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725章

姜姬-第725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按品级说,诸侯王是跟姜旦一样的。他们的王后也可以和春花一样随时进宫求见姜姬。
  这些王后并不像春花或阿笨或姜谷那么“体贴”“懂事”,她们都巴不得多跟姜姬亲近,几乎每天都要进来。
  蟠郎没来之前,姜姬都是随手抓个人去应付。段小情被推过很多次锅,他的儿子段青丝也被姜旦送了过去,两父子都快成专职干这个的了。
  姜姬还真考虑过给他们加个职,省得白干不拿钱,挺亏待人家的。
  被段小情痛哭流涕的拒绝了,人家很认真的说他在徐公手底下干得挺好的!两人在河谷都关出感情来了!满朝看一看,像他一样被凤凰台一系人接纳的鲁人多吗?不就他一个吗?!陛下你可要考虑清楚!
  他是很重要的!
  然后段小情反手把他儿子段青丝推出去了。
  现在段青丝就在宫中任侍宴一职。专职服侍进宫来的各位贵眷,陪他们吃喝玩乐,不叫他们去打扰姜姬办正事。
  蟠儿就替各诸侯王评了个级。
  姜姬这边当日制定时,只是笼统把诸侯王全都归到一类去了。反正他们的王位也无法世袭,仅此一代而已。连姜旦、姜谷的孩子都不能继承其父、其母的爵位。
  细分的只有姜武这一类“大王”,往下还有郡王、公爵、候爵、伯爵等,以防备以后的女帝没有足够的爵位封给爱郎们。
  蟠郎任内史以后,很快发觉了这些诸侯王的问题,就着手替他们小小分了个级,评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国土论,一种是以交国后的其民顺服程度论。
  直白点就是说:谁交国时的国土大就地位高;谁交国后的国民忠诚不给陛下找事就地位高。
  然后鲁国第一,姜旦和姜扬这两个“大王”都得到了嘉奖;其余几国中,晋国意料之外的排了第二位。
  本来这个小国按交国的大小是排最末的,但交国后,晋人的顺服程度却是最高的。姜姬派人去推行新律,晋人半点反抗的都没有。
  这里还有个笑话。
  使臣到晋国以后,当殿对晋臣们说,晋王已经在凤凰台交国了。
  晋臣互相看了看,再三确认晋王确实身在凤凰台后,竟有一人说:“原来大王还活着!”
  使臣:“……”
  这人还与左右交流:“我还当大王逃出去后就被人害死了!”
  左右:“是啊是啊。”
  “唉,还当他逃到魏国后,被魏王害死了呢……”
  使臣:“……”
  晋臣都十分唏嘘,跟使臣把酒言欢时说,他们发觉大王假借出城游乐的借口带着王后和太子一逃了之之后,又商量了大概半个多月,决定不去寻找大王。
  使臣:“……”
  晋臣:“我等以为,大王平安之后,当会给我等送信。”
  使臣:“……”
  结果晋王一直没送信。
  晋臣追踪后发现晋王是逃到了魏国,当时魏王换阿陀坐的消息还没流传到晋国来,晋臣以为在位的还是阿陀他爹,都觉得晋王太傻,魏王还杀了晋国公主呢!你惧怕郑国之事就逃到魏国,就没想过魏王不会庇护你吗?!
  晋臣以为晋王死定了,但晋国之前争大王也耗费了不少精力,晋臣都觉得与其自家推一个大王上去,不如不要费这个力气,让他们自己争吧。
  可郑国之事刚发生不久,晋王的兄弟们还在世的哪怕知道晋王跑了,王位空虚,也不敢跑去抢王位,生怕落了郑国的后尘。
  就这么拖延着,拖到使臣到了。
  使臣:“……那尔等是不愿交国?”
  一群晋臣哪怕酒意醺醺也争相道:“如何不愿?”
  “自是愿意的!”
  “吾等愿意!”
  使臣又派人去宫外询问晋王的兄弟,还不等说出来意,晋王还在世的兄弟们听说凤凰台使臣到,全都出来跪地迎接,斩钉截铁地说晋国之事与他们无关!
  他们绝对没有欺凌晋王!
  使臣:“……晋王交国后,你们有没有反对之人?”
  晋王兄弟们:“如何会反对?”
  “愿为陛下之民!”
  “某日思夜想只愿生为鲁人!”
