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

第374章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第374章

小说: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皇命不可抗,我们又是勋贵之家,犯不着为了女儿让全族被追责,娘,你就不要再责备自己了。”叶蔓君站起身掏出帕子给母亲拭泪,“反倒是女儿不在,娘更要保重自己……”
    母女之间话别的话似乎一个晚上也说不完,直到外面敲了过子时的梆鼓声,叶钟氏才幽幽地道:“夜了,睡吧,你明天还要出阁。”
    翌日,天气晴朗,叶蔓君一大早起来就开始由好命婆给她梳妆打扮,侍女侍候她穿戴一新,虽然拜堂成亲之事安排在汝阳城,但出发这天,她还是穿了一身红衣以示喜庆。
    跪在正堂跪别父母之时,她哭得泪涟涟。
    叶钟氏也是万分不舍得女儿就此出阁,只是女儿大了终归要嫁到别人家去,由不得她留下她。
    “往后没有娘在你身边,你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若是受了委屈,就写信回来告知为娘,为娘必定会想法子给你出头撑腰……”
    循循教诲之声不绝于耳,叶蔓君泪眼婆娑地点了点头。
    林珑是嫂子,又是孕妇,在这个时候还是避开了,不过送叶蔓君到码头乘船出发,她还是让人备好了马车,准备送这小姑最后一程,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
    一想到这个她就伤感,叶蔓君嫁得忒远了,别说叶钟氏,连她多想想也觉得心头空落落的。
    此时襄阳侯府里数辆马车一一驶出侯府,这桩婚事是圣上赐的婚,叶家分府而居的几位叔父与婶母也赶过来欢送。
    ------题外话------
    抱歉,某梦今天头疼得厉害,实在坐不住码下去了,这更得很少,请大家见谅!明天某梦再补偿大家吧。

  ☆、第一百五十三章送行(小修)

码头之上旌旗飘飘,华丽偌大的船只停靠在码头上,襄阳侯府的下人穿着一新地把一箱箱的嫁妆抬上去,还有陪嫁的下人拖家带口地上去,总之还是忙碌得很。
    叶家众人的马车已到,叶钟氏与叶蔓君先后从马车上面下来,这会儿的叶蔓君已经没再泪眼婆娑,反而是一脸庄重地站在母亲的身边。
    代表汝阳王府前来迎亲的一位同辈和当日的姜嬷嬷,一道过来给叶明恂和叶钟氏问安。
    姜嬷嬷笑着看向叶蔓君,“叶姑娘莫怕,这一路老奴都会伴着姑娘。”
    “有劳嬷嬷了。”叶蔓君客气地道。
    她不是不通庶务的人,这姜嬷嬷几次过来给自己送礼,可见在王府里面是相当有地位的人,与她交好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叶钟氏也笑脸盈盈地面对姜嬷嬷,不失半分礼数又抬高了姜嬷嬷,一时间双方都极满意。
    林珑一下马车就看到双方打得火热,正要过去打声招呼,随后就看到静王妃的马车正缓缓驶过来,一旁随行的还有宫廷内侍,整个出行的阵仗十分的浩大。
    “夫君,这回代替帝后前来主持仪式的是静王妃?”
    叶旭尧点点头,转身将她被风吹起鬓边的一络秀发撂到耳后,解释道:“这是圣上赐的婚,自然要有皇族前来主持,会安排静王妃过来,估计是皇后娘娘想着她与我们亲厚的缘故。”用手指了指不远处驶过来的马车,“那是陈国公府的人,他们是汝阳王妃朱陈氏的娘家人,算来与我们也是姻亲。”
    林珑顺着丈夫指的方向看过去,这陈国公府的女眷她并不陌生,但也不相熟,对方与襄阳侯府并没有过多的来往。上回侯府设宴,也给这陈国公府派了帖子,只是对方最后没有出席,遣了人来说了句主母身体不适的话。
    正看得出神间,叶旭尧已扶她走到叶钟氏的身边,与叶家的人一道迎接静王妃的到来。
    “我没来迟吧?”静王妃笑吟吟地由着侍女扶着上前。
    今天的她穿着一身的王妃朝服,显得极为庄重,本就长相绝美,这样一出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静王妃来得正是时候,现在离吉时上船还有半个多时辰。”叶钟氏同样喜笑颜开地道。
    静王妃上前握住叶蔓君的手,“叶姑娘,此行远去,山长水远,你可要保重啊,若是将来有什么难处,尽管给京里寄信来,还有皇上和皇后娘娘为你做主。”
    这一番话说得极温和,看静王妃那张不谙世事的脸,几乎没有人想歪,但是只要稍一细思,这话还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叶蔓君就是那心思细腻之人,听到后不免多想了一些,历来汝阳王妃的人选都是皇帝指定的,从京城千里迢迢嫁过去,从没有例外。
    叶钟氏看到女儿愣然,不着痕迹地轻撞了一下女儿,暗示性地轻咳一声。
    叶蔓君这才回神来,屈膝行礼道:“谢过王妃的教导,蔓君懂得便宜行事。”
    静王妃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拍了一下叶蔓君的手,她长相上本来就是偏于清纯干净的美,不会给人心机深沉的感觉,与她的性子倒是极为相衬。
    林珑却是不经意地皱了皱眉,早就知道了汝阳王妃都是京城人士,也曾深思过,但现在再听到这番言论,她不禁为叶蔓君担心,这嫁过去是当媳妇还是当探子?
