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191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91章

小说: 八十年代锦鲤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木本能的一缩脑袋,琢磨了半天,怯生生的给出了答案“女,女的。”

  江州地面上以及周边地带,管着家里钱袋子的都是女主人。

  林蕊白了他一眼,强调道“那是因为男的有闲钱,基本上都去买烟抽了,或者花在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上,怎么会想到买速冻水饺汤圆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呢”

  苏木无端委屈起来,要替男同胞正名“姑爹就会买。”

  林蕊不假思索“像我爸这样的好男人,属于珍稀物种,十分罕见。”

  鹏鹏不服气“我爸也很好。”

  林蕊得意洋洋“那只能说明我们家家风正,不具备普遍意义。”

  普遍意义是家里管着钱袋子的是女主人,对自己无比苛责的也是女主人。

  她们舍得将钱花在丈夫跟孩子身上,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简直恨不得吃糠咽菜。

  无论如何,她们都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女性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总是让林蕊想要叹气。

  因为男人往往忽略了她们的需求,甚至觉得钱在她们身上,她们不买就代表她们不想要。

  林蕊简直痛心疾首“你们看看她们的手。”

  那些掏出钱来买汤圆跟饺子的手,基本上都红通通的,干燥而皴裂,甚至裂出了大口子。

  而河面上的风是最烈的,一年四季都少不了。

  河风让她们的脸跟手脚都发皴,可仅仅两分钱一根的滚滚油,她们往往都舍不得买。

  少女微笑“所以我们要做消费者最好最贴心的朋友,想他们之所想,送他们之所需。”

  每买一袋饺子或者一袋汤圆,就附赠滚滚油一根。

  五块钱批了一大口袋的滚滚油,就是她彻底打开河庄销售市场的大杀器。

  要知道,人们常常会为了附赠品而购买原本并没有那么想要的商品。

  上辈子她家邻居的警察大哥,哦,是前警察大哥,小时候为了集齐水浒108将卡,买的干脆面简直能够堆成小山。

  被他家母上大人追着揍。

  多年以后再回想往事,大哥还是满满的饱含眷恋的回忆。

  他集齐了108将,多少人羡慕死他了。现在集齐五福抽个小奖什么的,简直就是人家玩剩下的。

  对了,这招要记下来,这可是营销大杀器,说不定以后就能用到。

  苏木看着蕊蕊激动地从口袋里头摸出本子。上面写下水浒108将,然后旁边列了5000的字样。

  少年默默地在心中叹了口气,十分怀疑蕊蕊晚上能逗老老实实坐下来写作业。

  正文 天生好运气

  河庄每天来来往往的渡船不计其数; 奔流不息的河水运来了新客,送走了旧人。

  林蕊他们的摊子刚支起来就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围观。

  不是说昨天那短暂几个小时; 他们已经彻底打开了知名度; 而是对于素来风平浪静的水乡小镇而言,抢劫还捅刀子,已经是惊天的大案。

  十分值得众人前来打卡参观当事人; 顺便再讨论一回这几个娃娃长得可真俊。

  要不是那位少林寺出身的小师傅夜观天象; 发现有血光之灾; 慈悲为怀施以援手; 八爷爷跟八奶奶可就没命了。

  林蕊竖着耳朵听了半天,额头上青筋直跳。

  这世道简直了

  光头自带光环吗凭什么都把功劳归在小和尚头上; 其他人就不配有姓名么明明歹徒还是她先发现的。

  如果没有她体质特殊,对血液敏感,一切早就无法挽回了。

  可惜自古故事看人设; 和尚自带神秘色彩; 充满了吸引力。

  在众人的口口相传中,他跟苏木被直接忽视掉了。

  明明是混战; 现在却变成了小和尚一人单挑三劫匪。

  拿枪的拿刀的齐齐上阵; 集体被他打倒在地。

  林蕊听得差点拍案而起。

  好意思啊蛋疼的小子; 要没有姐姐她鼎力相助; 就连他自己都交代进去了; 还单挑

  众人啧啧赞叹一番之后,煤炉煮着的饺子跟汤圆陆续都滚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还是老办法; 每颗饺子跟汤圆同样用筷子夹开成两半,然后大家用牙签戳着吃。

  得跟舅妈说,饺子汤圆可以适量减小块头增加数量,来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广大人民群众看饱了传说中的和尚大师,自然要意思意思的,买点水饺跟汤圆煮。

