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男保姆(娱乐圈) 作者:柏生 >

第36章

重生之男保姆(娱乐圈) 作者:柏生-第36章

小说: 重生之男保姆(娱乐圈) 作者:柏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老师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随即笑道:“没关系。”

李导失落的说:“没关系,这么大的投资,肯定要慎重。”

关常有些不忍,说:“要不你把剧本先给我看看,我拿给大家讨论一下在给你答复,行不行?”

“真的!”李导竟然像个小孩子一样笑了起来,赶紧从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剧本,双手递给关
常,说:“谢谢你了!”

关常接了过来,沉甸甸的,两个亿呢,压得他胸口一闷。

关常没有参加颁奖典礼的酒会就回了家,回到家立刻打开剧本,从第一页开始就欲罢不能,太好看了,太震撼了!

剧本采用的视角很独特,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煤山上,回顾着他无可奈何的一生……

“还没睡?说了不用等我。”肖正清回来了,看见关常还在看剧本,不满意的说。

关常兴奋的很,一点困意都没有,他说:“你看这个剧本,拍出来一定很棒!”

肖正清拿起来垫了垫,说:“比字典还厚,你想拍?”

“嗯!嗯!”关常立刻点头,但一想到两亿的投资,立刻又焉巴了,说,“拍不成。”

“怎么了?”肖正清问。

关常叹气,说:“拉不来投资,要两个亿,一个不知名的导演,谁会投资啊。”

“你投资就行了。”肖正清边脱衣服边说,“想拍就拍,跟梁小松说,公司出钱,不够再找我大
哥要。”

关常上前抱住肖正清,说:“真的!我真的能拍吗?”

肖正清点了点头。

关常蹭了蹭他,说:“这部戏的收视率肯定不会高,我们会血本无归,你考虑清楚。”

肖正清说:“怎么了?剧本有问题?”

关常模棱两可的说:“市场定位的问题。只是有这个可能,我也说不准,但是得把这个风险提前告诉你。”

肖正清问:“你不担心吗?”

关常说:“当然担心,但是这个剧本真的很棒。”

“那就拍吧。”肖正清说,“现在能睡觉了吗?”

关常摇头:“你先睡,我看完再睡,我在客厅睡,不打扰你。”

第二天,关常带着两个黑眼圈去了公司,梁小松吃惊的问:“肖总虐待你了?”

关常昨晚一夜没睡,一直到早上八点才看完剧本,肖正清气的差点家暴了。

关常说:“我想拍这部电视剧,初期投资两个亿,公司的钱够吗?”

梁小松很平静,肖正清跟他打过招呼了,说:“够,让导演到公司来详细的谈谈吧。”





第61章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
李导很快就到了,握着关常的手,激动的说:“太谢谢你了!太谢谢你了!”

关常向他介绍了梁小松,李导激动的感谢梁小松,梁小松急忙摆了摆手,澄清道:“别谢我,我们关总要拍的,要谢就谢他。”

李导迟疑了一下,说:“有件事情我得提前说,你们不能参与选演员。”

梁小松一怔,看向关常,关常也愣了一下,他不能参演吗?

梁小松问:“李导有自己的人选?”

李导郑重的点了点头,说:“是的。”

梁小松问关常:“你的意见?”

关常挺失望的,投资了两亿,连个角色都没混上,他不死心的问:“我能客串一个角色吗?哪个都可以,崇祯身边的太监王承恩也行。”

李导无语的看着他,说:“我跟温老师商量过,你演崇祯。”

“真的!”关常兴奋的差点跳了起来,恨不得大手一挥,让梁小松当场掏出两个亿递给李导。

梁小松说:“我们公司新签了几个艺人,李导可以看看。”

李导固执的说:“不行,这部戏大概要拍两年,你们公司签的那些艺人能耐得住吗?”

梁小松第一次认真的看向李导,这个中年人有他的追求和执着,但对人性看的很透彻。新签的新人,浮躁者居多,半年内没有作品和曝光度,往往会心浮气躁,失去初心。在这个快餐文化泛滥的娱乐圈,谁肯花两年的时间做一件不知道结果的事情?

