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339章

姜姬-第339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姬点头,正好新封的侍郎还没放出去。
  赵荟刚接待完一个客人就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出去一看,半条街都被堵了。
  门前是十四个鲜衣怒马的青年,个个风姿不凡,最后的那一个长得最好看。
  他看了眼这些人,拱手道:“在下赵荟,敢问诸位有何见教?”段毛毛下马,大礼相拜,抱住赵荟就不放了:“赵公子!你终于回来了!大王都盼了你好久了!”
  赵荟出来前就有准备了,但真的遇上还是有些吃惊的。
  ——听说大王身旁有高人,果然不假。
  这个应对,倒是将了他一军呢。


第364章 从与不从
  等着见赵荟的是龚香,而赵荟也在见到龚香后; 露出“果然是你”的神情。
  那个躲在鲁王身后的人; 果然是龚四海!
  龚香笑得张狂无比,看落水狗一样看赵荟; 也不起身相迎; 也不整冠整衣; 就这么坐在榻上,草草一挥手:“我还当是谁; 原来是阿跛。”
  赵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跟赵肃差了快三十岁,真正的老来子。他落地时; 赵肃的儿子都快给他生孙子了。
  因为生他的时候,他娘的年纪太大,生时没力气; 赵荟是被拉住脚拉出来的,生完他,他娘也没了命。
  因为这个,赵荟的父亲就不愿意见这个儿子; 赵荟生下来之后; 没有亲娘哺乳,也没有乳母,哭到快死了,赵肃闯进来把这个小弟弟抱走了,亲手抚养长大; 说是兄弟,更像父子。
  赵荟小时候体弱,一只脚还有些不听使唤,所以得了个阿跛的小名。
  赵荟敏感多疑,聪慧多思,跟龚香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发现对方是同类,于是相看两厌。
  后来龚香因为龚嵋的关系没有再出来,关于赵荟的事迹倒是听过不少,听了以后,难免不服气,现在两人风水轮流转了,龚香又肩负要迷惑赵荟的任务,所以嘲笑起赵荟来格外舒爽畅快!
  赵荟被嘲笑也很平静。赵家逃到郑国后,他亲眼看着兄长赵肃郁郁而终,临死都闭不上眼,放不下赵家,忘不了祖宗。
  他一肩挑起,没有回头路可走。风雨经得多了,就算有再多脾气也早磨平了。
  龚香笑完,道:“既得赵兄,乃是鲁国之幸,大王之幸。还请赵兄在宫中安坐,等某禀告给大王后,再让赵兄去拜见大王。”
  话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把人给软禁了。
  赵荟在外面的布置已经完成了,被抓进来正好可以跟鲁王——或者是龚香,谈条件。他顺从的跟着侍人出去了。
  他走后,龚香去见姜姬,道:“只怕姜奔用不长了。”
  姜姬也有些可惜,“让人把那几个人都杀了吧。”
  宗族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整个家族劲往一处使的时候,会充分的证明人多力量大这个真理;坏处就是,只要切掉头,家族里立刻就会乱上一阵子。
  她其实还没想过要对乐城中的世家动手,这些人触觉灵敏,她这边稍稍一点动作就有可能惊动他们,一牵连就是一串。所以她一开始是先对不了解乐城,信息相对滞后的边远城池动手。
  但姜奔这个横空出世的神兵太好用了,他自己就跑去跟乐城世家结仇了。她便顺其自然的顺水推舟。
  赵荟出来的时机不算特别好,但再拖下去,她的贪心也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更不可收拾,干脆见好就收。
  赵荟的目的还不知道,但他眼下想做什么却是一清二楚的。从街上针对姜武和姜奔的流言就可以判断出,他意图向他们两个中的一个下手。
  那姜姬就只能把姜奔送上门去了。
  先让他得逞,才好看穿他接下来的目的。
  姜奔会怎么倒霉也很好猜,他最近做的事,就差最后跑出一个苦主来告状,其他人才好趁机跟上做个附议之人。第一个苦主跑出来是最倒霉的,以前没人愿意当这个人,现在赵荟只怕是已经准备好了人选了。
  所以她要赶在赵荟发难之前,让姜奔发挥最后的余热,干掉她希望消失的人。
  当天夜里,关在羊圈里的十一个人死了。死时身上没有伤口,肚腹不见胀大,口鼻也不见有污物。
  但他们就是死了。
  行宫瞬间就被一堆人给围了,全是孝子贤孙,披麻布扛棺材,还有人直接自尽的。
  姜旦听到行宫外的哭声震天,想打听一下是怎么回事,姜智说:“是姜奔惹的祸,他抓人要钱,折磨得太过分,把人给弄死了。”
  姜旦很不喜欢姜奔,两次给他官都是因为姐姐的意思,闻言道:“他这么坏,能抓起来吗?”