  这可是沾了小师父福气的,不是一般的水饺汤圆。

  等到这一波镇上的固定居民走后,后面购买的主力军也粉墨登场。

  跑船的女人天然带着江湖气息,生性豪爽。

  她们的购物热情膨胀得让林蕊都惊讶。

  四个小孩甚至连叫卖也用不上,只任凭收音机在哪儿叽里呱啦的唱着“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

  林蕊本来还想找首卖饺子的歌的,可惜没有智能机,实在限制她的聪明才智发挥。

  少女愤愤不平地叮嘱苏木“计算机啊,智能啊,必须得赶紧发展。”

  少年默默地看了眼她手上的钞票,将她挪到边上“多找了一块钱。”

  蕊蕊的算数能力,还是算了,好好负责给人拿货就行。

  四个人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汤圆,一组负责饺子。

  你说气不气人

  林蕊眨巴两下眼睛,惊讶地发现,苏木也就算了。那两个小的算术能力竟然也都比她强。

  黑溜溜的眼睛珠子一转,他们就知道该收多少钱,该找多少钱。

  林蕊目瞪口呆,悲愤地打定主意,她今儿晚上无论如何都要买个计算器回来。不然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鹏鹏还往她二姐胸口上插刀“二姐我教你打算盘唻,哎呦,你们城里的学校都不教打算盘的吗”

  这可是小学二年级就学的东西,他现在都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呢。

  城里的孩子真可怜,啥都不会。

  林蕊额头上青筋直跳,心道,你够了啊,少年。别以为你以后是特种兵,你姐我就不敢揍你。

  苏木还火上浇油“珠心算,蕊蕊,你不耐烦打算盘的话,可以学珠心算。”

  林蕊恨不得捶死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啊呸上辈子她的童年噩梦之一就是珠心算。

  因为据说能够开发智力提高注意力,林主席给她报班去学珠心算。

  整个过程惨不忍睹,简直闻者伤心见者流泪,严重地增加了她的厌学情绪。

  咳咳,虽然林主席表示她学啥都厌学。

  越往后,摊子前头围着的人就越多。

  林蕊不得不开口要求大家排队,不要挤。

  后面不知道是谁扯了一嗓子“莫挤,都有,都轮得到。”

  “刷”的一声,两条长队齐齐整整恰似两条长龙。

  那些高门大嗓的主妇们看都不看,基本上都是五袋水饺,五袋汤圆直接拎走。

  豪爽阔气的让林蕊都感慨,真舍得在年货上花钱。

  最让她讶异的是,这些买主等拿东西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摸一把小和尚的脑袋。

  然后他们一个个活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嘿嘿笑着往后跑,跟其他人炫耀“我摸到了。”

  情绪激动得堪比上辈子林主席去武当山玩,爬了老久才摸到金顶。

  那一年,林主席简直人生开挂,顺利感情第二春,连博士文凭都到了手。

  林蕊百味杂陈地盯着小和尚戴着毛线帽子的圆脑袋,搞不明白到底哪儿像金顶。

  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以讹传讹的,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口中,小和尚就是福气的化身。

  他们卖的饺子跟汤圆哪里是一般的饺子汤圆。

  知道当年白娘娘到底是怎样修炼成功的吗就是吃了神仙煮的汤圆

  林蕊目瞪口呆,说好的四个现代化的呢

  封建迷信害死人。

  广大人民怎么能如此盲地求福气

  足足五百袋水饺,五百袋汤圆,不到晌午居然卖得一干二净。

  林蕊看着这么多空保鲜盒都彻底傻眼了。

  虽然早上出发的时候,她再三再四地跟苏木保证,今天的销售额肯定会比昨天强,所以多备货没错。

  可林蕊也没料到上午销售势头就如此猛烈啊。

  毕竟,船上的主妇上午都忙着自家生意,一般吃过中午饭才有功夫上岸来准备年货。

  少女看着空盒子,痛心疾首地责怪苏木“都是你,非不多拿点儿。现在不够卖了。”

  看看,这一来一回要耽误多少时间,耽误多少生意。

  苏木板着脸“总比晚上回不了家好。”

  毛线帽子都快被摸散了的无苦闻到了船上人家的饭菜香气,充满期待地看着林蕊“二姐,今儿咱吃啥”

