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518章

姜姬-第518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就安心的跟姜武、三宝在一起享受一下凡俗间的天伦之乐。
  有了孩子以后,她算是明白为什么以前老人们总说夫妻吵架不怕,有了孩子就好了。
  当然,前提是夫妻要像他们一样都是通情达理的人。
  她和姜武两个人照顾孩子,吃喝清洁还有侍人和奶娘帮忙,就算这样都没有闲下来的时间。
  因为三宝这个孩子目前的生物钟完全是乱的,她一天要吃六到八顿,白天黑夜都不歇着,该饿了没喂就开始干嚎——这小东西已经发现只要她嚎起来,不用掉泪,人来的都很快,她就把眼泪给省了,嚎得撕心裂肺,眼中一滴泪都不见流的。
  但如果姜姬生气了,她哭得可快了。
  姜姬又不能真的下手打,只好在她连话都听不懂的时候“威胁”她:“小东西,等你能说话了,你看我怎么教训你。”
  姜武在旁边好笑:“她还小呢。”
  姜姬发愁:“她太精了!连话都不会说呢,指使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还会看人脸色!小孩子都这样吗?”
  姜武躺了下来,一手握住三宝的小脚丫,一手搭在姜姬的腿上,闭上眼睛,轻轻地笑着说:“你当时也不大,比她还精。小小年纪就知道指使我带你出去找吃的,带你出去玩,天天坐在我背上,抓住我的头发、揪我的耳朵,若是抓得重了,还会给我揉。”那软软热热的小手捂住他的耳朵边揉边轻轻呵气,把他的心呵软了,也揉软了。
  当时他一直想,如果再有人来抓兵,他要跑时一定会带着米儿,米儿那么小,跑丢了一定会死,他带着米儿,护着她,找吃的喂她,一定能让她也活下去。
  他知道,米儿虽然后来变了,但她一直是个心软的女孩。她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她把他们都当成家人,真心实意的爱他们。
  可他不是,他被娘捡回去时已经大了,他记得自己的父母村庄,记得一切。他记得每一个人都是什么时候来的。
  阿谷是第一个来的,阿粟是第二个,姜奔是第三个,米儿是最后一个。
  他和姜奔每天都要出去找吃的,野地、荒山、溪流。看到已经破败的村庄就钻进去,希望能找到一点被藏起来的吃的。
  大家都饿,吃的不够。
  春夏天还有野菜可以果腹,到了秋天,只能吃家里存的粮食,粮食一天天变少。
  姜奔想跑。他们找到的食物不够喂饱一家人,但如果只有自己吃,那就能吃得多一点了。
  他也想跑。可他不敢跑,他担心他跑了之后,这个家里的人都要饿死了。
  娘和阿谷、阿粟都大了,米儿那么小,怎么办?
  后来姜奔也没跑,因为他跑了以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就又回来了。
  他……
  姜武低头在她的大腿上吻了一口。
  姜姬叫来奶娘把三宝抱走了。
  这个蜜月真的过了一个月。直到姜姬觉得再这样下去估计四宝就快来了才决心从温柔乡中爬起来,开始忙正事。
  她对王姻说,要他联络商人,不要让流民靠近凤凰台。
  “想办法把流民都引走,把他们引到大梁边缘城镇去。”
  她又对姜武说,让他继续干老本行,“让你的将军们开始在外面当土匪强盗吧。混在那些真正的溃兵、逃兵中,把他们集结起来。”姜武点头,“接下来要怎么办?”姜姬说:“如果渐成气候,应该会有人招揽你们,要你们由匪变成兵。”那就意味着会有人送来粮草、钱、人,要什么给什么!给什么要什么!
