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221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221章

小说: 八十年代锦鲤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木拿出数学书招呼她“好啦; 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主意是你出的; 方案是你制定的; 只不过执行的人是他们而已。”

  林蕊顿时来了精神,对呀,如她这样的大佬,怎么能够亲自动手呢

  她就是那个运筹帷幄; 指点江山的人啊

  少女立刻骄傲起来,胸膛挺得老高,下巴恨不得翘到天上去。

  无苦在边上默默吃着蚕豆,十分犯愁。

  小和尚觉得他师兄距离修行之人的标准越来越远了。

  他们修行中人才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小和尚痛心疾首,他师兄就是叫小师嫂给带歪了。

  后面的几天,林蕊既看不到自己的姐姐,也见不着干爷爷。

  少女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去做什么了。

  只有一次,造纸厂的那位厂长打电话到饭店里头,询问纸袋子的规格。

  林蕊还想再问问到底什么情况呢,王奶奶接过了电话,直接将她打发去厨房端盘子去了。

  得,大人们齐心一致地将他们摒除在外。

  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坚决连叫她掂着脚凑进去看一眼的机会都不给。

  王奶奶还特地从汽车站临时请了几个人帮忙,到江州各大高校外头的美食街直接去卖小吃。

  同样的人手,林蕊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其他高校集聚的城市安排了多少。

  好在现在市面上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工人并不难找。

  除此以外,不知道王奶奶是不是动了恻隐之心,居然又从车站里头招了好几位工人,安排人家在废旧的防空洞里开始搞蚯蚓养殖跟菌菇种植。

  养殖的饲料就是饭店每生每天产生的剩饭剩菜,还有夜市摊子上收回来的生活垃圾。

  蚯蚓产生的粪便给菌菇当养料,养蘑菇剩下的废料直接用去蚯蚓。

  林蕊十分担心防空洞周围的邻居会上门吵架,毕竟垃圾的味道不好闻。

  可是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怎样设计的,里头的废气居然不是直接排出来的。

  林蕊严重怀疑,他们会到了深更半夜才对外排放气体,所以邻居才没空过来抗议。

  防空洞的草菇跟蚯蚓一天天的在生长,饭店的日历也一张张地撕下。

  周遭的一切似乎一如既往,却又仿佛都在微妙地发生着变化。

  林蕊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要东张西望,生怕碰上示威游行的群众。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她上学太早,放学太迟,没赶上还是大家被其他什么事情给耽误了,她一直没碰到的队伍。

  每天按时给饭店里头送菜的郑家村村民倒是随口提了句,江州各大医学院校的教授亲自带着学生到乡下搞健康体检以及健康普查。

  哎呀呀,好险的勒,有个人就被教授拿手一摸,摸出了脖子上有个肿块,去医院开了刀。

  要是放任下去,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呢。

  苏木也偷偷跟林蕊说,他爸的药方子研究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因为人手很足。

  除了孙教授带的研究生以外,他们还从本科生当中招了一些学生,帮忙做基础性的工作。

  这个消息很不错。

  一旦药膏能够投入量化生产,利国利民跑不了,最重要的是挣钱啊。

  为什么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林蕊看来,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因为明显药物比食物贵好多的勒。