  姜智马上说:“当然能抓!大王要抓他,我这就去!”
  姜旦吓了一跳,连忙说:“你不要自己去!多带些人!对了,干脆把他叫进来!不让他带人,然后你带着人在宫里抓他就行了!”
  姜智脚下一滞,惊讶的回头看姜旦:“大王高明!”
  姜旦被他一夸,有些不好意思,说:“上回姐姐说如果我想抓人,就这么干,因为我是大王,我在自己的宫里,宣谁进来,他都不能带人也不能带兵器,最好抓,比去他家抓要好抓得多。”
  姜智这才知道公主早就提点过大王了,高兴道:“大王稍等片刻!”
  姜智亲自出去传话,找到姜奔,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通,温言道:“大王请大夫进去辩解一番,大夫放心,有大王在,不叫大夫吃亏。”
  姜奔根本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抓,听了就道:“那我这就随你去。”
  一边走一边生气,“这些人竟然还敢去找大王,我回头把他们都抓起来!”
  他抓人这么久,还从没遇上过不能抓,抓不了的人。
  姜智不说话,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在乐城的世家都不能蓄兵反抗,只怕他都被人杀过无数次了,他手中那些所谓的兵,八成都是公主让人暗中投到他手下去的,他还沾沾自喜,以为他那些蝇头小利就能养下这么多人马,对蓝家更是嫌弃。
  这些人在行宫门前堵了半天就听说姜奔已被拿下,割了发髻,发往山陵。
  这就形成流放了,还一朝之间从高高在上的御史大夫成了罪奴。
  然后姜智出来宣读了一番大王的悲痛陈辞,对他放纵姜奔之事深表痛悔,但又念在姜奔对先王的孝心、忠心,所以不忍杀他,只能让他去先王面前恕罪。
  至于无辜被害的那些家人,如有子孙,则恩推子孙,有一个算一个,有十个儿子的,十个儿子都有赏赐,有二十个孙子的,二十个孙子也都有赏赐。
  前惩凶,后赏银,这一通下来,这些人也被安抚得差不多了,都被劝了回去。
  又过一日,姜旦又命人送上他亲自写的诗词,为这些死去的人送葬。
  乐城内外又都是赞美的声音了。
  龚香这才来见赵荟。
  “阿跛替我找了不小的麻烦。”龚香也不进去,就站在门外对赵荟把整个事情讲了一遍,“好叫阿跛知道,大王得天护佑,那些小人是伤不了大王分毫的。”
  赵荟被关这么几天,门都出不去,只有人来送饭时才会打开门,让他看一眼外面的天。他拱拱手道:“高明的是四海,某这回认输了。”
  龚香高傲的哼了一声,特意叫来侍人,道:“日后不必再关着门了。”
  赵荟等龚香走后,才叹了口气。他这一招看似是折了姜氏的一条臂膀,但看起来,倒像是帮了龚香一个忙。龚香想必是不愿意看到姜氏有太多帮手的。
  可龚香对他有偏见,他就算想跟龚香联手,只怕龚香也看不上他。
  这样一来,只能指望白清园了。
  姜姬看着替她倒水的白清园,觉得他不那么面目狰狞的时候,还真是赏心悦目。
  头脑空空的美人其实真的是解闷的佳品,长得美,脑子笨,反应慢,就像一只懒洋洋打滚的小猫,连爪子和牙都还没长尖,伤不了人分毫,只能任人抚摸摆布。
  她伸出手去,轻轻抬起白清园的下巴,看着这个美人一瞬间脸颊、耳朵、额头全红了。
  不是羞的,是气的。
  他不肯看她,睫毛低垂轻颤,牙关轻咬,嘴唇瑟瑟发抖。
  她又转而抚摸他的脖子,解开他的头发,他都不动也不反抗。
  “啾啾今日好温柔。”她笑道:“我都不敢信了。”她的手继续在他的耳垂间流连,此处皮最嫩。
  白清园背对着她,看不清脸,人倒是在轻轻发抖。
  快气疯了吧?
