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

第89章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89章

小说: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抓到派出所。
  不过,大家这时候都认为这样是正常的,因为派出所就是抓人的嘛,法制意识真是弱得可怕。
  因此,赵民生意外之余,趁着酒劲,也是一拍大腿道:
  “好,那咱们以后就是兄弟相称了。老弟,周末一定要到我家去喝酒,咱们不当值,就喝个痛快。”
  “行,我一定去!”
  二人趁着酒兴,订下了兄弟之约,虽说没有搞插土盟香这一套,但是都是成年汉子,这种话不轻易说出口,说出来自然就把对方当兄弟对待。
  赵菲不动声色,父亲在镇上能有熊力这个依仗自然不错。熊力到镇上的时间这么短,至少还得在这里待三年,这三年里,以他的影响力,可保自家无忧。
  赵民生虽然有几分酒意,但到外面被暖风一吹,出了一身大汗,酒意立即消褪不少,倒也不至于走路摇摇晃晃的,于是父女二人便在熊力的千恩万谢中回去了。
  赵民生一到家,倒头就睡,第二天天亮醒来,想了半天,才陡然想起昨晚上的事情,女儿不光帮着破了案,自已还和熊力义结金兰,平白得了一个弟弟。
  赵民生把这事和刘桂珍一说,还担心老婆会骂自已随便认干亲,谁知道刘桂珍却是兴致勃勃,十分支持道:
  “哟,看不出你还长本事了?熊所长这个亲攀上了,以后就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瞧这话说的,好象她过去都被人欺负似的。赵民生一阵无语。不过,现在的老百姓,对穿制服和拿枪的,都天生有一种崇拜的感觉,因此,刘桂珍立马认下了熊力这个干亲,倒也可以理解。
  赵菲已经去上学了,自然没有听到这一段。
  倒是到了学校之后,颜金花又和她说了一下昨晚上镇里派出所发生火灾的事情。看颜金花这么津津有味,赵菲只能在心里偷笑,不好把这把火是她“放”的内情讲出来。
  明天就是赵国强和邓南的订婚好日子,赵菲放学回家,刘桂珍正在手忙脚乱地准备着。
  本地订婚,女方发的礼糖必须由男方提供,还有要准备戒指、礼担,礼担里面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如果是本地的农村姑娘,宗族较大亲戚较多的,光是喜糖就要准备两三百斤。但邓南家是归侨,在本地没有什么亲戚,只有几个姑姑和姑表兄弟姐妹,所以这方面倒是省了不少钱。
  由于时间仓促,在本地订婚又属大礼节,所以刘桂珍真是忙得焦头烂额,赵民生一本正经地要上班,又值他转正的关键时期,总不能转正表才交到省里,他就不认真工作了吧?所以根本帮不上忙,看到赵菲回来,刘桂珍眼珠子一转,道:
  “阿菲啊,你们总复习也差不多了,我看,今天下午和明天你就请假在家里帮忙吧?
  再说,明天你大哥要订婚,咱们家去的人也不能少了,你也可以凑凑数。”
  嗨,刘桂珍还真没把她的考试当成一回事,换成别的父母,家庭条件好的,恐怕连衣服都不让洗了,只管专心读书就是。
  不过,赵菲还真觉得自已复习得十拿九稳了,不为别的,她至少提前知道考题了。所以便点头答应了,也不当回事。
  按着刘桂珍的发派,赵菲便用纸包包起了喜糖,纸包是黄色的牛皮纸,里面装上五六式不同的糖,包好后,外面再包线上扎个方形的红纸片就是了。
  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到赵菲,而且所需要的礼糖也不多,才五十多斤,赵菲很快就包好了。
  不过,赵菲心里也有点嘀咕,礼糖这么少够吗?但想想母亲肯定是去了解过了,邓南一家又是归侨身份,这边没有什么亲属,应该是够了吧。
  这种事得由刘桂珍来操持,礼节多又繁琐,赵菲见她忙得团团转,也就没再细问。她知道,这时候问刘桂珍这些事,她正忙得烦乱,没准就把赵菲大骂一顿。
  深深知道母亲脾性的她,可不想主动去触霉头。
  把礼糖纸包放到一个大箩筐里,箩筐上面再压了一张大红纸,明天这一筐糖就要在订亲时送到邓南家。等订亲仪式后,这些糖就要发到她亲戚手里,让大家表示:邓家女儿邓楠有主啦!
