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丹凤朝阳 >

第43章

丹凤朝阳-第43章

小说: 丹凤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二皇子的神情……怎么和平时那么不一样?

    潮生摇摇头。

    真是……想太多了。

    最近发生的事情多,算计也多。

    所以一遇到什么事儿,就好住阴谋论上去揣测。

    秋砚这几天都没怎么出屋子,潮生也不知道她考虑得如何了。但是李姑姑给她的时间可不算多。

    按春墨说的,如果她再不决断,只怕就没有机会了。

    李姑姑倒是不慌不忙的,也不见她提起这事儿。

    潮生觉得时间过得既快,又慢。

    快是指,过年没轻松几天,又要为上元节忙碌。

    慢是指——这种不知着落的忧虑,实在对人是一种折磨。


    第71章 灯谜

    看李姑姑气定神闲的样子,还有秋砚的变化,就能猜得出来。
    秋砚已经没有了那种焦躁,脸色似乎也好看了一些。但是人却瘦了,瘦得厉害。原来她是圆脸儿,潮生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脸庞生得团团圆圆十分讨喜。红楼里形容宝姐姐是脸若银盆,八成就是这个样子。可是现在她两腮都凹了下去,原来衣服总是撑得饱满,现在却像是搭在架子上一样松垮垮的。
    将心比心,潮生如果受着难忍的病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只怕不会比秋砚好到哪里去。
    这一日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灯节。
    过了十五,这个年就算彻底过完了。
    众人都觉得有些恋恋不舍,过年是大家难得的好日子。
    珊瑚也说:“以前我们在乡下,正月十五都要耍灯、送火神,镇上还有舞龙的,猜灯迹的。最阔气的是大财主马老爷家,猜中他家的灯谜,给五斤好米好面呢。”
    这可真够实惠的。
    四皇子在屋里听见了,笑着说:“这有何难。我也出几个灯谜给你们猜,猜中的本殿下也有厚赏。”
    春墨不给面子的笑了一声:“殿下又来捉弄人了。我们可都没读过书,连字都不识,您出的那难题我们可解不出来,只能对着那赏额空流口水了。”
    “不怕,我不拣那些吊书袋的出,保管浅显易猜。想猜的可以让小顺给你们念。”
    咦?小顺还识字哪?
    宫中的宦官们多半出身贫苦——废话,谁家日子过得好好的要把孩子送来当宦官啊?既然饭都吃不起了,那能识字的可就更少了。
    这种情形下小顺还能识字,着实是少有。
    四皇子果然拿了纸裁开来,在上头写了几道灯谜,又命人取了走马灯来,将谜题粘在上头。点燃了之后,那灯缓缓的转了起来。
    灯挂在廊下,众人围上前来看。
    便有人大着胆子问:“殿下,要猜中了,赏我们什么?”
    四皇子笑着说:“放心吧,难道还能诳了你们?”
    潮生也凑上前去看,小顺笑嘻嘻地问她:“你也想猜?我来帮你念吧。”
    春墨在后头说:“显见着你们交情比旁人都好,说什么悄悄话呢?小顺我告诉你,你要是知道什么,偷偷告诉潮生好助她领赏,我们可不依。”
    小顺陪着笑说:“哪能呢。大家听好了,我这可要念啦。”
    旁边人都支起耳朵听着。
    潮生目光往后面扫了一下——秋砚不在。
    现在潮生看见秋砚呢,觉得闹心,看不见呢,又觉得担心……
    所以有人说危险人物在眼皮子底下搁着最好,一眼看不见,就不知道是不是又在算计谋划什么了。
    她这么一走神,小顺已经念完头一个了。旁边听的人,有的露出思索的表情,有的一脸迷茫——大概是根本没有听懂。
    五言四句,写的确实是大白话。
    潮生心里暗暗佩服四皇子。
    读书的人出个灯谜那是很简单,但是通常那些人都把这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而非白话,一般人根本看不懂谜面,理乐要说能猜出谜底了。
    四皇子倒是挺懂得雅俗共赏,与众同乐。
    既懂得端起皇子架子,又懂得放下清高身段——
    这样的孩子有前途啊。
    将来旁的不说,起码应该能混个什么贤王之类的吧?
    有人央告小顺再念一遍,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应和。
    小顺果然不愧叫了这个名字,果然十分顺从民意地又念了一回。
    有人猜:“是不是掸子?”
    旁边有人笑他:“你天天和掸子抹布打交道,就觉得是掸子了——殿下说不定都不知道掸子这东西做什么用的,怎么会用掸子这样的贱物出灯谜呢?”
    先前那人不服气:“那你说是什么?”
    “我猜是……”他忽然住了口:“我不告诉你。”
    乱哄哄的,倒也挺乐呵。
    四皇子笑吟吟地坐在屋里听着。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猜对,四皇子果然不食言,命人将——一个荷包给他。接了荷包的小宦官喜出望外,连忙跪下谢赏,四皇子摇头说:“平时就得谢,这回就不用。这是你自己凭本事猜中了灯谜挣的。”
    小顺又帮着念了第二个灯谜,如此一个一个的猜下去,除了有两个众人集思文议也没猜出来之外,其他的全都猜出来了。走马灯还在廊下缓缓的旋转,两个灯谜挂在上头,轮番的从眼前闪过去。
    四皇子吩咐人要把灯取下来:“都猜不出来了?可惜了,过几日我带去学馆给他们猜去。”
    “不如让朕来猜一猜?”
    呼啦啦院子里的人跪了一地,四皇子从屋里迎出来,一撩袍襟正要下跪,皇帝已经伸手挽住他:“你倒是很会取乐,这是在猜灯谜?”
    四皇子刚才的轻松笑谑都已经不见踪影,正正经经地回答:“禀父皇,不过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写的都是一些粗浅的东西。”
    皇帝饶有兴致地抬起头来看那走马灯:“朕还说今年没看着什么灯谜,上元节过得无趣,倒是在你这儿看到了。唔,写得不错,都是你自己想的?”
    “是,都是一些屋里、院子里就有的小玩意儿。”
    院子里其他人退了下去,小顺与小肃已经知机的搬来一张椅子,皇帝坐下来,把走马灯剩的两首谜语都看过了,却没有说自己猜出猜不出,拈了拈胡子,忽然说:“你二哥这几天在做什么?”
    不等四皇子回答,皇帝又说:“命人去把他也叫过来瞧瞧,看他猜不猜得出。”
    咦?
    潮生在一旁听着,十分意外。
    明儿就是上元节,宫中肯定有游乐和赐宴,多半还会召重臣、皇亲们入宫同乐。皇帝应该挺忙才对,不该这么在冷天的过来,神出鬼没的。
    要是想和儿子们说话,完全可以把他们传过去就行。
    相对于潮生的疑惑,春墨却显得喜气洋洋。
    宫里人最会看风向,皇帝看重四皇子,其他人还不紧着赶着要烧他们华叶居的热灶?
    结果去隔壁松涛阁传话的人很快回来了——只回来了传话的人。
    那人有点儿小心翼翼的回皇帝的话:“二皇子昨天多饮了几杯,又受了些风寒,现在起不来身。”


