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

第170章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170章

小说: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完这最后一件事,赵菲便回家了。
  赵民生知道赵菲去找夏至了,晚上没看到她回来,还去镇里问了一下,听说夏至和一个小姑娘一起下乡了,他估计着肯定是赵菲,这才放心回去了。
  见赵菲回来,一问真的是和夏至下乡,赵民生道:
  “以后要外出留宿,要和家里说一声。不说一声,害得我和你妈到处找。”
  呃,真稀奇,刘桂珍也会找她呀?赵菲才不信呢,估计是父亲随口提及而已。
  果然,看到赵菲回来,还一身臭哄哄的牛圈味,刘桂珍吓得倒退三尺,捂着鼻子道:
  “阿菲,这么臭,快去洗澡,怎么一股臭牛骚味?”
  “她和夏至下乡,夏至是兽医,当然要钻牛圈啦。”赵民生倒是全然明白,“阿菲和她去体验一下生活也好,日后读完农校,分配到镇里,象她报的是园艺专业,恐怕还得学会爬树呢!”
  听到父亲这么理所当然地想像自已的专业,赵菲不禁失笑,道:
  “其实园艺专业不是教学生爬树的,想反,倒是教学生如何善用植物,去美化环境。”
  “这什么破专业啊?不如学夏至那门手艺,你看她整天进村入户,村民们都很热情。时不时还送个菜啊、蛋啊什么的,多好!炒菜都不用钱了。”
  刘桂珍想得还真实际。
  赵菲哑然失笑,懒得就此事和母亲纠缠下去,便拿了衣服和桶去公共浴室洗澡。
  一个舒服的澡洗下来,赵菲顿时焕发了精神。洗完再闻到刚才穿在身上的衣服的味道,才觉得味儿还真是大,不禁有些脸红,刚才没洗澡还跑到颜金花家了,亏得她没有嫌弃自已。
  把衣服顺路洗了,赵菲提着装满了衣服的桶,才刚出浴室,就看到钱向东向她招手:
  “阿菲,有件事要告诉你。”
  看钱向东并不是一脸兴奋的样子,难道不是好事?赵菲心里嘀咕着。
  “我家赴港申请批下来了,傍晚我爸刚拿回家,十天半月的,我们收拾好行李就要离开农场去香江了。”
  “啊?这么快,我以为要好几个月呢,没想到你们运气这么好。”赵菲十分意外,其实这对钱向东来说是个好消息,前世他没有去香江,农场改制转型,他并没有适应生存下来,沦为了社会底层,苦苦打工渡日,这个年代的香江,经济正在迅速腾飞,只要有脑子有胆子有资金,就能很快把生意做起色,赵菲心里是赞成他出去香江的。无论如何,肯定比留在农场出息。
  “我后悔了,不想去了。”
  钱向东懊丧地道。

