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福晋有喜:爷,求不约 >

第539章

福晋有喜:爷,求不约-第539章

小说: 福晋有喜:爷,求不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比真的还真呢。
    然后就是一群戏精们开始飙戏了。
    先是简亲王说了,伊尔根觉罗氏的侍女口供出来了,说是自己陪着伊尔根觉罗氏散步,结果失足滑了脚,两个人都掉下水了,结果伊尔根觉罗氏沉下去了,她浮上来了,这事多可怕啊,她跟主子掉水里,主子死了,她能活。
    为了活命这个小宫女就开始写故事了,走了一条宫女太监的秘道回去,换了衣服之后就开始说有刺客,然后用来掩饰伊尔根觉罗氏已经死了的事实。
    简亲王还在康熙面前认错,说自己开始也被骗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反转剧情,所以开始就轻易的放过这丫头,再从别的地方找证据,不然不会耽误这么久。
    后来呢,听同院的宫女说这个宫女晚上鬼鬼祟祟的烧纸钱嘴里叨咕着什么“别怪我啊,我不是有意的,你别来找我啊,我知道没人给你烧纸了我以后多给你烧纸啊,你把我弄死了,那就没人给你烧纸了,那多可怜啊”之类的话。
    他知道这事之后再到慎刑司把这宫女一问,就什么都交待了。简亲王特别内疚的说自己要不是办事经验不够,也不至于被个小宫女骗成这样,请皇阿玛宽恕。
    康熙一听这事心里倒是松了口气。并不会怪罪简亲王,有时候办案子就是这样,明明很简单的,但就是灯下黑,放过一个有用的线索就是成了千古谜案,简亲王能在这么短时间破了案,还是很好的,不仅没说他还赏了他。
    这事不是大事能破案就行。
    后来就将那池子打捞了一气,就找到女尸了,烂的不成人形,衣服勾着下面一块大石头了,不然不会到现在没飘上来。
    烂泥污污的,但能看到首饰确实是伊尔根觉罗氏的。
    这案子就破了。
    。。。
    这案子一破,保绶松了一大口气,这几个月,他瘦了十五斤,本来是一个健壮的微肥的男子,现在变成一个精瘦病鬼,而且成天晚上睡不好,两眼下面挂着青痕,跟个病鬼似的,有人就汇报给上级了,在皇宫里当差,生病可不行,康熙爷身子不好尤其避讳这点,就让太医给保绶看病。
    结果诊出的结论是受惊过度,焦虑心燥……
    康熙爷呢自己不想见个病鬼,怕传染了病气,他现在只愿意看那种健壮的年青的有精神气儿的人,所以就将这差使给了简亲王。
    简亲王一听,哟,这差使好啊,真好啊,正好可以按敦亲王说的那办法操作了。

  ☆、2231。第2231章 只求不狗带

简亲王就给保绶说了一些含糊的话,说皇阿玛已经知道了,但不是很确定,加上身子不好,也不想看到这些糟心事儿,劝他自己自觉些,别再当差了,自己辞职吧。
    保绶屁都没有放半个,就给康熙写了折了说寄几身子不好,害怕误事,请病假了。
    康熙就允许了,还让太医给追踪治疗。
    保绶一出门,马被人暗算了,跌了个半死,简亲王去看他,又给了暗示这是上面给他的下马威,表示有人不想让他进宫了,他要残废了不进宫,有可能是一件好事,至少命保住了啊。
    保绶现在只求不狗带,什么都听简亲王的,简直把简亲王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看,简亲王说什么他做什么,当时跌的没什么,可治着治着就残废了,日后也当不了差了。
    康熙知道后赏了点银子,让他别着急,慢慢养,总有好的一天,等好了再说。
    保绶听着吓死了,说自己不会好了,想着自己这辈子只干吃闲饭,没干过一件与祖宗有好处的的事,就自求去守皇陵去。
    残废了也是很想为大清发光发热的。
    康熙爷感动,福全的两个儿子都是好的,大儿子老实,小儿子身残志坚都不错的。
    后来听着保绶这样情真意切的,就许了他去了。还给保绶封了个官啊,也算是能养一辈子老的差使了。
    这事就算真的差不多完了。
    大家都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谐统一,只有德妃娘娘咬牙切齿,好不容易收服了一个人,还没大用呢,就被废了。
    真特么的气人。
    早知道保绶这么没用,她把他吸成人干也省得浪费了啊。
    好在她现在还有孝顺儿子四爷可以吸,不然真是觉得太可惜了。
    这几个月德妃娘娘的空间恢复的不错,她这一次穿越的身份很好,德妃娘娘是康熙宠妃,又是四爷的生母,双重身份都特别直接,所以有定期的大量补给,她甚至很快就可以对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进行下一次的试探和攻击了。
    当然德妃娘娘心情还行,四爷最近心情也还是不错的。
    总算是在所有的不快乐中找到一件快乐的事了。
    他和德妃娘娘和好了,开始双方都显出某种程度上的僵硬,可随着时间和两个人都有意促进双方关系,那就越发的好了。
    好到,四爷觉得其它的事有些不好,也没什么了,毕竟母爱对一个童年缺爱的男人来说,真心很重要的。
    特别是大清那会子重孝道,一家子儿女多难免就十个手指有长短,大家对父母之爱的渴望远胜于夫妻之爱。
    比如对一个男人来说,兄弟姐妹多,父母爱谁有选择,一般都是父母爱谁资源偏向谁,谁就生活的更好。这完全是下对上的渴慕。
    而妻子,依附自己的,不爱自己能爱谁。这完全是上对下的俯视。
    三个人的身份高低完全不同的。父母永远高于孩子,就算是未来,四爷真成了皇上,那德妃娘娘也是太后!

