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60章

姜姬-第460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他对那个将军说了几次,将军命人出去做了几趟“生意”,已经有钱买药了。
  他就不问这生意是怎么做的了。
  阿笨再三请求,医士才肯把谢礼收下,不过他也有话赠于公主。
  “听说公主是要去见我国摘星公主的,摘星公主性非常人,乃不世的天才!不过公主不必忧心,摘星公主怜幼惜弱,只要公主一心尊奉我家公主,自可万事无忧。”
  大公子也是这么说的……
  这叫阿笨对将要见到的摘星公主更加好奇了。
  其实关于摘星公主,她也曾听过不少传言,但那些传言都太大胆,太不可思议了,叫她都不敢相信。
  乳母以前也不许她去听这些东西,此时却不得不与宫女们一起议论摘星公主,听一听她的逸闻趣事。
  摘星公主的身世就颇为传奇。她是鲁国先王流落乡野时生下的孩子,其母有传是永安公主。
  永安公主是长平公主的姐妹,而长平公主是鲁国先王之母,所以这一对情人,其实份属姨甥。所以,摘星公主回国后,因其母不详,在宫中就有颇多传言。但鲁国先王视若掌珠,举凡公卿在摘星公主面前都要伏首贴耳。
  这里有两个有趣的逸闻。
  其一,摘星公主有一宠奴,貌若天仙,她曾当着一众公卿的面把此奴带给鲁国先王一观,还问先王:“此奴美乎?”
  公卿中有人不忿小奴登殿,上前欺辱此奴,公主大怒,令公卿蒙羞。不料,先王不斥公主,反对其百般抚慰。
  其二,先王殿前有一小公子,出身显贵,父祖在堂,他禀性清高,不屑与公主为伍。公主着令侍人羞辱此人,将此人缚于席前,言笑无忌,先王视之,笑之,赞为儿女趣事,未见斥责。
  阿笨听得又兴奋又害怕,不停的问:“还有吗?还有吗?”乳母只能视而不见,叫宫女再多说一些。
  宫女又道,“还有呢……”
  摘星公主的趣闻真是说也说不完。
  她与商人交好,敛财爱富,爱好美奴,仗势欺人。又在宫中夸耀财富,置鼎烹食日夜不停,尽供宫人随意取用。
  后来,她获罪于先王,被迁出莲花台,不知所踪。数年后,她于先王重病之时重归莲花台,临危受命,在先王去后一力扶持鲁王继位,所以现在这个鲁王也对她尊敬有加。
  乳母道:“摘星公主聪明绝顶,又爱弄权舞势。现在处处都有人说,她乃神女下降,是非要当这个皇后不可的。”叫乳母来说,当然心中不太舒服。毕竟她服侍的公主也是有可能当皇后的啊。现在叫鲁国公主这么一吵嚷,好像谁想当皇后,都是从她手中抢去的一样。
  阿笨欣喜道:“这不是更好吗?我是当不成皇后的,这样,我跟在摘星公主身边,日后就算是留在凤凰台也不必担心会被欺负了。”
  乳母看一看阿笨,想一想她的脾气心性,只得承认:“这样说不定更好。”唉,她的这个公主是不可能当上皇后的。
  渐渐深入鲁境后,阿笨发现和魏地大不一样了。
  因为处处可见百姓。
  他们车行之处,举目望去,总能看到三五百姓赶牛赶马,拉着个怪东西,在走来走去。
  有的地方百姓多些,他们在一大块横七竖八的地里不知道在干什么,地里有的地方长满绿色的草,整整齐齐的,有的地方则是光秃秃的。
  乳母看到后惊讶的说:“这是田地。没想到鲁国这么多农人。”
  阿笨问,什么是农人?
  乳母说,农人就是专门以种地维生的百姓,不过大多数的百姓都是租地来种的。“他们自己种地交不起税的,租地来种,税不用他们自己交,这样最好,最便宜。”
  阿笨问:“地都是找谁租的啊?”乳母说:“好多家都有地的,像高家、鲍家,晏家……”
  阿笨懂了,“就是大王殿上的人,家里都有田。”
  乳母点头说:“对。田都在大家族手里,他们家族传承久了,田就都攒起来了。百姓们如果也有传承久的家族,也都会有不少田呢。”
  那百姓就是家族传承不久的人,所以手中才没田?
