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510章

姜姬-第510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哥说:“可能我们算错了。只算是横数,没算列数。”
  徐丛瞪了他一眼。两人都是术数的好手,虽说只估了个大概,但也不会差太多。
  白哥只好闭嘴了。
  心里也有点不舒服。可再怎么想,难道鲁国的兵还能打到凤凰台来吗?
  如果不能,那建这么大的广场是干什么的?
  等见到姜姬,就有答案了。
  “那是踢球的球场啊。”姜姬一脸理所当然的反问白哥:“你不是见过吗?”跟着感叹,唉,自从她来了凤凰台以后,足有两年没看过球赛了,分外想念!现在到了自己的地盘,可要好好的举办几场球赛!
  鲁国的球赛也是很出名的,上到鲁王,下到百姓,人人都玩,个个会踢。这球赛不止男子踢,女子也踢,听说姜姬就举办过好几次球赛。
  也算说得过去。
  但徐丛还是心中不安,想请姜姬回凤凰台,去徐家住,道,就算公主想回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您递上去的奏章,皇帝可还没同意呢,等皇帝同意之后,还要先给鲁国送信,表达我们要退回你们的公主之意,鲁王还要表示请罪,说知道了,然后再派人来接。
  总之,姜姬想回国,皇帝和诸侯王之间还有程序要走,不是她自己说回就带着人能走的。
  当然,她自己是不缺人手,但皇帝与诸侯王之间情谊深厚,旁边总有小人觊觎,为防小人,咱们把程序好好的走一遍,走完,您回国,我们绝不拦着。
  徐丛说:“公主在外,信息不畅,还是回徐家的好。”这里离凤凰台太远了,皇帝有点什么话想告诉你,你都不知道,这可不太好。
  姜姬算是见识到什么是睁眼说瞎话的最高境界了。徐丛的话好像她和皇帝有着深厚的感情,皇帝是个好人,不但能说会道,还挺多愁善感的。
  她噗的一下就笑了,她身后的三宝也跟妈一块笑起来。
  徐丛和白哥全都面无表情,就跟没听见一样。白哥还对三宝勾头看了看,他养过一个儿子,对孩子的动静很敏感,提醒侍人:“防着小公主想小解。”他算着时间,该是差不多了。
  徐丛瞪他。
  白哥瞪回去。有什么好奇怪的?姜姬生下孩子后他就在旁边,爱妻当年连奶都没喂几天,都是他和奶娘亲手带大的。当时他帮着带几天小公主怎么了?姜姬和爱妻就没一个能顶用的。还不是靠他和奶娘?
  侍从就过去抱三宝。
  姜姬这个当妈的伸手摸摸女儿的小屁屁,还真的是,就让侍从把女儿带走了。
  姜姬留徐丛和白哥,也游览一下此处的风光。以前是个荒地,现在变成了一座城,值得一看。
  游览过后,晚上当然要举办宴会。第二天,就是球赛了,看了两天球,徐丛和白哥还忍不住下场踢了半场,酣畅淋漓。
  一连四五天,姜姬都不说回不回徐家。
  徐丛就把白哥留下,自己先回去了。
  白哥再次当上了“人质”,半点不以为意,天天帮着姜姬带三宝,没过几天,三宝竟然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非要让人抱着!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都要人抱着,不抱就不依,就哭!
  姜姬不高兴了,要把她这个毛病扳过来。她先把白哥挡在门外,然后就把三宝放在榻上。
  三宝发现自己没被人抱着就开始嚎,她在旁边魔音穿耳仍坚持做自己的事,时不时的凑过去看一看女儿,说两句如“妈妈在呢”“三宝不哭”这样极没有诚意的劝说之语。
  白哥在外面听得撕心裂肺,都要撞门了。
  三宝足足嚎了有半天,从上午嚎到下午,气足声壮。
  然后,她嚎累就伸手对妈妈要奶吃,吃完,拉拉尿尿,睡了。
  姜姬才把白哥放进来,让他看三宝。
  白哥想抱被拦着,没个好声气,“看什么?”