梁小松笑着说:“那就按李导说的办。”

两个人又谈了些细节的事情,梁小松问的很详细,李导回答的有条不紊,一看就知道,他早有准备。

谈好之后,关常送李导出去,临分别前,李导说:“我看过你演的《黄埔风云》,说实话,演技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些地方有刻意的痕迹,当然,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演技已经很不错了,演技需要磨练,短时间内提升不了。我原来不打算用你,但老温很喜欢你,说你有潜力。现在离开拍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你尽量多读些书,四书五经史记多看看,明史一定要看。想要演好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得清楚他的生活背景。”

关常没想到李导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自从他获得最佳新人之后,见到他的人多是祝贺和恭维,至今没有人指出他的不足。才见过两次面的李导,毫不留情面的说他演技一般般,真让关常赶紧压力巨大。

他连连点头,真诚的对李导说:“谢谢李导!”

李导笑了笑就离开了,关常直接从公司去新华书店,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全部买了。

两个月,关常足不出户,埋头啃着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跟肖正清说话都文绉绉的带着古味,肖正清忍着笑,听关常掉书袋子。

两个月后,关常带着李胜男到了横店,终于见到了《崇祯十七年》的主创。

李导、温老师,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关常竟然见到了他的大学老师——徐老师!

徐老师笑呵呵的过来握住关常的手,说:“关常,没想到啊。”

关常赶紧回过神来,说:“徐老师。”

李导拍了拍手,大声的说:“人都到齐了,明天开工,有几件事情我必须跟大家说清楚,进了剧组就得听剧组的安排。除了手机之外,不能带其他任何通讯设备,电脑、爱拍,通通不能带,现在带过来的麻烦交给助理送回去,这是一。第二,除非家里有重大事件,否则不能请假,宣传、访谈,一概不允许请假;第三,不接受粉丝探班和记者采访,直系亲属每个月可以探班一次,但不能超过两天时间;第四,不准喝酒、聚餐,不准在拍摄期间吃零食。暂时只有这四点,以后有其他要求我再补充。”

李胜男小声的说:“这不是拍戏,这是蹲号子吧。”

关常没忍住,一下子笑出声来,李导不满意的瞪了他一眼,接着说:“刚想到一点,任何人不能搞特殊,不能摆老资格,不能欺负新人,不能对编剧指手画脚。”

小李吐了吐舌头,关常憋住了,没敢笑出声。

剧组包了一间条件简陋的小旅馆,连导演和监制也不例外,所有人都住在一起。离这里不远处有一家条件很棒的酒店,李胜男问关常要不要自己掏钱过去住,关常说不用了,他不能搞特殊。
吃的也很简单,连盒饭都没有,大锅菜、稀饭、馒头和咸菜,每人两个不锈钢饭盒,排队打饭。李导还说,这个饭盒要自己洗,拍戏这段时间内,都用这个饭盒。

小李连连吐槽,说穿越到了二十年前,关常让他小声点,他注意到温老师和徐老师他们连助理都没有,都是自己排队打饭。

第二天,当温老师和徐老师等人穿上戏服时,关常和小李惊呆了。

皂青色、大红色、深蓝色的麒麟朝服,前襟、、胸前、后背、肩袖的上端和腰下绣有纹样,左右肘下,分别缝有一条本色制作的宽边。根据品阶的不同,绣的纹样也不一样,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品五品麒麟、六品七品虎彪,锦衣卫指挥使、司礼监太监和各部掌印太监的服装又各有不同。朝服用丝绸织成,上面的绣样全是手工绣成,其中不乏金丝、银丝线,每一件都很精美。

当关常看到他的那件戏服,他吓得不敢往身上穿,龙袍,金丝织成的龙袍,跟他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一样,每一根金丝线闪闪发光,彰显着皇家的尊贵。关常小心的问服装师:“真是金丝吗?”
服装师说:“专门在苏州定做的,仿南京博物馆里万历皇帝的那件,不过,博物馆的那件是真的金丝,你这个是铜丝,原料不值钱,手工比较麻烦。”

关常吐了吐舌头,说:“还好还好,我还以为是文物。”

服装师笑着说:“有很多道具是文物,李导和温老师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拍那些摔东西的戏时,让你摔那件你就摔那件,看准了再摔,万一把古董摔碎了,我们又要吃一个月的大白菜了。”
关常捂着小心肝,拍李导的戏真是亚历山大啊,比王导还恐怖。胶卷多少钱,古董多少钱,根本没有可比性好吗!

