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

第121章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121章

小说: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青蛙特别多,一块水田里,随便走进去,荫凉的稻穗下,随处都可以看到青蛙的身影,瘦小的还不要,专捡肥大的钓。
  虽然青蛙是益虫,都教育孩子要爱护青蛙,可是真地在农村又不是那么回事。
  青蛙不象城市里那么稀罕,难以看到,满田里都是,村里人也就兴不起保护之心了。
  不过,钓青蛙只是孩子们喜欢的行为,因此,并不存在把青蛙钓得断子绝孙的危险。
  就在颜金花钓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刘雨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枝长树枝做成的钓竿,钓竿下面垂了一条坚韧的工具线,随手刨开松软的泥土,从里面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蚯蚓绑在线端,就成了一个象模象样的钓午了。
  “来,咱们比比,从现在起,看谁钓得多?”
  刘雨下了挑战书。
  “好,没问题,我也掌握了窍门,那就来试试吧。”
  颜金花玩兴大起,作为小镇上的孩子,玩钓青蛙这种比试,对她也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一场激烈的比赛就此展开。
  钓青蛙可不是地主就能占便宜的,也许是颜金花运气好,也许是她心灵手巧,到吴秀莲喊她们吃点心的时候,颜金花已经钓了30多只又肥又大的青蛙了,而刘雨一数,只有20多头。
  颜金花没想到自已能赢,把钓竿还给刘雨,高兴地提着装在塑料袋里的战利品,回到吴秀莲家。
  “外婆,你看,这是我钓的青蛙。”
  跟着赵菲叫吴秀莲外婆,颜金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而且也叫得特别亲热。
  吴秀莲也很喜欢这个干干净净、看来起很斯文的小镇女孩,笑着接过来夸道:
  “今晚上番鸭有口福了。”
  一物克一物,生物链的循环在这里并没有化作诗词歌赋上的矫情,番鸭们美美地吃了一顿青蛙大餐,呱呱地跟在主人后面欢叫,似乎在讨要着:
  “还有没有?还有没有?”
  赵菲一看,这次外婆做的是面线番鸭汤,颜金花碗里还有一个大鸭腿。
  颜金花见赵菲没有,不安地道:
  “这个鸭腿给你吃吧?”
  “你是第一次来,客人,外婆给你的你就吃吧!”
  赵菲知道外婆肯定把另一只腿留着明天给小舅舅了,不过这也正常,她才不会在这种小事上捻酸吃醋。
  颜金花只好捧起碗吃了起来,这时她才想到什么,问:
  “赵兰呢?她哪去了?”
  “我吃过啦,刚才帮外婆喂猪去了。哎,我外婆家的猪真能吃,一天要吃五顿,种菜都不够它吃,累死人了。”
  赵菲想着外婆每天除了种菜之外,还得去山上打猪草,不然还真不够填满这只如饕餮一般大肥猪的胃口,真是有够辛苦的。
  “能吃是好事,才能长膘。外婆我早就习惯了,不觉得累。倒是你们啊,既然知道累,就要好好念书,以后做了国家干部,吃了国家粮,就不用一辈子累死累活的了。”
  外婆摘了一堆新鲜的蔬菜进来,分别装在两个洗干净的写着“尿素”二字的塑料口袋里,对赵菲道:
  “你们前几天摘的菜吃了吧?这一袋给你们的,这一袋给金花带回去。”
  “哎呀,外婆,怎么好意思呢?又吃又拿的。”
  颜金花没有想到吴秀莲也准备了她的份,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自已种的菜,还要你不嫌弃呢!”