  把礼糖细心地放好在箩筐里,赵菲也为大哥感到高兴,希望这一世,大哥的命运也有所改变。好好对待邓南姐,不要重蹈上一世的复辙。
  不过,想到订婚的男主角赵国强,赵菲才发现大哥这两天只是回来了一晚上,其它时间好象都泡在驾校里,似乎对学车挺上心的,订婚的正事,他似乎并没有完全放在心上。

☆、131。第131章 短暂的幸福氛围

  “大哥这两天怎么都没见人影啊?这可是他的订婚仪式。”
  赵菲问母亲。
  “他呀,有回来,不过,都直接找邓南去了。”刘桂珍说到这,觉得又喜又妒。喜的是儿子和邓南感情不错,能娶到场长的女儿自然是高攀了。妒的是儿子果然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晚上说到镇上借同学家睡,没回来。”
  家里的公房小,的确住不下那么多人。如果赵国强是在农场上班,倒是可以再申请一间单身公房,只是他以前都在林场上班,所以这项福利没了。
  “妈,邓南姐如果没有去云杭,倒是可以以她的身份再申请一间房子,不然现在真的住不下了。”
  农场绝大部分人住的是公家盖的公房,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场的茶叶成为外贸产品,赚了不少钱,因此最近也在盖单元楼,里面起的是套房的样式,还没盖好,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什么时候能写申请报告,申请条件是什么。
  刘桂珍以前因为丈夫是临时工,哪里敢奢望申请套房。不过,现在赵民生眼看着就要转正了,儿子又娶了场里一把手的女儿,对于申请套房,她倒是跃跃欲试。
  因此,听到赵菲这句话,她不以为然地道:
  “如果邓南申请,那是她的房子。倒不如用你爸的名字去申请一套套房呢,这样你们也就有单独的房间可以住。”
  “套房有这么大吗?什么格局啊?能一人一间?”
  赵菲问,前世她对家里的事务插手不多,反正记得一直到最后家里住的都是大排院,所以并不晓得套房的事。
  “有两房一厅,也有三房一厅,听说还有四房一厅的呢,只是不知道什么条件。不过,象你爸如果在单元楼建好前转正报告能批的话,应该有机会分房子。”
  一说到好事,刘桂珍的语气也放软了,脸上漾出了笑容。
  “够条件的话就要去争取,哪怕分到小套的也好啊!”
  赵菲虽然对农场分房的事不太清楚,但却记得最后福利分房,成了一项无形中给职工们大派福利的好政策。到后来,国家便取消了福利分房的政策,转而取代为遍地开花的商品房。当然,商品房的价格和福利分房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享受到福利分房政策的职工,最后都以低价买下了自已分到的套房。而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政策的职工,最后不得不拿出大笔现金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房。
  所以赵菲鼓动刘桂珍要去争取。
  “你爸那种人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遇到这种事情,就是开不了口。”
  “这不是一般的小事,再说,是按条件来排的。如果达到申请的条件不去申请人家还笑咱们傻呢。我听说,套房可方便啦,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
  妈你想想,以后你做饭,下雨天也不用打伞跑过来了,直接在屋里做就行了。还有大家要洗澡,就在自已屋里洗,还可以装个热水器,什么时候想洗热水都有。”
  赵菲的描述,深深打动了刘桂珍的心,她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把关于对新套房的渴望,都装在了心里。
  赵菲知道,母亲已经心动了,等新单元楼建好,父亲够条件的话,就算父亲不想去申请,母亲肯定也会逼着父亲去申请的。对于母亲对物质的强大占有欲,赵菲可是深有体会。
  给鱼下了饵,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赵国强兴许是被妹妹和母亲念叨着耳朵发痒了,或许是意识到明天就是自已订婚的大好日子,这天晚上,他终于七点多早早就出现在家里。
  一看家里客厅满坑满谷地都是喜糖什么的,不由地道:
  “哟,订个婚事情还真多,这么多东西。”
  “哼,这么多东西,还不都是我一个人弄?还好下午你妹妹帮忙,要不然我一双手根本忙不过来。”
  赵民生听了,有点尴尬地讨好道:
  “这不是工作忙吗?我正在等着转正,也不能工作态度突然变化了,是不是?”
