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667章

姜姬-第667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昭还写了一本让她惊讶的……东西。
  他详细记录了前三年的旱情,并且; 把旱灾算到梁帝头上了。
  也就是说,他非常诚实的把他的顶头上司给骂了。
  如果留传后世,相信会变成不畏强权的证明!
  他说为什么天下出现大旱呢?
  因为皇帝无德。
  为什么死了那么多百姓; 战乱四起呢?
  因为皇帝没有好好治理国家。
  因为有前两项原因,所以他奏请皇帝逊位。
  姜姬:……
  幸亏皇帝是个傻子还不在凤凰台。不然这本奏表递上去; 那就真是不要脑袋了。
  毛昭写完这篇“忠言直谏”的文章后就光明正大的送给诸君赏阅。
  黄松年是副相,看过后也写了一篇文章; 意在驳斥。
  但他的驳斥看完后更让人觉得皇帝该退位了。
  黄松年先说毛昭虽然言有不敬,但这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他身负记载天象之责; 不能怪他。
  天象说明皇帝无德; 他也是如实叙述; 不然难道要他在文章中说假话吗?那就不配当个文化人了!
  然后,他又痛苦的陈述了一遍近年来发生的乱相。
  首先,朝阳公主乱政,诛杀花千降。
  ——老头子还是向着自己人的。花千降被朝阳找借口砍了,肯定让所有的世家都不舒服,抓到机会就要给花千降翻案。
  姜姬看到这里就笑了,指给三宝和姜武看,给他们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姜武皱眉:“此人不驯。”
  他治军时可不许有人阳奉阴违。如果敢有人这么干,早就被他给砍了。
  三宝也觉得黄松年不好。
  姜姬:“他有自己的立场。他跟花千降是一样的啊,所以他也会担心如果他不反对,那有一天他会和花千降一个下场。”
  哪怕他现在愿意听她的话,也不代表着他就能不畏生死了。
  他不但要保自己的性命与富贵,要保他全家子孙后代的性命与富贵,还要保和他处在同一个阶层的所有人的利益。
  不过,他知道该怎么做。他和毛昭一样,为了保存世家的一线生机,愿意除掉大梁皇帝来向她证明他们的决心。
  敢这么干,算是不要自己的身后之名了。
  黄松年就接着写,朝阳公主乱政,乃是皇帝的过失。
  死的不止一个花千降,还有陶然,这两条重臣的性命都要算在皇帝的头上。
  皇帝无能啊!
  他跟着话锋一转,说,皇帝无能其实也不能怪他。
  他之所以无能是有原因的,有苦衷的。
  乃是“不堪行事”,“无知觉”,“无知识”,“行无方”。
  一个人,没办法做事,没有感觉,眼耳口鼻都没感觉,六识五觉都没有,没有意识,什么也不知道,做什么都乱七八糟的胡来。
  这样的一个人,你让他当皇帝,明辨事非,赏贤罚恶,当天下第一的明智之人,这就太难为他了。
  黄松年跟着悲叹,皇帝如此,乃是天下人都该哭的事啊。
  他就已经日夜哭泣了。
  他虽然没明写皇帝是傻子,但看完的人谁还不懂吗?
  皇帝真是傻子。
  傻子能当皇帝吗?
  当然不能。
  所以毛昭说的是对的,皇帝确实该逊位。
  黄松年不止是自己开口,他还让他家的人都开口了。
  黄家最近本来就每天都召开三五七八场文会,不管是姓黄的本家还是不姓黄的弟子都没闲着。不但聚集了许多人,还替黄家打响了名气,在被鲁人包围的凤凰台给旧世家子弟一些安全感。
  所以现在黄松年本人开口说皇帝该逊位,底下的徒子徒孙们都跟着喊:是!皇帝该逊位了!
  顿时半个凤凰台的人都开始议论皇帝因为什么该逊位,他该怎么逊位的问题。
  剩下半个凤凰台的人在白哥的领导下也开始议论此事。
  白哥这次回来以后从来没借着徐公弟子的名号说过一句话,他突然出现,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
  他借徐公之名开文会——徐家下人不许他这偷书贼进去。
  他就在徐家家门口开文会,本人就坐在徐家门前台阶上。
  徐家下人拿这个小兔崽子没办法。
  白哥接着黄松年的棒,先哭天下百姓,哭得肝肠寸断,引起许多共鸣。
  皇帝,你怎么能是个傻子呢?