  吴秀莲说着,麻利地把菜装好,口袋打好结,放在地上。
  赵菲又和外婆说了赵国智长唇疔的事,要外婆给她捞点黄皮果带回去备用。
  吃完点心,看看也四点多了,赵菲便和外婆告辞,让外婆明天一早直接到农场家里,一起去县城体检。
  见吴秀莲连连保证会去,赵菲才放心地回家。
  回到家,和刘桂珍说了外婆明天要去体检的事,她倒没怎么反对,也答应明天去娘家帮着喂一下鸡鸭,还说:
  “叫你们外婆别急着想回来,让她好好体检一下,中午到你阿姨家吃饭,叫她放心,我会照顾好家里的,她难得出门,带她到县城逛逛。”
  赵菲发现,随着父亲转正的实现,母亲的脾气也在慢慢变好,不象前世那般,整天呼大喝小,一点小事就炸毛。
  看来,人的脾气和人的境遇也有莫大的关系。
  生活顺遂了,人的脾气自然也就小了。
  如果不是重活一世,赵菲都开始慢慢想不起来,这一世的刘桂珍和上一世的刘桂珍有什么相似之处了。
  赵国智又玩了一身泥巴地回来,刘桂珍也没象以前那样大骂一场,只是让他赶紧去洗澡再吃饭,别把一身泥都带到桌子上。
  赵菲凑近看了看赵国智的唇疔,发现已经基本消肿了,这才放下心来。
  也不知道怎么的,也许是现在生活条件差的缘故,现在的小孩子,身上很容易长这样那样的无名肿毒。不说生疔吧,长个痈也能疼死人。
  “吃完饭漱了口,我给包下黄皮果,明天就彻底好了。”
  唇疔几分钟内能长得象小黄豆般大,要彻底消下去却得几天的功夫,所以赵国智嘴角现在还是火辣辣的,听说咸黄皮果有奇效,当然高兴得直点头。
  吃完饭,等赵国智洗了脸,赵菲找了块医用胶布,把咸果皮果掰开,里面的籽去掉,将果肉和果皮贴在长唇疔的地方,用胶布牢牢固定住。
  不过,赵国智这下就象个伤号了,嘴上贴着大大的胶布,他当然不好意思再到别人家窜门,便老老实实呆在屋里看电视、做作业。

☆、176。第176章 电话总机值班室

  “民生,你明天早上载我妈到县医院做个体检。”
  看到丈夫封完煤走进来,刘桂珍就发话了。
  “好,正好明天也没啥事。妈这次怎么想到要体检了?”
  赵民生有些奇怪,农村的老人他知道,没事才不会想去做什么体检呢,他们觉得白花钱浪费时间不说,还不吉利。
  “不是这次做‘扣’的事害的嘛,老觉得身子不舒服。正好县医院去义诊,医生开了个免费的体检单,就是要到县里麻烦一些。
  不过,妈也很少出门,正好带她出去走走。”
  刘桂珍把事情都安排了,哪有赵民生反抗的份?不过她也估计好了,赵民生不会说什么,才这么大包大揽地计划好。
  “行,都听你的。”
  只要刘桂珍不是出什么歪主意,赵民生都没有意见。
  “对了,明天你顺路把这些新做的鸭毛扇带到我妹那,顺便把上次的寄卖款收回来。”
  “那得给小姨子一些寄卖费吧?”
  赵民生觉得白白让小姨子做事好象不好。
  “嗯,你看着给吧。妹妹这两年生意做得还比较顺,也许还看不上你那两个钱呢。”
  刘桂珍最近白天到茶厂拣茶叶,晚上回家就手脚不停做鸭毛扇,做了两百多把扇子,一把扣掉成本,能净赚八毛钱,这让她干劲十足。
  “那怎么行,看不上也得给啊,哪能让妹妹帮着咱们白干活呢?”
  赵民生听出妻子的意思是如果小姨子不收也不用给了,觉得这不妥。
  “随便你啦,你是姐夫,怎么做你来决定。对了,阿菲啊,和妈去一下办公楼,我得去总机那里给你姨打个电话,告诉她明天外婆要去的事,她中午才好多做你们的饭。”
  刘桂珍突然想到这件重要的事。
  现在谁家里也没有电话,农场还算好的了,在场部办公楼,也就是赵民生上班的电话,设了个电话总机,负责转接各路来电,不过电话也都是接到各自的办公室里,就连场长家也没有。
  当然,如果有电话找场长,或者是夜里政府部门有突发重要的通知,总机的值班员就要动身赶赴相关领导家进行口头通知。
  因此,夜里要打电话,也只能去总机那打。
  赵菲应了一声,穿上夹趾的拖鞋,就跟刘桂珍出门了。
  “妈,姨家里有电话吗?你现在打过去她能接得到啊?”
  “她哪有电话啊,不过隔壁是供销社,那里的电话夜里有人值班,让值班员叫下你姨她也愿意,和你姨是好朋友。”
  “哦,那就方便了。”
  赵菲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天啊,太麻烦了。人手一机的年代,还得20年后才能到来呢!
