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64章

姜姬-第464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姜良不安道:“他们都是大王那里的人。听说现在大王每天都会打很多人……”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个幼年时就很暴力的小童,他不高兴他们吃了摘星宫的饭,不高兴他们留在摘星宫,他总是很不高兴的看着他们,想把他们都赶走。
  小时候,姜良就很怕大王。因为这个小童是主人的弟弟,如果小童不高兴,主人是不是会把他们再赶走呢?
  虽然公主没有真的把他们送走,但这份恐惧仍然留在了姜良的心里。
  所以,他们回来后,哪怕人人都说大王变得胆小了,姜良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爱生气的孩子。他还是会害怕他。
  姜扬携着姜良,慢慢往前走,离身后的侍人和宫女都远远的,他轻声说:“叔叔不必害怕,大王不会打我的。”
  姜良点头,“我知道。”
  姜扬:“叔叔,那些人的话也伤害不了我。”他解释道,“我不理会他们,就算他们以后说我的坏话也不要紧。”
  姜良就是担心如果姜扬一直拒绝他们,不肯见人,会不会被人中伤,被人指责?
  姜扬说:“如果我见了他们,他们一定会让我去劝大王。我不能去,我去了,就会站在指责大王的那一边。”而他最不能做的就是这件事。
  姜良只是怕姜扬得罪士人,被他们在背后说坏话,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马上说:“原来如此!那你绝不能见他们!”
  “对。”姜扬点头道,“我绝不能见他们!”绝不能成为攻击大王的一把尖刀。
  如果他这么做,只怕这鲁国就会换一个太子了。
  金潞宫。
  姜旦又是怒气冲冲的去见郑姬了。
  郑姬却很忙,因为公主姐姐走得太快了,直到现在还有礼物从各城送来,她要把这些整理好,给姐姐送到凤凰台去。
  她看到姜旦,说:“不知姐姐走到哪里了……”姜旦坐下叹气:“对啊……不知姐姐走到哪儿了……那些人,姐姐一走,就都来欺负孤了!”
  鲁国现在仍有大片的荒地。
  繁华只在乐城附近,出了乐城后不久,眼前映入的就是荒野了。看不到一个人,一座村庄,连路都没有。
  所以,姜姬的队伍,要一边开路,一边走。
  姜武的军队现在干的就是这样的活,他们要在前面探路,回来禀告前方是什么地势。
  需要填坑的,要从别处赶紧挖土去填;高低不平的,要把明显地势陡峭的地段给挖出一条可供车马通过的坡道来;有水坑的,附近说不定会有下陷的泥潭,大车过不了;有树林的,要砍树;荒草太高太密的,要割草除蛇;有大石块的,要把石头给挖出来,把坑填平。
  其他诸如发现蛇洞、狼窝,都要驱赶杀光。
  基本上,能绕的就绕路,绕不过去的,就只能开出一条路来。
  而她的嫁妆队伍里会有超过五百名各种工匠就不奇怪了,光是木匠,她就带了一百多。
  这只队伍的行进速度之慢,超出了她的预期。
  两百多架车,近五千人的随从,还有姜武带着的四万士兵,还有近两千多名追着她而来的商人,将近五万人的队伍,不亚于一个小城的迁移。
  她开始担心下雪之前能不能到凤凰台了,哪怕现在还是夏天。
  又是一次停在路上,因为前方的路还没修好,退回去也可以,但找到可以走的路不是问题,是不是够五万人通过就难说了。
  她在看鲁国历史时,曾看到过有一次,鲁国公主外嫁,嫁到另一个诸侯国,在路上走了三年。
  她当时以为这是一个虚数,意思是时间很长,但现在看起来,搞不好是真实数据。想想看,两百多年前这个世界一定更原始。如果这个公主没有一个好向导,不管是前面探路的人不够多,还是负责修路、造路的人手不足等原因,哪怕是钱不够,都有可能拖慢她的行程啊。
  姜元归国时前来的世家好歹都是自负旅费,但她的随从加上姜武的军队,这些人的车马、粮草都是她付账啊!