  挣钱的喜悦总算冲淡了点儿林蕊的担忧。

  除了跌打药膏以外,防空洞里头产出的蚯蚓基本上已经谈妥,卖给省中药材公司。

  一旦成批量的产出,又是好一笔收入啊。

  这可比直接给鸡鸭当饲料卖出去的价格高多了。

  对了,她记得蚯蚓好像能提炼什么酶来着,好像那个更来钱。

  回头得好好打听一下。

  林蕊在纸上画着,饭店顶楼该收拾出来了,得建成个小型蔬果生态循环系统。

  养鸡养鸭没希望,种花种果子还是大有可为的。

  看到地方荒着,她心里就不舒服,她一定得想方设法挣钱。

  反正林蕊现在手头有钱,电动自行车厂的销量相当惊人。

  在小和尚无苦周游世界行侠仗义的广播剧被安省的电台也播放了之后,电动车的销量简直达到了巅峰。

  饶是林蕊之前一再提醒,厂里头仍然免不了有捉襟见肘之嫌。

  他们明明已经咬牙又设立了两条生产线,居然还是满足不了需求。

  县里头领导见状,赶紧将自行车厂也硬性的合并给了他们,这下子成了小虾吃鱼,真是要一口吞成个胖子了。

  林蕊只能庆幸,好在县领导老师还明白,没有做出将什么服装厂之类的也强行并给电动自行车厂的事。

  眼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只要一个企业效益好一些,地方政府就会想方设法将其它亏损企业强行丢给它。

  结果不仅没能实现共同腾飞,还因为南辕北辙,最终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最让林蕊欣慰的一点是,电动车厂长居然严格按照他们之前的约定给她提成。这倒成了林蕊眼下最稳定的一笔收入。

  防空洞的第一批草菇上桌的时候,预考成绩终于公布了。

  据说往年应当比现在早一些,但是今年情况特殊。

  江州能够赶在四月份之前,将成绩发出来,已经让所有人都惊讶了。

  钢铁厂职工子弟学校今年算是放了颗大卫星,全校差不多60往上的学生,都过了预考线。

  成绩传回来当天,校长特地在校门口放了一大串鞭炮,以示庆祝。

  整个学校陷入了欢乐的海洋,学生们都有种原来我也是个人才的惊喜。

  小班长陈乐眉飞色舞“这回总算压了纺织厂一头,你们知道吗他们这回考的可差了”

  纺织厂的三角债比钢铁厂更严重。

  好歹钢铁厂的讨债队伍行动有效,迄今为止已经讨回了近500万的债务,愣是让钢铁厂始终没有停工。

  因为这个,好几家电视台跟报纸的记者都千方百计地想要采访钢铁厂,希望能够取经,将他们的经验发扬光大,可为其他兄弟企业指点迷津。

  截止到3月底,整个南省的三角在纠葛在一起已经超过了100亿。

  这个惊人的天文数字,足以让老百姓们目瞪口呆。

  钢铁厂方面哪里敢往外头漏半个字。

  人家手里头的国库券也是有数的。都叫其他人知道了,他们上哪儿收国库券去

  况且倒卖国库券可是违法的,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倒卖国库券。

  要不是被逼上梁山,实在等米下锅,他们谁敢拿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跟脑袋瓜子担风险

  到现在为止,除了几位核心领导外,厂里谁都不知道林建明到底是怎么要回来账的。

  有人说林建明是免费给人家修机器,一直搞到人家厂里头实在不好意思,口挪肚攒的,凑了些钱还回头。

  也有人说林建明其实拿了回扣,用厂里的材料去混钱。其实算下来,还是厂里吃了亏。

  可是眼下这种环境能要回来一分钱,都是祖宗,是爷爷,所以第二种说法很不得民心。

  你能耐你厉害,你去讨债呀

  这年头的杨白劳可比黄世仁厉害多了,理都不会理穆仁智。

  没看到社会上各种讨债学习班办得如火如荼吗

  江州纺织厂是个超级大厂,全厂上下加在一起有近三万的职工。

  厂里内外各种债务纠缠在一块儿也以亿计数。

  他们缺乏林建明这种讨债高手,没米下锅。

  年初纺织厂向职工们募捐的时候,也遭了冷遇,现在厂子已经被迫间断停工。

  没有原料拖进来,还怎么开工

  这下子惨了,厂里没效益就发不出来钱,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学校。

  原本整个知识界就群情激荡,学校再短了老师的钱,后果可想而知。

  据说他们的英语老师过完年之后就直接辞职去当翻译了。

  学校情急之下找不来合适的教师,只能临时安排师范实习生过来代课。

  原本就是微妙时刻,大家内心惶惶的。

  再来这么一出,自然严重影响了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准毕业生们的备考情绪。

  所以他们的预考成绩相当惨烈。

  钢铁厂向来关注纺织厂的动态,两边始终较着劲。

  知道内情之后,钢铁厂领导立刻开会研究。

  在主管教育的副厂长的据理力争下,硬是从牙缝里挤出肉丁子,给钢铁厂中学的初三老师们集体发了奖金。

  钱虽不多,一个人200块,但好歹意思到位了,代表厂里头看到了他们的辛苦。

  副厂长振振有词,越是这种艰难的时候,大家越是需要点儿欢欣鼓舞的事情,来振奋士气。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过的再不如意,只要看到孩子好,就充满了干劲。