  到了场部的总机值班室,值班员李瑞琴正在打毛衣,其实做这个工作挺清闲的,电话往来并不多,白天工作上的电话会多一些,到了夜里基本没什么电话。
  晚上值班要睡在值班室,李瑞琴也乐得抓着这空闲的时间打打毛衣,做做私活。
  “雪梅,帮我打个电话,到县城供销分社,转给我妹刘桂玉。”
  刘桂珍自从赵民生转正之后,腰杆子硬了,说话间也多了几分自信,刘雪梅过去有点看不起刘桂珍,虽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但那种淡淡的距离感,敏感的人都能察觉得出来。
  不过,让李瑞琴大跌眼镜的是,赵民生不光转了正,儿子居然还和场长邓新天的女儿邓南订婚了。
  虽然听说邓新天两口子气得要命,订婚的事都瞒得结结实实的,农场的人至今也没有收到邓新天亲手发出来的喜糖,但这事好象又是真的。
  大家当面不敢问邓新天,但遇到赵民生夫妻就不一样了,有些人就会故意刺探一下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赵民生略有故忌,同时也不是喜欢炫耀的人,人家问他,他总是不置可否地笑笑,让问话的人吃不透。
  李瑞琴八卦之心不输任何人,见到这么个好机会当然不肯放过。她见到刘桂珍有求于她,便热情地道:
  “好,我马上给你转接过去。”
  电话总机值班室正中,摆着一台如钢琴般的桌子,只不过上面的“琴键”,是一个个可以拔起来的拔插,样子就象长形的子弹一样,金黄金黄的,李瑞琴熟练地把其中一个插头拔起来,插到上方一个孔里,然后戴上连着麦克风的耳朵,开始和对方总机通话。
  一会儿,李瑞琴笑着说:
  “桂珍,接通了,喏,这给你坐,便说话!”
  说着,李瑞琴把自已位置让出来,坐到边上的值班床上。
  刘桂珍不禁有点受宠若惊,以前她有几次到总机这里打电话,李瑞琴爱理不理的,不是让她等半天,就是说没空让她过会再来,哪有一次这么顺利的?
  而且就算电话接通了,也是让她站在边上通话,哪能象现在态度这么好呢?
  刘桂珍心里清楚,这和自家民生转正不无关系,以前一家都是临时工,难怪人家看不起。
  这就是差别,这就是待遇啊!
  刘桂珍有点激动地坐到李瑞琴的椅子上,听着耳机里传来妹妹的声间,她高兴地道:
  “桂玉啊……”
  一番事情交待完了,刘桂珍放下耳机,这才对李瑞琴道:
  “谢谢你啦,雪梅。”
  “嗨,小事一桩,这不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嘛!”
  李瑞琴轻飘飘地道。
  刘桂珍心里想:哼,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热情?
  “哎,桂珍,我听说你家国强和邓场长的女儿订婚了?这可是大喜事啊!”
  李瑞琴好象不经意地问。
  刘桂珍又不是傻子,自家儿子和邓南订婚,不知道农场里有多少人眼红呢。
  不过,这事是千真万确的,何必遮遮掩掩呢?于是刘桂珍便好似很不在意地道:
  “是啊,他们俩是高中同学,自由恋爱的。见两个小的情投意合,我们当父母的能怎么样?就赶紧订婚啦。”
  “哟,这事还是真的呀?不过奇怪的是,邓场长怎么到现在还不发喜糖啊?农场谁订婚,女方家都会发喜粮的呀。我老早就想问你了,只是看到邓场长没发喜糖,就一直不敢问。”
  李瑞琴见这事刘桂珍亲口承认了,知道如果不是真事,晾她也不敢随便高攀,心里不由地酸死了,于是故意这么挤兑道。
  刘桂珍心知这也是事实,邓新天一家根本看不上自家的儿子赵国强,只是当时怎么突然答应订婚,她到现在恍恍惚惚的也如同做梦一般,此时被李瑞琴一说,不由地有些张口结舌。
  “邓伯伯说了,现在婚事上头都号召简办,他是场长,更不能带头大操大办,所以喜糖什么的就免了,等到结婚办酒时一起发。”
  赵菲一直坐在李瑞琴的值班床头,低头翻着一本过期的《人之初》旧杂志,此时见李瑞琴把刘桂珍挤兑到了悬崖边上,便抬头淡淡地说了一句。
  可不是,李瑞琴床上还扔着一份县里刚下发的要求严禁领导干部大红白事大操大办、严禁奢侈浪费的文件呢。
  李瑞琴当然是看过这份文件,作为总机值班室兼电报收发员,李瑞琴总是第一个接触到最新文件,所以她的工作在外人看来,也颇有几分高贵感和神秘性。
  正因为大家都这么看来,所以她养成了有点高高在上的姿势。过去刘桂珍她是不放在眼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