  ☆、2232。第2232章 骗人的最高境界

不管四爷如何高贵,德妃娘娘至少在身份上还是高四爷一截,拿孝道去制约四爷,就说不能拿四爷怎么办,至少会让四爷心里难受的很。
    四爷又是一直心思重的,所以老是受这样的气,闷在心里无人可说,也是很容易早死的。
    德妃娘娘最近还是不时的提到小十四,说你们兄弟俩个是最亲近的,他在外,不知道会不会出事,这么长时间,她很担心。
    以前德妃娘娘说这个,四爷就会觉得好烦的,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见到十四就会臭着脸骂一顿,搞得十四爷也是越发的讨厌这个哥哥,可是现在四爷听着德妃娘娘的话,觉得特别有道理。
    额娘就生了兄弟三个,老六不在了,就剩下他跟十四,当然是希望她对十四好些。
    何况老儿子大孙子额娘老太太的心头肉,就是普通人家也是更爱小儿子的,何况德妃娘娘也是解释过了,她以前也就是告诉自己不能把四爷当自己儿子了,那会给四爷带来危险,要骗人的最高境界把自己都要一起骗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年来的母子隔阂。
    但这一次的事件,她对某些人也是有些怀疑,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吗,生死之间,她就觉得对不起四爷,当初他小小个儿也不是自己想去认别人做额娘的,她不应该这么多年都想偏了,不是这一次生死关,她还堪不破这迷雾呢,感觉自己这么几十年的经白念了,现在才是突然明白了,就跟佛家的顿悟是一样一样的。
    总之,她说的全是四爷爱听的,而且声音容貌外加对十四爷的偏爱都没有变。只是十四不在身边多分了几分疼爱给他。
    四爷不会怀疑的,别人敢怀疑就是戳他心果子,所以四福晋识相的很,一点也没多说什么。
    何况,说德妃娘娘跟以前大不相同的话,谁相信呢,活到德妃娘娘这样高的地位,能轻易的……
    反正想想都是罪过。
    四福晋心想,只要德妃娘娘不找她麻烦,这事她也不想惹丈夫生气。
    这事太大了,她不谨慎不行。
    不过总是感觉到德妃娘娘有一种淡淡的……违和感。
    四福晋是个细心人,重在观察,多看多听少说话,一切记在心里。
    其实身边有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她并不是你的队友的时候。
    好在德妃娘娘也是个心机深的,知道四福晋有些怀疑,但确是让对方抓不住一点把柄。
    以前的德妃娘娘不喜欢四福晋,现在的德妃娘娘照样不喜欢四福晋这可没毛病。
    只是以前的德妃娘娘会刁难四福晋,现在的德妃娘娘只是无视四福晋,这点其实对于四爷来说就是一种进步了,他都不能要求太多了。
    四爷的大女儿十六岁了,好在抚蒙的宗室姑娘们一向十八岁出嫁,这会子只是大概的意向会定哪一个,她们当然是不会选秀的,所以指婚的日子并不局限于明年的选秀年。