  “看,她的脸是干的。”
  白哥皱眉:“什么意思?”姜姬:“她刚才一直在假哭,干嚎没掉泪。”
  白哥:“……”
  姜姬:“小孩子是很聪明的。”看,弄虚作假一整套。
  白哥匪夷所思:“……是你的孩子才这样吧?”反正他的儿子没这样过。
  等三宝醒来又嚎了一次,看还是没人抱,这回就没费力多嚎,抱着玩具咬起来。
  白哥凑过来看她,她看到他,眼睛一亮,伸手,开嚎,白哥下意识的也伸手要抱,被姜姬给赶到一边,“你不行,她认识你了。”知道你是一叫就给抱的人。
  三宝又保持着看到白哥就要抱,不抱就开嚎的习惯过了一天,发现看到白哥的脸也没有抱抱后,彻底戒掉了抱抱。
  等她看到白哥也不哭着要抱抱后,姜姬又试验了几次,比如白哥给抱,侍人给抱等,几番调试后,三宝终于不再纠缠抱抱这回事了。
  姜姬心满意足。
  白哥抱着三宝惊觉,他已经不知不觉的在这里待了快半个月了,每天姜姬用三宝缠住他,让他都没注意凤凰台又出了什么事。
  他连忙问姜姬:“家里这几天送了什么信过来?”徐家和公主城是一天一封信的关系。
  姜姬就拿着信对他说:“没什么。”
  白哥不信,拿来自己看,越看越心惊。因为已经八月了,最早一批的稻米该收了,但已经有辞表送到凤凰台了。
  言称,因无人耕种,所以颗粒无收,不堪其位,只能辞官回家了。
  如果是一般的辞官还不需要紧张,但现在接连几封辞表全是连官笏、官印一起送回来的。
  这表示不是皇帝不让他们做官,而是他们把皇帝给炒了。
  我不当你的官了。
  白哥心惊胆战的数着,八个!八个!到现在已经有八座城的太守辞官了!
  这不只是八座城少了太守,而是有八座城告诉凤凰台,颗粒无收,我们交不了税了。
  有城拒交税赋,皇帝是要下兵讨伐的!
  要动兵了!
  八座城,凤凰台下不敢含糊过去,哪怕最终不会打,还是会讲和,但前面的点将、调兵、兵马出城是绝不会省的。要讲和也只能是在大兵压城之后再讲。
  白哥脸色惨白,握着信说:“我要回去一趟!”
  姜姬仿佛什么也不懂,“很着急吗?你不看球赛了吗?”
  白哥跳脚:“还看什么球赛?要打起来了!”他急得团团转,“我要回去,你、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对,不能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你和小公主赶紧跟我一起走,回凤凰台!”
  姜姬笑眯眯的说:“哪里会打起来?我从生下来就没见过打仗呢,不会打的,你回去看一看,肯定是虚惊一场。”对王姻说,“替白公子准备马和随从,好好的把白公子送回去。”
  王姻拱手笑道:“遵命。”


第551章 设陷阱
  姜姬坐在公主城; 但凤凰台的消息却源源不绝的送过来。
  在王姻拿下解县与新县之后,这里已经成了云集了以鲁商为主的大批商人歇脚转运的地方。
  他们在此地集散,最重要的就是兑换手中的财货,将自己不要的东西找个好买家; 把自己要的东西低价买入。
  跟随商人而来的; 就是他们带来的四面八方的消息。
  她在凤凰台时曾让段小情把整个大梁的地图偷偷拓了一份给她。不得不说,这份“地图”,或者叫山河志的东西,充满神话色彩。
  配合着段小情抄来的每年交税的城池名单; 她勉强算是知道大梁疆域和有多少大城小城了。
  山河志上很好的表现出了前朝大纪和当今大梁的疆域区别,区别就是,大梁应当是丢了一块大纪的国土。
  这个在凤凰台珍藏的山河志中有画出来,就是天河以北的一个仙岛,据说是消失了。
  也就说那是大纪的皇帝们升仙后去的地方,一个灵台所在。
  通俗的说,就是坟。大纪所有皇帝的帝陵,全都不见了。
  如果只是说帝陵,那姜姬会以为大梁开国皇帝; 前朝纪帝的女婿把他岳父家的坟都给挖了; 推平了。可画和诗赋中表达出来的意思又颇为追悔; 明明白白的说是一块地不见了,飞了; 驾云飞升了。
  而她在地图上看到的是大梁国境边缘有一块地下托着云雾。
  她怀疑在大梁国境边上; 某个地方; 可能当时真的因为怀疑大纪而脱离了大梁。不管是独立还是别的什么,反正人家那边的人确实办到了。
