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丹凤朝阳 >

第206章

丹凤朝阳-第206章

小说: 丹凤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公公在东宫多年蛰伏,别人都去攀高枝,独他烧了四皇子这眼冷灶。苍天有眼,还让他给烧旺了,如今他可是内监中的头一号人物,正卯足了劲儿要在新皇、皇后面前显显本事,结果头一天就出了疑似中毒的大事……幸好太医明查秋毫啊。要不然他这开门红没红成,反而头一天就砸了锅。不用新皇发落,他自己都没脸再活下去了。
  其他人也感觉象坐了一趟云霄飞车,终于回到了地面上。
  太好了,没事儿。要真是中毒事件,今天在场的人个个都脱不了干系,不死也得脱层皮去。
  瞧这事儿闹的,把众人都给惊得不轻。屋里就是十九公主还轻轻的哎哟。阿永也听明白了——这是因为自己的点心,把这位小姑姑给吃得肚子疼了。
  他是个心眼挺实诚的孩子,觉得怪对不住十九公主的,想了想,把腰间的玉笔解了下来,塞在十九公主手里:“这个给你。”
  十九公主看看那只玉笔——笔很小,握在小手里倒是很合适。
  她的教养让她忍着肚子疼还道谢:“多谢你啦。”
  十公主终于忍不住,嗤的一声笑出来:“瞧这两个孩子,真会折腾人。”
  她一笑,其他人也笑,把屋里挺严肃的气氛就给冲淡的了。
  四皇子过来的时候,已经听说了这事儿。潮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头一天就闹出这样的事情,虽然最后是一场虚惊,可总是让这个乔迁的吉日显得不那么完美。
  结果四皇子却说:“出点事儿也好,让他们都警醒一下。在宫里和在府里不一群,现在的情势,也不能说是就天下太平了……”
  潮生也点了点头:“今天忙吗?”
  “还好。”四皇子说:“大事儿也没有,先帝嫔妃都要尽快迁移安置,都是这些琐碎的事。”
  这倒是,这件事绝对是太琐碎了。不数不知道,先帝的女人实在不少。魏公公把名册也呈给潮生一份,头上第一个就是贵妃朱氏,接着贤妃贺氏、德妃李氏、丽妃姚氏、安妃陈氏,下头还有大批的婕妤,美人,才人,宫人……潮生眨下眼。
  陈妃……老熟人了。
  这些妃子们的安置是有区别的,生育过的是一个待遇,没生育过的那又是一个待遇。可是陈妃,她怀过,没生下来这得算到没生育过的那一拨里。
  潮生都替陈妃觉得冤枉。这位娘娘,怎么总是卡在青黄不接,进退不得到的关口上呢?从以前她就是这样,到了还是这样,真不知道她是运气不好还是人品不好。
  潮生有个疑问,她小声问四皇子:“陆氏,在哪里?”
  ————————————————
  今天应该还有二更吧?不过不知道几点,大家可以先睡。