  这真的是一件很让人痛心的事情。
  他没说别的,先这么哭,就把什么事都给干完了。
  他带着头细数五十年前起大梁都发生过什么糟心的事,数完都算在梁帝头上。
  天上打雷了,地上下雨了,水淹了,干旱了,有虫灾了,发生疫病了。
  都是皇帝的错!
  他还挺有心机,把徐公在的时候办的几桩颇有些引人垢病的事也都趁机扯出来重新议论一遍。也全都栽梁帝头上了。
  谁叫皇帝是傻子呢?
  皇帝是傻子,底下的臣子办错事多正常?所以所有恨徐公的人都不该恨徐公,应该恨这个傻子皇帝啊。
  世家最近几年倒霉的挺多的,哪一家都不少死人,姻亲故旧什么的,也有不少都是全家倒霉,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现在想起来,全是血泪。
  算在谁头上呢?
  傻子皇帝!
  以前没人把罪过怪在皇帝头上。怪朝阳,怪徐公都不会怪皇帝。
  现在大家仿佛都解了禁,对着皇帝大加鞭笞起来。
  一下子就找出了如山如海般的罪状,个个都够皇帝逊位的了。
  偶然有一二清明之人发声:皇帝逊位可以,谁当皇帝呢?
  但这种清明之声很快就淹没在诸多对皇帝的抱怨之中。
  姜姬和鲁人都没有出声。龚香和王姻在这场针对皇帝的战役中一直都袖手旁观。
  从秋到冬,经冬过春。
  春回大地之时,河谷云青兰带兵出城了。
  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以李非为首的义军一直包围河谷,时不时的袭扰。
  云青兰困守河谷,为了保证他和他的兵不会饿死,他抢光了在庆国的所有城池,杀人无数。
  那十九座城忍无可忍之余,与河谷之外的义军联手,里应外合,共杀云青兰。
  云青兰料敌在先,竟在这之前抢先动手,带兵冲破义军包围,逃出了河谷。
  义军紧追其后,不肯放过云青兰。
  让义军中人想不通的是,云贼没往别的地方跑,而是跑向凤凰台。
  千里荒野,渺无人迹。
  数千人散落在这里,或躺或坐,正在休息。
  他们没有鞋,手中却有剑,没有衣服,身上却穿着藤甲。
  他们不像兵,更像匪。
  云青兰站在高处,前面还什么都看不到,但他知道那里有凤凰台,凤凰台里有安乐公主。
  徐公对他说:“大王,现在情势危急,大王可有良策?”
  他哪里有良策?粮食已经吃完了,他只剩下约五六千一直跟随他的亲兵。他想不通,诺大的一个河谷,二十二座城,怎么会养不活他和他的人呢?
  其中必有奸细!
  那些人必是心中不肯服他,才在背地里搞鬼!
  徐公道:“大王,现在唯一能救大王的只有公主了!”
  “公主对大王情深似海。只要大王躲到公主身边去,公主一定能保护大王!”
  云青兰却犹豫起来,“我如今老朽不堪,不及那灵武公子貌美,公主一见我,可会失望?”
  他现在还能获得公主的芳心吗?
  徐公:“难道大王连公主也信不过了吗?”
  怎么会呢?
  公主那么爱他!
  云青兰决心迎娶公主!只要公主看到他的决心,就会相信他,他也就不必再害怕什么灵武公子了!
  他杀了朝阳,转而带兵出城。
  他本想带上徐公和皇帝,但现在人人都知道皇帝是个傻子,带上这样一个人,真的会有用吗?
  徐公劝他:“皇帝乃天生痴儿,我以前一意隐瞒此事,就是知道被天下人知道了就完了。现在既然世人都知道这件事了,这个皇帝也是一个笑话。”
  他道:“我替大王献一计。大王不如就将皇帝留下,将皇帝留给义军去发愁吧!我替这个傻子皇帝发愁了半辈子,现在也该轮到别人去发愁了!看他们是愿意继续供着个傻子皇帝还是有别的办法!我愿随大王出征!”
  云青兰也觉得将这无用的皇帝留下拖延义军的脚步正好。这些义军打着义字旗,看他们要如何对皇帝吧。
  但当他要走的时候,却四处都找不到徐公等人!气得他怒发冲冠!