    “小姑将来的日子若是一个行差踏错,怕是要如履薄冰了。”她低声朝丈夫道
    这忧心忡忡的话,叶旭尧自然听闻,当初知道妹妹被赐了这么一桩婚事后,母亲叶钟氏就整整一个月彻夜难眠,只要心思灵敏消息灵通之人都知道,汝阳王妃这位子不好坐啊。
    “蔓君的性子稳重,不会出大差错的。”他轻声道。
    可以说叶钟氏在叶蔓君的身上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叶蔓君的性子也不是跳脱之人,估计当初皇帝和太后看重的也是这点,尤其是太后,这桩婚事就是她指定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赐婚的时候,叶钟氏连句反对的话也不能说,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叹一句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无奈之声。
    “我不单单是担心这个,而是小姑与姑爷怕是难得齐心,有这层关系在,夫妻关系只怕和睦不了。”林珑是女人,想的也较为感性些。
    婚前的时候,她不懂得考虑夫妻感情,但是婚后,她与叶旭尧感情渐深,知了那夫妻和睦的趣味儿,哪里还会对那种相敬如冰式的夫妻关系有半分好感?
    叶旭尧听到这里,沉默不语了。
    他知道妻子是什么意思,夫妻感情之事只能靠妹妹用智慧来解决之外,外人是根本插不了手的。
    林珑也没指望身边的男人能回答她,反正在男人的心目中,先是功名事业,至于家事,怕是要靠边站了,若是碰上一个榆木疙瘩,那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夫妻恩爱是什么一回事?
    她轻步上前,伸手握紧叶蔓君的手,这会儿千言万语都只能化做短短一句话,“小姑,珍重。”
    “嫂子,放心吧。”
    叶蔓君依然微笑着,她为了今天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准备,也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也大概知道自己未来的枕边人对于自己是怎么一种态度,所以她的心态放得很正。
    她的目光下移到林珑的肚子,笑语一句:“嫂子,你给我生了个大胖侄子的时候,一定要派人去给我送信,我好给侄子备份贺礼。”
    “一定。”林珑不禁有几分哽咽地回应。
    她与叶蔓君相处的时日并不长,但是姑嫂二人的关系极好,说是亲姐妹也不为过,在叶家生活的日子里,她得过叶蔓君不少的照顾。
    叶蔓君原本已经止泪,看到林珑这离愁别绪,忍不住也抽出帕子按住眼角溢出来的泪水。
    陈国公府的老太太由着儿媳妇扶着上前,看向叶蔓君,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这老太太算来也是叶蔓君的长辈。
    叶蔓君行了一礼,“谢过老太太。”
    “你是我女儿的儿媳妇,我们两人亲厚着呢。”陈老太太轻握了一下叶蔓君的手,朝她温和地笑着。
    不与叶家太亲厚的来往,也是为了避嫌,并没有嫌弃叶蔓君什么,此刻这女娃在她眼里就像是当年出嫁的女儿,那会儿她也是在这个码头上看着她出阁,如今想起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却是历历在目。
    那一别后,她再也没见到过女儿一面,这么一想,她忍不住地微微泪湿,只是在一众小辈的面前,不好哭出声来。
    叶蔓君看到老人家眼里的泪水,轻声道:“小女子嫁到汝阳王府,必定会好好侍候婆母的,老太太放心。”
    “好,你是个好孩子。”陈老太太这才带着泣音说了一句。
    叶钟氏看得忍不住泪流,这陈老太太的今日就是她的明日,如果依她的意思,她是绝对要把女儿许到京城的权贵之家也绝不会让她离自己太远。
    “姐,我舍不得你。”叶蔓籽从人群里冲出来抱住叶蔓君就那般自然哭出声来。
    叶蔓君紧紧地抱住这个小妹,她以前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被祖母宠坏的小妹,生怕自己嫁出去后,她会吃亏。好在这小妹最后迷途知返,竟是一天比一天变好了,她也就真正放了心。
    “姐不在,你可要听娘的话,听大哥和大嫂的话,别任性,知道吗?”
