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717章

姜姬-第717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来种奴隶的粮食呢?
  漆离到现在都记得心底涌上的那股愤怒与……恐惧。
  他已经明白了,有一个人,一直在盘算着燕国。他一直都没有放松对燕国的控制,一步步的将燕国变得虚弱,变得无力抵抗他。
  ——直到他准备得到燕国。
  他需要确保燕国没有一丁点可能反抗他。
  现在他更加怀疑,郑、魏、晋、鲁、赵都在这个人的掌中。
  他知道,这个人是蟠郎的主人。
  那个像仙人一样救了他的性命的鲁人,能令他臣服的人正是主导这一切的人。
  漆离有时在夜里会设想如何利用蟠郎去除掉这个人。他会如何设计,如何蒙骗蟠郎,如何见到这个人,如何刺杀他,等等。
  他想了很多,有时这几乎成了他的恶梦与心结。
  可醒来后,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他根本见不到这个人。
  这个人远在千里之外,只需操纵其他人动手就轻轻松松的毁掉了燕国。
  ——摘星公主。
  仲夏时节,殿中有些闷热。宫女送上了西瓜,据说这种瓜是托神女之手降世。
  漆离不信,他从小骑马,怎么会不认识这种野瓜呢?现在换了个名字倒显得不一般了。
  他以前在野外也吃过这野瓜解渴,倒是现在很少像年轻时那样出去,也很久没有尝过这种滋味了。
  他大啖了两盘瓜,正待净面洗手,殿外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漆离问。
  侍人说:“是乌铁。”
  乌铁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燕人,因武艺高超投进了白家为士。不过白家被漆离给杀光之后,乌铁又带着部族转而投了漆离,半点不念旧主恩情。
  漆离因为他忠心又大胆,十分信重他。
  乌铁进来就说有一个消息要告诉漆离。
  漆离:“什么事?”
  乌铁也有点不确定这个消息到底算重要,还是不重要。不过听商人说那摘星公主好像已经死了,可能也不怎么重要?
  他说:“我手下有一支匪军,是早年我从鲁国捡回来的。前几日,他们告诉了我一件事:鲁国摘星公主……并非姜氏血脉。”
  漆离面无表情:“……哦?这是什么人说的?可有实据?”
  乌铁一看,似乎漆离还挺感兴趣?就一五一十的说起来。
  他说这一支匪军说是匪,但手中的武器、身上的甲衣却都是好东西,不是一般二般的家族都拿不出来。
  这支匪军自言曾是鲁国莲花台八姓蒋氏的人,因蒋氏一族被摘星公主所害,他们因为当时身在凤城,侥幸逃过一劫,趁摘星公主的爪牙没来之前就逃走了,还带走了蒋家积藏的财富。
  后来他们辗转逃到了燕国,借白家栖身。
  漆离皱眉道:“有几分真?”
  乌铁道:“依我看,当有八分。这些人从长相上看,确实都像鲁人。他们现在还每日操练,男子可纳燕女为妾,却不肯娶妻,如果生下男孩就带走,是女孩就留给燕女;而女子却从不外嫁。”
  漆离摸着下巴笑道:“莫非其中还有蒋氏血脉?”
  乌铁:“恐怕是的。”
  漆离哧笑:“就算是,也只是旁支。”他猜测蟠郎之主是摘星公主后早就派人去莲花台了,现在他的人还在莲花台呢。这几十年来,足够他把摘星公主的事迹全都搜刮清楚了。当日摘星公主骤起发难,疾若迅雷,快如闪电,莲花台八姓中的冯、龚、蒋三姓全都被她一网打尽。
  就算她落下了凤城的蒋氏余孽又如何?只看这些人这么多年来只敢躲在燕国就知道他们的能耐了。
  到现在都无力报仇,只能用最大的秘密来换取别人帮他们报仇。
  这些人倒是不蠢,猜出了他确实想对付摘星公主……
  漆离与乌铁约定,若这些人此言为真,他必会助他们一臂之力。
  漆离:“我与摘星公主……也有深仇大恨。”
  乌铁当即将蒋氏余子都送到了漆离府上。但第二天就听说这些人全都死了。
  乌铁大惊,想跑,被漆离派人抓了回来,缚在阶下。
  乌铁额上挂满冷汗。
  漆离在阶上笑道:“把他给解了,带进来。”
  乌铁被松了绑,走进去,却看到漆离面前放了一张席,还给他备了一桌酒菜。
  漆离正在自斟自饮,笑道:“我听人说你连妻妾儿女都不要了,带着人星夜出城就赶紧让人去追,这几天在外面,没好好吃过饭吧?快过来坐下。”
  乌铁站了半天,大步过去,坐下就大吃起来。但案上的东西全吃光,他也没觉得腹痛如搅。
  ——莫非其中无毒?