  最扯的是一个人非说他娶了一个鲁女,其实是他被鲁女招婿了,所以他是鲁人,不是晋人了。
  使臣:“……”
  使臣留在晋国推行新律,改国为洲。信送回凤凰台后当殿宣读,殿内一片朗朗。
  姜姬都笑得肚子疼。
  之后晋洲一直都非常非常听话,新税推行也没有一点问题。晋国世家八成都是迅速把手中多余的不想要的地都给交了,只留了祖地,交税也交得很痛快。
  有这样的好百姓,晋王位居第二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三、第四、第五是郑、魏、燕。
  燕国无王,姜姬也没封他大王,只是允许他在凤凰台安家落户,赐宅邸一座。
  本来殿上是人倡导将漆离这种窃国之贼给诛杀的。
  因为燕王早就断了血脉,而前面的伪王大多数都被后来者干掉了,现在想找当年前几任真窃燕国之贼给拿出来砍头示众也找不到人了。
  只好拿漆离充数。
  不过漆离是跟蟠郎一起回来的,也是蟠郎的功绩之一。姜姬就高举轻落,睁一眼闭一眼的保下了他。
  赵居末尾。
  这还真不是赵王的责任。陈相在送走赵王后仍是自尽了,赵国因此乱相纷纷。
  与郑、魏、燕一样,都是需要强权压制才能缓缓修正的地方。
  蟠郎认为这些诸侯王固然驯顺,但其民中未必个个忠臣,最好还是警惕一点更好。
  经过他的评级后,只有鲁、晋两国可以随时入宫面见姜姬。其余诸国的大王都只能应诏,非诏不得入。
  姜姬听过之后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让蟠儿去办了。本来这也是内史的职责之一。他是可以选择哪个大臣能在今天或明天见到皇帝的,他要是拒绝的话,大臣想见皇帝,皇帝就能没有空。
  他这么一出手,虽然只是拿没权没势的诸侯王们下手,但殿上诸人也立刻感受到了他的手段。
  因为诸侯王在发觉自己被评级降低后无法再每天进宫以示恩宠后,不是找姜姬或蟠郎,而是盯着自己上面的发泄怒火。晋王被骂得最凶,姜姬听说后觉得挺可怜的,特意赐下宝物以示宠爱,更加证明了陛下确实是喜欢晋王的!
  晋王因此乐呵呵的,被骂也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罪魁祸首”的蟠郎竟然毫发无损。众人见识到之后,对他就客气多了。


第799章 全文完
  睁开眼睛时,世界就映入眼帘。
  她每天都会为眼前新奇的世界而惊讶,一切都是全新的,在等着她。
  可她的脚步越来越慢,名为时间的怪兽追逐在身后,渐渐吞噬了她。
  蟠郎带着一行宫内文吏急步走在宫阶上,突然他看到远处新起的摘星楼顶上有一条垂下的丝涤在空中飞舞。
  他抬头却看不到陛下的身影。
  “你们先过去吧。”他对文吏们说。
  文吏们行礼后就先离开了,他前往摘星楼。
  这座摘星楼历时四年才终于建成。比起莲花台的摘星楼高了五层,这是一座新的七层高的摘星楼。下方为石基,上方为木阁。
  用来庆祝陛下的圣寿。
  自从建成起,陛下就喜欢留恋此地。
  朱武王也会时常在这里陪伴陛下。
  倒是三宝公主和七宝公子现在很忙了,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工作要做。
  蟠郎来到楼下,侍人替他引路。他拾阶而上,慢慢的走到了楼顶。圆型的拱顶中是一个空旷巨大的空房间。
  陛下在这里什么也没有摆,案几床榻都是事后才送上来的。
  陛下更喜欢倚在栏杆前往外望,她看累了就会倚在朱武王身上。
  武王在这时非常不喜欢别人的打扰,白哥与他都曾被武王的侍卫拦在下头。
  也只有这时,武王才显露出他霸道和想独占陛下的那一面。
  世人要么将武王当成莽夫,要么将他当成野心家。其实都不太对。
  如果让他来说,他觉得武王更接近一个野心家,而且是一个无情的人。
  武王到现在都对这个国家没有丝毫的归属感。他会带兵保护这里,仅仅是因为这是陛下的希望。如果没有陛下,那武王绝不会再听别人的命令。
  哪怕是三宝公主也命令不了他。
  龚相就对他说,他曾想除掉武王,因为武王不驯。但他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不止是因为陛下,还因为陛下将武王教得太好了。
  “如果陛下驾崩,武王必会为祸。”龚香断言,“最好的结果就是武王在陛下之前就去世!”
