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58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58章

小说: 八十年代锦鲤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蕊稀奇“舅舅; 他们不怕被哄抢啊。”

  前头为了二两毛线,湖南路据说都有人挠花了脸。

  舅舅漫不经心地看过去“这有什么好抢的; 现在敞开来供应,五千块钱一台谁买啊。”

  眼下大家一年的收入不过千把块。不吃不喝攒五年的钱买台录像机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太疯狂了。

  “前面还抢着买呢。”林蕊清楚地记得她中秋节坐车经过商场的时候; 一群人在排队买彩电。

  于兰的小姨在人民商场当售货员,听说他们那儿出雪花的电视机都有人抢着要。

  犹豫一会儿; 坏电视都也叫人截胡了。

  舅舅叹了口气“这不是此一时彼一时么。”

  涨价的消息一起; 人人都恐慌以后买不到东西; 所以拼命抢购。

  等到政府紧急叫停物价闯关; 对经济实行全面整顿; 又开始提高银行利率; 最重要的是大家发现好像东西也还能买到,那股购物冲动就偃旗息鼓了。

  眼下电器逐步卖不动是大趋势。有钱买的基本上都买过了;没钱买的; 就是害怕它接着涨价; 那也只能干看着。

  不少手上囤着货的倒爷该开始头疼了,别说赚钱; 他们能不能保本都成问题。

  林蕊恍然大悟,难怪孙泽表现得那么积极呢。合着歪打正着,她恰好说准了销售狂潮的时间点。

  这不正好论证了她干爷爷的神通广大么。

  舅舅笑着摇头“也该他们亏一回了,这倒买倒卖的; 靠的是公权私用。再这么下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现在人民群众对官倒的不满声越来越大,政府要不壮士断腕,后面惹出乱子来就难收拾了。

  林蕊对舅舅的感慨没兴趣。她一门心思地暗暗祈祷,苏木可千万得拦住干爷爷,到手的鸭子坚决不能飞了。

  入了秋,天黑的早。外头都黑透了的时候,公交车才开到港镇。

  月亮像是被天狗咬掉了半边脸,羞答答地藏在黑云后面。

  林母抬眼看天,笑着点头“月亮撑黑伞,明儿是个大晴天。”

  越接近粮食成熟的日子,农民就越害怕刮风下雨。

  熟透了的谷穗沉甸甸,一刮大风,稻子就要倒伏。再下两场雨的话,得,也不用收割了,稻谷直接泡在田里头发了芽。

  林蕊这回没坐舅妈的自行车大扛,也没靠着拖拉机后车厢兜晚风,而是上了一种被称为“马自达”柴油农用机。

  她挺乐呵的。

  印象中她上辈子还是小时候坐过马自达,后来这车就在取缔“三小车”的整治中消失。再后来网约车频繁出事被整治时,这种车又开始悄然出现在街头。

  只是那个时候,她已经习惯靠地铁跟共享单车出行了。

  眼下港镇既没有出租车,也没有通往各个村庄的公交车,这种新出现的燃油助力车成了人们出行时除自行车的第二种选择。

  “马自达”后车厢只关下半截,晚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香气。

  金秋十月,果然是收获的季节。

  远远的,林蕊看到黑暗中有橘红色的火光,好奇地问“现在也在田里烧稻草吗”

  上辈子,每到麦收稻收季节,她家对门在区政府工作的叔叔就要被抽调去监测队。卫星二十四小时监测,村村都有负责人,禁止燃烧秸秆。哪片出了问题,哪片就要人担责任。

  苦不堪言的叔叔私底下还跟她后爸发过牢骚。这就是柿子专门捡软的捏,真要治理雾霾,让工厂的大烟囱还有街上所有的小轿车停开一个月,保准效果比禁燃一百年秸秆都好。

  林母哭笑不得“你怎么净说傻话啊。稻草当然得拖回家。真这么烧了,你就吃生米生菜。”

  “那烧的是什么”

  “稻草杆子,稻子的根。十一月份就要种冬小麦撒菜籽了,这么短的时间,根烂不掉,还会吃土肥,要烧了,然后草木灰能当肥料用。”林母叹气,“我们蕊蕊真是城里的娇小姐了,什么都不知道。”

  舅舅笑着应声“别说蕊蕊,鹏鹏也搞不清楚。前头还问我什么是挑河泥。”

  林母笑道“你问蕊蕊,她还不是照样一问三不知楚。你别说,现在没了生产队组织挑塘泥,我看塘里头的水都没以前清了。”