  他此时才敢抬头看漆离。
  漆离还在笑:“以为酒里有毒?”
  乌铁实在不懂,但似乎明白一点:漆离并不想杀他。
  “是我误会大王了。”他低沉地说。
  漆离:“我若要杀你,不必用毒。放心吧。”
  乌铁自认有错,自罚三杯酒。
  酒意上头,他借酒意发问:“大王为何要杀了这些人?莫非这些人说的都是假的?”
  漆离摇头:“真假?我不知道。”
  那蒋氏的人送上了一方玉枕,还有一个人,据说曾是永安公主的马夫……的儿子。
  那马夫二十年前就死了。他被蒋家的人找到,因为他见过永安公主,所以他说摘星公主根本不是永安公主的孩子。
  现在是他的儿子来替父作证,以永安公主的玉枕为凭,说摘星公主非永安公主所生。
  而蒋家还留有蒋伟的一封秘信,信中记录着发生在莲花台上的一桩秘事:先王姜元与摘星公主争执之中,摘星公主说姜元不是她父亲。
  父非其父,母非其母。
  漆离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
  乌铁从漆离的府中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结果回家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刺客,被刺身亡了。
  燕人中有的认为是漆离杀的人,但也有的人认为乌铁是被别人杀的,不是漆离要害他。不然漆离有那么多机会要他的命,为什么非要把人抓回来,赐席,再把人送回家的路上除了他呢?
  何必要费这个事?
  王宫中,漆离拿着一封信,再次读起来。
  这封信到他手中才两天,他已经看了快有五十遍了。
  信是蟠郎的使者送来的。
  燕地偏远,有很多消息都比别的地方慢一步。
  比如他就才知道摘星公主……如今要称陛下了。
  这个妇人——登基称帝了。
  她是天降神女,以此当的皇帝。
  漆离重读几遍都觉得像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
  太新鲜了。
  太出奇了。
  蟠郎还提了魏王——他知道魏国回去了一个太子,但他不知道这个太子是在摘星公主身边长大的。现在这个太子只怕夺了魏国了吧?
  郑王——原来郑国已经被攻破了,郑王交国后,摘星公主派兵去郑国竟然是名正言顺的;
  赵王——他记得老王死后,赵国剩下的公子们最后登上王位的是个没用的人,赵国不是在陈家手中吗?
  鲁王——鲁国毫无悬念了。
  只剩下晋国与燕国了。
  晋王不足称道。
  燕……
  他要用已身之臂去抵挡吗?
  蟠郎说,凤凰台上已经提起了燕国的乱相,以臣称王,乃大不敬,份属大逆。
  只怕郑国的军队就快要冲着燕国来了吧?
  漆离于无人处大笑。
  他没有称燕王,仅仅是厌烦做大王。
  做大王有什么好吗?他的父亲曾想要当大王,要取燕王而代之,最后却死在自己家人手中。
  如果他想念父亲,更该当这个大王不是吗?
  可他却从来不想当大王啊。
  现在更好了。
  他不必做大王。
  只需要带上这封信,去见一见旧友,就可以庇护漆氏。如果他将燕地交出去,商人还会不往燕地送粮种吗?燕人还会继续醉生梦死,不肯工作吗?
