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483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483章

小说: 八十年代锦鲤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来,还愁白乡不是十里八乡都羡慕的富裕乡镇?

  孙泽笑得意味深长“老百姓除了会用手投票,还会用脚投票。”

  除了极少部分脑子中毒已深没得救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人都是谁给我好日子过,我就跟谁走。

  魏镇长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没错,是这个理儿。衣食足而知礼节,仓禀足而识荣辱。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我们都要去做。”

  孙泽笑了笑,突然朝还在哭泣的阿帕丽大婶喊了句什么。

  阿帕丽大婶慌慌张张地过来,要对孙泽说话。

  孙泽做了个停下的手势,转头看副乡长“你跟她讲,要是真觉得羞愧的话,就去好好教育她儿子。”

  她教育不好,就只能由国家跟政府照顾了。

  阿帕丽大婶连连点头,主动保证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

  孙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连话都没顾上跟林蕊讲两句,就急急忙忙带着阿帕丽大婶回去。

  他在心里头叹了口气,的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大家的作风太过于粗犷,居然到现在都没搞清楚那几个人的身份背景跟来历,还得人家家属自己找上门。

  魏镇长看着孙泽风风火火的背影,笑着转头看打字员,下巴示意林蕊的方向“姑娘,你好好盯着她,她就是个从钱眼里头钻出来的丫头。”

  林蕊将这话当成赞美,从善如流,也提醒副乡长“魏镇长一肚子致富经,在我们江州都出了名的。您可千万别放过他。”

  魏镇长赶紧摆摆手,往枣林别处走。

  直身后的笑声远了,他才端正了颜色,面容肃穆的跟副乡长攀谈“我这几天大致了解了点儿情况,你们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的速度。”

  副乡长点头“首长也说政治问题的根源就是政治问题。”

  魏镇长笑了起来“你们这儿的情况又要比我们复杂一些。我们那边从古代起就是见神拜神,见佛拜佛,至于拜的是什么神什么佛,那根本不重要。”

  老百姓们一门心思琢磨着,就是怎样将自己的日子过好。

  可以说他们是小农经济,小农思想。可这样一来,只要是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他们就能够一门心思的去做。

  “你们这边想的多,就得多关注老百姓的思想动态。”魏镇长面色严肃,“那个发动学校老师给家长宣讲的主意很好,但我觉得还可以再多做一步,宣讲的报纸一面印汉文一面写维语。”

  副乡长张张嘴巴,想说什么。

  魏镇长却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听自己说完。

  “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传递信息。你得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懂。这样,你们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魏镇长挑挑眉毛,“你甭怕大家就没心思学汉语了。你看看我,现在一把年纪还在学英语。这只要知道有用,人就会主动去学。”

  他说话的功夫,前面又迎头走来一队人马,林鑫跟卢定安打头。

  魏镇长朝他们招手,然后笑着回头看副乡长,朝人家挤眼睛“你叫伊力哈木江同志放宽心,这点儿小阵仗吓不跑我们。既然咱们结了对子,那你们就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绝没有放下兄弟逃跑的道理。”

  看,他们不是把专家也找来了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浅浅的 10瓶;臭宝他胖妈 7瓶;青木瓜沙律、萘音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正文 南。疆这么美

  林蕊跳起脚来强调; 专家明明是她请来的。

  南疆是我国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比起海滨城市,它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干燥缺水。

  林蕊有在东海以及南海上种植耐盐蔬菜的经验,但是那些地方气候以及海拔都跟南疆不同。

  少女心里头犯怵; 愣是在江州蔬菜研究所里头各种撒娇耍赖; 只差满地打滚。

  一直磨到博士姐姐看不下去,勉为其难地点头同意开完会就过来瞧瞧; 她才一个跟头翻起身,转而给小姐姐表演猴拳。

  秦师兄深谙她的本性; 毫不客气地吐槽“她就是个二皮脸;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一想到开学后有门基础课得自己给大一新生授课; 秦师兄就脑袋疼。

  林蕊这个恬不知耻的丫头,他辛辛苦苦养了好几个月的蚯蚓产生的黄腐酸; 被她一股脑儿打包给了李东顺。

  小丫头片子还振振有词,在肥沃的土壤上改善土壤质量,算什么真能耐,要去就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

  可怜他千挑万选出来的超级蚯蚓都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被迫漂洋过海去荒凉的海岛上当垦荒牛了。

  林蕊理直气壮“人家在海岛上活的好的很呢,说不定人家早就嫌弃你地方小憋仄,活动不开来手脚了。”

  听听; 这是人说的话吗?蚯蚓哪儿来的手脚!