  生死之事难以预测。
  他能明白为什么龚相现在就开始思考陛下驾崩之后的事,并且开始与他讨论。他相信在徐家、黄家都有类似的议论。
  这是为了确保陛下建立的一切能延续下去所做的准备。
  武王会是一个障碍。
  哪怕三宝公主是武王的女孩,但她未必能控制得了武王。
  而且武王的权力太大了。直到现在,陛下都不答应收回武王的兵权,反倒是霍九弈与花万里这两个不值一提的人,每回出征回来都必须要交兵。
  只有武王,他的手中一直都握着二十余万兵马。
  而且在武王的心目中只有两类人:敌人与不是敌人的人。
  甚至都不是朋友。
  龚相一直想与武王交好,除他之外,凤凰台下的无数人都希望与武王交好。可这么多年下来,武王一个好友都没有。
  他只与他军中的亲信交往。
  在朝上,他可以与陛下配合,遵从陛下之命与其他人合作。但如果没有陛下的命令,没有一个人能说动他。
  蟠郎还未走近就看到了武王回头看过来一眼,他停下脚步,行了一礼就下去了。
  等脚步声远离,姜姬才问:“是谁?”
  “蟠郎。”姜武抚摸着她的长发,虽然她每年都会剪,还有一年想剪到胸口那么长,被侍人拒绝后,侍人竟然将殿中所有的刀都藏起来了,好像是怕她自己剪。
  她也只好算了。
  “大概是有什么事吧?”姜姬打了个哈欠。
  姜武:“那你要下去吗?还是再把他叫上来?”
  她摇摇头,“没什么。他们都能自己解决。”
  确实已经没什么需要她“亲自”去做的了。在白哥、蟠儿理解了她的想法之后,他们总能做得比她好。
  现在各地的人才选拔已经越来越丰富了,数之不尽的人向凤凰台涌来,参加学府后进行考试。
  原来的鲁字现在又被称为公文字,连它简化的线条都成了公文用语的一部分,有很多并不擅长写文章,或读过的藏卷不够多的人都由衷的感激格式公文的产生。
  虽然它们还是需要学习格式与用语,但绝对比以前要轻松多了。
  世家因此一直在抱怨,也一直在零星的反对着。
  不过现在通过学府、殿试一路入仕的士子还是与经由世家举荐的士子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一方面是两边都不太满意,世家希望将庶人全都赶下去;庶人则渴望得到与世家同样的地位——就算蛋糕不能一边一半,至少别差太多。
  士庶之间的对抗也隐隐开始成形了。
  可以想像得到,在她辞世之后,一定会有一次巨大的冲突。
  到时就全看三宝能不能撑住了,她给她留下的也是一个大难题。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陛下是觉得无聊了。”蟠郎说。
  白哥看了一眼他周围摆着的好几担待批阅的章表,再看他旁边坐着的四个文书,都在等着记录下他的每一个吩咐。再看殿内,到处都是脚步匆匆的文书们,不是抬着章表这屋进那屋出,就是在抄写、计算、核算、审查……等等。
  就算是在闲聊的时候,他和蟠郎的手也不敢停。
  “……无聊?”白哥都不敢相信他的耳朵!
  哪里无聊了!
  只是一个过五税一就够底下人吵架的了!
  新字与新数学也被人垢病。
  改纪字为新字的事引起的反响太大了,各地都有烧书的现象,仅仅是因为陛下下令将纪字的书用新字抄写,为了不让陛下的人抄书,所以不少人宁可先把家中藏书付之一炬。
  新数学因为最早是商人使用的,后来在百姓中流传开来,现在又被人称为“庶数”。
  白哥在午饭时涛涛不绝。
  蟠郎听完后说:“陛下并不因此而生气。”
  “……”白哥叹气,“是,刚出现时陛下就说了,江山易改,人心难移。”
  比起能派兵把一城或一地不驯的世家打败收服,陛下总不能派兵到每一家每一户中逼他们使用新字,用新数学。
  再说,在自己家里烧书,烧的还是木牍竹简,人家说自己是在烧柴,谁也不能反驳啊。
  ——那为什么烧的是竹简?
  ——我就喜欢听竹子出这个声!
  这是在某地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