  但他没有时间了,只好在王家匆匆放了一把火,带着人跑了。
  现在,只要他到了凤凰台,就没事了!
  他振奋起来,叫士兵们都起来!继续出发!
  霍九弈一步不肯放松,紧紧追在后面。
  他不知公主的计划,但现在既然云青兰出来了,他就不能让云青兰跑掉!
  前面就是公主城了!公主不可能放云青兰进城!他必须要在城外就解决掉他!
  梁,末帝二十一年春,庆王云氏殆于神女城外八十里,身中数十箭,哀哀不绝,如鹿如雁。悲矣。


第735章 英雄何在?快快出来
  霍九弈与花万里各领其军在云青兰的尸首前面争到底谁把这具尸首领走去领功。
  霍九弈算是猜到公主不会没有布置; 果然花万里带人在公主城外等着呢,如果他没有追上来,那就是花万里来送云青兰最后一程了。
  最后还是花万里赢了。
  霍九弈说:“我把他带走后去请功,然后我再把义军的人都给你聚到一块; 你再来个奇袭; 你我里应外和; 你觉得怎么样?”
  花万里摇头:“现在云贼服诛,剩下的就是李、包、伍三姓之间的争斗了。你把人全杀光了; 他们还怎么打?”
  首恶即除; 剩下的就该是内斗了。
  不然谁去凤凰台“领赏”呢?
  于是花万里把云青兰的尸首带走; 霍九弈打扫战场; 收拢逃兵后回到河谷时; 河谷已经洞门大开。
  李非是第一个冲进河谷的人,但王家这座“行宫”已经被云青兰点了一把火; 他冲进去时还没烧光; 可除了一屋女人; 什么也没找着。抓住了两个侍婢; 听她们说云青兰走之前把朝阳公主给杀了。
  皇帝?不知道谁是皇帝。
  傻子?没见过傻子。
  徐公?听说有一个大王的丞相,住在后面。
  李非第一个冲进来; 不想无功而返,于是分一队人去寻朝阳公主的尸首; 他带人去请徐公。
  可徐公没找着; 朝阳公主的尸首也没找到; 只见到了一滩血和几个服侍的侍婢。
  听服侍朝阳公主的侍婢说; 确实是大王杀了王后,然后大王就走了。大王走了以后,一个侍人来替王后收敛,把王后带走了。
  李非听到眼睛一亮!
  “这个侍人在哪里?”
  “庆王”似乎并不习惯用侍人,他一路走来见到的都是普通的下人,没有见到一个侍人。
  这个侍人必定是从凤凰台带出来的!
  李非索性命人抓了全部的下人,一个个问,问
  出了侍人在哪里后,终于找到了“皇帝”的居住。
  竟然是一个监房。
  四面墙高,窗小,门小,院子里没有花木,只有砸实的地面。
  但这里比外面死的人多。
  云贼走之前没有时间杀太多人,除了朝阳公主之外,只有沿路杀了几个可能是不小心看到他逃走的人。
  这里却每个房间都有死人,全是一击毙命。
  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应该都是粗役。
  人都杀光了……
  有人带着皇帝早就跑了!
  李非气得劈了大门,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人在他之前就潜了进来?
  不!应该是云贼身边的人!见云贼势败才带走了皇帝!
  既没抓到云贼,又没有“救”出皇帝与徐公。
  李非气得七窍生烟,心内郁结,几乎要吐血。
  他的从人见此也知道这一仗算是白打了,他们也白辛苦了,可再留在这里也没有益处。
  他劝李非赶紧去见那十九座城的人,最好把他们给集合起来,要一点好处。
  毕竟那十九座城的世家可是给了很多暗示,他们说云青兰横征暴敛,他们愿意里应外合。
  也的确是他们一直在暗中给“义军”送消息,告诉他们云贼已经支撑不住了,他没有粮食了,他的兵也死了太多。
  李非留着他们的信物,他的营帐中还有使者。如果他想从这些家族手中拿到好处,那是很容易的。
  李非却打消了念头。
  相反,他不但不打算去找这些世家要钱,反而要带着人尽快撤出河谷。
  他的家将百思不解,但还是听他的迅速将散在城中仍在厮杀的队伍全都收拢回来,然后赶在其他人来之前撤离了河谷。
  离开前,李非再次打量这个“庆国”。
  在云贼从皇帝手中得到庆国的时候,他是非常佩服这个人的。
  但他也想不透,为什么云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