  林蕊笑嘻嘻地冲秦师兄做鬼脸; 迫不及待地催促“快快快,咱们的超级蚯蚓晕不晕啊?哎哟,可怜的宝宝; 一下子跑到这么高的地方来,肯定不舒服吧。”

  秦师兄差点儿没被她气晕过去,不舒服的人是他好不好,他到现在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林蕊一本正经,严肃地点点头“师兄,你这样是不行的,你得加强身体锻炼。”

  方博看着秦师兄太阳穴直跳的样子,忍俊不禁“有你的黄腐酸帮忙,我看这儿的盐碱地能种菜。”

  他拿出菜种的时候,林蕊立刻发出惊呼。

  天啦,是冰菜!方博一出手就是c位出道大手笔。

  少女完全掩饰不住嫉妒之心,她都还没种过冰菜呢。

  “方哥,你什么时候改良好的冰菜?怎么都没有拿给我种呀?”

  方博一本正经“一村一品,我看你种的东西太多了,怕你混乱,所以给你规划一下。”

  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博士姐姐点头道“这里就先种冰菜跟洋菠菜,这两种长得快,试验起来也比较简单。”

  方博蹲在地上查看土质。

  林蕊立刻急了“不是这儿,这儿都能长枣树了。咱们要种就种什么东西都长不出来的地方。”

  不然还叫什么垦荒,这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啊。

  魏镇长闻声龇牙咧嘴,啧啧感慨“看到没有?女生外向啊。”

  林蕊瞪眼,抱着苏木的胳膊宣示主权,要向她也是向着她家的小美人。

  “小姐姐,你们这儿哪里光秃秃的不长东西,盐碱化最厉害?”

  打字员在脑袋里头搜寻一圈,立刻走在前面领路“阿图汗村往南有一大片盐碱地,草都不长的。”

  林蕊立刻来了精神,欢欢喜喜地跑起来“对,要的就是这样的土地。”

  方博差点没气晕过去“你可真会给我挑地方啊。”

  林蕊开始一迭声地戴高帽子“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才能体现你的能耐呀。”

  方博这才勉为其难地点点头“先种一段时间试试看吧,要是不行的话,我们再改种其他品种。”

  他只在太阳底下站了一会儿,就觉得晒得吃不消。这么充沛的光热资源,要是不用来种植水果,实在太可惜了。

  “下一步咱们在这儿种植黑枸杞吧。”方博一边走一边打量周围的境况。

  博士姐姐还有秦师兄也做着同样的事情。

  当然人家看的是风景,他们看的却是这儿都有什么植物跟动物,以此判断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

  秦师兄看着枣林还琢磨着,等这边条件成熟之后可以考虑林下种植中草药,说不定经济效益更高。

  南疆的气候条件实在太极端了,这种环境不适应一般的作物生长,但是极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植物品质反而更高。

  林蕊高兴得直嚷嚷,她也是这么想的。

  这儿的阳光条件实在太好了,其实完全可以生产高品质的水果。

  因为盐碱地的存在,当地人种植非耐盐作物时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淋水浸地洗盐或者是索性换土的方法。

  这两种方式耗费的资金都非常多,况且前者这儿本来就缺乏水资源。

  “所以种吃盐的蔬菜,让蔬菜实现土地的净化是最省事的方法。”少女信心十足,“我们在东海种了两年海芦笋跟洋菠菜,现在土里头盐分含量还不到以前的13。”

  距离海滩远的改良后盐碱地,今年已经种上了芦笋,又给承包户增加了致富新门路。

  打字员小姐姐听了立刻高兴起来,他们白乡之所以到今天经济情况还是不理想,就是因为有大量的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所以大家才挣不到钱。

