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86章

姜姬-第486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各种官职,这一代皇帝有了,下一代皇帝没了,这一代皇帝这个职是文的,下一代皇帝这个职改武了。
  姜姬需要补课,需要补很多课。只是历史课就够她听上十天半个月的了。
  多亏有了徐青焰,她聪明,人不傻,还有一股好胜心,人还坐得住,有耐性。姜姬拿白哥激了她两回,就把这个“先生”给赚到手了。听了半个月的课后,她开始替徐青焰可惜了,人比白哥聪明几倍,无奈是个女人,从小被徐家养得□□逸了,人一安逸了,就少了动力,躺着过是一辈子,站着过也是一辈子,跑着过还是一辈子,她天生就在金银窝里,干嘛不躺着过呢?饭都有人喂到嘴边上呢,还辛苦什么呢?
  姜姬忍不住,又讥又讽,又笑又嘲,总算让这个被养傻了的女人发现,哦,原来她的人生除了躺在金银窝里找个好丈夫生个好儿子之外还有别的活法啊。
  看,本就立在高处,做什么都比别人省事,那干嘛不做呢?就因为是女人吗?就甘心被丈夫小瞧?
  姜姬说:“也怪不得白哥看轻你,他随便说两句甜言蜜语,你就信以为真了,叫他怎么肯再为你多花心思?”
  “哦,我当然知道你不是真的信,是不忍心再难为他,可他就是认为你只值得这半分心思就能哄骗住啊,他历来都是花这么点功夫就能叫你开怀,怎么能怪他呢?”
  下雪了。
  凤凰台的冬天与鲁国不同,但今年的冬天也格外不同一点。
  鲁国公主的鼎食又开始了,就摆在城门内,鲁商聚集之处。
  本地百姓早早看到巨大的鼎,看到摆在鼎旁的柴堆、粮食、陶瓮,看到商人们从自己的库房中把东西搬出来,做好,再排队取食,还招呼附近的百姓过来吃。
  “吃吧,吃了这一碗,这一年都会平平安安的。”
  “大吉大利!”
  “百病全消!”
  有人好奇,过来盛上一碗,真的吃完不必给钱就能走!
  于是上来吃的人就多了。
  吃了,自然要问,这是你们鲁国的风俗吗?
  商人说是。
  有人说:“我爷爷以前去过鲁地,怎么不知道鲁国有这样的风俗?”
  商人说:“这个鼎食,是我国摘星公主做的。”
  街上关于鲁国公主的事很多,人人耳熟能详,但听说和亲眼看到是两回事。
  就算一开始有人觉得这是哗众取宠,只是为了当皇后在造势,但一天天过去,鼎食日夜不息,花去的米粮可不是一个小数!见鼎食一直都在,百姓们就从半信半疑,变成了真的相信了。
  世家是不信的。
  徐家就有不少人来问白哥和徐丛,他们在鲁国的时候真的是这样?
  徐丛和白哥都答;“是啊,乐城逢年节才有鼎食,不过神女庙里是天天都有的。”
  一人奇道:“那鲁王竟如此豪富?!”顿时对鲁国刮目相看了!
  对鲁国公主吹捧再多,也没有这个“有钱”给人的印象深刻。
  花家首先跑到徐家来,要见段小情。
  来的人是花千降的四子,花万里。
  虽然生得一副酒色之徒的样子,但他确实是花千降几个儿子中最中用的一个。
  他来找段小情这个鲁国使臣是想找他买粮草。
  当然,鲁国有钱!所以他期望段小情能半买半送,最好不要他掏太多钱就把粮草给他。
  接待他的是人徐树。
  徐公“病”着,来人要见的又是鲁国公主身边的人,徐树不得不亲自见一见花万里。一听花万里的来意,主要是人家也没有费心掩饰,明说“鲁国有钱给野人吃饭,不如拿来养我花家雄兵”。
  徐树:“呵呵。”
  这花家每年要了那么多钱去“养兵”,怎么?钱又花光了?鬼知道现在花家还有多少兵!
  徐树把花万里带去见段小情了。
  段小情看着就没什么气势,徐树见他是如此,花万里一见到他也看出来了:这人,说话强硬点他就跪了!
  于是他就很强硬的要求鲁国送粮来。
  送钱来也可以,鲁国有那么多钱呢,送点钱给花家吧。
  段小情开始抖。
  花万里想了想,客气的提了一个交换条件:如果鲁国给他送钱的话,他愿意立刻就送鲁国公主当皇后!
