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88章

姜姬-第488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姬笑道:“起来吧。这么久没见,你在宫里还好吗?”
  明珠说:“多谢公主掂念。我也时常思念公主。”她瘦了不少,手上的青筋都冒出来了,脸色也不见得多好,有些苍白。
  她说:“长公主说,您与别人不同,乃是陛下的姐姐,这庙,别人不能进,您却是能进的。”说罢,她起身,扶着姜姬:“公主,您请吧。”
  姜姬笑一笑,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施施然跨进了祭祀历代皇帝的广宇宫中。
  赵姬留在了殿外,并立刻跪了下来。阿笨左右看看,也跪下了。
  等所有人都跪好了,也重新低下了头,皇帝才从车中出来,也走了进去。
  这下,等皇帝祭完离开,这场祭祀才算结束。
  广宇宫有一股屋子关久了的沉闷味道,但里面打扫的还算干净,摆设有点旧,不过能看得出来都是很精致的。
  姜姬进去后,就被殿内侍候的侍人送到了后殿,她在这里见到了意料之中的朝阳。
  她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头上簪了三朵大牡丹花,两朵红的,中间一朵最大的白色的。
  后殿摆设的就像普通的宫殿,有榻有几。朝阳坐在榻上,招手叫姜姬来,“一会儿我带你去看一看,认一认。既然你来了,也该给祖宗磕个头。”
  姜姬没有否认,她走过去坐在朝阳身边。
  朝阳此时似怒非怒的看了她一眼,冷冷道:“你这脾气……哼!可真是不假!”
  姜姬这时听到了外殿的动静,应该是侍人在服侍着皇帝祭祀,其实就是背一篇祭文,背完,也就祭完了,皇帝自己想发挥下也行。
  不过现在听起来那边背祭文的好像也是侍人?皇帝自己没出声。
  姜姬:“我还没见过皇帝呢。”
  朝阳看了她一眼,“你想搬回来?等你搬回来了再让你见,现在还不是时候。”
  姜姬发觉她对她搬到徐家的事并不生气,就笑一笑,低头认错。
  朝阳:“你喜欢玩,我也不管你。等你当了皇后就不能出去了,想玩也只有现在了。”
  还挺开明。
  姜姬很清楚自己在外面的名声是什么,结果这婆婆说“我知道你嫁我儿子后就不能玩的这么开心了,趁着还没嫁,多玩玩吧”。
  这种婆婆哪里找?
  就算男女颠倒,她都不觉得哪个岳母会这么对女婿说。
  姜姬:“赵姬服侍皇帝好吗?皇帝喜欢她吗?”
  朝阳笑了,漫不经心的安慰她,“别担心,皇帝不喜欢她,估计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你就放宽心吧,等你成了皇后,想怎么管皇帝,他都不会生你的气。”
  姜姬:“皇帝脾气这么好?我的事,他听说了吗?”
  朝阳此时皱了一下眉,说:“你以前是太放纵了,当了皇后要收敛些。”
  姜姬越听越有意思,故意道:“那我有几个喜欢的人,不能带进来吗?”
  朝阳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说:“你悄悄带进来,不就行了?”
  这是公然允许她养小情人吧?
  姜姬笑道:“那我什么时候当皇后?”
  朝阳道:“再等等吧,那些人还没举荐你呢。”
  这话刚说完不久,几天后,鲁国使臣段小情递上了一篇文章,夸自己家的公主美德感天动地,必须当皇后。凤凰台为什么还不让我家公主当皇后?一定要早早发现我家公主的美好之处!快选我家公主当皇后吧!
  凤凰台上下的人都惊呆了。有见过段小情的还惊讶,看不出他是这样的人啊。
  段小情送上这篇文章后就“病”了,死活不肯见人了。
  姜姬也果然拿着这篇文去找徐公了,问徐公,看她可堪为皇后不?
  徐公:“……”
  姜姬:“莫非徐公还另有人选?”
  徐公:“……”总觉得说谁就是害谁。
  姜姬:“那徐公为何不举荐我呢?”她把木简往前推了推。
  徐公:“……”拿过来,打开,不忍去看,吹成这样真是……太……太……太有气势了。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叫来徐树,把这篇文给他了。
  徐树接过后,忍不住润色了一番,送出去了。
  于是,继段小情无脑吹捧之后,徐公跟着吹了。
  花家跟着吹了。
  毛家跟着吹了。
  所有人都跟着吹了。
  朝阳公主下旨了,选鲁国公主为后。
  姜姬辞了。
  徐公:“……”
  毛昭:“……”
  怎么回事?!