  阿笨再看百姓,就感叹:“等他们的家族也传承久了,也就有自己的田了。”
  她这话说完,没想到车里的人都笑了。
  “笑什么?”她不解。
  乳母笑道:“公主这话错了。百姓是不会有家族的,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哪里会把家族传下去呢?”阿笨又不懂了,“可是,刚才你不是说,百姓中也有家族很长久的吗?”乳母愣了一下,道:“那都是有能、有才的人,好多年才出一个呢。普通百姓都是愚人,怎么可能做得到那么伟大的事呢?”原来,把家族传下去,还需要才华啊。
  阿笨靠在车上说,“那……我以后就不会把家族传下去了……”她可没什么才华。
  乳母笑道:“公主又说蠢话了。公主是魏国王室血脉,又将要去凤凰台,日后公主传下的家族,将会是帝裔。”
  阿笨愣了一下,道:“那也不是我的家族啊……”
  乳母反应过来,发笑道:“公主,以后可不敢这么说,会被人笑的。你是女子啊,女子哪有家族要传呢?女子的天职,就是传下伟大男子的血脉,壮大他的家族。”
  阿笨恍然大悟,捂住嘴害羞道:“我刚才糊涂了,奶娘不要对别人说啊!”
  她往外一探头,伸手指道:“快看!那是不是就是我们要坐船的地方?我们就快到乐城了对不对?”
  莲花台上,姜姬接到传信,道魏国公主就要到了。魏国大夫慢了一步,还在路上。
  另有一人,被魏国大夫悄悄送回了魏国,其人身上有伤,已被拿下。
  她展开一张图画,一眼就认出画中人是曹非。
  “快叫卫始来!”她坐直身道。
  曹非为什么冒险跑到鲁国来?阿陀在魏国出事了?


第496章 相见
  阿陀以为自己没那么快见到父亲。
  当他看到父亲从马车上慢腾腾的下来——他的头发白得更多了——他在询问管理他们的那个男人; 然后向粗役这里走来。
  姜姬觉得,这世上只有一个人能把曹非再叫回鲁国,那就是阿陀。
  联想到魏国公主正是从魏国王宫出来的,她把卫始叫来,问他阿陀的性格是乖巧的还是调皮的还是让人头疼的?
  前两者意味着孩子在可以管束的范围内; 后者意味着大人拿他们没办法。
  她以为被卫始教大的阿陀会像第二个姜扬; 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第二个小时候的姜旦吧?
  但卫始听了她的怀疑后,立刻脸色大变。他最后告诉她; 阿陀是姜扬加姜旦。也就是说,他有姜扬受过的教育和姜旦养出的脾气。
  “毕竟; 他的身份……”卫始艰难道。
  他接手阿陀后,一方面; 他是魏国太子,身世奇楚;另一方面,他年纪小到可以当卫始的孙辈了; 如果他的妻子和孩子当年没有死的话……
  卫始难以克制的把阿陀视作自己的骨肉,既疼爱他,又教导他; 看着他从管不住屎尿的小娃娃长成一个大孩子。
  而且; 阿陀并不愚笨。他精明机灵; 聪慧多思,闻一知十。
  卫始花在浦合的精力如果有五分,在他身上也能有五分; 而且教导他得到的成就感和建设浦合一样,叫他沉醉。
  姜姬道:“如果你说的没错,那阿陀只怕是已经悄悄跑回来了,曹非就是来抓他的。他受了伤,应该吃了亏,阿陀跑掉了。就是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卫始说:“他年纪不大,以前在浦合也很少见人,被曹非抓去后,曹非也不可能带着他见许多人,所以他应当没有帮手。”
  “对。他要真能跑出来,靠的应该是小聪明和几分运气。”她道,“你去接一接吧。他应该不会落下太远,曹非在哪里受伤,他应该就在那里。我猜,他八成在魏国公主的队伍里。”
  卫始当即出发,他身为大夫,担一道王令,叫他来迎接魏国公主也是名正言顺。
  他来到涟水大关后,不急着去见公主,就在公主的随从中寻找起来,
  阿陀已经离开他有一年多了,这一年里,他该长个子了吧?吃胖了吗?有没有吃苦头?说不定瘦了些。
  曹非没有抓到他,他应当是做过伪装的。他长在浦合,学的都是盐奴的手段,听的也都是盐工的把戏。
  卫始心中有数,进来就找面目有暇之人。
  粗役不能到主人身边侍候,身材、面目有暇的不在少数。
  卫始挨个看过,都不是。他也怕叫人看穿阿陀的身份,或者不管什么缘故,提早一步知道他在找谁把人害了,所以说的很含糊。
  搞得所有人都以为他寻找面目有暇之人是因为不让这种人继续侍候公主。
  这样也好。
  不管是粗役也好,侍从也罢,面目有伤或不雅的人迅速被大家从人群中找出来了。就算想躲也不行,他们往人群中扎,就会被人让开,或被人推出来。
  于是个个满面浊泪,不敢高声,只敢对着卫始叩头求恕。
  卫始心道等找到阿陀后,一定把这些人好生安置。
  他慢慢走过去,突然看到不远处几个粗役扯着一个小个头的人过来了。
  他心中一动,连忙过去。
  阿陀被人拉扯着,他挣扎着,却无能为力。
  “别想逃!”