  回到大梁,大梁皇帝初封陪他打天下的几个人时,基本都封到了一起,也都推到了国境边上。然后,大梁可以简单的分成两个地方,因为从地图上看,有两处是城镇比较密集的,其他都是零散的乡镇。
  一处就是晋江了,在它长长的身躯附近都是密集的城池;另一处是在一处山脉附近,此山叫砳,似乎出产一种非常著名的黑石,不知是不是煤。
  这些地方的城的历史大多比大梁的历史还要长。大梁有七百年,而他们却多是从大纪时就在此地建城、繁衍人口。
  换句话说,虽然还记得大梁始皇帝是怎么身为女婿却夺了老岳父家的江山的人可能早就连骨头都化成灰了,但这些地方的世家说不定随时都能拿出一两本古卷来给大家说一说那发生在七百年前的故事。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世家历史比大梁悠久,还知道大梁皇帝的黑历史,多多少少,就有一种超然的气质。
  就能不怎么看得起皇帝。
  这也让姜姬明白了一件事。以前她怎么都想不通大梁皇帝当了皇帝都七百年了,怎么还这么尊奉前朝?不但文字还用纪字,连通行各地的货币都是纪朝的原版,他最多后代改良得多了点,可原型模子还是纪朝的啊。
  任何一个夺了江山的人,都应该会想要洗去旧王朝的印记。
  ——除非他做不到。
  大梁,好像就是做不到。
  历代皇帝中可能也有人想要做到吧,这就不得而知了。可七百年下来,大梁皇帝快绝种了,这些知道皇帝家黑历史的世家还在。
  她想到了以前历史老师在讲课时说过,自古以来,只有毛主席,共产党做到了真正的改革,自下而上,以前的人都是在本阶级内折腾,越级折腾的,底层人民推翻旧王朝成功的,就这一个,前面的农民起义最后都失败了。
  以前都是世家打皇帝,把皇帝推翻了,自己上去当。
  而当了皇帝后,他还是要继续依赖世家去治理国家。等这个王朝的气数要尽了,就会冒出一个大世家等着接收这个王朝。
  联想到她自己,她好像也是走这条路。如果让她干成了,那就是替诸侯王造反提供了一个成功例子。
  梁朝皇帝不是不想把知道自己黑历史的人干掉,但他一开始肯定不是想搞一个阶级大清扫,把所有旧王朝的世家全干掉,他当时需要的是赶紧坐稳皇位。
  他一定对这些世家非常温柔,非常亲切,肯定也做出了“同享江山”这样的承诺,就是不知道是给谁。
  等他上了台,当然也不能立刻反脸不认人。他需要坐稳皇位,需要他的后代也能坐稳皇位,不至于刚上来没传几代就被推翻了。
  久而久之,他坐稳了皇位,那些知道黑历史的世家也活了下来。
  现在这些世家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势弱。
  他们想知道,是只有朝阳长公主、徐公、陶然等权臣、弄权之人能欺负皇帝呢,还是他们也能。
  如果都能,那他们绝不会客气。
  这只是一个试探。
  我们不向皇帝交税了,不给皇帝送钱了,皇帝你生不生气?生气了来不来打我们?你来吗?你不来我以后也不交税了。
  凤凰台。
  朝阳公主当然是生气的,她在接到辞表时立刻察觉到了问题。她也随即写下圣旨,要召这个辞官的人进凤凰台。
  当然,来了就要把人头留下了。
  她很清楚这是对皇权的挑衅,也必须要用最严厉的手段去遏制,去给予警告。
  所以她在圣旨上写了所有递上辞表的人的名字,召他们来,她要把他们都杀了!
  这个圣旨没出凤凰台就被劝住了。
  朝阳身边已经有了许多人,最受她信任的就是护卫凤凰台的将军,云青兰。
  云将军手握凤凰台数万禁军,还有十余万的军奴。他养兵不靠税,而靠自己的城,云城。
  他的祖辈都在云城,只有他自己在凤凰台。
  他劝朝阳先看一看徐公和陶然的反应,看看他们谁是忠心的。
  因为这两人都知道这样的辞表递上来后皇帝该怎么做,现在就看这两人会做什么。
  朝阳听了他的劝告,先按捺下来。主要是云将军说,这些叛逆想杀什么时候都能杀,何不用他们试一试凤凰台下的忠心呢?
  朝阳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很快,徐公和陶然都做出了反应。
  徐公的反应是——病了。
  听说是气病了,徐家四处求药,连棺材都预备起来了。
  而陶然则很直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