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317章

姜姬-第317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良纪字,让它变得能轻易的被人学习、模仿、认识。
  不过她也要考虑世家的反应。连给木匠发钱发粮都能让他们跳起来反对,改良纪字,一定也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幸好她不打算通过他们去实行; 她的目标是流民。
  跟车虹他们在一起的有很多孩童,他们都穿着一样的黑色衣服,梳个小辫子,在他们干活的大棚子里跑来跑去,替他们拿水、拿饭,还有,在车虹他们想去解手时扶他们起来。
  ……因为他们一坐下来,通常一天都不能站起来。
  车虹早就尝到了苦头,他发现这里的人每一天都在变多,他们坐得越来越挤,但不管他每天刻多少木简,这些纸好像都没有刻完的一天。
  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消极怠工,因为包括车虹在内,他们都是从流民中征集来的人,他们都吃过苦头,知道这个机会得来不易,何况风吹不着,冻不着,不用干活,有吃有喝,还有小童儿侍候,只是需要你不定的锲字而已,难道还要抱怨吗?
  车虹两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全都是伤痕,手心和手掌下缘也早就红肿脱皮,他身边的人看他时不时的疼得倒抽一口冷气,安慰他道:“等生了茧子就好了。”
  是啊,等生了厚茧就不会疼了。
  直到今年,这些小孩子们突然也拿着木简,坐在他们周围开始锲字了。
  车虹锲了大半天,眼睛酸涩,直起腰往在他旁边锲字的小孩子看去,一看就笑了:“这里,少了一笔……你的字每一个都错了。”
  不是这里少一笔,就是那里短一道。
  小孩子红着脸,轻声说:“这是公主派来的人教我们的,说这叫儿童字。”说着,把木简给车虹看。
  车虹接过来看,发现小孩子锲的内容跟他们不同,他锲的是户籍,小孩子锲的好像只是名牌一类的东西,一块木简上只有两到三个字,都锲得极大,笔笔分明。纵然不够美观,但确实能让人一眼看清。
  “儿童字……”车虹喃喃。
  这个说法确实一望即知是什么意思,但给小孩子开蒙是最不应该马虎的,怎么可以从一开始就教给他们错误的字呢?
  不过车虹到底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把木简还给小孩子,让他接着锲。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车虹心想,何况,又是公主叫人教他们的……他才不管呢……
  儿童字很快流传开来,因为它确实比纪字要简单,而且应用范围很广——因为几乎全是姓氏与常用的人名、地名,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流民中传遍了,哪怕是从没读过书的人,认几个儿童字,至少在流民区走来走去时不会迷路了。
  二环区别称流民区,现在这里仍是一片混乱,但混乱中却也有着秩序。
  因为房子还遥遥无期,但街道却是早就划分清楚的,所以路牌就出现在路口。路牌上会标示出这一条街有哪些姓氏等等,极大的方便了一些寻亲访友的人。
  也防止了很多盗窃事件、抢劫、拐卖事件的发生。
  一旦出现生人,周围的人立刻就会围过来,不由分说把人给绑起来,剥光后再送给巡逻的士兵带走,这种人据说都会被送去修建新的城墙。
  城中,儿童字就换了一个名字,叫公文字,据说它出现的原因是大王……不会写纪字。
  这件事,大家倒是都很快接受了。大王嘛,以前没读过书,当了大王以后才有了先生,所以大王的学问……咳咳……
  因为大王觉得纪字太难而生出想把纪字改得简单一点,好写一点,再演变成为了让大王看得懂公文,所以公文都要用简化的纪字来写,这个逻辑是通顺的。
  当然,这只是他们鲁国内部的事,正式的公文往来,特别是跟他国交流的时候,还是要正正经经的用纪字的。
  公文字的字数比儿童字要多,儿童字只有不到一百字,而公文字有五百字,姜姬的目标是把它发展到一千五百字,这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满足一般的文书需要了。
  为了让公文字能更好的在官员中间推广开来,姜姬带着姜旦和姜扬学公文字,她要求他们必须尽快习惯用这种文字书写,以后见人写文,都要用公文字,而非纪字。
  这一次的学习出人意料的,姜旦比姜扬学得更快更好。
  对姜扬来说,这等于是让他把已经学会的字用错误的方式写出来,这个太难了,他总写“错”,只好一遍遍苦练、苦记。
  而姜旦呢,只需要姜智在他耳边说“这字比以前好写多了,公主特意为大王设计的,你看,这个字是不是比它原来要少了好几划?”
