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565章

姜姬-第565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本想借着这个机会让王光推辞当大公子的先生,不料被王珍当面说破。如果王光之后真推辞了,那今日之言谁能保证不会泄漏出去?一旦被大公子知道,王家才真是倾族之祸。
  王七看了一眼王光,让族人都走了。等没有了别人,王七问:“阿光,你怎么想?大公子那日来时,可有暗示?”王光摇头:“没有。大公子以礼相待,做足了礼数。是我推辞不成,才只能先拖一拖。”所以他现在还在家里,没到大公子身边去。
  王七沉吟片刻,说:“阿光,你是族长,你不能到大公子身边去。”
  王光目露悲光,默默点头:“我知道。”
  王七叹气,拍一拍王光的肩:“你好自为之吧。”
  第二日,王光就去世了。
  王显和王可被家人叫回去时还不相信这是真的,可当他们看到王光的遗体时,两个人都瘫倒在地,哭都哭不出来。
  王七没有来,只让家人送信说不忍见小辈的丧事。
  王光下葬后,王显和王可就都向云重请辞了,他们要守父孝。
  王珍在家中听说了王光的丧信,顿时明白是他那句话惹得祸!如果不是他当众叫破,族长可以用另一种更好看的方式退下来。他说破后,族长只能以死来拖住王家的脚步,不让大公子挟住王家,得到河谷。
  他在家中痛悔不已。可惜一切都晚了。
  云重在家中大骂,可王家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不善之意,王光虽然年轻,但辈份高,一时之间请辞守孝之人多不胜数。
  云重本就没多少耐性,好不容易做成的套子竟然松了,他骂道:“既然如此,我就自己来!”
  他开始派兵登门索钱。
  叫云重意外的是,这钱,竟然要得相当容易!
  他只是让人把各家一围,钱很快就送上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等云重把钱都收上来后,看着满营的钱箱,他不觉得高兴,反而感到不安。
  “河谷竟然如此富庶?”他问左右,“你们觉得呢?”
  左右中有一人出列道,“将军不知,河谷粮在外面一斗能卖一百多钱呢!河谷人可不缺钱!”
  云重听了都不敢相信!
  “一斗百钱?”平时一斗粮最多三、四十钱,河谷粮翻了三倍不止。
  他命人去外面打探,结果竟然是真的。
  据说是因为最近几年大梁连遭战祸,各城都缺粮,所以粮价升高。至于为什么河谷粮价在外面涨得这么高……这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怎么说,河谷粮在外面卖的话,比别处的粮要高两三倍,这个是真的。
  云重顿时觉得自己受骗了!他不该找这些人要钱!应该要粮啊!
  他心思一转,喝令众人:“去,把钱给他们送回去,就说,将军我要用这些钱买粮!”
  公主城。
  姜姬见到了马三,也知道了云家的大公子在河谷玩的心眼。
  还算有点小聪明。
  姜姬让马三好好休息,暂时不必急着回河谷。
  马三:“公主,我回来的路上听说河谷粮又涨价了?”
  姜姬失笑:“看到钱不让你嫌,心痒痒了?”
  马三不好意思的点头。
  他有把握这次去能把河谷的粮全都买回来!
  姜姬想了想,对他说:“这样吧,你想办法把河谷粮价高的消息送给云重。”
  马三点头:“这个不难。”
  姜姬又道:“如果他已经知道了,你就想办法让他抢光河谷的粮,不管他开价多高,你都接受。”
  马三笑道:“故计重施。”
  郑王不就是倒在此计之下的吗?
  姜姬送走马三,叫来段小情,问他能不能去一趟凤凰台。
  “替我王送去给庆王的祝贺。”姜姬说。
  段小情熟门熟路的说:“公主,要写国书吗?”
  姜姬笑着点点头,拿来鲁国王印。
  段小情仔细想了想,大笔一挥,递给姜姬查看。
  姜姬看过后让他再写得露骨一点,对庆王要极尽吹捧之能。
  段小情又改了一次,用尽全力吹捧。
  姜姬看了才点头,用了国书,交待段小情,“见到庆王,他说什么你都应。”
  段小情皱眉:“都答应?”