  每天的消耗的粮食数额送上来,她都有眼前一黑的冲动,再想一下还有多少时间才能到凤凰台,她的心情就更糟了。
  姜武自从知道她每天为什么都黑着脸之后,竟然大笑了一场,颇有种报仇血恨的滋味。
  “你笑什么笑!你笑什么笑!”她把他叫到车上来,两人在车中打了一架之后,她好受多了,趴在姜武肩头,拿他屌的肌肉磨牙,丧气道:“还是太穷。”
  穷到她必须更加克制才行。
  她想了一夜,第二天把姜武又叫上来,笑嘻嘻的对他说:“你带了四万人,我看护卫这里两万人就足够了。”
  姜武喝下一罐汤,一抹嘴:“剩下两万人去干什么?说吧。”
  去抢劫啊……不是,是去打击对手。
  有那么多公主要去凤凰台呢。她有什么必要一定要等到了凤凰台再削弱对手呢?
  完全可以把人给消灭在路上。
  如果最后就她一个公主到了凤凰台,事情就很简单了。
  “只抢东西,不杀人。最大的那几驾车别动就行,剩下的把人冲散了,不叫他们形成有规模的抵抗,然后抢了东西就送回来。这边也有商人,可以就地买卖。”她道。
  不但打击了对手,还弥补了她这趟旅程花的钱,还能练练兵呢,一举数得啊。
  姜武点头,“行。”说罢起身要走,被她抱住:“你干嘛去?叫你的手下去就行了。你走了,谁保护我?”姜武又坐下,怀里再钻进来一个宝贝,娇声娇气的:“我不许你走!”
  他的心里软软的,可想起这是送她去干什么后,又恨得牙根痒痒。
  真没办法。


第500章 神与非神
  南光是一座小城; 全城只有几百户,几千人,全都一个姓,一出门,街上都是姐妹婶娘; 叔伯兄弟。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 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
  今天,城里所有的人都出了城,他们扶老携幼; 坐着马车、驴车、板车,一起往外走。
  小孩子爱笑爱闹; 有的在路上呼朋引伴的跑,有的在车上蹦蹦跳跳; 问娘、问婶、问姨、问姑:“我们去哪儿啊?”
  “我们去看神女!”车上的女人都笑着答道。
  “神女是谁啊?”
  “神女是公主!”
  “公主在哪儿啊?”
  “公主就在前头呢!”
  距此城约十二三里的地方,停着一支队伍,前望不见头; 后望不见尾。
  他们已经在这里停了十天了。
  这附近所有的野物,不管是天上飞的鸟,还是地里的黄鼠狼、狐狸、蛇; 哪怕是田鼠; 都被人挖出来吃光了。
  那些随行的粗役; 靠双脚行走的侍人、侍从、护卫等,把这一片的野生动物都祸害完了。以后此地三年无蛇,说不定连田鼠都看不到一窝了; 因为姜姬看到他们已经开始围着树抓知了了,都开始吃虫子,可见别的东西都吃光了。
  虽然她也尽力让他们都能吃饱,不至于饿着肚子赶路,但现在毕竟是夏天,所以带的粮食只有普通的谷米,还都是没去过壳的——这样的好保存。
  肉干是不会有了,她出城时带着的活羊都吃光了,这玩意本来该是当个礼物带到凤凰台去的,好像此时去嫁人带的嫁妆里有粮食还有要活物,鸡鸭鹅羊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貌似是一种牲礼,象征她比较富裕,娘家不缺吃的。
  不过出城不到半个月,她就让人把羊杀光吃了。剩下的牛马等牲口都可以当角力,就还留着。
  至于到时少了羊怎么办——不会到时再找商人买吗?羊又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东西。
  剩下能当菜吃的只剩下腌菜、咸菜、酱了。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都这么馋肉。
  她同情之下,告诉他们在树附近的地里,会有虫蛹,不定是什么蝗虫一类的。于是没事干拿根树枝挖地的人也多了,竟然还有女子跑去挖地玩。
  幸好是夏天,如果是冬天,敢这么停在路上,能冻死不少人。
  这古代嫁人,嫁得远一点真够坑的。
  他们会停在这里是因为前面有一条河。
  这条河很麻烦,因为它虽然很细,水流也不急,也不太长,但它途经两座城,也就是说,有两座城的百姓都以它为生。
  ——那就不能生填了它了。
  要不是这次出来这么折腾,她还不知道现在修路的方式是很简单粗暴的,基本就两招:挖开,填平。
  至于会不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谁在意呢?她这一行人走到现在砍的小树林都不止十座了,那不是也要砍吗?不砍,车都过不去。