  这么多说几遍,姜旦对公文字的好感越来越大,学起来也很有积极性。
  等他学会后,刘箐、付明、羊峰、年惜金这些人很快就发现了:大王会写字了!
  大王写的都是错字——不对,这叫公文字,公文字。
  不必别人再多加引导,他们自动自发的开始学习公文字,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用公文字重写自己的文章——为了让姜旦能早点看到。
  有大王带头,刘箐、羊峰、年惜金等人的追捧,还有以龚香为首的龚氏也第一时间应用,公文字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速度流传出去了。
  因为似乎现在外面有种说法:如果用纪字写,大王是不会看的,但如果用公文字写,大王就会看!
  为了让自己的文章、主张能被大王看到,这些人不惜一切代价!
  从郑国到鲁国,坐船沿晋江而下是最快的。
  但乔小君带着郑姬,却弃船,宁愿翻过长山,直达乐城。
  随从中不是没有人反对,却都没拧得过乔小君——他毕竟是郑国大夫。
  而且郑姬的姐姐,郑王的女儿仙姿也听乔小君的,大家就更没话说了。
  郑姬年幼,郑王把侍女所生的大女儿一起送到鲁国来,显然是想让她成为鲁王的夫人,在郑姬长大之前,他们这些人都要依附仙姿。
  山路不好走,依稀还能看到狼的身影。不管是夜里还是白天,他们总能在身后发现狼的踪迹。
  仙姿是郑王还是大公子的时候与侍候他的侍女所生的女儿,她的名字自然就带着一丝先王时期的特征。
  她的母亲还在郑王宫中,虽然已经不必再操持贱役,但郑王也早就忘记她的温柔和美丽了。
  当然,郑王也不会记得她这个女儿。
  仙姿在小时候就以为自己只是宫中的侍女。她跟着母亲一起长大,从小就穿着侍女的衣服,睡在侍女的屋子里,跟侍女们一起吃饭,一起干活。直到郑王继位,才有一个侍人来到她面前,对她说,她是郑王之女,她的母亲也不必再做侍女,她们母女可以搬到一个宫室里去住了。
  仙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一天是做梦。
  但搬了家以后,并不意味着她们母女的日子好过了。
  郑王从来没有想起过她们,除了搬家时郑王赏赐下来的东西以外,她们就像被郑王遗忘了。
  她还记得刚搬进新的宫室,有侍女和侍人来侍候她们时,她们母女两人有多高兴。郑王赐下来的金银首饰布料,母亲一件件比在身上,又一件件堆在她身上,不停的说:“我就知道,他不会忘了我的!我们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不过后来她们都明白过来了。
  当赵后要替郑姬挑选陪滕时,母亲对仙姿说,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就算王后下一个孩子还是一位公主,那公主也不会很快出嫁,也不会马上就需要陪滕,而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母亲说,“你一定要成为公主的陪滕!这样你才能从这里出去!”
  郑王不记得她们,当然也不会记得替她选一位夫婿。等郑王去世后,她要么老死在这里,要么……就会被赶出去,流落街头。
  仙姿穿着那珍藏的郑王赐下的布料做成的衣裙,带着已经黯淡的首饰,来到赵后的宫殿前,求见赵后。
  赵后见了她,然后就把她留下了。
  她跟随在赵后的侍女身边,侍候郑姬。
  郑姬年幼,行动间不知轻重,不知有多少次,她被郑姬扇在脸上,踢在胸口,被郑姬吐口水,砸东西,她都能迅速的跪下来,保护着郑姬,不生气,不愤怒,就像捧着一件珍宝,不敢让她有半点差池。
  最终,赵后的侍女说她“温柔细心”,赵后才对她另眼相看。
  然后,她得已陪伴郑姬,前往鲁国。跟她一样被选中做为陪滕的还有另外三人,但郑姬不认识她们,自然不会亲近她们。她们也对这个年纪的郑姬束手无策。
  她终于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人。
  蟠儿得到一个消息,匆匆来到摘星楼。
  姜姬仍在琢磨纪字,看到他进来,顺手指着面前这一排字问他:“哪个看起来顺眼?”