    第72章 汤

    潮生在肚里直朝二皇子翘大拇指!

    您老好猛!

    这是皇帝啊!二皇子身为“儿臣”,即是儿,又是臣,三纲里头就占了两纲,就算病得半死也得给你爹爬过来啊。

    这位倒好,“多饮几杯”“些许风寒”,就摆起谱来了。

    别人要敬你是皇子,可是您是“皇”子,现在皇都来了,您这个子还不快点来啊?

    上回皇帝来,没去叫二皇子,过后他还打听消息来着。

    潮生心里冒出个古怪的画面来:二皇子扎着羊角辫,含着手指头,扒着松涛阁的门缝偷偷往外看——爹爹来了么?爹爹想起我了么?

    噫~自己先起一身鸡皮疙瘩!

    太恶寒了。

    不过二皇子现在的表现真的……很是那个味道嘛。潮生彷佛可以看见二皇子就站在眼前,一副傲娇状“我才不来呢,不来不来就不来”。

    皇帝这次没生气,却说:“病了?请太医看过没有?怎么说?可有服药?”

    下头跪的那人只能答上前两句:“说是没请太医……”

    皇帝拍了一下椅子扶手:“胡闹,病了怎么能这么延搁?去传孙鸿固,给二皇子诊脉。”

    下面那人应了一声自去传话。

    来公公站在一旁,潮生的视线一直是往下看的,半点不敢关注皇帝或是来公公。这二位不管那一个,都是她根本惹不起的人物。

    但据说——来公公曾经替她说过好话?

