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12章

姜姬-第412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家早成空壳,当然也没有米可交。
  第二,刑家在拥有郑国南边十七座城的时候,他同时也养着这十七座城的守军,加起来共四十万人,每年所需的粮草春季一次,秋季一次,给两次,每次谷米八千万石,马草不计其数。
  现在秋季时的粮草还没到账,这四十万兵等了三个月没见一粒粮,粮仓已经吃空了,他们开始饿肚子了,往年是刑家送,今年刑家没了,找大王要吧。
  郑王大骇,“难道、难道……”他想说难道各城的兵马不是各城自己养吗?跟着他就想起来,以前是刑家养没错啊,现在这十几座城都归他了,当然该他养了。
  他没有钱,也没有粮。
  郑王急了,刑家的人都被抓了,可他们中大多是旁系,问他们刑家的粮在何处,他们哪里知道?问嫡系的……刑天香死在大牢里,他一死,他的妻子就自尽了,儿女被抓后,也早就死了。
  刑天香的父母亲都不在了,他倒有几个兄弟,可全是庶出子,不是不知去向,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郑王病急乱投医,把跟刑家交好的家族也给抓了。三木之下,死伤无数。可不管打死多少人都变不出粮食来。
  于是,郑王身边有急智之人出主意:“大王,不如让那些兵回家去吧。”
  没粮食养,何不遣其归家?等有粮了再召便是。
  有一个主意,就有人跟着补充。
  “可以给他们一些赏钱,也算安抚一二。”另一人道,“军心不可失啊,大王。”
  郑王焦头烂额之际,就接纳了这个意见。但他不能放走四十万兵马,这些兵马,他当然也很眼馋,也很想要!
  于是,他放了十万,留下三十万。
  给那十万兵的赏钱,他命就近的城池给了。至于现在这三十万,他也暂时让离的最近的城先把粮草送过去,他这边再想办法。
  这两个王令送到倒霉的那几座城时,无不引人唾骂。可刑家在前,谁敢冒犯王威呢?
  郑王在宫中宴请了许多世家,总结起来就两件事。
  第一:先把你们家存的粮食借给孤应应急;
  第二:国中缺粮,你们想办法买一些回来。
  郑王为了表达“善意”,打开国库很是挑选了一些珍宝,没有被赐珍宝的,也被赐了许多黄金。但就算这样,他也知道不够。所以他把人请进来后,就命宫中侍卫守住宫门,什么时候殿里的人答应了,再开门放他们回家。
  恩威并施之下,宴上的人都不得不答应了郑王。
  郑王求粮,商人云集的鲁国当然最先得到了消息。
  摘星楼里,姜姬的意思很明确:“不卖!我还嫌这些不够呢。”
  鲁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农民和良田,满足不了自给自足。
  事实上,郑国的粮食不止养活了他自己,还有燕国。
  现在还有鲁国。
  想起龚叔叔那句“杀鸡取卵”就叫她闷气。
  ……是啊,这次是她杀鸡取卵了。她这次学到了,她能让一件事开始,却不能控制它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郑国这个天然的粮仓毁掉了,鲁国的百姓却还没有发展起来。
  现在她有两条路,第一:把郑国靠近鲁国边境的肥田都抢过来,就是侵略了,熟地和会种地的百姓她都要。
  第二,再选另一个国家当粮仓,直到鲁国的百姓能种出养活一国的粮食。
  第二个选项目前还看不到可能,那就只剩下第一个了。
  所以她今天趁着宫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金潞宫,找来姜武和龚香开个小会。
  问姜武:“有兵开战吗?有信心打赢吗?战损估计会有多少?”
  问龚香:“能打吗?打到哪里胜算最大?打完怎么收场?会被梁帝谴责吗?会被周围的诸侯国以不义之战的理由群起攻之吗?为了避免这件事,是不是需要找个盟友来瓜分郑国?赵国怎么样?”
  姜武开始低头算他手中有多少支军,多少将军,哪些能打,哪些比较不要命,哪些能派上用场,哪几个配合得好等等。
  龚香……龚香一脸空白。
  姜姬:“我记得有诸侯国发生过战争,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后果,打完和谈,再给梁帝送点礼物就行了。”
  “……”龚香努力把思路跟上去,“公主,你觉得此战非打不可吗?”
  姜姬:“我们现在是最好的时机,郑国是最弱的时机,不在此时打,什么时候打?”