太和殿前,跪满了文武百官,十六岁的朱由检身穿龙袍,缓缓的走向金銮殿。

这场戏其他人只需要跪在那边,摄像机对准的是关常的背影,身量刚刚长成的瘦弱少年,根本撑不起宽大的龙袍。

他的步伐不稳,他战战噤噤,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咔!”李导叫道,“关常过来。”

关常长吁了口气,温老师他们已经站了起来,鼓励的对关常笑了笑,关常笑了笑,几步跑到李导跟前,李导说:“你说说崇祯登基时的心情怎么样?”

关常说:“他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两天前哥哥去世,他才得知自己将要做皇帝。但宫中由魏忠贤把持着,他又被人提醒不能吃宫中的东西,小心被下毒。我想他应该很害怕,毕竟进了宫之后,生死未卜。”

李导说:“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但同时你要知道,朱由检生在皇家,跟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关系很好,他们兄弟情深,朱由校曾经指着龙椅让朱由检做两天,而朱由校又没有儿子,表面上看,朱由检不参与朝政,但他心里应该想过,天启驾崩后,他是最有可能继位的那个人,他不会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而且,他上位后不久就清除了魏党,他也试过改革。所以,他虽然害怕,但他骨子里有皇家的骄傲,他害怕的同时还有对未来的抱负和决心。”

关常点了点头,说:“他对魏党深恶痛绝,有心杀贼,但满朝文物,又不知道该相信谁,他很迷
茫。”

李导说:“对,我们会加一个镜头,把每个大臣的表情拍进去。”

这场重拍了一遍,关常把刚才跟李导讨论的那些心理,用背影表现了出来,他略微的偏过头,快速的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大臣,哪一个会站在他的这一边?

就在关常满怀心思的走向金銮殿时,另一台摄像机,在每个大臣的脸上过了一遍,这些演大臣的演员,事先并不知道会给他们增加这个镜头,但在镜头下,每个人物的内心各不相同,跟他们以后的政治立场和选择遥相呼应……





第62章 第 62 章

第六十二章
这场戏一共拍了五遍,关常愧疚的看着那些一遍遍跪在那里的演员,李导安慰他:“没事,不全是你的问题,上次就是摄像没跟上。”

晚上回到旅馆,关常找温老师和徐老师请教,看见温老师和徐老师在洗衣服,他赶紧过去,说:“我来帮两位老师洗吧。”

徐老师捶了捶腰,说:“老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上山下海、扛道具搭布景、做饭洗衣服、连续几天不睡觉都是常事,现在不行了,我得跟老李说,再加台洗衣机,楼下就两台,根本不够用,又不能跟女同志争。”

温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老李也不容易,这部戏耗资太大,老李压力很大。”

关常说:“要不两位老师把衣服整理好,我让小李白天用洗衣机洗。”

徐老师说:“好主意,白天大家都拍戏,洗衣机还空着,那麻烦小李姑娘了。”

关常笑了笑,帮两位老师洗好衣服晾晒好,擦干手卷着袖子坐在床上,说:“今天这场戏,我拍的不好。”

徐老师说:“从小荧屏的要求看,这场戏拍的已经是精品了,但老李是用大荧幕的要求来拍,还差点火候。”

温老师也说:“老李以前搞摄影的,对这块要求很高,习惯就好了,你不要太过于妄自菲薄。”

关常起身给两位老师倒了水,说:“我很佩服你们,就算镜头没有对着你们,但你们浑身都是戏,非常的投入。”

温老师笑着说:“他们这帮人都是演话剧的,不管观众的视线在不在他们身上,上了台换上衣服立刻就能进入角色。像你老师”说到这里,温老师指了指徐老师,说,“他在话剧圈里混不下去才去你们学校当老师,哈哈哈。”

徐老师拍了拍关常的肩膀,说:“想演好一个角色,就要多想、多琢磨,内心的想法要靠表情、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但首先得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粗暴的背台词、摆动作。”

关常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回去后先给小李说了洗衣服的事,接着又投入到剧本中去。

举行过登基大典之后,崇祯静静的等着魏忠贤来杀他,但魏忠贤并不准备杀他,有一天,他以退为进,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崇祯驳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