    第三一七罪状

    其实潮生更想问,陆氏现在是死是活?
    嗯,多半是活的。先帝早就写好了一份废后的诏书,却和传位诏书放在一起,这里面的意图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不就是怕新帝登基陆氏掣肘么。既然陆氏已经被废,就不可能被新帝尊为太后,她的儿子也再也不是中宫嫡子……
    潮生觉得,对妻子和儿子这样,先帝也够心狠的。
    想到这个,她不免多看了身边的丈夫一眼。
    这个男人……以后不会对她也玩这一手吧?当然,四皇子的人品,潮生是信得过的。可是人当了皇帝,说不定会就会变啊……
    四皇子不知道潮生心里浮想连翩,且越想越不靠谱,他说:“陆氏现在暂拘在北巷。本朝历代还没出过被废的皇后,所以也没有前例可循。”
    很好,陆氏也算开了个先河,以后再有废后,这就有例可循了。
    四皇子问:“你想见她?”
    潮生摇摇头:“我见她干嘛啊。”又没吃饱撑的。
    当然了,在一般比较狗血的电视剧里,胜利者总得去失败者面前耀武扬威,血泪控诉对方过去对自己的迫害,通常还会送对方上路……不然的话,就成了锦衣夜行,胜利果实来得也没那么甜美。大家也对这样的场面喜闻乐见。陪主角憋屈N久了,还不得给观众一个痛快啊?
    可是潮生和陆皇后——没什么直接仇恨啊。
    不要紧,没仇恨,可以制造仇恨,培养仇恨。
    这不,四皇子就跟老婆培养起来了:“这件事儿大姐夫没有和你说过,我一开始也并不知情。当初陆达不过是四五品小官儿,陆氏在宫中也没什么权柄。陆达和人一起勾结着,盗卖建州、康州、昆州营库里的军资。人死了不少,可那些东西和饷银一点都没找回来。勇毅将军后来督镇昆州的时候,却发现敌军所用兵器有异……”
    潮生全明白了。
    合着陆达胆儿够肥的,想钱想疯了吧,把军资盗出去就卖给敌方了!然后还让自家老爹给发现了。那没得说,肯定要陷害+杀人灭口啊。而且陷害的罪名还是通敌。得,真通敌的活得倍儿滋润,忠臣良将却蒙受了不白之冤——狗血,忒狗血了。
    据潮生的判断,陆达这人虽然很贪,可是并不算老谋深算。这事儿他一个人干不了,陆氏肯定有份儿。
    这么说起来,陆氏还真是她的仇人。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啊。
    但是……嗯,历史太久远了,潮生还真不太能恨得起来,也没有要亲自上阵去奚落践踏陆氏的冲动。
    “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大姐姐和姐夫查了许久了,后来终于弄到了当年陆达通敌的书信,这可是铁证。”
    也有书信?
    潮生的爹也是败在书信上的,想不到陆达也有书信。可见这书信实在不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干坏事儿,千万别写啥信。
    其中的细节问题,潮生还是过了好长时间才逐渐弄明白的。
    比如,和陆达一起,当年盗卖军资的人里,还有何家那们俊二爷呢!此人要让他往正道儿走,那是打着都不走,要说歪门邪道,整一个无师自通啊。陆达那一封最要命的书信,就让这人给顺走了。大概是想着万一要出了事,有个东西在手里,总是个重要的把柄,起码可以保命啊,也不排除他可能想用这个要胁陆达多要好处。但是这东西成了他的催命符,陆达派人把他弄死不算,还放火烧了他的宅子,可惜那要全啊的罪证陆达没找着,也许他以为已经烧掉了——
    真对不住,坏人总是不走运。那东西没烧掉,那位俊二爷根本没把东西放家里,他和老婆一商量,把那信藏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尼庵里了。瞧,小人也有小人的智慧,虽然不是用在正道上。
    大公主两口子在昆州一点儿没浪费时间,不知怎么拐弯抹角,绕了十八个圈子,最后还是阿罗那小子,也找出了另一份儿物证来。这些东西都递到了先帝那里,最终促成了那份传位诏书和废后诏书。
    先帝不反对陆达贪点小钱,也不反对陆氏弄个小权,只要不动摇江山统治,在他看来这不算大恶,可是盗卖军资+通敌,这已经爆了他的底线了。更不要说,陆家还和猎场刺杀案扯不清干系。
    四皇子把这些惊心动魄的内幕倒给潮生之后,自己倒是倒头睡了。潮生却怎么都睡不着,也许是听了那些事情心里烦乱,也许是换了新屋子,认床了。
    潮生一点儿都不想去见陆氏,不过她在琢磨,送到方山或是关进冷宫,那是无期徒刑——也算差不多了。要报仇的话,难道给她改个死刑?
    这个可能不好,怕朝里民间会有什么闲言碎语。毕竟先帝的遗诏也是废后,不是赐死。现在的皇帝上台没两天就把废后弄死……不大说得过去。
    再说,潮生真没杀过人。
    要是她以前知道这件事儿,那人生也有个明确目标——报仇啊,孤女血泪啊……可是现在仇人都已经落了网了,要么死了,要么判了无期了才告诉她——这让她再干点儿什么呢?
    算了,不去想这些,越想越睡不着。
    潮生抽了个空子,找了采珠来说话。
    采珠一进来,没等潮生说话,十分顺溜的跪下,磕头:“奴婢拜见娘娘。”
    潮生差点儿没翻白眼。
    “你快起来吧,跟我见什么外啊。”
    采珠没起来,维持着跪叩的姿势不动:“奴婢……是有一事想求娘娘。”
    潮生经过十公主那一跪,已经很接受事实了。反正最近有事儿求她的人不少,采珠想求什么呢?以她们的关系,采珠还用得对她跪求才能说?
    “徐婕妤一直无宠,身子也不怎么好,可她人很好,我们这么些年主仆情份也不薄。前些日子她也险些上了吊,幸好救下了……”果然,采珠要求的不是她自己的事:“北巷那里实在是……”
    不用说了,潮生明白。
    这也不算什么,反正到时候那么多人一总迁出来,乱糟糟的,给徐婕妤一个好点儿的住处并不是难事儿。
    对潮生来说是小事,对采珠来说可是大事了。见潮生一口应了,她倒有些回不过神来。
    “好啦,你快起来吧。”
    瞧这事儿闹的,人家都是奴婢跟着主子落好处,徐婕妤却是靠着奴婢得了好待遇。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徐婕妤对采珠一定不坏,主仆感情挺好。就冲这个,潮生也愿意多照顾着她点。毕竟这么些年采珠在她手下过得还行,潮生记下徐婕妤这个好儿。