☆、244。第244章 勤工俭学

  “啊?为什么不去了?这是一个挺不错的机会啊?”
  赵菲奇怪地问钱向东。
  当然,对于钱向东的整个家庭来说,去香江这个花花世界,还是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后连根拔起,对他们家来说有焦虑和担心也是正常的。现在谁也无法保证他们就能适应那里的节奏和生活。
  钱爸爸在这里做货车司机,虽然是领月薪的国营农场的司机,但谁不知道现在做司机的猫腻多,活水也足。而钱向东毕业后就能分配一个正式的国家工作,母亲也是农场的正式职工,一家人的生活在这里别提多安逸了。
  但是一旦去了香江,这一切就成为历史,也不再是“国家的人”了,光是这种失去,就让很多人惶恐。在体制内生活习惯久的人,已经适应了这种温水养青蛙一般的舒服生活,一想到外界的种种不确定,他们就会有无由的惊恐和害怕。
  莫非钱向东也有这样的心态?
  “唉,我生怕我出去做不出成绩啦!”
  看着赵菲美丽的大眼眼扑闪扑闪地看着他,钱向东长吁了一口气,心里那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得到了一些缓解,但还是不彻底的。
  别看他之前在申请的时候嘴上说得硬气,但是真的申请通过,自已就要举家去投靠香江的亲人时,心里又多了几分寄人篱下之感。
  在农场多好,一家子工作稳定,又有自已的房子,不用到香江和舅舅一家子挤在鸽子笼里……
  自已只不过是个高中生,在那个竞争激烈的“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凭这么低的他,能拼得过别人吗?
  如果父母为了自已自私的决定而舍弃了现在舒适安闲的生活,走上日夜奔忙的打工之路,他能安心吗?
  一时间,从来没有感觉到生活压力的钱向东,顿觉自已的肩膀上沉甸甸的。
  这时候,钱向东想到了退缩。
  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向赵菲认个怂吧?
  退回来,自已一家依然是农场的正式职工,他也能包分配工作,一家三口领的工资,难道还不够生活吗?
  想到这些,退堂鼓在他心里就越敲越响了。
  “你的人生你做主。你去香江,未来会怎么谁也说不准。但是你在农场的话,未来会怎么样,却是可以一眼看到的。”
  赵菲说完,给了他一个含义莫明的微笑,提着衣服桶就走了,留下钱向东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思量。
  钱向东留在农场的未来,她曾经看到过,并不美好。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权利去替钱向东做出决定。一个男人如果连这种事都无法决断,甘于平庸和舒适,那他不管是在哪个位置上都是一样不会出彩。
  若是这样,钱向东是去是留都无所谓了。
  他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已来决断和谱写。平淡或是辉煌,一切尽在他自已的掌握之中。
  赵菲洗完澡回到家中,把衣服在厨房边上自家树的衣架上披好,发现父亲已经把饭做好了。
  农场的男人都会做饭、洗衣服,这点和上海的男人很像,整个大兴县,都找不到第二个地方,男人在这个时代洗衣做饭如此坦然的,这要得益于农场的归侨带回来的男女平等的意识。
  这种平等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喊喊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会洗衣、做饭、拖地等等这些原本在大兴人观念中应该由女人来做的事,他们只要有空,就都一一包揽。
  来农场生活之后,刘桂珍在这方面受益最大,赵民生本来就是好性子,一个憨厚老实疼爱妻女的男人,有了这种舆论环境和生活环境后,更是“如虎添翼”,下了班便一门心思地把基本家务做好,让刘桂珍和儿女们回家,就能舒舒服服地享受家庭生活。
  农场的这种风气,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因此,农场的男孩子在周边还挺有市场的,只要人不笨不傻,家庭条件尚可,想要在周围农村娶媳妇的话,一般是一说一个准,除非两个人实在无缘。
  在刘桂珍里,日后自家两个女儿要是能找个农场的男孩子嫁了也不错。因此,对钱向东流露出来的追求女儿的小心思,她倒也不在意,放任自由。
  反正阿菲上了中专,农校是定向分配,日后还要回到黄坑镇的,虽然不一定嫁给钱向东,但是一家有女万家求,有人示好总是好现象。她相信,赵菲也不至于那么傻,要嫁给吴丽梅这个泼妇的儿子,不说别的,光那个婆婆就不好对付了。
  今天很热,天气进入夏天最热的三伏天,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由地打起自家的鸭毛扇来。这鸭毛扇刘桂珍越做越顺手,差不多每周都能做出20多把来,若不是鸭毛不够的话,还能做得更多。赵民生几乎每周都要到县里开会送材料什么的,刘桂珍就每次让他用边三轮多载点送到妹妹店里寄卖,成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太热了,爸,上次不是说要买台电扇吗?”
  赵国智懒得打扇子,想起了父亲上回的话。
  “唉,现在家里的钱花得七七八八了,一台电扇要八十多块,哪有这么多钱啊?”
  说这话的是刘桂珍。电风扇在这个时候也算电器的大件,奢侈品之一,不光是因为买的价钱贵,更重要的是买来后是耗电大户,一个晚上一度电,一个月得30多度电,如果多花这笔,简直让刘桂珍比割肉还痛。因此,能有借口不买就不买,反正打小到大,她也习惯了没有电扇的生活。
  “嗨,过段时间攒了钱爸就给你们买一台电风扇。”
  赵民生颇不好意思,明明上次答应大家的,现在又没法实现,这不是和孩子们失信吗?
  “爸,再过段时间都秋天了,也不需要电风扇了。”
  赵国智不满地嘟囔道。
  刘桂珍拿鸭毛扇敲了一下他的头:
  “好好读书,别整天只讲享受。对了,你们俩也放暑假了,小兰,国智,你们都和妈到茶场拣茶叶去。
  放暑假茶场收暑假学生工,我看人家一个月手快的能赚三十多块呢!你们俩加起来就能赚六七十块,到时候就拿这钱去买电风扇吧!”
  赵兰一听有钱赚,就有精神了,她月芽一般的眼睛笑得弯弯的,道:
  “好,明天就去吗?”
  “我不去,我一个大男人才不做女人的活呢,会让人笑死的。”
  赵国智不干了,说得也是,拣茶厂里都是九成九以上的娘子军,就算有几个男工,也是扛沉重茶袋的,这个活赵国智现在年纪小,也做不来。
  “你不去拣茶,那你想干什么?一个暑假就白白浪费了?”
  刘桂珍不满了,现在没有什么补习班之类的说法,孩子们到了放暑假都野了,整天到处乱跑,尤其是男孩子,经常偷偷跑到溪里玩,一不小心就出溺水事故,刘桂珍想到这点也挺怕的。
  “我去卖冰条吧,象刘小乐那样。”
  赵国智此时倒自已想出了一个赚钱的主意。
  “卖冰条很苦的,又热又累,你不怕吗?”
  赵菲故意激赵国智。
  弟弟妹妹们想要勤工俭学是好事,香江后来极有钱的李嘉诚小时候还让儿子去勤工俭学呢。只有知道赚钱的难处,才会珍惜和合理用钱。
  “我不怕,刘小乐都行,难道我不行?”
  赵国智的血性被激发上来了,马上缠着赵民生要他帮着订一个“豪华”的冰棍箱。
  赵民生被他缠得没办法,于是就答应了。放下饭碗,拿着上次搭盖厨房剩下的木料,他拿出全套的木匠工具,动手做起了冰棍箱。
  相比做桌子椅子,木棍箱只是订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箱子,这简单多了。
  赵民生手巧,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把冰棍箱订好了,看着崭新的木箱,赵国智笑开了花,他还拿了毛笔,歪歪扭扭地在外面写上了“冰棍”两个大字。
  “光是木箱不能保温的话,冰棍很快就融化了。”
  赵菲提醒弟弟。
  “那得怎么做才不会融化?唉,平时买冰棍光顾着吃了,都不记得人家是怎么弄的,好象的确不是光光一个木壳箱子。”
  赵国智沉思道。
  “得在里面垫上夹层,比如棉被或者泡沫塑料,这样里面空气和外面隔绝,你的冰棍就不会受热融化了。”
  赵菲不忍看他抓耳挠腮的样子,提醒赵国智。
  “棉被是不可能了,家里哪有多余的小棉被呀,对了,我去小卖部找他们要几块泡沫塑料,我看他们垫啤酒箱有用这个,垫完没用都扔了。”
  赵国智灵机一动,想到了主意。他立即撒开腿就往家外面跑,不到五分钟,果然找小卖部要来了几大块泡沫塑料。
  赵民生帮着他把这些泡沫塑料嵌进箱子里,形成保温的夹层,赵国智十分满意,爱不释手地欣赏着自已的冰棍箱,突然又一拍脑袋,道:
  “我得找几块冰块放里面试试会不会融化,不提前试验好,万一明天买了冰箱放在里面不保温化了就亏本了。”
  话音刚落,赵国智又跑出家门,几乎是下一秒,他的声音就在隔壁吴丽梅家的厨房里响起。

