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14章

姜姬-第414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这一队人全过去了,街上看热闹的人才开始议论:“这是哪里抓来的?”“犯了什么事?”
  人群跟着囚车走,结果发现这些囚车没往乐城里走,就在二环市场中央停下来了。
  二环的市场中央有块巨大的空地,平时没事时是商人们停车卸货的地方,有事时这里也审过案子,也砍过人头。
  一看囚车到这里就停了,人们慢慢的就聚集在外围,纷纷猜测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是哪里的,放在这里……是准备砍头还是准备交钱赎罪呢?
  犯人被赶下了车,撵到了一起。寒风瑟瑟,他们缩成一堆,互相挡风取暖。
  没人敢逃。
  然后这些士兵围着这些人开始打桩。
  外面看热闹的人惊奇道:“哎?这是圈起来了?”
  “上回砍头的时候好像没圈?”
  “没有,绑过来就杀了。”
  “那这是交钱的了。”
  “可能吧,交完钱的就可以到圈外去了。”
  负责带兵把这些人给带过来的人叫吴天德,正经将门出身,就是家里早就败落了。他的兵法、武艺,都是父亲所教。父亲去后,他孑然一身,无妻无子,无儿无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落草为匪了。
  大小拉起了个山寨,收留了几百号人,吃一碗辛苦饭。
  不过由于胆子小,不敢攻城,不敢攻击大户,所以一直也没发过大财,只靠收过往商队的买路钱过日子。
  后来听说了姜大将军的事,就带人投奔来了。他读过书,又会一点兵法,排兵布阵都像模像样的,于是手上的兵很快就从几百人变成了几千人,直到现在,手中正经握着一万四千多人,涟水大关那里,他排第一。
  这次他听说有几个商人的船被查扣,人也被拿了,还要送到乐城去,就等着商人们上供。
  毕竟这些商人都是有钱的人,为了赎罪,多少钱都肯掏的。
  等囚车经过涟水大关时,他坐地起价,狠狠的占了一波便宜后,本想就这么算了,但有商人悄悄找上门来,求他救一救他的兄长。
  五千金一个人。
  吴天德立刻心动了。现在这个天气,冻死一两个也很容易。
  他就命人把犯人的囚车拉到江边,推到水里,冻到半夜,让心腹从车中挪出一人来,再抱进去一具浮尸,等到天亮,报亡一人,果然无人来查问!
  有一就有二,最后他“弄死”了六个人,收了三万金,觉得再收下去就有点心慌了,才放这些人过关。
  但在过关前,姜大将军突然让他来乐城,跟护送这些囚车的人一起上来吧。
  他多少有点心虚,可又不敢不遵,只得到了乐城。
  由于姜大将军只召了他,没给他调兵令,跟着他的人都还留在涟水大关。
  但在经过乐城时,他就接令说让他到了乐城后,不必进城,就在市场里把人圈起来看管。
  他这才松了口气,圈人就意味着这些人不是要杀的。虽然之前有话说要杀,可是说到现在,人不是一直没杀吗?那就不会杀了。估计一开始只是吓吓他们,想让这些商人掏更多的钱吧?
  转眼天就要黑了,吴天德在乐城也是有房子的,还娶了妻妾在家,既然回来了,他就想去家里看看,也一解相思。
  他见圈已经围起来了,命人好生看守,转身就要走,才抬脚上马,就被人拉住了。
  “吴将军,你还不能走。”一个小将笑道。
  吴天德认得他是押囚的那个将军,不过由于这人手中的兵才不过六千人,吴天德不太看得上他,不过不太好翻脸,所以笑道:“莫非贤弟是想跟我回家吃酒吗?”
  小将笑道:“吴将军还没进去,我怎么敢走?”吴天德听在耳中,却听不懂。
  两边的人却已经上来了,夺了他的剑,反手缚紧,不过一会儿功夫,吴将军就变成了阶下囚。
  吴天德大骂:“你好大胆子!大将军未发话!你就敢拿我?!我要见大将军!!”
  小将笑道:“吴将军不必急,明日你见到别人,就不急着见大将军了。”
  说罢,把吴天德送到圈里就不理会了。
  吴天德一直骂,周围的摊贩隔着圈兜售热汤热食,厚衣皮裘,他统统都要了,还指点摊贩去他在乐城的家中收钱。
  到了天亮后,他的妻妾带着儿女都来了,隔着圈对他哭,他忙道:“不要哭了,家里的钱带来了吗?你快去把我赎出来!”他的妻子连忙点头,道:“钱都带来了!一会儿等大人来了我就去赎你!”