  姜姬点头:“都答应。”
  段小情:“那他要是当真怎么办?”姜姬笑道:“他活不到立国的时候。啊,对了,如果徐公难为你,你就对庆王提一提他在河谷的大公子,说大公子收了很多钱,现在已经快把河谷的钱都搬到他自己家去了。这样徐公就不会针对你了。”
  段小情这个听懂了,笑道:“公主与徐公有盟约吗?”大家一起坑庆王?
  然后公主“吓唬”徐公,让徐公以为她有与庆王交好之心,这样徐公就会忍不住干掉庆王了。
  但公主又担心他受池鱼之秧,向徐公表示,她其实也在下手坑庆王,只是针对的是庆王的大公子。
  姜姬冷哼:“是他先坑我的。”
  所以,她可以负责解决在河谷的庆王儿子,庆王本尊就交给徐公去干掉吧。
  这很简单吧?


第615章 诱人之物
  河谷出产最多的就是稻子,也就是大米。那里的稻子品种非常多,都是本地稻种,没有进行过人为的改良,也就是说,河谷的丰收,完全是天意。
  姜姬看着面前一斗斗的河谷稻,心里真是羡慕得要死了!
  稻子品种虽多,但河谷人种地是家传的本事,几百年来,他们都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几乎没有换跑道的机会。
  顺便,河谷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不许从商的,也不许从事除了种地外的其他职业。
  后来可能压迫得太狠了,河谷好几代都一副“老子很想反”的架势。不敢反的顺民就逃走,宁可逃到别的地方去当野人都不当河谷人。
  起因就是粮税太重了。也是上面的人不给河谷人活路,层层加粮税的结果就是河谷人能种出养活半个大梁的粮食,自己却动不动就因为交不够税被索拿。
  这日子过得,不反抗也不科学了。
  后来河谷人就可以读书了,读书成了河谷人除了种地之外的第二条出路。
  颁下如此恩旨的那一任皇帝真是相当高明了,他不但一下子就把河谷人积攒的怨气一扫而空,还当时就把当地以王家、李家为首的著姓家的子弟叫到了凤凰台,意思意思给了他们一点奖赏:好几百卷书。
  读书本来就比干别的更“高级”,也更容易出穷光蛋,
  干别的好歹每天都能赚点辛苦钱,读书,不读上十年二十年的,都看不出成果来。又因为有人确实靠读书出头了,那剩下的人不出头,只能是自己的错了。
  河谷人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日子也没有变得更好过,粮税甚至也没有变轻,但社会气氛却一下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没人反了,没人逃了,还有更多的人自动自发的维护河谷现有的制度。
  为首的就是四姓。
  粮税是按人头收,孩子落地就算一口,出娘胎就交税。后来河谷百姓就不敢生孩子,落地就把孩子弄死,不管男女都不敢要。
  后来四姓开始干预,不许他们杀子,百姓们就又想了一招:把孩子扔了。
  刚落地的孩子往野地里一扔,那也是死路一条。
  再后来,四姓就开始把百姓变成自己的家奴。粮税就成了主人的事了,百姓发现这样就不用交税了,争先恐后要当奴隶。
  天长日久了,四姓吞掉了河谷本地的百姓,真正把所有人都变成了自家人后,他们开始自动自发的“对抗”皇帝和粮税。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隐户。
  四姓把持河谷后,当太守的都是自己家人了,报上去多少人不是随自己的心意了吗?凤凰台又不会每年来查一次河谷有多少人?
  姜姬从凤凰台带出来的诸多典籍中,记载着河谷目前的人口数,但最后一次清查日期是三十年前。
  也就是说这三十年,河谷交税的数额从来没变过。
  而这三十年前的数字是当年的李氏交上来的,对比原数,不但没上浮,还下降了。
  李氏原卷就称河谷在过去十年一直在受灾,所以百姓少了很多。
  理由很充分。
  之后去查探的官员也称确实河谷的街上确实没什么人,好像人都不见了,城外的野坟也多了很多,所以应当是真的。
  皇帝也不得不采信了。
  总之,离得那么远,也不能真派人去把那河谷的人一个个数一遍,不信又能怎么办?
