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555章

姜姬-第555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到许许多多的人也都看到宫门关上了。他们有的继续向前走,有的发出冷笑、嘲笑、蔑笑,不屑一顾。
  徐树走在徐公身侧,他告诉自己,他的步子要坚定,不能迟疑,不能慢,不能躲,不能怕。
  他一步步向上攀登,走过九百级玉阶,渐渐能听到殿内传来的雅乐。
  《和欢乐》。
  这是在皇帝有喜事时才会奏的乐曲。
  他们走进去,走进幽暗的宫殿。殿内燃起巨大的火炬,浓烈的香气散发出来,叫人发呛。
  几百人走进来,没有一个人出声。他们沉默,肃穆。
  他们都看到前方的龙椅上摆着皇帝的冠,印,剑。
  云青兰就站在龙椅旁。
  一个女声在内殿冒出来,又很快消失。
  听到女声,徐树心底冒出“朝阳公主”这个名字。这叫他心底的愤怒再一次涌了上来!还有一种被深深的羞辱的感觉!叫他瞪着云青兰。
  在这殿内,云青兰面前的人都在瞪他,像要将他千刀万剐。
  “诸位请坐。”云青兰穿着甲衣,腰悬宝剑。他看起来即不像要娶公主的王公,也不像因救驾而受封的功臣。
  倒像个马上就要上战场的将军,杀气腾腾。
  没有人入席。
  突然之间,人群中一个人笑起来,指着云青兰对众人道:“此犬乎?效人也?奇也!”
  ——这是一条狗吗?
  ——这狗怎么学人说话?
  ——奇事!
  轰堂大笑。
  所有人都在努力笑得更大声,笑出了眼泪,笑得杀气四溢。
  笑得云青兰握紧了手中的剑。
  他既怒,又怕。眼前这一切是他想过的,可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都想反他!
  难道他们没有看到他手中的剑?
  难道他们没有闻到这殿中的血腥味?哪怕烧了再多的香也盖不住的血腥!
  徐公伸出手,殿中笑声戛然而止。
  徐公问:“云奴,可还记得家乡?”
  云青兰猛得看向徐公。
  他是军户!可他不是奴仆!他有名有姓!
  殿中响起无数的质问。
  “奴儿!可还记得谁给你的肉吃!”
  “谁给你衣穿?”
  “谁给你屋住?”
  “奴儿!你有何面目立在殿上?滚下阶去!”一个年约五旬,长身玉立的男子冷道,“休脏了这里!”
  云青兰怒极生胆!喝道:“左右!将此人拿下!推出去与我砍了!!”
  左右甲士应声而出!像一群饿狼,扑上来就要将那男子挟出去。
  男子会些拳脚,便要夺甲士手中之剑,周围的人也抱头抱腰,以簪做器刺向甲士,各出手段。
  徐公走到最前,站在云青兰面前:“奴儿,你若敢在此杀人,老夫必取你性命,令你生不能安枕,死不能归土。”
  云青兰把剑抽出来,比在徐公身前:“老儿!你不惧死吗?!”
  徐公笑道:“奴儿,你要权势,要这天下,只凭云家那八万人?你自取死路,反问我等是否惧死?何其可笑。”
  云青兰咬牙道:“就算我会死,我也能在这里先杀了你们!!”
  徐公道:“你不蠢。你本该在我死后动手,此时动手就失了先机。你敢在这里杀一人,这凤凰台就是你的死地。纵使有陛下、公主护身,也保不住你的性命。”
  云青兰心念电转,喝住甲士:“放了他!”
  甲士松手,那男子鬓发散发,颊带血痕,立刻被友人抢回去,问他有没有受伤。
  男子摇头,一双眼睛瞪得极大,脸吓得又白又红。友人见其无事,便笑话道:“尔似泼猫,眼如琥珀,美极!”
  男子满腔羞愤,几乎想立刻冲到云青兰面前拿命去杀他!被友人一打趣,冲天怒火顷刻雪消,嗔他:“此情此境,你不思报国,只念风月,是何道理?”
  友人笑道:“不及你,不及你!”
  男子这才冷静下来,看前面徐公正在与云青兰交谈。
  友人道:“徐公在首,我等随从便是。”
  男子点头:“正是。”
  友人道:“若当真死在此奴手中,日后我想念你时,只怕要连此奴一起入梦。”
  男子顿时脸色大变,斥他:“滚!滚滚滚!”