  “啾啾因何改变了主意?”她倚在他肩头,轻声问。
  只听白清园抖着声音说:“……因为我知公主待我是真心,以往是我不好,不该辜负公主。”
  她也放轻声音:“是不是真心的话?”
  白清园说都不肯说了,只是点头。
  “既是真心话,啾啾把腰带解了,到我的榻上来。”
  听到这一句,白清园只觉得耳鼓闷响,整个人像成了木偶泥胎,灵魂已经脱壳而去。
  他真的要这么做吗?
  ……可是,那人说这是最好的办法。女子只要爱上男人,就一定会死心踏地,只要他能让公主真心爱上他,他才能改变自己目前的处境。
  还能比现在更糟吗?
  他抖着手,解开腰带,怔怔的起身,准备往里面走。
  突然,从里面跑出来一个少年,剑眉星目,一见他就骂:“哪里来的脏东西!在这里污了公主的地方!跟我出去!看小爷不好好教训教训你!”
  这人是谁?白清园没反应过来,这人一拳已经打到他胸口了。
  他突然被打,根本反应不过来,少年拳打脚踢,把他打得趴在地上,只能用手护住头脸,来不及反抗。
  这时,他听到公主慢悠悠的说了一句:“绿玉,你又胡来。”
  公主!公主为何不救他?
  白清园倒在地上,抬起头,看到公主走过来,并没有生那个少年的气,反倒像是在解释什么似的:“他好不容易冲我低头了,你啊,就不能等等吗?”
  那个少年气得要跳起来,“这种人不过是一张脸长得好,公主就千般爱护!我就是看不惯!”
  公主无奈道:“好好好,那就让人把他带出去吧,你来弹琴给我听。”
  她拉着这个少年进去,一眼都没有看他。


第365章 招赘
  姜姬想把白清园推回赵荟身边,好看看他还有什么招数可使。但接下去白清园龟缩了; 赵荟不知是不是看穿此人不堪重用; 竟然在龚香允许他出门之后,直接跑去找姜旦了。
  姜旦现在是“我家大门常打开”的状态; 他的行宫主殿每天都是欢迎各界文人士子进来的; 大家不踢球就一起来开辩论(吵架)大会嘛。
  在发生了“误杀”事件后; 随着姜奔来不及多说一句话就被押往山陵,姜旦也必须做出姿态来; 不能再耽于玩乐,要专心政务。于是球不能踢了,辩论大会天天开; 一开就开到二半夜。
  姜姬一直觉得辩论就是文明的吵架比赛,一切耍赖技巧都可以冠以一个更文明的名字,其本质就是吵赢别人; 能把围观的人都给洗脑者为冠军。
  郑国那个乔小君就是在这种百人辩论比赛中被对手的论点驳倒,并惨遭洗脑——他自己的逻辑链断掉了,输得惨不忍睹。
  而且是被两国人围观,称得上输一次; 天下皆知了。
  在姜旦面前天天开的就是这种辩论比赛; 而姜旦又比较“开明”,曾有言他们无事不可说,无事不可议,等于鲁国、天下,什么事都可以放在大庭广众下面来谈。
  当然; 谈出来的结果,姜姬是不听的。
  但能让他们谈,畅所欲言,这在这些人心目中已经是难得的明君了。
  出于对明君的爱护,姜奔的事虽然也被人提起过一嘴,但大家都很克制,不愿意让姜旦被姜奔被抹黑,连带着对姜奔的抨击都不太严重。他们最近在议论的事是发生在流民村,也就是二环上的故事。
  姜旦和姜姬长居行宫,乐城人的视线也都集中在了这里,随着各个家族都纷纷在行宫周围盖房子安家落户,现在二环这里倒是比以前莲花台那里更红火了。
  但二环目前的发展很不均衡,有点东半城贵,西半城贱的感觉。
  一边是行宫和周围的各大家族,另一边则是流民以前包围流民的各官属官衙,而士子村则在流民村以外,士子们每天要往行宫来,几乎都要经过流民村,也不可避免的,对那里发生的事耳熟能详。
  流民村发生了借女、借妻的事情。
  因为女性可以领取粮食,但不是第一家都有女性,在行宫的宫妇和宫女放归之后,流民村里仍有五分之四的家庭没有女性。
  没有妻子、女儿和母亲。
  但粮食又是实打实的好处。直到现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工作,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去干苦力、卖力气,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人,特别是自作聪明的人。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