  龚香一想,还真是这样。
  鲁国,大王的威望日隆,国中刚刚屯积了许多粮草,大将军麾下的兵马也经历过几场小战,胜算未必没有。
  相对的,郑国的大王近来声望日下,自断其臂,国中人心惶惶,又没粮食,听说刚要遣散兵马。
  确实可以打!
  龚香想到这里,心里激动起来,马上说:“公主,当速与赵国结盟!”要坑郑国就要找熟手。
  姜姬点头,起身来到屋中的地图前,说:“我与赵一北一东,两边夹击。我从郑国的西南边进,赵从东南方向进,一头一尾,郑国必亡。”
  龚香问:“公主,打完之后呢?”
  姜姬道:“这个,看赵王。他要想吞了郑国,叫他去杀郑王。我们这边要留郑王一条性命,我只要南边的这……”她在地图上点了一排,“这九座城。”
  龚香起身,走过去看着地图,在心中默默盘算,完了笑道:“只要这九座城的话,二十万人马足矣!”
  姜姬问姜武:“你觉得带多少人过去合适?”姜武只问:“什么时候开打?”姜姬:“现在天冷,不合适,明年吧,春三月到夏六月,打得快的话,夏末就能结束,秋天就可以把这九座城占在手里了。”不过又浪费一年的地,加上今年,郑国的地浪费两年了。
  她又想起一件事,“如果有郑人逃到鲁国,都收下来。”
  这天起,龚香恨不能把自己劈成八个,龚獠还偏偏走了,他要不走,好歹还能替他做点事。
  姜姬也有些心疼龚叔叔,她真是把龚叔叔当超人在用,但她的话能不能踏出乐城,真正成为现实,只有龚叔叔能办到,短时期内,她也实在是找不到另一个代替品,代替的那个刚走。
  “叔叔,你这也是自找的。”她帮龚香处理一些杂事时说。
  龚香笑道:“公主不知,某今日今时才算是真正活着。龚淑、我爹、冯营,如果这三个人还在,让他们付出家族,他们都愿意跟我换一换。”
  姜姬想了一阵,问:“叔叔可愿为相?”龚香手中的纸卷掉到地上了。
  龚香一直都没有正式的职司,他等于是把龚獠这个大夫的话给全抢了,龚獠除了平时去教一教姜旦与姜扬,就剩下替龚香跑腿。
  姜姬叫他叔叔,姜旦也叫叔叔,更多的在替他提身份。
  但要说龚香不想当官,那就把他看得太清高了。
  姜姬早就想把龚香的位置给砸实,一方面是赏功酬能,不能只让人家干活不给人家工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限制他。
  真的当了鲁国丞相之后,人人都会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之后,他能活动的范围反而小了。
  一些暗地里的事,他想做就没那么容易了。龚獠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毫无底线的任由他去利用合陵龚氏。
  姜姬这话说完,神女祭礼前,丞相的袍服头冠都已经准备好了。鲁国已经好几代都没有丞相这回事了,关于丞相的衣服怎么做,要用什么规制的东西还是龚香亲历亲为的在史册中找到的,然后就给自己做了一身。
  新年大宴时,姜旦再封一批官,他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今年的神女祭礼还是姜姬主祭,神女庙在今年一年里成为了乐城居民生活中息息相关,必不可少的的东西。
  少年人定情要去,刚成亲的小夫妻要去,老人替孩子选姻缘前还要去。
  除此之外,商人出远门之前、新店开张前、做生意之前也要来拜她求保佑。
  ……这个就真的很意外了。不知不觉间,她被商人们添了财神的职司,竟然没人觉得意外!因为公主本来就很爱财嘛。
  甚至小儿启智前也会来拜一拜,因为都说大王这么聪明是公主教的,太子这么孝顺也是公主教的。
  这个也被百姓们给接受了,因为她都能多子多孙了,保佑孩子聪明伶俐不是很正常吗?
  从生到死的人生大事,她基本全包了。
  做为一个新兴的神明,她抢了很多老神明的活,十分惭愧。
  龚香见此,觉得明年可能要开战,现在开始慢慢铺垫,这样明年打的时候,百姓们才不会太反对。
  今年的祭祀上,那些俊美少年们骑马射箭,从卖脸开始卖身材武艺!