  河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这两座城,那过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取河中河床最浅的地方,以木石等将其填平。这就等于是人工断流了,等他们过去后,上游发水倒灌,下游断流,这都跟他们无关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但姜姬知道上下各有一座城靠此河吃水,那就不能填河了。怎么过去呢?造桥。
  先要选址,选一高地,两边土质要够坚硬,能够支撑桥体,然后从别处运来木石架桥。
  于是,便在此地停了下来。
  姜姬拖着姜武两人只带几个护卫出去瞎跑,荒野平原,山林野地,还洗了一个野澡,回来就听说附近南光城的人全城都往这里来了。看样子是准备来拜见她。
  姜姬慌忙赶回去,躲上车后,换上一件郑重的衣服,梳妆、打扮,等着被人当神女拜。
  出来以后已经遇上几回了,她也就习惯了。
  像南光这样的小城在鲁国有不少,说是城是因为它有城墙,也有精壮民兵,不过大多数都是聚族而居的村落发展而成。
  好处在于,他们通常自给自足,不会额外给人找事;坏处在于,他们也不听外界号令。
  城中行使的是族规,老大是族中老人或族长,这取决于他们是走议会制还是专制制。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小城会发现他们很有意思,小城就像一个小国家,其中的政治生态其实和大国并没什么区别,而且,他们自然而然的发展成很多形式,比起专制制,以族长一人为首,她见到的最多的反而是联邦制和议会制,这两者也是不同的。联邦制中,有参与政治权力的家族是世袭的,树大根深;而议会制中,他们搞选举,平时以少数服从多数为主要形式,而且大多已经出现了三权分立,通常都会有一个以神之名代行裁决的法官体系在,法官倒都是终身制和世袭制的。
  而且从稳定性看,联邦制倒是比议会制更优秀。
  不过都是几百户的人家,竟然搞得这么复杂,叫她真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当然,其中也有共产制的,其中族老是一个老奶奶,而她选的继承人,也是一个女人,族中所有的粮食都要平均分配,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一起养育,认母不认父——因为父分不清楚。
  她一直觉得后世要求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以此为礼制的终极原因就是男人如果不把女人关起来,他未必记得住十个月前打过的炮……
  而且女人孕子,有十个月瓜熟蒂落的,但也有八九个月出来的啊,还有人怀上十一个月呢,这怎么算?
  想想看,男人指着一个十月落地的孩子说这孩子必定是我的,女人在一旁微笑其实我当时不止你一个情人……
  那就尴尬了哈哈哈哈哈!
  姜姬做好准备,又等了一会儿,才听说人已经到了。按以前的经验,这次拜见大多会一直持续到他们离开为止,因为这种拜见更像是在拜神,而不是在拜一个公主。
  姜姬先接到了一篇诗赋,或者说是酬神时在祭祀上烧给神的东西。
  上面先是说,我们这里有很多粮食,健壮的小伙子,漂亮的大姑娘——这不是要送给她的礼物,这只是在历行自夸,向神表功,表示他们是勤劳善良的人。
  所以,我们为您送上如下礼物:活鸡活羊,鲜花碧草,谷物,布匹,精美的器具,还有聪明的小童、智慧的老人。
  姜姬看到这里,揭起帘子悄悄往外看,果然看到和礼物站在一起的有一个打扮得干净整齐的小男孩和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
  居然还真给她送了个老人。
  这种礼物是必须收的,不收就意味着她不满意,要退货,他们就会选其他的老头送来,这个老头的下场就不太美妙了。
  接下来就是对她的夸奖,夸她从头发丝美到脚趾丫,吐口气就能叫人百花盛放,眼一眨就能叫星辰落地——姜姬:……
  夸完,就该向她提要求了,这个要求也不必当真。
  因为他们要她保佑以后每一年该下雨时下雨,不要刮风,该出太阳时要出太阳,免得晒不干衣服,小孩子们越多越好,殾能平安长大,姑娘们越来越美丽,小伙子越来越健壮云云。
  她看完这篇诗,就可以叫人把车帘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