  “凤凰台一地的乱相,哪里比得上整个大梁一起乱?”她说,畅想那时的情形。
  姜武不说话,看着她望着远方,嘴角微翘。
  他低下头,不由自主的也笑了起来。
  他的米儿就是这样叫人害怕,又叫人不得不去追随她。
  王姻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声音都不由得放轻了,姿态也更谦卑:“公主,若到那时,我等又该如何行事?”姜姬:“当然是见机行事。毕竟我们现在是没办法知道到底会乱成什么样的,也没办法知道,到底会有哪些人蹦出来,剑指凤凰台。”
  而且她现在还远远爬不上凤凰台的棋桌。
  她只能暂时先隐藏起来,慢慢壮大在大梁的势力。
  她现在还是太弱小了。
  她能在鲁国呼风唤雨是因为她姓姜,还因为鲁国人人都知道摘星公主之名。
  现在凤凰台知道她这鲁国公主的人对她的印象太浅薄了,她只能慢慢找机会加深百姓和世家对她的印象。
  不是徐家为了送她当皇后而给她建立起来的虚名,要更切实一点的。
  现在凤凰台上下的人已经记住了鲁国,鲁国已经从诸侯国之中脱颖而出了。她借着鲁国,好歹算是在百姓中有了一点存在感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
  她需要更多的存在感,多到让人没办法忽视。
  到那时,她才有下场的资格。


第560章 养兵千日
  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平原; 远处依稀可见高耸的城墙。
  星星点点像失群的羊儿一般的百姓携幼扶老; 步履蹒跚的向着远方的城墙行去。
  小孩子、男人、女人; 他们趴在野地里,寻找可以吃的野菜。
  一株小小的蒲公英长在那里; 摇着它的白冠子; 先是一个小孩子眼睛一亮看到了; 他站起来就往这里跑,半途中却被一个男人一脚踢开,男人跑过来,蹲下把那株蒲公英连根拔起; 刚要往嘴里塞,一个女人捧着一颗石头; 尖头朝下,轻手轻脚的靠近,对着他的头就狠狠砸下去!
  男人不防,一下子头顶就冒了血; 他捂住头栽倒,听那女人喊:“阿彪!过来打他!”被男子刚才踢到一边的小孩子也拿着石头扑过来,骑在男子颈上; 对着他的脸一通乱砸; 血肉四溅。
  周围如行尸走肉一般经过的人全都视而不见。
  女人教子:“谁要抢你的吃的!你就杀了他!”
  等这男子不动了; 小孩子从男子手心里把蒲公英挖出来; 上面已经有了血污。小孩子看了看; 送给女子:“娘,吃。”
  女子已经饿得两颊深陷,面色青黄,她看了眼这野草,说:“你吃,娘刚才喝了一肚子水,不饿。”
  小孩子就把这草吞了。若是不吞,过一会儿又有人来抢。现在这里有具尸首,吓阻了不少人。
  女人扯着小孩子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人群继续往前走。
  前面是哪里?
  前面有没有人要杀他们?前面有没有吃的?
  没有人知道。
  他们只知道再在荒野中待着,所有人都会饿死。
  有壮汉盯着那不及腰高的小孩子瞧,咽口水。
  女子不敢放开自己的孩子,小孩子也不敢离开母亲。他们紧紧抓住彼此,往那座仿佛处在云端上的城池行去。
  越来越近了,几乎能看到城脚下的路了。
  这些又饥又慌的流民开始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
  城门突然开了,从里面跑出来一行像苍蝇那般大小的骑兵。他们直冲着这些人冲来!
  女子立刻拉着孩子往一旁逃去!孩子跑不快,她就把孩子抱起来跑!
  流民们也开始四散逃走。刚才还是他们希望的巨城,现在成了鬼门关。
  马健蹄轻。骑兵们很快逼近这些流民,他们抽出长刀、长矛,向流民的头颈砍去,背心刺去。逃得不快的百姓们就这么倒下了。
  而看到有人死了,剩下的流民就逃得更快了,他们连滚带爬。有被追上来不及逃的就跪下求饶,可头磕下去,就再也抬不起来了。
  血渐渐漫过碧草红花,浸到褐色的土里。
  骑兵们赶着这群向着城池而来的流民一直赶到了十几里外才回转。
  一人骑在马上,甩了甩刀上的血迹,厌恶道:“天天都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
  另一人道:“等花家打完吧。”
  剩下的人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可我听说花家都死光了。要不是因为花家输了,哪来这么多溃兵?”
  “不是吧?花家不是还烧了一座城吗?”
  “都不是。”他们中领头的那个青年深沉地说:“花家只有一路军一直胜,不过所过之处,不降,不伏,全都杀光,连百姓都不放过。”
  剩下的人全都被吓得说不出话来。
  不降,不伏,全杀光?
  “……真的?”
  这么缺德,不怕上天报应吗?
  青年点头,这也是为什么城中这么紧张的缘故,见到零星流民都要赶走。这段时间,城主和他的亲信均夜不能寐,他们都怕花万里会打到这里来。
  剩下的人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倒抽一口冷气:“这人疯了吧?他这样就是胜了,回去没有功,只有过!”