  以前池塘真是清澈见底。农闲时节挑塘泥沤肥料,是每个生产队的重头戏。

  林蕊对塘泥兴趣不大,只好奇秸秆根“那以前生产队怎么处理稻草根啊”

  “用钉耙用锄头挖啊。”林母揉着女儿的脑袋,忍不住忆苦思甜,“你现在是什么都不知道,往前倒推十年,你这么大的已经算半个大人要拿工分了。”

  公社时代,麦秆油菜杆子以及稻草都属于生产队的集体财产,一部分留作生产队的耕牛当饲料,一部分卖给造纸厂挣外快,剩下的由生产队分给队里头各家各户当柴火。

  大家伙儿都嫌分到的稻草麦秆不够烧,争先恐后去挖田里头的杆子。

  “这个已经是香饽饽了,其他的没办法,到野地挖草根的,上山砍柴的,还有掏钱跟人买的,什么招儿都能使出来。”林母叹气,“现在反而只能放把火烧掉了。”

  林父颇有远见性“等着,以后恐怕连稻草也是一并烧掉。以后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现在不是有煤气灶么,到时候大家估计更愿意烧煤气罐,省事。”

  “以前倒是推广过沼气呢,不过太麻烦也不实用。”林母看着渐行渐远的野火,自言自语,“以后这怕是会出事的。”

  农村田头都是电线杆子,这么烧着,搞不好就会闹出事情来。

  林蕊一拍手,激动地强调“所以要养殖蚯蚓啊。这样稻草也被处理了,蚯蚓还能产生经济效应。”

  舅舅放声大笑“我们蕊蕊以后是要当个蚯蚓状元了。”

  林母无奈地摇头“她啊,她是钻进钱眼里头翻筋斗才对。以后当个什么呢,反正得天天数钱才行。”

  林蕊瞅了眼她妈,默默地扭过脑袋。

  郑大夫,您女儿将来可是要当官的。天天数钱,那是要犯错误的。

  嗯,坚持林主席的升官路线不动摇。

  “马自达”一路突突突,直接开到了外婆家,林蕊没能摸黑去看她心心念念的蚯蚓大棚。

  外婆直接用梨子糖水堵住了她嘀嘀咕咕没完没了的嘴。

  她端着碗陪老太一块儿吃冰糖炖秋白梨,又听了一段单田芳先生的白眉大侠,然后被她妈催着上楼睡觉。

  第二天一早,林蕊爬起床也没能去看塑料棚里头的蚯蚓。

  因为她在堂屋看到了她姐跟卢定安。

  “姐,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军训吗”林蕊高兴得一蹦三跳,猴在了她姐身上,“哎呀,你晒黑了起码两个色度”

  天啦,原来吉永小百合晒黑了是这样。

  不能不承认,颜值高就是扛得住。她姐的脸都晒成小麦色了,一笑一口白牙,居然还是美得不像话。

  “什么怪话,还色度。”林鑫哭笑不得,扒拉开妹妹猴在她脖子上的胳膊,正色道,“我问你,作业写了没有”

  “姐,你都一个月没见我了,你就不想我吗”林蕊顾左右而言他,企图打感情牌,“我可是天天想你想到睡不着。”

  好端端的谈什么学习,多伤感情。

  林鑫丁点儿面子也不给她留,当场拆妹妹的台“真没发现,刚才我上楼看了,是哪个睡得跟小猪一样。”

  林蕊臭美兮兮的“哪儿有我这么好看的小猪啊。”

  外婆端着早饭上桌,招呼他们吃饭。

  听到小外孙女大言不惭的话,她直摇头“行了,吃饱了才好看,赶紧上桌。”

  林蕊揉揉眼睛,打了呵欠,好奇地左右张望“我爸妈还有舅舅舅妈他们呢外公去喂鸡了啊”

  外婆看她傻愣愣的样子就想笑“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下田啊。你吃你的饭,别担心,鹏鹏喂鸡去了。”

  林蕊汗颜,赶紧往嘴里头扒饭,小声嘟囔着企图挽回尊严“都不喊我一声。”

  说好了她今天要下田的。

  林鑫无奈地往她粥碗里头扒了一半鸭蛋黄“叫你那也得喊得醒你啊。”

  睡得四仰八叉的,那叫一个香。这点儿大的人,恨不得霸占整张床,一点儿睡相都没有。

  外婆又端了淋了香油的酱刀豆上桌,招呼卢定安“小卢,你也再吃点儿。中午开饭迟,到时候容易饿。”