  这时,又有一队人押着囚车来了,原来他们就在吴天德身后跟着。
  吴天德见这圈中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快就见到了好几个熟面孔,他怒而大骂:“都是你们害我!!”那些人就是给他钱买命的商人,看到吴天德在这里,也不再恭敬他,只是冷笑。
  吴天德怒道:“等我从这里出去了,必要尔等性命!!”
  为首的商人衣着还算整洁,他是从家中被带走的,一同被带走的还有他的亲人和他救出来的人。
  他道:“将军说什么梦话呢?将军与我等同罪,我等要是没了命,将军哪有命在?”吴天德的心狂跳起来,不信,狂骂道:“我与尔等贱人怎么会是一路?休要狂言!!”
  商人:“将军等着看就是了,我要是先走了,必在地下等着将军。”
  到了中午,市场上挤满了人。百姓们出门看热闹,商人们看到人多,竟然今天来的比往日都齐,开摊摆货的人也更多了,百姓们趁机买了不少东西,比往年这个时候的要便宜许多。
  这时,一个官员在众衙差的陪同下过来了。
  吴天德看到连忙喊他的妻子:“大人来了!你快去赎我!!”
  他的妻子连忙抱着金子跑过去,路上金子还从怀中的包袱中掉了几颗,周围的人发出惊呼。
  “等等!你的金子掉了!!”
  “快捡快捡!”
  他的妻子跑到那官的面前,行礼跪下:“愿赎我丈夫出来。”
  官员请她到一旁,“稍候片刻即知。”
  圈里的人一个个都被带了出来。
  吴天德看不到那个官了,也看不到自己的妻子,他努力伸长脖子,只看到前面被抓过去的人都跪下来,然后一个个都被带到市场边缘被放走了!
  他的心顿时就落地了!
  等等,好像没看到这些人交赎钱?他们的妻子或母亲呢?也没见到人啊。
  这时,两个人进来提他。
  他顺从的被带到那个官员面前,看到他的妻子就站在一旁,他连忙冲他的妻子呼喊:“兰儿!你有没有赎我?”
  妻子又想冲过来,被人拦住,她举着金子说:“大人!我要赎我丈夫!!”
  官员不理会,问吴天德:“你可是吴天德?”吴天德:“正是小人,大人,我的妻子可以赎我回家去了,她就在那里。”
  官员道:“你收金三万,与商人勾结放走了六个犯人,与其同罪,先退到一旁。”
  吴天德的心又沉下去,可大人没说要杀他……先等等,先等等。
  跟着,那个收买他的商人和他救出去的人都被叫上来了。原来不止一个商人打通关节,吴天德还见到了好几个看守囚车的士兵,原来他们也……
  之后被提出圈的人没有一个被放走,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赎罪。
  那个官员在念过所有人的名字之后,道:“以上一百零七人,罪无可恕,今日便是尔等的断头之日。有什么话,可以留给家人。”
  吴天德听了,先是喃喃道:“我要赎罪……大人……”他陡然高喊起来,“大人!!我要赎罪!!我要赎罪!!我可以赎罪!!兰儿!快把金子拿过来!快拿过来啊!!”
  不止一个人在喊要赎罪。
  那个官员摇头,“吴天德,你是军户,历来犯了军法,是没有赎罪的。”
  吴天德仍在不停的喊要赎罪,他泪流满面,以头抢地,被拖走时不停的喊妻子的名字,喊他要赎罪,要妻子救他。
  他的妻子痛哭不止,哀求那个官员:“我、我要赎他!我要赎他!大人!求求你放了他吧!”