  云青兰听出徐公话中有讲和的意思,立刻就决定听一听徐公的话。
  说到底,他是想要权势,不是想去死。真惹来天下骂名,让天下人都想杀他,那他这好日子也过不了几天。
  云青兰:“愿与徐公同坐此席,公为先,某在侧!”
  他马上就愿意把这天下跟徐公一块坐了,还愿意屈居侧位。
  徐公摇头。
  云青兰的眉毛就皱起来了。
  “莫非徐公竟是来劝某引颈就戮的?”他这一步走出来就不可能退了。不管谁来劝他退,不管是交出皇帝还是交出朝阳公主还是交出御玺,他都不可能去做!这都是在要他的命。
  徐公还是摇头。
  云青兰来了兴致,“徐公欲如何?”
  他的,徐公不同意。
  徐公说一个分成办法,他看看能不能接受。
  其实只要徐公从他,他是真不介意听徐公的。
  徐公:“将军手握虎军,又有救驾大功,更得长公主青眼,何不裂土称王呢?”
  云青兰顿时心动了。
  其实,他此时占了凤凰台,真的时机不好。时机不对,本来该成功的,现在看着也快败了。
  就像徐公说的,云青兰也知道只有八万人想当大梁的皇帝实在是太蠢了。
  他本来想的是等徐公死了,凤凰台群龙无首,他再以忠心二字哄骗住朝阳公主,自然而然就能取其代之。
  他并不想真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云青兰有不臣之心啊。
  他想的是朝阳在皇帝身后,他在朝阳身后,这样来坐这个龙椅。
  现在这样等于一切都露在人前了。
  他本想一不做,二不休。把凤凰台的大大小小全抓了,无论如何要逼得他们答应让他当皇帝。
  他想着杀一个他们不愿意,杀两个呢?杀到血流成河呢?他不信这里的人人都是不怕死的。等他把人给杀服了之后,拿下凤凰台,等大梁其他地方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了。
  现在徐公又给他提供了另一个看似更安全的“退路”。
  何不去当诸侯王呢?皇帝是这个样子,他这个诸侯王当了,也不担心皇帝能杀了他,除了皇帝之外,殿上这些人可没一个能杀了他的。
  “好!”云青兰一口应了。
  徐公点头,“容我等替大王定国,定名,操持一番吧。还请大王稍待。”
  他转身回到众人之中,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坐下来,似模似样的讨论该给云大将军选哪里称王,国名要怎么定,百姓从哪里迁。
  这大王有了,王后也有了,该给的赏赐都要给。
  众人之中就算有不愿意的,被周围的人劝一句“形势比人强”,也都低头从了。
  毕竟,就算抱着赴死之心来了,也没非要死不可的道理。既然这奴愿意走,不管是去哪里当大王吧,至少凤凰台皇帝叫他们这些忠臣给保下来了。
  这不就行了吗?
  其他的,诸侯王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徐公跟众人商量得很快,立刻就定下了国号,占卜过后,选国名为庆。然后把这个给云青兰看,问云大将军,您没意见那我们就拟旨了。
  然后选封地,河谷吧,产粮多,地方好。
  徐公颇为大方,圈了好大一块地,把河谷和周围的十八个城全圈进去了。
  虽然以国论是小了点,但这庆国可在大梁腹地啊!膏梁之地!多肥啊!可跟鲁国那种偏远之地不能比。
  徐公问云青兰这封地满意吗?云青兰哪怕想染指御玺当幕后皇帝也没真想过自己能拿到二十二座城。
  大梁何其广大?他想要当皇帝,其实没什么真实感。
  可这二十二座城是实实在在拿在手里的!
  云青兰忙说满意!太满意了!