  而姜姬觉得,这还是人头税不科学。人是变多了,地又没变多?除非河谷的耕地一直在渐渐扩大,那加税还有理由,不然人头税只会让百姓畏惧高税,不敢繁衍。
  不过,这些她都不管,她只要收粮就行了。河谷人不可能把粮一直屯着,只要让河谷人发现种地是有好处的,卖粮可以得实惠,他们就会自动自发的开始种地了。
  就比如现在,河谷粮源源不绝的运进公主城。
  姜武说:“这是因为你开的价高!”他开始发愁欠下的债了,那可都是姜姬欠的!“要不要抢一座铜山?铸钱?不然,那崔家不是有银山吗?你怎么不去夺了?”
  姜姬摇头:“银山没那么重要……我不夺,他也会把银子送来的。你不用担心那些欠债,其实没欠多少。”
  姜武:“你不会哄我!要不要我带人出去做几趟生意?”
  姜姬看他是真的在替他担心,干脆就把这里面的门道给他说一说。
  她:这河谷人卖粮是为什么啊?
  他:为钱啊!
  她:要钱干嘛啊?
  他:……为那个庆王大公子吧?
  她:对嘛。那庆王大公子要什么啊?
  姜武被她问哑巴了,生气道:“我哪里知道他要什么?”姜姬连忙哄他:“不生气不生气。你再想想,以前那些人给我送礼都送的什么?”
  姜武:“都是些没用的东西嘛,还要拿去换成粮……”啊,他懂了!
  河谷人卖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得奇珍来送礼。
  就跟当年她收礼一样,有布、有首饰、有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宝贝”,有奇怪花纹的玉石啦,名家所制的琴啦等等。
  这,才是送礼的正确思路。
  要难得,要独一无二,要雅致。
  结果她当时收的礼物还要送出去转个手换成粮食,很费事。
  逼得她不得不亲自下场说她就是没学问,就是不读书,就是爱享受:请不要送些雅物了,拿钱砸她最好了!
  换成现在的河谷人给云重送礼也是一样的。
  姜姬就一手收粮,一手卖给他们“奇珍异宝”。
  幸好她见得多,不管是奇珍还是异宝,她都能“造”出来。
  比如玉石,虽然现在还没有拿药水洗石头造玉的技术,但把一块平平无奇的玉石变成有神奇花纹的玉石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奇云就能给她造一堆刻着她名字的玉璧,鲁王王印也造出来了,可见他的技术是很过关的。
  除此之外,现在的石匠还会把看起来颜色不够好看的玉石变得通透,技术也很简单:在下面掏个小洞,把里面的石头给慢慢磨成粉掏出来,玉石里面多出一个空腔来,光不就能透进去了吗?
  另外,树根怎么长成似龙似虎的形状来?奇云这等哄过郑王的仙人也会,就是把树连根掏出,绑一绑后,塞进一个已经铸好形状的洞里,让它慢慢长啊长,长出形状来,等需要给人看了,挖出来重新栽到地里就行了,到时再挖一回,那就是天生的奇树奇根啊!
  还有,如何能得到天降奇石?
  答,拿火烧,然后再打磨,然后再烧,以下重复。做出曾千锤百炼的奇异之处就行了。
  奇珍奇宝纷纷涌现后,姜姬觉得太多了,看着就假了,又命人铸超大的鼎来,打造超大的石像来,造出超大的钟来,这都可以当成礼物嘛。
  她可以负责任的说,给云重送礼,没有比她更认真的了。
  另外,她还命人做了许多胭脂香油、首饰、绸缎衣料等,再命人做美人赋,段小情和卫始和白哥都被她捉刀了,要他们一定要写出几个能让人想入非非的咏美人的赋来。
  一定要着重描写美人的香气,柔滑的肌肤,吟哦时的声音,香汗淋漓的样子,等等。
  总之就是要让云重读到此赋就会想像美人的模样。
  卫始和段小情都懂她这是什么用意,用心写出几篇来,为了能配合云重的学识水平,特意少用典故,多加形象描写。写出来像小黄文似的,有事前、事中、事后。
  她也是才发现,段小情的内心也是很丰富的,他写的比卫始都更传神。
  白哥就算一开始有点朦胧,后来也明白了。他写的就克制多了,被姜姬弃之不用。
  姜武之前见她突然让人造许多玉,又让人铸鼎,又命卫始和段小情把手上的事都放下,写美人赋,实在不懂她到底想干什么。今天听她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