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459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459章

小说: 八十年代锦鲤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定安打断林蕊的话“下岗职工?”

  这又是从港台还是国外传来的什么新词?

  “就是被国企踢出去的职工。”林蕊想了想,“大概有买断工龄吧,不过钱很快就会花完。总之,在这种情况,夜市肯定会火爆。你看现在晚上外头是不是卖吃的不少啊。啤酒尤其好卖,小龙虾配啤酒,绝配。”

  她前晚买灯泡的时候,问了下啤酒的价格,吃惊不小。

  一块钱一瓶,卖的好得很。

  这说明什么啊?说明老百姓的购买力根本不低。人们手上揣着钱呢,就等着有好东西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万元户怎么来的?像她爸那种一样每月九十八块五,怎么也攒不成万元户。

  虽说按照既定路线,林蕊今后肯定能混得不错。不过先挣钱改善一下生活环境总不是错误吧,她起码得能每天都在浴室痛快洗个热水澡。

  卢定安被林蕊逗乐了“你这么小就想着下海啊。”

  林蕊摆摆手“我明年就初中毕业了。”

  卢定安端正了颜色“蕊蕊,还是要上学的。虽然现在整个环境都浮躁,停薪留职的,急着下海的,挣快钱的人不少,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作为支撑,他们很容易成为浪潮下的牺牲品。”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什么时候都能扯到宏观上。

  林蕊赶紧强调主题“实践出真知。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要调研乡镇企业发展,还不如自己先尝试如何挣钱。这样一来,才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卢定安将来可是要当大佬的人,哪有这么好忽悠。

  他正色道“蕊蕊,做生意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市场经济,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

  林蕊不以为意“计划经济照样也能亏死一堆人。这就好比鹅吃草,吃进嘴里头的,才知道好不好。”

  她随手一指路边摇摇摆摆排成队的大白鹅,“你看,抢在前头的鹅就能吃到草,好不好吃也只有它知道。像后面的这些,撑死了也只能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不知道是不是郑家村的鹅跟狗一样,都认生;还是林蕊擅自对它们评头论足惹毛了鹅大爷;领头的大白鹅脑袋转过来,灰蓝色的眼睛直直地盯上了林蕊。

  大事不妙。

  别看白鹅脖颈颀长,貌似温顺优雅,文人墨客素来不吝溢美之词。那是肯定是因为他们没被鹅追过,人生不完整。

  大鹅脖子一伸,长着嘴巴朝林蕊啄过来。

  林蕊花容失色,拔腿就跑。

  不是,鹅大哥,世界呼吁。

  他的话音刚落下,外头突然传来记者同伴们的喊声“苏联的军舰动了。”

  一语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拼命地往外头冲,希冀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然而无论是中方还是苏方,都不可能允许他们靠近军舰进行采访,他们只能拿着望远镜,拼命朝那个方向眺望。

  邹鹏放下手中的教鞭,轻声叹了口气“我还没来得及介绍,我们的海上急救基地是什么运转的呢。”

  什么都看不到,也不明白这些人脖子伸那么长有什么用。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青木瓜沙律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正文 国际风云起

  苏联人的军舰一艘接着一艘; 穿越海峡,仿佛鱼贯而出的鲸群。

  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都惊呆了; 完全搞不明白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记者们不敢跑去拦截苏联人的军舰,只能折回头; 试图从中国海军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可惜年轻的小海军表情严肃; 一本正经地强调,他们从不窥探任何人的行动。

  既然苏联军舰已经提前向中方报备过前来救援搁浅同伴的行动,那么他们也有权随时离去。

  无论记者如何旁敲侧击,邹鹏都咬紧牙关不松口。

  其余的战士根本不要指望; 因为大家都听不懂外国话。

  少数几个会说简单中文的,人家一句话应回头“我普通话说得不好。”

  何止是不好呀; 估计连中国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再问起来; 那人不好意思地强调“我是温州人。”

  记者只好败退。

  据说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中队就是找温州士兵当报务员。

  第二天早上,林蕊醒来的时候,先闻到屋子里头弥漫着的米粥香气。

  嗯,小菜有酸黄瓜; 那个配粥吃可香了。

  林鑫坐在床上喝粥,看到妹妹揉眼睛,赶紧招呼“醒了?快点儿刷牙洗脸。吃过饭咱们去外婆家,早点天凉快些。”

  小饭桌上摆着凉着的大米粥,除了酸黄瓜小菜之外,旁边切了一小碟子皮蛋,是昨天何半仙捎来的。

  林蕊一边就着皮蛋喝粥; 一边问她姐“咱们住几天啊,要带什么东西不?”