  徐树在旁边重重的冷哼。
  花万里寸步不让,在他看来,徐家霸住鲁国公主这么久,不定占了多少便宜呢。
  鲁国这么有钱!
  花万里几乎是威逼着对徐树放话:“若徐家不愿,我花家愿一力承诺公主!”然后就想请段小情带着鲁国公主住到花家去,花家房子很漂亮,地方很大,仆人很多,可以叫段小情和鲁国公主宾至如归。
  徐树开始发怒了,原来你是来抢人的!这当然不行!
  他虽然觉得鲁国公主跑到徐家来利用徐家有点强买强卖,可现在有人来抢了,他就不乐意了。徐家已经付出很多了!便宜还没占够!就家中弟子们在文会上出了一些风头,有了一些名声,徐家借文会在凤凰台再次名声大振——但这跟徐家位列朝堂还有很大距离呢!他们不是只图出些风头就够的,他们要把鲁国公主送上皇后之位,要在朝堂上占据更多位置,要等太子生下后,把太子身边的位置都占满。
  这么说吧,从皇后到太子,徐树都看成徐家的囊中之物了。
  花家这是想抢徐家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的前程啊!
  不亚于血海深仇了。
  段小情在两人开始争吵时果断的“晕”了。
  徐树趁乱把花万里赶出门了。
  等徐树“送”完客人回去,就被徐公叫过去了。
  徐公听完原委,开始叹气。
  徐树见父亲并不高兴,似有愁容,谦虚道:“父亲,可是我做得不对?”
  徐公送了他一个字:“蠢。”
  徐树:“……”气道,“难道要把鲁国公主拱手相让?”
  这不行吧!
  所以,他的处置哪里有问题了?花家这么看不起徐家,他发火不对吗?
  徐公看着这六十岁的蠢儿子,笑着说:“你等三天,再去街上打听打听,看街上的人是怎么说的,再来问我。”
  不用三天,一天后,花家就替徐家扬名了。
  徐家,收了鲁国很多很多钱!
  徐家,占大便宜了!
  有人置疑,鲁国一小国,哪里有许多钱?
  花家反驳,鲁国再小,也是一国,徐家虽身在凤凰台,也不过一家而已。何况鲁国身后还有魏国和赵国,只看这次鲁国公主带着其余两国公主来就知道了,鲁国之富,不止鲁国之财,是鲁、魏、赵三国之财啊!
  这钱现在全在徐家手里呢!
  大家!我们该不该叫徐家把钱拿出来一起分分呢?
  徐树:“……”
  徐树到徐丛榻前跪着请罪了。
  徐公笑道:“不怪你。”你太蠢,还想利用鲁国公主,反叫她利用了,不怪你,怪我把你生得太蠢了。
  徐树:“要不然,我们现在把鲁国公主送给花家。”
  徐公含笑问他:“当然可以。等我们把鲁国公主送过去后,那鲁国公主肯定会替徐家解释,说我们并未收她的钱,也没有收鲁国的钱。花家一听就会信了。”
  徐树:“……”
  徐公说完,往榻上一倒,闭目道:“就说我病了,不见人。”
  徐树立刻答应下来,关上大门,谁都不见了。
  于是外人就知道了,徐公又又又病了。
  花千降亲自来都没能敲开徐家的门,回去就把花万里打了一顿:“你蠢不蠢?你想逼那老头出来,他一病,明年才出来,你怎么办?怎么办?”
  花万里:“他不出来……”
  花千降:“他不出来,我们还能把他从家里拉出来啊?他是谁?他是徐公!他要倚老卖老,皇帝都拿他没办法!”


第525章 此消彼涨
  徐公装病已经有了心得; 徐家人也都习惯了,所以青焰过了好几天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还是白哥回来跟她说花家如何如何不好,她胸中就有一股气,不知要冲谁发。
  姜姬这里却是早就知道了。
  段小情连惊带吓; 病倒不起; 不知是装的还是真的,姜姬去探病,被他抓住手恳求不要把鲁国给葬送了。
  姜姬三言两语套出来; 哭笑不得。原来段小情以为她会倾尽鲁国之力来满足花家和徐家——这种事在历史上是有的,诸侯国把国库都花空了; 就为了给皇帝送贡品,后来民不聊生; 国中如何如何凄惨之类的,段小情声泪俱下的给她形容。
  她安慰他:“彼时我从商城回乐城,可有将手中的商城、浦合拱手于人?”段小情茫然回忆半晌; 迟疑的摇头。
  “那你就该懂了。”她叫他好好养病,暂时不必出去了,不过闲着也是闲着; 可以从现在开始思考一篇文章了。
  段小情半副心神还牵在刚才的话题上; 问:“什么文章?”