  不许骗他说没钱,他看到了布袋子里头有好多钞票。

  林蕊瞪眼“吃什么吃,赶紧回去运货。”

  来不及等大爷爷的船了,只有趁着中午还有班渡船回港镇赶紧补货。

  人们的新鲜劲儿来的快去的也快,他们要一鼓作气。

  林蕊大手笔地买了一大袋子渡口摊子上的肉烧饼跟炸鹌鹑,又拎了袋橘子。

  无苦想吃烤红薯来着,被她瞪眼坚定地拒绝了。

  开玩笑,吃烤红薯会放屁。

  小和尚可是他们销售的灵丹妙药,比她包圆的滚滚油还管用。

  啃着炸鹌鹑的无苦愁眉苦脸“二姐,我渴,我要喝水。”

  林蕊冷酷得很“吃橘子。”

  他们的纸杯子也用完了,一会儿还得补货,没有水喝。

  冬天水浅,渡船的速度却并不慢。

  然而林蕊还是急得不行,恨不得自己能在船上跑。

  苏木笑着大声念课文“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林蕊作势要捶死他,再背课文试试,她不揍得他满地找牙才怪。

  青山退去,两岸点缀的翠绿是油菜地。

  鹏鹏骄傲地指点着给林蕊看“二姐,教授叫我们在油菜里头套种蘑菇呢。”

  林蕊立刻趴在船舷上,企图看清楚那油菜地里头到底有什么玄机。

  鹏鹏着急“不是那里,再往前去,再往前才能到我们港镇。”

  船上的河工笑了起来,打趣小男孩“你们港镇这是要放卫星啊。花样一套一套的。”

  鹏鹏得意的很,挺起了胸膛“教授说了,科学种地发家致富。”

  待到船停下,林蕊立刻跳下去,急着要鹏鹏带她看油菜地里套种的蘑菇。

  今年才刚开始试验。

  郝教授只在那户因为家里缺少人手,所以稻子割晚了的小五叔家试着整地培育蘑菇。

  鹏鹏懊恼极了“咱家迟了一步,不然也能种上,现在小五叔家都已经收过好几茬蘑菇。”

  先前天暖和的时候,小五叔每天都能收一茬。现在天冷了下来,就变成两三天收一回。

  教授说能够一直收到5月份割油菜呢。

  爷爷奶奶给算了笔账,这一亩地的蘑菇种下来的钱可比油菜籽多多了。

  魏镇长都说明年港镇的油菜地都推广这个,到时候蘑菇养殖也是他们搞证的,一大特色产品。

  林蕊急得很,连忙反对“不能光种蘑菇,要考虑品种的多样性。”

  大家伙儿都种蘑菇的话,价格就容易被压下来。

  其它的菌菇,比方说木耳啊,鸡腿菇啊,还有杏鲍菇、金针菇,都可以考虑。

  鹏鹏得意的很“才不呢,明年镇上就专门建个厂子,统一收购菌菇出去销售。省得到时候菜贩子来压价。”

  苏木急得在后头喊“饺子汤圆,你又不管它们了”

  林蕊头都不回,毫不犹豫地摆摆手“你先去装货,按照一千五百袋的标准来。”

  光这装货点货的过程,起码就得半小时,足够她去过眼瘾了。

  小五叔家的油菜田,乍一眼看上去跟别家并没有太多不同。

  再凑近了细瞧,林蕊才发现了问题之所在。

  油菜根边覆盖着厚厚的稻草哩。

  小五叔正端着碗出来吃饭,看到两个孩子探头探脑的,笑着打招呼“要吃不要吃就拿回家去,五叔摘了不少呢。”

  林蕊不要吃蘑菇,她就好奇这稻田里的稻草底下长的蘑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小五叔脾气好,也不嫌两个孩子闹腾,笑呵呵地掀开来稻草给他们看。

  “现在天冷,教授说了保温保湿,做好蘑菇的越冬管理。到时候要盖的厚,上面的土也要松整好,得追加肥,蘑菇也吃肥呢。”

  林蕊看着那白白胖胖的蘑菇,喜不胜喜,她简直想跳起来大喊大叫。

  小五叔采了一大袋子蘑菇,坚持让林蕊带回家去,说是要省里来的娇客,好好尝尝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