  学生们也很服气,老师们的付出,他们都看在眼里。

  职工当中即使有人心里头不舒服,但毕竟是少部分。

  教育是百年大计,即使是钢铁厂,这看似全是大老粗的单位,大家也明白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多重要。

  老师们去报告厅领奖了,学生们在教室里头吵吵嚷嚷的,暂且放下了学习的四指,只分辩这究竟该如何处理劳动力富余问题。

  没错,关于如何处理滞留在车站的农民工这一难题,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发酵后,直接演变成应当如何增加就业创造社会财富的讨论。

  林蕊都没有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她周围的同学也加入了热火朝天的大辩论队伍中。

  现在的孩子真是有参政热情啊,搁在30年后简直难以想象。

  小班长陈乐眉飞色舞“我们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勤奋不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我们的强势之所在。”

  林蕊扭过头,十分佩服小班长。

  瞧这名词一套套的,不愧是当领导的人。

  英语课代表持相反意见“不不不,我认为我们不能沦为廉价的劳动力工厂,我们必须得大力发展科技,直接跨越式前进。发达国家只希望我们能够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然后将生产出来的高端产品高价卖给我们。”

  林蕊要大力鼓掌,哎呀妈呀,到底是每天坚持听英文广播的人。瞧瞧这眼光前瞻性国际化的。

  她的巴掌没有拍起来,就听到旁边一阵嘤嘤嘤的哭声。

  少女尴尬地停下手转过头,无奈地看着趴在桌上的姑娘。

  唉,妹子,你要不要先喝口水

  每逢考试成绩下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喜的是林蕊苏木还有芬妮跟陈乐他们都成功地通过了预考线,顺利获得报考中专中师的资格,愁的是于兰以8分之差不幸落榜。

  要是差的分数多了,小姑娘说不定也就释然了,反正她成绩的确不好。

  摸着良心说,能考成这样,已经算超水平发挥。

  奈何偏偏就只有8分,总觉得伸一伸手跳一跳脚就能够到的分数。

  成绩公布之后,于兰趴在桌上哭了整整一个中午。

  她后悔了。

  她不应该偷偷摸摸在课本里头夹。

  她不应该借着听英语磁带的机会,偷偷听冬天里的一把火。

  要是她再认真一点,努力一点,多背几个单词,多记几个句型,再默。几篇课文,也许这8分就能够轻易而又举到了手。

  林蕊坐在旁边,不知道应该怎样安慰她。

  毕竟总要到了考试后,才后悔书才念了一点点。

  这感觉她太熟悉了,上下两辈子,她经常这样。

  不过她忘性大,基本坚持不到个把小时,就会被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林蕊用寿司,用泡椒凤爪,用串串香,用麻辣烫,用牛奶酥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诱惑了于兰未果,只能绝望地放弃。

  算了,让她哭会儿就好。

  毕竟考上中专中师,从现在的概率学角度来讲,难度不下于考上985,即使有那个资格也说明不了什么。

  等她想清楚了,就知道白哭了。

  说不定人家越劝,她越觉得委屈,就哭得越厉害。

  可惜芬妮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直在旁边劝着。

  于是少女的眼泪,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林蕊已经给她塞了一大包面巾纸,开始在包里头找雪花膏。

  这小眼泪泡的,回头脸准皴裂。

  “老李来了”

  靠近前门的男生大声叫着,班上热火朝天的气氛顿时一肃。

  陈乐也不再跟人分辩到底要怎样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只朗声道“全体起立,一二三”

  班上的学生“哗”的一声站起来,齐声道“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