  徐公就写好了圣旨,交给云青兰让他去请皇帝盖圣旨。
  云青兰还要装模作样,把圣旨叫人捧着,到后殿去盖完再出来。以示,这不是他自己盖的,是进去请示皇帝后让皇帝盖的。
  徐公就跟没看到一样,拿到圣旨,让诸人抄送,准备送去那二十二座城,通知他们,从今天这一刻起,你们不归皇帝管了,归庆王管,要好好听庆王的话哟。
  ——至于这些城会不会因为一道圣旨就对“庆王”心悦诚服,这他就不知道了。
  在座的人,哪怕刚才不服的,此时也发觉徐公挖的坑了,一个个都在心底冷笑,面上不露声色,怕叫这奴儿发觉了。
  云青兰担心传旨的阳奉阴违,说要让他的人去送圣旨。
  徐公自然无有不应。为表诚意,他还表示圣旨送到之前,他们这些人就在这里等着。
  “庆王”也有些怕自己被坑,毕竟这大王还没坐到实处,不敢立刻就放了徐公等人,就顺理成章的答应了。不过为了以示礼贤下士,特意命人整理宫室,请诸位去安歇,衣食自然不会怠慢。
  徐公谢过“庆王”好意,带众人辞谢“庆王”后,顺从的跟着侍人去宫室安歇了。
  徐丛和徐树服侍徐公洗漱。
  一灯如豆。
  徐公屈指算道:“这一来一回的,总也有个七八十天。”二十二座城呢,一座座走过来,可不容易。
  够姜幽反应了吧?
  她要是不趁此时出手,就算他眼瞎了!


第604章 悔叫亲爹当大王
  徐家出来一个总角年纪的小弟子,正正经经的把拜帖还给李诚,道:“我家大人们都不在家,被陛下召去了。怠慢了。”
  李诚连忙还礼,回到暂居的屋里,见王珍也早早回来了。李诚忙问:“怎么?你也没见到人?”
  王珍摇头,“奇怪了!”
  他们到了凤凰台后,先打听陶、花两家,一听之下,顿时头大!
  传言中陶公害了花大将军!把人给害死了!陶公已经入罪,要是被人发现他躲在河谷祁家,只怕祁家也要跟着吃罪的!
  两人皆吓得头皮发麻。王珍说要给家里送信,李诚道不能写下来,只送口信,他们在这里再多找些人打听,看看有没有余地。
  于是打点礼物,准备名帖,分头行事。
  凤凰台下有名有姓的世家不少。王珍帮父亲写书信时也记得几个名字,虽然都不算什么人物,但此时也能上门讨杯茶喝,说两句话。
  李诚只能靠重礼去敲门了。
  结果两人跑了几天,一家门都没敲开!
  李诚道:“徐家人说,徐公被陛下召进凤凰台了。”
  王珍摇头:“总不见得是都召进去了吧?”
  徐家是唯一一个给了准信的,其余的不是不开门,就是说去访友了,生病了,家中有事等等。
  王珍白跑了几天,一无所获,已经萌生了退意。
  他嘀咕道:“如果不是这街上不见刀兵,我还以为是宫里出事了!”
  李诚想了想,摇头:“街上百姓安居乐业,城门也不见搜查盘问。应当不是有异。想必……还是陶花之事所致。”
  想想看,一个陶公,一个带兵的花万里,两人相斗,一死一逃,足以令凤凰台上下都变成惊弓之鸟了。
  王珍想了想,觉得如果真是如此,那他更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还是应该尽快回家把事情告诉家里长辈,早做决断!
  河谷四城同气连枝,一家损,家家受累。不能叫祁家给连累了!
  他对李诚说:“你已成人,也该有自己的主意!伯母虽已别嫁多年,到底是你的生母。如果祁家有难,你也该救母一命。”
  李诚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继父待他如亲子一般,对母亲也很好,他还有两个异母弟,兄弟感情也不差。
  叫他此时把祁家抛开,只救李夫人,实在是有点凉薄了。
  他对王珍道:“大哥说的不错。只是我也不能忘恩负义,说不得,只能赔进去一条命了。”
  王珍是建议他回去说动李夫人跟祁连山和离,见李诚不愿意也没有深劝。李诚跟王家还是离了心的,王珍想起以前,也觉得李诚生父死时,王家稍嫌过分了点。固然最后有他爹主持公道,把该李诚的都给他了,但那也是因为李诚生母李夫人够强硬,她要是不强,像族里的其他几个寡妇一样,一出事就自己先把自己逼死了,那李诚最后也落不着什么了。
  开头就做了,后面做得再对也徒劳无功。
  李诚现在对王家就是有点面子情了。
  王珍心中暗自感叹,之后给李诚留下大半的钱和人手,再三嘱咐才走的。
  不过回去的路上,路过公主城时,他还记得进城采买大批鲁书,又跟两个鲁商谈好了粮价,带着人一起回到河谷王家。
  彼时,王家已经见到了皇帝的圣旨,正在大为惊异。
  云家派兵将送圣旨,快马加鞭,常人要走月余的路,他们十五天就到了。
  云家来送圣旨的全是云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