  “快快!大人来了!”
  几人以为阿陀要跑,就把他抓住,想送来表个功劳。
  现在看到卫始快步过来,他们把阿陀扔在地上,纷纷跪远一点,免得被大人以为他们和这人一样是个脸上不能看的。
  阿陀趴在地上,藏住头脸,隐隐发抖。
  近亲而怯。以前他读到这个时还不懂,他见到父亲可开心了,除非他犯了错,不然怎么会怯?
  而他随曹非到魏国时,将要见到魏王之前,他害怕了,那时,他以为这就是近亲而怯。
  现在他才知道,那不是。此刻才是。
  他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可能是害怕父亲不要他?害怕他现在的样子叫父亲失望、生气?
  他不是真的不懂鲁国养育魏国太子的用意。但他执意要回到鲁国,不是那从未见过的摘星公主,而是因为卫始。
  他就是盲目的相信,父亲不会不要他。不会像曹非一样逼他,不会像魏王一样对他只有算计而无亲情。
  那个熟悉的脚步来到身前,停下了。
  阿陀瑟瑟而抖。
  突然,他腾空而起,被人抱在了怀里。
  父亲苍老的面孔映入眼帘,就像看到他以前在浦合偷跑出去玩的神情一样,又疼爱又严厉。
  “长高了,爹要抱不动了……脸上这是用盐搓的?我就知道,你这小子天天跟盐奴混在一起净学些没用的!疼吧?慢慢养吧。”
  阿陀死死把头埋在卫始胸前,死死抱住他。
  卫始抱住他转身离开,前后左右的粗役都震惊的瞪大眼睛。
  跟随卫始而来的随从笑道,“小公子真是调皮,瞎跑被人拐了,这回可回家喽!”
  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逃家的孩子。
  走出去好几步,阿陀才放声号哭起来。
  卫始加快脚步,一边骂他:“你还有脸哭?我怎么教你的?曹非没死!如果不是守将机灵把人给拦住了,你这就是给自己留祸根!还有,你预备去哪里找我?我要是没来,你是不是打算回浦合?”阿陀摇头又点头,“他没死?爹,你怎么会在这里?”
  卫始说:“我在浦合就是为了养你,你回了魏,公主就把我招回来了。”阿陀缩在他怀里,害怕道:“公主会把我再送回去吗?”卫始心中沉吟,道:“为父也不知。不过你机灵点,见到公主,要心存敬意……多撒娇,公主对小孩子一向心软。”他轻轻教了阿陀一句。
  这也是公主唯一的软肋。公主对妇人和小孩子总是更宽容几分,叫公主说,因为他们都是弱者,她这么厉害,所以只找强者欺负,对弱者只能多多怜惜。
  听着像戏言,其实是真的。
  卫始当即要带阿陀回乐城,现在走,明早就到了。阿陀忙道,“我还要去见魏国公主,我有一个小童托在她那里了。”
  卫始问:“什么小童?你的侍从?”
  阿陀犹豫半晌,低声道:“是曹家遗孤……”
  卫始一边替他擦药,一边看他。
  阿陀低头说:“我对他们有愧。他们兄弟三人,失了父母家人,与人为奴,都是我的过失。他们还一心待我,我就……”越来越愧疚。
  卫始问:“那你想如何待那童儿?”
  阿陀:“我要好好对他,就像对我的亲弟弟那样!”
  卫始拿出衣服给他换,说:“去换上吧。你说得出,就要做得到。去吧,一会儿我与你去接那童儿。”
  阿陀见父亲答应了,立刻说:“爹你看到包包一定会喜欢他的!”
  卫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