    这几天她都一直不停地在说在这些话,叶蔓籽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不过心下却不觉得聒噪,她知道今后她再想听到这样的教诲,怕是要在梦中了。“姐,我晓得的……”
    叶蔓君伸手轻抚了一下小妹的头顶,此次一别,怕是几无再见之日。
    “叶姑娘,时辰到了。”
    姜嬷嬷上前小声地提醒了一句,是时候该上船了。
    静王妃本来想要让她们多相处一点时间的,如今听到汝阳王府的人提醒,不能再拖延吉时,遂轻声道:“叶姑娘,上船吧。”
    叶蔓君这会儿真是再也忍不住热泪,哽咽地应了一声。
    她松开妹妹紧握的手,“籽儿,松手吧。”
    叶蔓籽不肯,叶蔓君用力地掰开她的手指,再不舍也是到了分离的时候,狠狠心地转头,她由姜嬷嬷扶着登上了船板,这一路她再没有回头,生怕一回头,她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她不是三岁孩子,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她还有亲族,不能做那累及爹娘兄嫂之事。
    叶旭尧看了看妹妹上船的侧脸,目光落在身边的中年男子身上,“澜二叔,这一路还须你多多照顾我这妹妹了。”顿了顿,“还有融弟,他年纪小,又是头一趟出远门,虑事不周之处,澜二叔一定要提点他。”
    本应是他亲送才是道理,但是林珑生产在即,他实放心不下,生怕有个闪失,从此天人永隔,女人生孩子就是一脚踩进鬼门关,还是亲自守着更为放心,这才没能亲自送这大妹到达汝阳王府,只能改由叶旭融送过去。
    眼前这叶明澜是叶旭尧的堂叔,为人行事谨慎,这也就是叶旭尧找他来的缘故,弟弟的年纪与妻子林珑相若,还是显得稚嫩了些。
    叶旭融闻言,立即朝堂叔叶明澜拱手为礼,“路上还请叔父多多照顾。”
    叶明澜拍拍叶旭融的肩膀,“融哥儿多礼了,我这叔父哪有不照顾的道理?”
    叶钟氏也是看向叶明澜,脸上有着慈母的担忧,“我这女儿一向没离开我的身边,这次她远嫁,我实不放心,至于融哥儿历事太少,嫩了些,还须得澜二爷多费心了。”
    “恂大嫂子、大侄儿不用这么说,我这当堂叔的哪有不尽心尽力的道理?你们放心吧。”叶明澜虽然不在官场任职,但还是知道此中的水深得很,无论如何要将叶蔓君安全送抵,“我待君姐儿成了亲,喝了喜酒再回转。”
    叶钟氏自是感激至极,好在叶家还有几门靠谱的亲戚,不由得想到丈夫,转眼看去,只觉得面无表情的叶明恂面目可憎,遂眼里都是怒意。
    叶明恂感觉到妻子的目光,也回瞪过去,女儿与妻子都是一丘之貉,好在总算走了一个。看到长女平安上了船,他转头就走,全然不顾这场面上的人。
    林珑看了一眼,别说叶钟氏了,连她都看不过去,自打这公爹把爵位让给丈夫后,就越发的不能瞧,行事越来越让人挑出刺儿来,可他似乎仍旧不知觉。
    心里不由得叹息一声,这回真是亲的不如疏的,叶家几位叔父也是难以指望的,怪不得丈夫找了个信得过的叶明澜陪同叶旭融亲自护送叶蔓君嫁到千里之外。
    至于那庶出二叔子叶旭凯,就算年纪适合,但身份不够,行事又有所偏差,谁敢指望他?
    叶秦氏与这孙女不亲厚,不过在这场合上倒还是掉了几滴泪应应景,省得别人说她这个祖母心硬,说上几句舍不得的话又不会掉块肉?
    至于叶王氏等媳妇们,均也是学着叶秦氏的举动,纷纷拿出帕子按住无泪的眼角,意思意思就是了,这汝阳王妃再好离京城太远,也就不值得她们费心费力去巴结。
    叶钟氏看得眼角直抽,不过也不好在这场合说事,只能抿紧唇暗自气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