  第三一八章 喜?

  看殿里没有旁人,采珠也放松多了。潮生让她坐,这她可死活不愿意,说:“坐着我不自在,我还是站着吧。”
  潮生也不勉强。在宫里多年,总有些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就拿潮生来说吧,一开始嫁给四皇子之后,一看四皇子喝茶就是想站起来去托茶盘——
  宫人很少能有坐的时候,采珠也是习惯了。
  “年前只怕就会放一大批人。”潮生也不用和采珠拐弯抹角:“你有什么打算。”
  采珠发了一会儿愣,潮生耐心的等着她想好。
  “我……不知道出去了……”采珠慢慢地说:“六七岁就进了宫,宫外面是什么样儿都不太记得了。出去了,日子怎么过也不知道……”
  “想回老家吗?”
  “爹娘也都不在了,不知道老家还有没有认识的人……”
  这种心情潮生理解。
  她要离开东宫,离开王府的时候,和采珠同样的茫然和惶恐。
  “这些,你可以出去了之后慢慢想着,要想回老家,我派人送你回去。要是想留在京中,也有房子给你落脚。我家中的一位婆婆因为身子不好,这次就没随我进宫。你要是出去了,就可以到她那里落脚。”
  采珠点点头,有点儿不好意思:“其实挺想出去的,就是心里没底。”
  “没事儿,都是一样的。这一步不迈出去,谁也不知道后头会怎么样。”
  潮生倒是认真的替采珠谋划过以后。
  是给她备笔嫁妆好嫁人呢?还是助她开个铺子做买卖?
  这些都可以从长计议。
  寒冬初至的时候,倒是有了一件喜事。
  寿王妃有孕了。
  这一阵子忙乱,从先帝驾崩,京中变乱,众人就一直提着心的,没有一日得安。
  这会儿倒是得提一句,先帝治丧期间,儿子里头,倒是寿王显得最为悲恸。虽然先帝活着时,这个儿子总是对父亲不够亲近,有时候甚至故意和皇帝对着干。文不成,武不就,好象处处在给皇帝添堵。可是皇帝一死,最难过的就是寿王,在先帝灵前几番哭得昏厥过去。
  这倒让很多人对他的看法改观了。以前总觉得寿王暴戾跋扈的人,现在却觉得寿王倒是个真性情的人,这份诚孝之情,发乎于心,感天动地。
  这时候,孝是人立身的根本,一个人只要存有孝心,就不会是什么大恶之人。
  先帝下葬,寿王一直养病,汤药不断。寿王妃一直在榻前伺候,自己的饮食起居倒不留心。等寿王这会儿差不多病愈,寿王妃却病倒了。太医一请脉才知道,寿王妃这身孕都快三个月了。
  寿王当然很是意外,不过,也极是高兴。这几年寿王府里都没有好消息,现在寿王妃终于有了喜讯,倒是一扫府中一直沉郁颓唐的气氛。
  当年那个孩子夭折之后,夫妻二人就有了心结。只是现在时过境迁了,两人也都不再年轻气盛的不懂事。虽然寿王抱回府一个田儿,可是田儿毕竟不是嫡子。按此时的宗法,无嫡子便不能算是有承继之人,寿王百年之后,这个王府是否能承继下去还是两说。再说,府里一直没有好消息,总让别有用心的人揣测猜疑。
  太医把消息报上来时,潮生正给宁儿喂汤。这小子的胖手里攥着一把汤匙,极力的想自己去舀汤。潮生怕他打翻了,现在只让他自己拿取点心糕饼之类的,汤羹还不敢让他试着自己吃。
  四皇子也是一愣。本来他还琢磨,寿王到底有什么急事非得在用膳的时候让人禀报,听了是这个消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