  段小情:“……”他的名声救回来了!


第527章 要官
  鲁国此时也在下雪;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听说涟水河都冻起来了,通洲那里人都冻死在屋子里了。
  这是上天示警,大王无德。
  这样的话不知从何而来,悄没声的就传得到处都是。
  姜奔的家里宾客满堂; 他哈哈大笑; 搂住身边新纳的爱妾,喝着她喂来的美酒。
  夜半,明月高悬。庭院中却仍是灯红酒绿; 漫天飞舞的大雪也没能让这宴会上的人离去,大家仍旧喝酒吃肉; 欣赏歌舞。
  宴会中央摆着两担“礼物”。
  一担是龚相自家的美酒。姜奔开宴会,自然不会忘了给龚相送一封请帖; 龚相不来,礼却到了,四瓮美酒; 据说是龚相珍藏。
  姜奔开了一瓮,只是自己喝,还有请了身边几个好朋友几杯; 剩下的就摆在那里叫人看。
  另一担则是上个月大王赐下的美酒。从大王赐下起; 这酒回回请客都摆出来; 客人们也是回回夸奖。
  一时宴毕,客人们东倒西歪的辞出去,乘车归家。
  车内酒气弥漫; 车中的人却很清醒。
  “明日还要来吗?”一个年轻人不快道,“来了就只是吹捧他。”如果是一个值得吹捧得人就算了,偏偏姜奔这人要什么没什么,文功武德,人品操行,无一可为人称道,他们还要昧着良心去夸。
  中年人喝的不多,刚才在席上他一直把脸藏在歌伎的怀里,逃了不少酒,相比而言,少年人就喝得有点多了,看这话都不能忍到回家再说了。
  中年人道:“大将军不在,大王是一定会提拔姜奔的,此人量狭心窄,如果到时再来恭贺,他一定会在心里记上一笔,所以只能如此……”言罢叹了一声。
  以前觉得公主不好,大将军不好,现在两人都不在乐城了,乐城的世家才恍然发觉这二人有多好!
  姜奔这样的小人,叫人奉承起来都觉得是在拿刀割自己。
  少年人不信:“大王身边多少英才,真的会用他?”中年人说:“他姓姜。你们这些人只看到大王广揽英才,近年来也提拔了不少人,可那些人其实都不是大王提拔的。”
  少年人说:“你们都说是公主提拔的,不过是借大王的口,我是不信的。公主一个女子,平时只喜欢俊美少年,哪会有这等心智?”中年人叹道:“往日不信的人多,信的人少。我以前也不信。可公主这才走了多久?一年都还没到,乐城现在是什么样了?”
  少年人沉默了。
  以前的乐城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纵有一二不足之处,也叫人充满期待,愿意容让,愿意等他成长起来,都觉得等上几年,这些不足之处一定都没了,乐城、鲁国都会变得更好。
  现在的乐城却变得叫人恐惧,不安。
  大王仍是每日打球,但更加喜怒不定。
  龚相仍是每日理事,但国中近一年已经没有任何改变,一切都是照旧,照旧,照旧。
  姜大将军送了公主回来后就到了凤城,再也没有踏足乐城。
  连商人仿佛都少了。
  乐城的商人似乎都在慢慢往凤城迁移。
  之前有人说这才是对的,商人们本来就不该留在乐城,这里可是王都呢。
  但没有商人之后,生活变得有点不方便了,本来不用出城十里就能买到魏、赵、晋、郑的东西,现在只能去下面的凤城买。
  还不止是这样。少年人和他的朋友们在过年前曾经替家人去凤城办事,也是为了买一些新鲜的年货回来送礼,据他们所说,凤城因为离涟水大关近,现在那里比曾经的乐城热闹十倍,人多上百倍!
  哪怕是河面结了冰,河上的船都没有停,船头竟然还做了两排巨大的铁矛用来破冰,直到大将军说封河了,才没有船了。
  这样下去,凤城就会比乐城更大了。
  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凤城有大将军,他本来就有兵马,他日后真的会尊奉大王的王令吗?