☆、245。第245章 打工

  “这臭小子,跑人家吴丽梅家干什么?”
  刘桂珍哼了一声。
  “妈,冰块拿回来了,两格冰,放着看到明天会不会融化。”
  赵国智原来是去吴丽梅家讨冰块去了。吴丽梅家有冰箱,夏天冻个冰块什么的泡蜜喝,傍晚经常能听到吴丽梅在门外捧着冰块咬得“吱吱”响,象老鼠在啃木块,又象是在用牙齿与冰块的缠绵做着某种炫耀。
  当然,这是刘桂珍心里自已的想法,赵国智这种年纪,又是男孩子比较粗线条,他才不会介意吴丽梅过去用略带施舍和怜悯的心态将冰块交给赵国智使。
  赵国智一个大盆放进冰棍箱里,然后将冻着冰块的塑料格在冰棍箱里用力磕着,将里面的冰块磕出来倒进冰棍箱的大盆里,连嗑了两盒后,冰棍箱里升腾起缕缕白色的烟雾。
  赵国智将冰棍箱的木头盖子合上,高兴地道:
  “行了,这下有试验品了。”
  刘桂珍还在边上叫着:
  “你小心点磕,别把塑料盒磕坏了,不然吴丽梅该叫你赔了。”
  “哟,桂珍,你什么时候把我看得这么小气啊?一个冰盒而已,咱们好邻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