  “住到开学,老太好久没见你了,想得慌。你把书包带上,拿好换洗衣服。其他的,没你的事。”

  林蕊吃过早饭,赶紧去翻找衣服。

  昨晚洗澡换下的衣服,她妈已经快手快脚地洗干净晾好。经过一夜高温,此时已经干了。

  林蕊收下衣服,又从柜子里头找出两件备用,然后背着书包跟她姐出门。

  林鑫没带书包,她要用的书全放在了妹妹包里。诺大的书包,里头还摆着林母给外公外婆准备的五香斋桃酥。

  姐姐手上也没得闲,她拎着台电风扇。

  林爸昨天下午特地去商店买的,要带回乡下给林母的奶奶。

  林蕊对老太没什么印象。老太在她记事前已经过世。

  不过关于舅舅一家,她倒是还记得。舅舅是军人,眼下还在部队,后来复原又调职去了外省。

  出城的公交车看着有些破旧,车顶上连着两根大辫子,搭上路旁的电线,是无轨电车。

  林蕊看着有趣,被姐姐催着赶紧上车做好。

  谢天谢地,姐妹俩出门还算早,太阳也不似中午一样毒辣。虽然车上没装冷气,但开了窗,风带着草木的香气,呼呼吹在林蕊脸上,带着夏日清晨特有的清爽。

  林蕊正美滋滋地享受着夏日清晨的风光呢,突然间司机踩了刹车,眼前窗外一道黑影坠落,还在她视网膜上晃了晃。

  无轨电车的大辫子掉下来了。

  林蕊目瞪口呆。

  她眼巴巴地看着司机师傅跳下公交车,抓起那根临阵掉链子的大辫子,又重新插回头,接着跳上车继续往前开。

  果然中华儿女多奇志,个个都是十项全能,这样也行!

  公交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没等林蕊高兴,她姐又带着她转上一辆规模小了起码一半的车。

  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呢。

  这一回,滋味可不比出城的那趟车。

  车上人山人海,林蕊不得不跟姐姐面对面站着,才能勉强护住纸盒子里头的电风扇。

  她在鸡鸭人汗的气味跟小猪仔的哼唧声中,艰难地又熬过四十分钟,总算到了港镇。

  此刻,太阳与地面已经差不多有四十五度角,阳光跟金针似的,谁敢抬头看,就狠狠扎谁的眼。

  “走吧,不远了,五里地咱们半个小时肯定能走到。”

  林蕊膝盖一软,差点儿当场给她姐跪下。没搞错吧,这种天,让她顶着大太阳再走半个小时?不是她娇气,是她担心她妈的小身板撑不住。

  林鑫可不惯着妹妹,拎着电风扇直接跳下车“那你就坐在这儿吧。”

  不是,姐,说好的长姐如母呢,你得温柔。

  林蕊慌不迭地跟着下车,正张头看车站周围的环境,视线撞上个三十多岁的高个儿时髦女郎。

  身穿工装裤的女郎高鼻梁大眼睛,一头烫成大波浪的卷发束在脑后,扎着手绢,洋气极了。

  林蕊在心头感慨,她表舅奶奶年轻时果然是个光彩夺目的大美人。表舅爷没吹牛,此时的表舅奶奶果然既像林青霞又有王祖贤的既视感。

  单手扶着自行车的大美人挥挥手,招呼两个刚下车的外甥女“鑫鑫、蕊蕊。”

  看到两人大汗淋漓的模样,舅妈哈哈大笑“今儿人多吧,赶紧跟我回去,你们外婆熬了绿豆汤。”

  一辆自行车怎么承载三个人?