  ☆、2233。第2233章 母慈子孝

四爷也是很操心这事儿。
    女儿天生弱者,嫁去蒙古,跟送羊入虎口似的,简直是不能更糟心的事儿了。
    德妃娘娘就给四爷出主意,说能保住一个女儿嫁在北京城,让四爷回去考虑考虑,可全保下来是不可能的。
    四爷一听,这就是亲娘才能这样,拿自己命换来的功绩跟皇阿玛谈条件,保着孙女儿,当下四爷觉得这样不合适,就不同意。
    德妃娘娘叹息道,这也是你十四弟孩子还小,到他家女儿大了,说不定就要让你照顾着不外嫁了。
    这话意思就多了。
    四爷沉默了,他现在机会小多了,皇阿玛对着老十父子就跟亲香的一样,虽然没明说,但意思,可比去年对自己还要好三分呢。
    毕竟比起自己和老八,皇阿玛可算是自打小福瓜生下来就特别宠这孩子,十一年一直没变过。
    再说小福瓜这个孩子,给人的压力,远大过老十。
    四爷想着,这孩子是下一代,如果是自己这一辈儿的,说不定连自己都服气的,天生的上位者派儿,君子风度十足,从来不生气一样,却能一言半语的将自己那个挑刺的傻瓜儿子弘昐给说的抬不起头来。
    那种将威严含在温和中,真不是一般孩子能有的,这完全是久经历练的老江湖们才会有的。
    四爷就在很多名臣大将中才偶然发现有几个这样不怒自威的,他自己也是这样的性子,但四爷觉得自己在小福瓜那会子,是完全没有小福瓜能服众的。
    小福瓜不仅将自己的五个弟弟教育的明明白白的,没有一个不服他不尊重他的,甚至堂兄弟,也是听他的。
    比如自己家的弘晖,明明比小福瓜大那么多,可他就是会经常心甘情愿的为小福瓜做事,一副大哥哥宠弟弟的模样也是让人服气的。
    但四爷更多的看到了小福瓜说服别人的能力。
    他就想着如果自己是皇阿玛,那会选择谁呢?当然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因为四爷自信的认为,自己比老十要强上八百里路,老十拍上千里马也是追不上自己的,皇阿玛只要逻辑正常,都不会选择老十。
    但,如果皇阿玛和汉朝一样,直接立皇太孙,跳过儿子……
    这个就有些危险了。
    四爷觉得自己肯定是比小福瓜更懂得怎么治理好一个国家,更能胜任当皇上这份差使,但……小福瓜胜在年青有潜力,胜在比自己更会讨皇阿玛欢心,胜在他的年纪对于正在老去的皇阿玛没有什么威胁吧。
    德妃娘娘就说,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你不想要都不行,不是你的不要强求,强求也不好,所以努力做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总会有人客观的看到他做的事的,其它的不用想太多,想太多了容易伤身子,没一个好身子,说其它的都是没用的。
    德妃娘娘主要是想着从儿子身上吸龙气比较容易啊,隔一辈儿,从孙子身上吸龙气就难度大些了,还是让便宜儿子好好保养的好,别和历史上一样早死了。

  ☆、2234。第2234章 虎头失踪了

德妃娘娘不再加重四爷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每每就想些保养的,养生的方子和药膳,四爷来了就给四爷吃一些。
    四爷心情好,龙气足,德妃娘娘吸着也是更爽一些的。
    她身心愉快的,就不太想让原文瑟愉快了。
    。。。
    七月里又出一件事儿,对原文瑟家有一些冲击力的。
    就是小福瓜的哈哈珠子虎头失踪了。
    这一件事特别奇怪的,虎头每天伴读但都是走读的,所以晚上出宫就是自己走回去,以前穆克登会派家人驱车去接,可等虎头都十三了,到了快要结婚的年纪了,又长得比同年孩子要高大一些,一身的功夫不说多强,但自保问题也不多大的。
    加上小少年的更喜欢自由,所以他也就是自己回家了。
    这跟象我们现在初中生放学自己回家一个道理,因为真没多少危险。
    可那天穆克登的家人等到天黑了也没等到虎头回家,金叶子做为小福瓜的精奇嬷嬷,现在并不怎么当差,虽然管着小福瓜的一些内院的事,但小福瓜不在家,她不仅能准时下班,还能每月按天休假的。
    她当然是最早发现不对,就派了人去找,守宫门的侍卫说了,虎头一个人回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