  祭典的气氛炒得很浓,百姓们看得热闹,围着神女庙附近的市场也迎来了更多的人流,还有许多卖武艺的。
  据说,神女爱男子健壮勇武。
  姜姬:……
  为了夸耀勇武,那明年打一场就可以理解了。


第447章 廖博士
  神女祭过后; 新年就快要到了。今年听说上殿受封的人比去年更多呢,街上的人议论纷纷,都在猜大王会封谁。
  “我听说这次还是陪大王打球的那几个人要当官了!”
  “又是打球的?是不是那个长得眼睛圆圆的,叫什么阿祖还是阿土的。”
  “不是不是,我听说有一些人因为造了什么东西; 也会当官。”
  “是不是那个造路的?那路真好走啊!会不会也叫那个人当博士啊?”
  “可我听说是个种粮食的; 听说种成了郑国米。”
  街上百姓在议论,各个深宅大院里的人也在议论。
  “龚大夫怎么这时候走了?”
  “是不是合陵出事了?”
  “还是二龚之间……”
  段青丝近日都不敢回家,生怕在家里被人堵住。现在人人都知道他得大王信重; 都想找他打听打听,这过年时封官授爵已经成了大家最期待的事了; 还别说,世家们都很喜欢大王的这个习惯; 每年都会封几个人,那就表示肯定会有轮到他们自己家族的一天嘛。
  前提是找到大王喜欢什么!
  段青丝自己就被人偷偷问过怎么保养头发,是用的什么油?什么脂?每日要通头几遍?一百遍还是两百遍?
  段青丝怎么说他这一头好头发是天生的也没人信; 他再说大王喜欢他不是因为这一头头发更没人信了。
  不过还真有人因此改名的。
  比如廖俊,又号美人。他本名廖东山,结果段青丝成名之后; 他爹非要把廖东山改成廖俊; 廖俊把剑都横在脖子上了都没拦住他爹; 改了名之后大半年都没出过门,现在被亲爹赶到了莲花台,天天黑着一张脸。
  不过他确实俊美; 美人这个名号还是他小时候被人所赠,大了以后本来没人喊了,他爹又把这个名号给叫起来了。
  段青丝回到大殿,看到廖俊坐在角落里一脸沉闷的喝酒,过去坐下笑道:“美人因何愁眉苦脸啊?”说着就去拿廖俊面前的酒。
  廖俊把酒壶抢在手里,脸一扭,自己喝。
  他晒得黑,平时爱玩刀枪,也爱骑马,如果不是嫌踢球太粗野,段青丝觉得他踢球应该也是一个好手。
  段青丝也不抢回来,就笑着看他喝。
  廖俊自己喝了半天没意思,把酒壶给他:“你也来笑话我。”
  段青丝笑道:“我先笑一笑,等会儿别人也来笑的时候,你就不会那么生气了。”他顿了一下,劝道:“伯父也是为了你好,不要生气了。你今天可是贵宾呢。”
  廖俊从小就爱种花养树,家里奇花异草自然不少,他对于据说在鲁国种不活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不过种归种,种出来也就放在家里自己乐,不会显于人前。
  他这个爱好,亲近的朋友们都知道。
  他种出来的最有名的东西就是梁帝钟爱的十八种牡丹,廖家牡丹园是非常知名的。不过只有亲友进去观赏过,外人难得一见。
  郑国梨和郑国米,他当然也都种过。应该说是在他的指点下,廖家的下人种出来了。
  段青丝听说公主在找人试种郑国米,想来想去,去找廖俊了,当时廖俊还是廖东山。
  他倒是没直言说让廖俊来向大王自荐,因为廖俊不爱做官,他生得好,从小就是长辈手中的宝贝,上面有好几个兄长呢,什么时候也轮不到他出头。
  段青丝是想找廖俊借他那几个曾经种出郑国梨的匠人。
  廖俊:“郑国梨?”
  “我想找能种出郑国米的人,想来这郑国梨与郑国米都是郑国之物,应该差不多。”段青丝说。
  廖俊对他翻了个白眼,“怎么一样?不过给你就是,他也种出了郑国米,当能派得上用场。只是借给你无妨,你什么时候还给我?”
  可段青丝的眼睛已经发亮了。
  廖俊:“……怎么了?”
  之后,廖俊就上了贼船了。他被段青丝三言两语忽悠着去禀报了亲爹,亲爹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