  简单。

  舅妈骑着车,林鑫坐在后座上抱着电风扇,林蕊则斜坐在前杠上,sy了一把《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依萍。

  可惜小鸟依的人不是帅哥,而是舅妈。

  太阳已经冒出山头,照在人身上火辣辣的疼。

  舅妈带了毛巾跟草帽,给两个外甥女遮挡阳光。她自己倒是不在乎,两只脚跟踩水车一样,飞快地往前蹬。

  远处的青山和路边的稻田绵延不绝,如摊开的绿毛毯一路呼啸着朝天际铺。像是在跟自行车比谁更快一样。

  白鹭支起一只脚立在田边,听到人声,立刻扑扇着翅膀,低低得掠过水田,往河流飞去。

  河边大树上拴着老牛,正怡然自得地咀嚼青草,尾巴一甩一甩的,驱赶红绿的牛虻。

  太阳照在河水上,波光粼粼,划水的鸭子发出“嘎嘎”的叫声。

  岸边肥白的大鹅一摇一晃地朝前走,“扑通扑通”,接二连三下了河。

  林蕊还没来得及细瞧大白鹅的脑袋,自行车转个弯,已经进了郑家村。

  村口池塘边漂洗衣服的女人听到车铃声,抬起头笑着打招呼“鑫鑫、蕊蕊来家啦?”

  舅妈脚下不停,只笑着回应“老太在家等呢。”,又一口气直接蹬到了家门口。

  足足五里多路,她花了不到一刻钟就骑回家。

  林蕊目瞪口呆,冲着舅妈竖大拇指“舅妈,你应该去报名参加自行车比赛。”

  舅妈朗声大笑“那可晚了,汉城奥运会的代表团已经出发了,我坐飞机也赶不上啊。”

  外婆家是三层楼,屋子前面还圈了个大院子,宽敞的很。

  林蕊在筒子楼里头憋闷了一天,此刻跑到乡下,简直畅快到想要尖叫。

  蓝天,白云,还有院子里头的这口井,更别说井水湃着的绿豆汤。喝一口下肚,什么神仙饮料都赶不上。

  外婆人在走廊下择菜。

  看到外孙女儿放下东西就过来帮忙,她连忙摆手“不用,你俩歇着去。先喝绿豆汤,一会儿你们外公从地里摘香瓜回来,切着吃。”

  舅妈将自行车推进杂物屋里,防止太阳晒爆了车胎。

  她从墙上取了顶草帽戴在头上,跟外婆打招呼“妈,我去养鸡场看看啊,换爸爸回来。”

  外婆赶紧招呼儿媳妇“给鹏鹏带壶绿豆汤。算了,让他跟他爷爷一块儿回来吧。今天姐姐来,让他也松快松快。”

  林蕊耳朵一竖,听到养鸡场三个字就眼睛发亮。

  她记事之前,郑家村就拆迁了,林蕊的乡间生活记忆只有跟着她妈去农家乐。

  她妈还嘲笑现代人没事瞎折腾,居然还有人跑到国外去看油菜花。小时候,大家伙儿什么庄稼的花没见过啊。

  霍,典型的饱汉不知饿汉饥。

  林蕊兴冲冲地跑到舅妈身边,双眼亮得跟灯泡似的“舅妈,你带我去看鸡好不好?”

  外婆哭笑不得,想要喊住小外孙女“鸡有什么好看的,臭烘烘的,你还是在家等你弟弟回来一起玩吧。”

  林鑫劝说外婆“你随她去,她是怕我喊她写作业。”

  林蕊龇牙咧嘴地做鬼脸,切,自以为是的学霸。

  开什么玩笑,她怎么会怕写作业呢?她是根本没想到还有写作业这一茬!

  外婆家的养鸡场设立在村边的一处荒山旁。

  这里原本是处铁矿。多年前矿产被开采完毕之后,只留下废弃窑洞。

  因为此处全是砂石地,只有杂生的野草,种不了蔬菜也长不了庄稼,生产队分田到户的时候,也没管这边,谁看中了谁用。

  刚好被舅妈用来养鸡。

  窑洞外头竖起绿色的尼龙绳,圈出的地足有外婆家两个院子大。里头溜溜达达的鸡群有大有小,还有只公鸡昂着脑袋神气活现。

  舅妈看着自己的宝贝们,骄傲地宣布“现在不要鸡蛋票了,出来的蛋卖的好得很。”

  外公正在给鸡和饲料,看到林蕊笑出了满脸的皱纹“蕊蕊等不及了?鹏鹏,你二姐来了。”

  鹏鹏是郑家的独苗苗,比林蕊小六岁。

  她记得上一世郑鹏子承父业,也是从军。她穿越之前,郑鹏已经升到中校,典型的年少有为。

  她刚上大学那会儿,郑鹏路过她们学校,给她捎东西,站在女寝楼底下跟她说了几句话。

  整个女生宿舍楼疯了,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