  他扔掉信,抖着手写了回信,数度无法落笔,最后只用颤抖的手写下一行字:与君相约,白首不改。
  ——他不想与摘星公主为敌。
  ——纵使……那只是一个妇人。


第791章 期望
  秋天到了。
  果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百姓们赶在天气变冷之前赶着种下最后一茬秋稻; 好生的侍候它们跟时间赛跑,在秋霜落下之前长出细长的、碧绿的苗来。
  提前收割的马草被织成了草席,这些草席会在秋霜下来之前盖在苗上,替它们保暖,直到春天来到。
  姜姬在凤凰台上也学着织草席; 但不到一会儿; 她的手就被干草给划破了。
  “真利。”她手中的草被姜武拿去; 他已经织成了一张了。
  “你的手真巧; 我还记得你以前编草笼子给我呢。”她说。
  姜武露出一个笑来; 抽出两根草非常快的给她编了一个草笼子,又编了一个小篮子; 最后大大小小的草编物件堆满了她的膝头; 七宝跑过来想要,她都不肯给; 让他去找他爹要。
  “这是你爹给我编的,你找他要去!”姜姬毫不客气的推开儿子。
  七宝现在已经长高了; 也长壮了,自从姜旦来了以后; 他每天都会去看姜旦踢球; 慢慢的也跟着上场,虽然每天都滚得一身土; 偶尔还会擦伤撞伤; 但食量确实一天天变大了; 小小年纪就长了一身肌肉,结实的很。
  从现在看起来,他跟三宝完全不同。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在龚香等人的教导下,学识丰富,待人接物都很有章法,也有一些小聪明劲——但并没的超出小孩子的能力。
  身处在这个世界的权力中心,身边都是聪明人,七宝已经比同龄的孩子要优秀很多了。
  不过,仍然只是普通的优秀。
  龚香在三宝去河谷后就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七宝身上。他没有故意把七宝教得更笨拙,他说“陛下,如果有万一,七宝会是下一位储君”。
  他是跟她一起编写《继承法》的。他很清楚,七宝就是三宝的备选。所以根本不可能把七宝往笨了教——万一三宝出现意外呢?没有人能保证三宝能一直平安。
  他一直在细心的观察七宝。最后,说不准他是更放心还是更失落:他说“七宝不如三宝肖母”。
  姜姬说:“像朕未必是件好事。”
  龚香叹气:“陛下天人之才,乃大梁气数将尽后,上天下降之人,确实难得一见。”
  姜姬:“……”怎么自己吹的牛还真相信了呢?他是忘了早年吹捧她的文章全是他自己写的吗?
  自从她登基后,已经有不少聪明人开始脑袋糊涂了。
  先是黄松年,自己悄悄写了一篇文章,有点像日记,他在里面写他觉得她确实是天降神女,因为大梁接连几代帝王不肖,上天看不下去,降她来改朝换代的。换言之,就是她这个帝位,还真是老天爷钦定的。
  他的论证还不少!
  首先从大梁末世三代皇帝说起。末帝是傻子,他爹乱伦,他爷爷众所周知宠爱歌伎。连着三代皇帝都是这样,这难道不能说是大梁命该如此吗?
  其次,就是说在姜姬之前曾经想过要当皇帝的人都死于非命了。从云贼说起,到擅自集结兵马称自己是“义军”的李氏、包氏、伍氏三族,最后是不是都死无葬身之地?
  要说实力,姜姬一介妇人,实力当是最弱的——这绝对是黄松年睁眼说瞎话了!
  但最后偏偏是她做皇帝做得很顺利啊,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再说她一当皇帝,连边远之地的诸侯王都跑来交国了,这等功绩可是大梁皇帝几十代都没做到的哦!
  这件件桩桩都证明:陛下乃天命所归之人。
  黄松年自己写完这篇文章,打算就附在他的自传里,日后不但放在黄家藏书中,他下葬时也要跟着他一块葬下去。
  他写完之后,特意送给徐公品评。
  徐公让白哥读——老头子可能眼睛已经不太好了,现在看书都是让人读给他听。
  白哥边读边笑,笑完就过来跟她学,还告诉她在徐家文会上也有类似的文章流传。
  跟黄松年这篇天命归属论不同,徐家文会上的论点是:大梁自己败坏江山,才有姜姬取而代之。
  更像物竞天择的理论。
  徐家也开始议论女子与男子的区别。
  前有姜姬,后有徐青焰,再说还有储君三宝公主,女子到底跟男子的差别在哪里呢?
  徐家弟子很是顺应潮流的开始探讨此事了。
  不想响应者众多!不但有更多的人想来徐家参加文会共同研讨此事,其他地方也开始在文会上讨论男女的分别,以及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有人认为,女子立户做家主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是非常有利于繁衍的。
  因为连年大战,男人少,女人也少。城外新建村落中的百姓们已经渐渐变成了聚居,不再以一家一户为生,而是一村结合起来为生。
  这样哪怕是一村只有较少的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