  刀豆放在酱里头,吸收了大酱的鲜味,好吃的不行。

  林蕊老实不客气地先自己夹了一筷子,然后眯着眼睛似笑非笑地看向卢定安“卢哥,你来郑家村有事儿吗现在农忙时节,镇上的厂子都要停工的。”

  霍,看你还搞乡镇企业运营情况调查不。

  卢定安从善如流“我事先没做好调查,来了才知道。不过既然农忙,我也该跟着下田的。”

  外婆连连摆手拒绝“不要不要,小卢你是客人,就在镇上转转或者在家看电视。没关系的,我们家六个劳动力,忙得过来。”

  卢定安还在跟外婆你推我往,林蕊先不耐烦了,她冲去房间跟老太打招呼“老太我下割稻子去了啊。”

  老太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白眉大侠,为里头人物的命运唏嘘不已。

  听到重外孙女儿的话,她抬起头笑“好,老太等蕊蕊割下来的稻碾米啊。喊你外婆给你舂米粉,香的很。”

  最后一句话,她故意压低了声音说。

  林蕊笑嘻嘻地应声,跑出来跟她外婆咬耳朵“老太想吃米粉糊糊了。”

  外婆哭笑不得,声音也放的小小的“她是家里的老太君,还开不了这个口。”

  非得借着孩子的嘴巴说出来。

  老小孩老小孩,真是越老越小。

  外婆无奈地摇摇头,转身拿刚灌进开水瓶里头的热水冲了碗米粉糊糊。她倒是没觉得这玩意儿有什么稀奇,不过她婆婆好这个胜过于奶糕。

  外婆调好米粉糊糊后,示意小外孙女儿“去,给你老太端进去。要不要我给你给冲一碗”

  “不要,我吃饱了要下田了。”林蕊兴冲冲地拿起草帽扣在脑袋上,然后又被外婆追着戴好护袖,这才在外婆纵容孩子胡闹的无奈跟随下,冲去养鸡场找自家表弟。

  她又不认识郑家的田地怎么走,自然得找鹏鹏当向导。

  一个礼拜不见,养鸡场没有大变化,就是黄绒绒的小鸡仔明显要比中秋节的时候多一些。

  看得林蕊两眼放光,这黄的不是小鸡,而是黄金,是金光闪闪的钱。

  外婆又是心疼又是埋怨“你舅妈啊,就是闲不住。等农忙过了,还要找人把鸡舍给建起来。我看她一个人能当几个人用。”

  现在农村的泥瓦匠多半兼职,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要抢农活,眼下哪里顾得上盖房子。

  “根生手不方便,不然就他几天头的功夫就能盖好鸡窝。”

  林蕊稀奇“根生叔叔还会盖鸡舍”他不是小工吗

  外婆奇怪地看着外孙女儿“你根生叔叔怎么不会啊。你吃饭的灶台就是根生叔叔打的,这么快就忘了啊。”

  林蕊心道,她就没这个记忆。

  “唉,盖好了鸡舍更忙。你舅母要养几百只鸡下蛋,到时候真是要累弯了腰哦。”外婆倒没留心小外孙女儿的尴尬,只自顾自替儿媳妇担忧。

  鹏鹏给小鸡加了把饲料,笑着应和自己的奶奶“我妈说要现代化机械化养殖。教授也说人力应该是最值钱的,能用机器做的事情,绝对不应该不浪费劳动力。”

  他一张口,林蕊顿时发现了新大陆“鹏鹏,你掉牙了。”

  可怜八岁的小男孩顿时脸涨得通红,愤怒地盯着自己的二表姐“你就不换牙吗”

  林蕊相当厚颜无耻地龇着一口白牙“我已经换完了啊。”

  “行了,你就作怪。”外婆点了下林蕊的脑门,招呼孙子,“走,跟你姐去田里,她还要割稻子呢。”

  郑鹏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二姐,你行吗我们班虎成礼拜三就割到手了。他奶奶气得要跟他妈拼命。”

  结果最后倒霉的人变成了虎成他爸。因为婆媳双方都对他不满意,拒绝烧饭伺候他。

  不过在虎成连着吃了两天半生不熟的糊饭之后,婆媳俩终于重归于好,今早还一块带着虎成上街去了。

  郑鹏悄悄跟他二姐咬耳朵。

  虎成都恨死了,因为割到是左手,所以老师没有免除他的作业。

  林蕊笑翻了。学渣的共性果然从小到大,小学生也对作业没有爱。

  她还想掀开塑料帘子看蚯蚓的生长情况,鹏鹏赶紧拦着不让。结果他没拗过自己的二表姐,愣是被她闯进去看了眼。

  门帘子一开,林蕊就后悔了,她差点儿没被臭晕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