟,少不得也要担心,故此,儿臣才会携了她来探病。”
    “哦,你们夫妻倒是有心了。”太后似一副欣慰的样子,只是目光上下打量着夫妻二人的装扮,这分明就是微服出行,“那你们为何?”
    没有明言,可她要表达的意思,夫妻二人焉能看不明白?苏梓瑜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若是大张旗鼓前来,怕是惊扰九王爷养病,这样更为不妥,还不如我们二人以微服出行,这样一来也能减少不少的繁文缛节。”
    太后似满意地起身,握住苏梓瑜的手,“难为你们二人想得周到。”
    “应该的。”苏梓瑜忙道,心里却是提高了警惕。
    “母后,儿臣担心飒弟的病况,还是先看看飒弟吧。”朱翊道。
    太后感动地似眼里有泪光,由苏梓瑜扶着坐回原位,着人把帐幔掀起来,露出里面熟睡的“九王爷”的真容。“他刚喝了药睡去了,这会儿吵醒他实为不妥,唉,也不知道我儿为何就时运如此不济,摊上这么个病?”
    说到伤心处,忍不住哭出声来。
    苏梓瑜轻轻地给太后拍背,目光却是落在床上那人的上,确是长着一副朱飒的样子,不过是不是他本人,没有交谈过如何能确认?目光再移回太后的身上,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太后掩在帕子下的表情哪有半分哀伤?她紧紧地攥着这帕子,既然走到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
    ------题外话------
    抱歉,今天家里有事,没能多更点,某梦向大家说声对不起!

  ☆、第二百一十七章对立

朱飒的目光落在床上睡着的胞弟,背着手却是紧紧一握,眼里的戾气一闪而过,苏梓瑜能看出来的端倪,他焉能一点也没有发现?
    嘴角浮现一丝的嘲讽,居然出动母后来保驾护航,这个胞弟远比他想象当中要难缠得多,突然想到苏梓瑜不久前说过他的一句话,说他会有后悔的一天,不用等以后,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极为复杂。
    太后假意哭了一阵,只有媳妇儿的安慰声,没听到大儿子的声音,她拿帕子按了按眼角,抬起头来看向一声不吭的皇帝,“皇上,哀家……”说没两句,她又眼里含着一泡泪。
    到底是母子,朱翊早些年对苏梓瑜并不太上心,但对这个母亲却是一直极为孝顺的,见她看着自己哭得伤心,终做不到视若无睹,遂上前安慰母亲道:“母后,儿臣正在想哪位太医的医术高明,可以让他来给飒弟看诊,这样一来,飒弟的病有了起色,母后也好放宽心贻养天年。”
    “如若能如此,哀家也就能放心了。”太后泪水涟涟地道。
    “太后娘娘尽管放宽心,九王爷一定会吉人天相,否极泰来的。”苏梓瑜也适时地插口再说些安慰的话。
    只是在太后看不到的地方,她冷冽的目光与朱翊的目光对上,朱翊朝她轻微摇了摇头,好半晌,她方才抿紧唇暗暗点了点头算做回应。
    太后没看到他们那短暂的交汇的眼神,径自看着病床上的“小儿子”道:“皇上,梓瑜,哀家实在不放心九皇儿一人在府里没个照顾的人,这段时间,哀家就在此看顾他,直到他痊愈为止……”
    这话简单来说,就是太后要坐镇在九王爷的府邸,一步也不离开,就是誓要保住九王爷。
    苏梓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