  所以,姜奔是一定会出山的。每个人都这么想。
  少年人不说话了,车轮辗着雪,吱吱的,慢慢往家走去。
  莲花台上更热闹些。
  姜旦现在很少在金潞宫待着,他喜欢北奉宫。可能因为这里是他一开始住的地方,而且没有姐姐之后,他就不敢再住金潞宫了,那里叫人想起先王。
  冬日天寒,殿中放着一只鼎,鼎中滚着肉汤,香味飘得到处都是。
  坐着的只有四个人,姜旦,姜扬,郑姬和蟠儿。
  姜旦自己吃着,不忘招呼其他几人。
  “多吃点,多吃点,煮好的不吃就浪费了。”姜旦说,一边把碗里的鸡蛋和肉挑给郑姬。
  郑姬吐着舌头,说:“我想吃菜。”
  姜旦说:“菜咸,多吃肉,不然你吃香云。”
  郑姬说:“我吃皮!”一边把姜旦挟来的猪肉上的皮咬掉,把肉又扔回去给他。
  姜旦发愁道:“你把最好吃的给吃了。”一边把肉挟进嘴里。
  蟠儿与姜扬吃起来都很好看,坐得正,手里的碗端得也稳,不会洒汤溅汁。
  蟠儿吃两口,就放下碗端起豆浆喝,这豆浆是冰的,现在这种天气,煮好的豆浆放到外面一会儿就结了冰花,喝起来极为爽口,配上热腾腾的鼎食吃最好了。
  姜扬叹道:“这样的东西,自公主之后是不易得了。”
  提起姜姬,热闹的席上顿时没了说话的声音。
  郑姬低头吃,默默掉泪,“不知姐姐在凤凰台有没有吃的……有没有人欺负她呢……”她从郑到鲁,如果不是姐姐爱护,大王疼惜,她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真不好说。现在想起来,她就格外感激姐姐和大王。
  姜旦的脸显得份外沉郁。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姐姐离开后是什么样了,可他也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走。
  不单单是因为鲁国太小,而是因为他。
  他已经长大了,姐姐是为了避免姐弟相争。
  更直白一点,姐姐不想杀他。
  他在姐姐面前没有一敌之力,可他就算真能一辈子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大王,他未来的儿子呢?姐姐若有了孩子,他可以把王位给姐姐的孩子,但等他和姐姐都离开以后,两边还是会有一番争斗的。
  他已经能预见到了。用龚相的话说,“大王,你终于悟了。”
  “公主要走,是为了给您腾位子。”
  “您再无能,您也是大王。公主再天才,她也只是一个公主。”
  “公主并非不敌您。她是不忍心与您为敌。”
  “鲁国太小,装不下一只真凤。”
  “她本就该翔于九天之上。”
  龚相笑着对他说,“大王可是觉得我近来不够恭敬?有些懈怠?大王若是要撤了我的官,我是求之不得!”他感叹道,“我早就想追随公主而去了!”
  姜旦确实觉得龚相自从姐姐走后就变得不驯服。他看不起他。
  他本想威胁龚相,殿前武士都藏好了,只要他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出来,把刀剑架在龚相脖子上,只到他肯驯服为止。
  可龚相说完这句话后,他就没有把武士们叫出来。
  龚相大笑,说:“如果是公主在此,大王以为,公主会如何?”姜旦干涩的说:“姐姐会叫人出来,把你杀掉。”但他不会,因为他也赞同龚相的话,他比不上姐姐,那龚相愿意服侍姐姐,不肯服侍他,不是对的吗?
  龚相笑一笑,起身离去了,不过他在离开前对他说:“大王,你放心,公主早有嘱托。我若敢对您不敬,公主虽远在千里之外,取我项上人头也是轻而易举,所以臣虽不恭,却不会反。大王,你尽可放心施为,臣,就是公主留给您的保命计,免得您一时不察,被人害了性命去。这国中,朝上,朝下,公主把能留下的人都留下了,他们都是为了保护大王。大王,你还有何可惧?”
  姜旦从没有那么恨自己不够聪明,不够能干,不够能让姐姐放心。
  姐姐自己一个人去了凤凰台。
  “蟠郎,你可愿去凤凰台?”他突然问蟠儿。
  蟠儿的心都揪紧了,他很想答应,却只是含笑摇头:“臣乃鲁国大夫,怎么可以擅离呢?”姜旦:“孤没事。凤城有大哥,城中有龚相,孤身边也有阿智他们。何况,孤已经有了主意,等过年时就把姜奔提上来,再把段青丝给叫回来,有这两人在,乐城上下要求人找段青丝,要骂人找姜奔,孤就可以安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