  “荐我为皇后的文章。”她道。
  段小情几乎以为他听错了!难道不该是大家力荐; 他来写辞谢的文章吗?
  姜姬:“你先荐了,我才好辞啊。”
  她觉得现在可以推一把了。
  段小情很担心他写完吹捧自家公主的文章后,公主不会辞; 会直接拿这个去凤凰台自荐,那他的脸就要丢尽了……
  不过这也不是在鲁国,凤凰台也没几个人认识段家。
  段小情自我安慰着,开始打起腹稿来。
  他已经听懂公主的话了。彼时她没有让出商城,今日也不会让出鲁国。
  他突然觉得安心了不少。
  公主心中是有鲁国的。
  姜姬回去当然是装着不知情,继续跟青焰上课,认识凤凰台百家。直到今天,青焰上到一半,突然说起了花家,恨得咬牙切齿。
  她听了,笑了。
  青焰觉得花家太贪婪,太不要脸,简直叫人想像不出来怎么能这么不要脸!
  公然要钱,公然以皇后之位做为交换。难道这皇后的位子是花家要给谁就给谁的吗?!
  在她眼中,皇后之位授命于天,乃是跟皇帝一样,是臣子要崇敬、拜服的。花家说出这种话已经不能算忠臣了,是逆臣,可杀。
  姜姬问:“依你之见,此事该怎么办?”
  怎么办?
  青焰很想把花家的不臣之举公诸于世,叫天下人共诛之。
  ——好歹没说出教化花家这样的话来。
  姜姬觉得自己应该满意。不能要求青焰这么快就跳出自身的限制,她毕竟受了一辈子的忠君教育。这里的人能悟出不必忠君,皇帝跟他们没两样的,都是积年老贼,像徐公,这是活久了,看透了;像龚香,这是家族遗传。
  姜姬想一想,叫青焰今天就讲一讲皇帝,不用讲太远,从现在这个皇帝往前讲吧,讲到哪里算哪里。
  徐青焰就开始说皇帝。这也是她教育的一部分,从小就当故事听大的。
  姜姬都有点嫉妒了。徐家还真是什么都肯教给孩子啊。
  大概就是太周到了才没几个成才的。
  现在这个皇帝没什么可说的,往前数,他爹也没什么可说的,他爷爷除了荒唐也没什么可说的,他高祖爷爷就有点功绩可以说了。
  高祖爷爷号神宗,这个号当时还有点争执,最后定下来的是神宗。
  因为神宗有点得罪臣子了。
  不过在徐青焰的嘴里,神宗得此庙号不是得罪的臣子,而是得罪了老天爷。
  神宗在位不到二十年,十九还是十八年这个没记得太清楚。
  不过他在位时间已经算是达到了标准的。
  在这不到二十年里,大梁经历了两次天灾,两次人祸。
  两次天灾,从当时的祭文中看,应该一次是大地震,一次是干旱。
  天灾只是灾,灾后,神宗要祭祀,这就是姜姬眼中的人祸了。
  天灾越严重,祭祀就要越盛大,这是惯例。
  盛大意味着花钱。神宗要祭祀,就要多收税,这样才能有钱去祭啊。于是他听到地震了,干旱了,就伸手找各城要钱,多加税赋。
  这个是不会把受灾的地界给隔过去的,你这里地震了,不就说明你们这里才需要祭祀吗?
  所以当时除了神宗要搞大祭之外,遭灾的地方也要祭,民间自己还要私祭。
  祭来祭去的,受灾的地方就更穷了,人也更少了。
  等两次大灾过后,神宗祭够了,安心了,觉得以后不会再有灾了,回头发现,怎么回事?国库收入减少了呢。
  姜姬觉得这很正常。
  神宗发现钱不够花了,也发现百姓变少了,种地的少了,粮食不够吃了,显然加税是不可能了。怎么办呢?
  那就少花点吧。
  可他不会省自己。他的宠臣、他的爱妃、他自己的享受是不会省的。
  他看了看,觉得国中唯一花钱太多的就是各个大将军了。他要裁军。
  然后神宗的后半辈子就一直在努力把朝中将军给干掉。直到他死,他都一直在干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