  是啊,他杀了这么多人,哪怕有圣旨在手,他最后也八成会被缚上殿问罪的。何况圣旨只是让他问责,没有让他杀这么多人啊。
  青年说:“因为花家其他几路都败了,他没有退路。”
  花家其他人都败了,他就只能把已经败了的仗再打一遍,把那些城统统打服。
  有什么比杀更能立威的?他手中的兵马必定不足,只能一开始就把气势打出来,让剩下的城心存畏惧,他才有可能把这个败局扭转过来。
  到处都是散落的尸体的荒野中,一个土坑里爬出了一大一小两个人。
  小孩子扶住母亲:“娘,你再撑一撑,他们走了!那些人走了!”
  女子拖着一条腿,腿上鲜血淋漓,她咬着牙,却不呼痛,拼命往前走。
  两人相扶相持,慢慢的走远了,再也看不到那座本来是救命的希望,最后却要了他们性命的城池。
  不远处竖起了一根杆子,上面飘着一条红布。
  小孩子看到后突然激动起来了!他连忙说:“娘!你看!是神女旗!那里一定有神女的祭品!”
  女子也看到了!她陡然暴发出了更多的力气!
  两人往前走,果然看到了一块平坦的地上摆着非常简陋的祭台,台上是供给神女的祭品:几个有点粗糙的人偶,都是年轻男子的脸和装扮。
  而祭台下则是一个巨大的粗陶瓮,那瓮能有一人高,半截埋在地下,以免被人挖起抬走。
  女子和小孩子赶过去,陶瓮口被泥封着,打开泥封,里面就是谷米!
  女子一下子坐在地上,又哭又笑,对着祭台和陶瓮磕头、拜伏。
  小孩子也扑到地上连磕几个头后才四肢着地的爬过去,把陶瓮中的谷米掏出来,不及清洗煮熟就直接连吞了几大口,然后用手捧着给女子捧过去。
  女子也连忙往嘴里咽,哪怕噎到也不在乎。
  他们吞到肚子里再也装不下后才不得不停下来。
  女子休息过来后,就让孩子装起一些谷米带着,然后继续上路。
  孩子说:“我们就留在这里不行吗?这里有吃的!”女子摇头:“那这吃完之后呢?我们一定要找到村庄或城镇才能安顿下来。而且一直在这里,后面有人上来了,说不定会把我们杀了。”孩子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粮食藏到别处去!”
  女子摇头:“神女在此地设坛是她的神力看到我们现在受了伤又饥饿,救我们一顿饱饭。如果我们把这些吃的都藏起来,只顾自己吃饱,那神女就会发怒,就会降灾给我们了。”
  孩子只好尽量多装些谷米,全都背在背上,直到他再也背不动为止。然后扶着母亲,两人继续去找下一个或许可以收留他们的城镇。
  公主城。
  姜姬不想让姜武出去,但他还是坚持要自己带兵。
  “我没来过这里。我需要亲眼去看一看。”他对她说,“你早晚会打到这里来的,对不对?”姜姬哑巴了。
  是的。她最后是一定会打的。
  而且她打的会是一个里应外合的收官之战。她会借着这个机会建立属于她的秩序。没有什么比打一场更快的了。
  大梁现存的秩序已经将要被她打破了。她敢打破,是因为她有信心再建一个新的。
  现在想想,鲁国就像是她的学校。她从鲁国毕业后,就来到了大梁。
  姜武会在鲁国境内百战百胜,跟他早年借着土匪之名在鲁国境内游荡有很大关系。当将军的,怎么能不亲自了解战场?他要亲自去看,亲自去走,知道什么地方是什么地势,百姓又是什么样的习俗。
  大梁,可抵得上十个八个的鲁国啊。
  她也不能再阻止他了。
  她想了想,问他:“你要不要从鲁国出来呢?”
  现在开始做准备可能已经有点迟了。因为之前她没想过让姜武再次上战场。只是现在看起来,他自己也愿意打。
  一人难有分身,所以只能先放弃鲁国。
  姜武难得犹豫了下,问她:“那鲁国呢?”这是两人的默契。
  虽然明面上,鲁国她是留给了姜旦。但事实上,一直在看守鲁国的是他。
  姜旦身边的龚香等人与其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