    不然她就被那顿板子打死了。

    是真的吗?

    那……来公公为什么要替她说话呢?

    如果是真的,是不是要跟他道个谢呢?

    也许来公公只是顺口一说,事过境迁,早就已经把她这个人忘到脑后了。

    皇帝问四皇子:“你可知道你二哥病了?”

    四皇子冤哪,真冤。

    皇帝这话真刁。

    四皇子要说知道,那哥哥病了他也不去看望,不和父亲说起,自己在这儿和一帮奴才们玩灯谜。

    他要说不知道,难免有不关心兄长之嫌了,你看,哥哥病了你都不知道。

    而且,两边离这么近,要说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四皇子在暗示什么——比如二皇子装病?

    四皇子只说:“昨天没有见二哥,前天倒还劝他少喝一杯。天气冷,人喝了酒心里热,衣裳穿的不紧再吹了风,只怕真的会病。”

    哦哦——这答的真艺术。

    潮生一点儿不怀疑,这些皇帝啊,皇子啊,皇妃啊,公主啊,拉到现代去个个都是社交家,不管遇着什么,那场面绝对都能圆得四平八稳的。

    皇帝点了点头:“我们过去看一看他吧。说起来,他自从迁到东宫,我还没到他院子看过。”

    四皇子当然要跟着过去,来公公也跟去了。

    他们一走,潮生才长长的松口气。

    珊瑚和另一个小宫女也在拍胸口:“那是皇上啊……我见到皇上了,天老爷哎,我的心都不会跳了。”

    口气好像见到了天上的神仙显灵一样。

    不过潮生理解这种心情。

    她虽然是穿越来的,对皇权君权不像这时代的一样看得像天一样。但是第一次见皇帝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

    厨房里头又忙活开了,不知道皇上是不是还会在这里用膳,但是你得按照留下来准备。不然的话,皇帝要吃,你没有饭,那可真是……

    李姑姑大显身手,两道主菜都是她亲自掌的勺。

    这么些日子以来,李姑姑多半都是指导,分派别人做,自己不大动手。

    今天这么一露身手,果然不凡。那翡翠丸子碧莹莹的,浸在乳白的汤汁中,看着就像白玉嵌翡翠一样,不大像件吃食,更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还有一道是花开富贵,五彩缤纷,就像盛开的花开一般层层迭迭陈在盘中,视觉享受一流,闻着也是香气诱人。

    色香都有了,这个味呢,想必皇帝也是会满意的。

    最后是一道汤。厨房里的人都有预备下的汤,李姑姑说:“过年难免酒、肉之食偏多,身体燥热,另熬一道软软的解火的汤吧。”

    潮生打下手,李姑姑果然做了一道甜羹。潮生坐在灶前看着火,李姑姑先开锅盖,白气一下子都腾起来,像是起了一阵大雾,李姑姑专注的看着汤,尝了尝味道火候。

    这时候她的神情,显得特别认真。

    一时前面传话过来,说皇帝、二皇子和四皇子在一起用膳。潮生暗叹李姑姑真是有远见啊,这做菜的功夫可没有白花。

    李姑姑笑着说:“皇上这个时候来,八成是要留下的——要不然,回了宫里也过了时辰了。再说,皇上和二皇子……怕是有好些话说呢,这么大冷天,既然已经过来了,哪有来了看一眼就走的理?”

    嗯,有理。

    前面吃的应该不错,因为有人过来传话,让今天掌勺做菜的人过去。

    上次皇帝吃完了,也说不错,还有赏。

    但这次是召见啊。

    厨房里的女人慌作一团,李姑姑不急不忙,把包头的布帕接下来,有理了理衣摆:“走吧。”

    潮生虽然有些怕到前面去,还是跟在李姑姑后头过去,反正到了皇帝面前她磕了头就只管低头站着。

    李姑姑平时在厨房里堪称豪迈泼辣,可是到了前面这样的场合,规矩一点不错,跪拜之时动作有如行云流水,既恭敬严谨,又非(提供下载…)常好看。

    “奴婢李玉檀,拜见皇上。”

    皇帝沉默了大概几秒钟的功夫,说:“起来吧。”

    惭愧,潮生直到现在,才知道李姑姑叫什么名字。

    玉檀,挺好听的。不像什么花啊桂啊香啊的。

    李姑姑站起身来,她垂着头,指尖微拢,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舒服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