  官员道:“夫人,非是某不愿通容,实在是吴将军辜负王恩,罪无可恕。夫人节哀吧。”
  这一百零七颗人头挂在了二环的市场边缘,他们所犯的罪也都公示在了城墙上。
  从这一日起,鲁粮未有一粒入郑。


第449章 内应
  一百多颗人头让乐城百姓多了许多谈资; 倒没什么人害怕或恐惧,大多数都是看热闹。何况死的都不是乐城高门大族,不是商人,就是小城守将小吏等这种人物,在乐城百姓的眼中; 那都不算事; 这种小人物死了,他们最多居高临下的叹上几声就罢了。
  街上是着实热闹了几天,看着人多; 乐城今年的集市早早的就开了市,市场借着这股“东风”提前开市; 也迎来了开门红。
  被砍头的几个商人全是粮商,在商人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们这一倒,留下的遗产就成了肥肉,几方争抢; 所以这段时间乐城的商人不减反增。
  商人多了,商品就多了。街面上最多的就是卖吃食的,其中又以炸香云和蒸豆糕最多。
  蒸豆糕是百姓们自己做出来的; 以黄豆为主。黄豆磨成粉后; 与其他谷物磨成的粉混合; 再混入干果、蜜饯,重新揉制蒸熟,看起来红红黄黄一大块; 似乎很饱腹。
  一些店家卖得精细些,在里面加入羊油或猪油,蒸好后再炸一遍,出锅后滚糖粉和芝麻,分外可口。
  除此之外,乐城百姓去年种出了黄米,在二环外的村落里很多村民都以黄米加黄豆为食,现在是春天,野菜多,餐桌的丰盛让百姓们难得在初春没有饿肚子。
  姜姬听到后高兴极了,龚香道:“这只是因为没有收税的缘故。”
  乐城一直没有向城外的百姓收税,他们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自用,就是拿去卖。而乐城附近的粮价一直都有公主在托着,不管黄豆丰收几次,价格都没变,黄米今年初入市,公主一开始就订了一个比黄豆更高的价格,可见尝到甜头的百姓明年就会种更多黄米了。
  听说有家族在城外有田地的,今年也开始开垦了,以前都是用来赏景的,保持山水原貌什么的,不知是不是廖俊的事让大家发现原来在家里种种花都能赚个博士,所以今年世家子弟的新兴趣就是种花种草,颇有一种“他能做,我也能!”的气势。
  公主听说后就笑开了怀。
  龚家以前在城外也有几处庄园,他在时还特意去庄园中引水做溪,借石造山,修造自己的园子是他的兴趣,把园子造得充满意趣也是他的追求。
  ——把园子里的山石溪水全铲了种田?他想都没想过!
  而且外面的人都误会廖俊喜欢种田,人家喜欢的是种奇花异草,兴趣高雅,只是公主就看中他种田的本事了,现在这群人跑去种花是本末倒置。
  姜姬说:“税是不会向百姓们收的,他们能自给自足我就心满意足的,那么多有钱大户等着我去收钱,我为什么要去收百姓的?”
  当然是因为百姓的容易收,百姓不会反抗啊。大户是会反抗的。
  龚香也不说话,反正公主早就想对大户动手了,现在只是在等他们先动手好占据主动而已。
  乐城的一处小巷子里,一架不起眼的马车停在一户窄门前,赵理从车里下来,快步进门,他进去后,门就吱哑一声关起来了。
  赵晶和赵时在屋里坐不住,就在门口等他,看到他回来,都顾不上进屋再谈,连忙问他:“打听到了吗?”赵理看了三人一眼,摇头:“没有。”
  他们三人上次招考过后就立刻走马上任,虽然一头雾水,但工作繁重,反倒顾不上紧张了。
  他们这一批招了七十多个人,要面对的却是二环西边第四区到第七区五万六千人的户籍复核工作。
  分到他们手下的全是一群还没留头的孩子,从四五岁到十四五岁都有,十人一队,逐街逐户,挨家敲门问话:家里有几口人?今年有老人去世吗?有小孩子降生吗?有娶媳妇吗?有招婿吗?
  然后登记下来,跟去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赵理来了以后才知道,每年都要这样搞一次,这也太空耗人力了。
  但去年就在的几个小童却说:“今年的人又多了呢。”
  “对啊,多了好多!”
  他才知道直到现在,还有人不停的往乐城涌来。
  奇怪的是,大王竟然没有遏止此事。人并非是越多越好啊,乐城哪里养得了这么多人呢?世人传说大王慈爱心软,难道是真的?大王不忍赶走这些跑来乐城的人,就都留下了?今年街上又冒出大王怜惜郑人,愿意接纳郑人到此的消息,才叫赵理无话可说。
  三人一直忙到年尾,直到这时才发现赵荟已经很久都没有派人来看望他们了。
  赵理以为赵荟太忙了,没顾得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