  “算你说得有理,不过你家亲人也真是的,明知道国强要订婚,都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忙。”
  刘桂珍埋怨开来。
  农村是这样,婚丧喜庆亲戚都要主动自发地来帮忙。说白云村的亲人不知道农场这么远的事也不对,因为赵兴洲昨天才回去,以他喜欢显摆的性格,肯定早在村子里宣扬了。因此亲人们肯定也早就知道了。
  这种喜事,还非得必须别人家主动上门来帮忙才对,自已是不能去邀请人家来帮忙的,和结婚不一样。结婚得发喜帖,发了人家才会上门喝喜酒。
  赵民生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离开十几年了,但这些规矩他哪能不知道啊?因此被刘桂珍一问,一时也不晓得怎么回答才好。
  “爸,你看看我买的戒指,漂亮不?”
  赵国强不想喜事来临之前听到家里有吵嚷声,便拿出个首饰匣子打了下岔。
  一听说戒指,刘桂珍眼睛就发亮了,她上前一把拿过红锻面包裹、显得十分贵气的首饰匣子,对赵国强道:
  “这花了多少钱?看你们年轻人就是幸福啊,我和你爸结婚的时候,只有一张光床铺,铺的还是他退伍时带回来的薄军被。
  四斤的军被啊,大冬天的差点没把我冻死。哪还有什么金戒指这种高档的首饰。”
  刘桂珍喜欢忆苦思甜,有时候是不知不觉,有时候是为了敲打赵民生,比如象最近,她忆苦思甜的频率就增加了,因为赵民生马上就要转正了,刘桂珍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提醒赵民生要感恩。
  “妈,现在谁订婚还那么寒酸啊?除了金戒指,我还买了金手链。”
  赵国强赶紧趁着这个机会汇报了一下他筹备订婚的情况,可不能到了明天订婚时拿出这两样东西事前没报备,母亲看了没准会发作。
  “啊?这金手链这么粗,得多少钱啊?”
  刘桂珍一看,惊呆了。
  “总共八百多块,不贵。”
  赵国强有意放得轻描淡写。
  “臭小子,这还不贵啊?八百多都能买六七辆凤凰牌自行车了。”刘桂珍一阵心疼,“搞得这么浪费干嘛?买金首饰就是个意思,表示下纪念。现钱花出去变成黄金,以后又不能折现。你看你爸现在都还没有自行车呢,下乡全靠两条腿走路。”
  “妈,邓南姐可是邓场长的独生女啊,咱不要面子,人家邓场长也要面子,你说是不是?大哥这样做也是为了双方过得去。”
  赵菲赶紧上前劝刘桂珍,不然她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激动起来,没准就让赵国强去把金手链退了。
  “也是,要不是国强有本事,邓南肯定成不了咱家的人。我之前听人说,黄燕在邓南没找对象前就吹了,说以后邓南的对象,要五子登科,象城里人一样。”
  刘桂珍赶紧自我开解了一下,好歹这回黄燕还没提出五子登科的要求。当然,这也全赖自家儿子有本事,把邓南先搞定了。
  “什么五子登科啊?”
  赵国智做完作业,哪按得下凑热闹的心,赶紧就跑出来了。
  “五子登科就是房子、车子、票子什么的,我也记不全了,反正都是咱家没有的。”
  赵国智做了个鬼脸,道:
  “娶老婆这么麻烦,我以后才不要娶老婆呢!我要去当和尚,当了和尚,就没有娶老婆的烦恼了。”
  赵菲无语,想了一会才说:
  “娶老婆人家家长提出要求也正常,一个女儿养了这么大,白白送给了男方。家长自然会想要女儿幸福一些了,在家长看来,爱情就象天上的白云,漂亮不踏实,所以才会要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
  你这种想法就太消极了,以后要争取多赚钱,才能五子登科,娶到自已称心如意的老婆。”
  赵菲的话太实在了,刘桂珍听了虽然很刺耳,但一想自家也有两个女儿,自已也是女子之身,一时间又好象把这些话听进去了。楞了半晌,才叹了口气,也没说话。
  “姐,光看别人也不可靠啊,我觉得,还是自已赚钱花起来舒服。”
  赵兰做完作业,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出来了,听到姐姐这番语重心气的话,便倚在门边说道。
  “对,阿兰的话加上我刚才说的,就完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