  一行人走出枣林,恰好卢定安跟林鑫检查完护林人值班室的净水系统出来。

  大家汇合了,直接坐上大表哥的车往村子外头的盐碱地去。

  大表哥看上去有些蔫吧,因为这几天他虽然一直黏着贝拉,但是大美人根本不搭理他。

  平常他忽悠小姑娘的各种手段,到了大美人面前就成了拙劣的小丑玩意,人家连眼皮子都不撩一下。

  林蕊得意洋洋地冲大表哥做鬼脸,痴心妄想,居然连大美人的主意都敢打,活该被虐。

  苏木伸手捏了下林蕊的手,不赞同地冲她摇摇头。

  少女立刻往小美人怀里靠,炫耀地朝大表哥示威。

  呵呵,就你这样没眼力劲儿的,还是单身情歌唱到底吧。

  大表哥咬牙切齿,他还就不相信了,他就打动不了贝拉。

  明明他一片真心可昭日月。

  车子停在盐碱地,林蕊跳下车的时候故意念了一句诗“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早点醒悟吧,大哥,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大美人这般风华绝代的人物,怎么可能跟你这种凡夫俗子呢?简直是破坏画面的和谐稳定。

  林鑫不赞同地瞪了眼妹妹,狠狠掐了下她的胳膊。

  也不知道这丫头什么坏毛病,护食护得要命。

  玲玲姐也就算了,好歹是从小就跟着一块儿长大的姐姐,小狗撒尿占地盘的领地意识勉强也可以理解。

  贝拉这儿又算怎么回事?什么人追她有这丫头什么事?

  林蕊要跳脚,跟她关系可大了,大表哥这是属于痴心妄想。

  “大美人是我……的。”

  林鑫拉下脸,伸手就要拧她耳朵。

  少女赶紧往前头跑,结果差点儿被眼前的景物晃花眼。

  妈呀,这哪里是盐碱地,这分明就是盐池。

  瞧这白花花的,直接炼盐说不定效果还更好些。

  他听老太说,以前农村里头就有专门的炼盐户,利用洼地里头积攒起来的盐碱土提炼硝盐。

  除了自己吃之外,这种硝盐还用来制作爆竹。

  她嘴里头说着怪话,人倒是挺老实的,下来直接看情况。

  打字员小姐姐小时候就住在这个村里头,对这儿环境比较了解。

  当年垦荒队过来想把这儿改造成良田,最后花费了好大的精力,却还是不得不放弃。

  “打过井,就是井水也是苦碱水。”小姐姐在前头领路,示意众人看,“连棉花都种不下去,最后没办法就只能放弃。”

  副乡长主要是负责农业的,心里头有本账“像这样的土地,我们这儿加在一起有近万亩,耐盐碱地棉花也种不了。”

  方博蹲下身,伸手捻了把土,对着太阳仔细观察性状。

  副乡长眼巴巴地看着他“这个土能长庄稼不?长不了庄稼,长牧草也好。”

  乡里头有不少人家养着羊,一直愁草料不足的问题。

  林蕊摊手“要是这儿有水的话,就算是咸水,种大米草也好啊。”

  那玩意儿真是好长,到后面就连东海养鹅的农民都不愿意消灭大米草了。

  因为单靠着大米草跟水葫芦就能把鹅养得肥嫩又结实,还不容易生病。

  方博在心里头盘算了一番,拿定主意“牧草的话,我试着种种饲用高粱,那玩艺儿耐旱耐盐碱而且根茎是甜的,也可以用来榨糖。”

  不过第一步,他还是要种植冰菜。他对这种蔬菜有信心。

  实验室的种植结果显示冰菜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能力相当强,是天然的盐碱土壤改良剂。

  “我种两茬冰菜过后,你看看能不能生产出足够的黄腐酸来再改良一道土壤,咱们再尝试一下新品种。”方博回头看秦师兄,“既然是一村一品,我们就尽可能多安排几个品种。我看看后面能不能种黑枸杞。”

  冰菜毕竟不方便运输,目前他还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深加工方法。

  白乡的交通又不方便,运输出去成本太高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