  简化字其实要的就是不动大骨架,让认识纪字的人也能一眼认出这是个什么字。如果改变太多,反而会不利于它的传播。
  她自己盯着的时间太久,已经失去这份敏感性了,一般都是靠别人来指给她看。
  蟠儿看了一遍,指着一个说:“这个好……它是什么地方改了?”奇怪,竟然没看出来哪里变了。
  她就笑了,用笔圈起来,“这里,圆圈改成了口。”圆圈好画不假,但“口”的应用范围更广。
  蟠儿这下认出来了。
  选中一个字,姜姬就轻松了一分,她放下笔,问他:“你来是有什么事?”
  蟠儿说:“曹非送来消息,道郑国大夫乔小君已经数月不曾出门了。他极有可能跟着郑姬一起来了鲁国。”
  “……”姜姬难得反应慢了一下,但想起赵国大夫季平,她马上明白过来:“你是说,郑国大夫也‘逃’到鲁国来了?”
  蟠儿点点头,道:“很有可能是这样。听说独孤兰还停留在郑国,而乔小君输给了他三次,如果他继续留在郑国大夫的位子上,早晚会名声扫地。”
  “除非他让位。”姜姬懂了,而郑王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大夫让位——真让了,他这边就再也没有理由拒绝独孤兰了。
  可对乔小君来说,他不让位,世人都要笑话他明明才学不足还占着大夫的位子不下来,这脸一丢可称得上是遗臭万年了。他是宁死都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再等一等,他就真的敢把位子让了。
  所以郑王只好先把乔小君送出来,等郑国与赵国的事了解了,再让他回去。
  但乔小君来了鲁国,鲁国也要考虑怎么安置他。郑国乔氏还是一个很有名的世家,乔小君一定也是名不虚传。
  这样的人才,做为鲁国大王,一定要求贤若渴!
  如果鲁国不理会乔小君,让他到了鲁国坐冷板凳,那就是鲁国大王心胸狭窄了。
  但此刻最该着急的不是她或姜旦。
  “把这个消息告诉龚大夫。”她笑道。
  新年大宴前再得知这个消息,龚獠一定会睡不着的,他还会做什么呢?上回送来的钱和粮食是很及时的啊。
  她盼着龚大夫能再做点好事。


第340章 猪队友
  如果想让一个人知道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瞒住他。
  姜姬足有好几天都不理龚獠和龚香; 期间龚香想进莲花台还被蟠儿给“劝”出来了; 据说是因为姜武还是不肯进莲花台,所以公主非常生气!
  既然公主生气; 那大家还是不要去惹她了。
  但龚香回到龚家以后; 让人去打听; 却打听出来有一个不起眼的侍人去了丁家,他去了丁家以后呢; 丁强就说要回妇方,带着人走了。
  “其中有蹊跷。”龚香说。
  龚獠本来不觉得有蹊跷,但龚香说过以后; 也觉得好像不太对。
  龚香说:“我已经让人跟上丁强了,看他到底是不是回妇方。”
  丁强一路往长山去,还真没去涟水啊、晋江啊这些引人怀疑的地方。而妇方呢; 也确实在这个位置。
  嗯,可能是他们多心了。
  龚獠道,龚香的疑心比他重,说:“让人继续盯着; 看他到底是不是回妇方; 还是回了妇方以后又去了别的地方。”
  结果不出所料!
  丁强回了妇方,却当天就离开了,不但行李、随从多了许多,而且快马加鞭,像是有什么急事!
  龚家的人已经继续跟上去了。
  龚獠听到回报; 疑虑丛生。不等他跟龚香商量出个所以然来,龚香被公主亲亲热热的叫到摘星楼后——不放人了!
  摘星楼里,龚香满面无奈:“公主是不信我吗?”
  “信啊。”姜姬一脸理所当然,“但我要帮你取信龚獠啊。要让龚獠相信你是无辜的,你是站在他那边的,他才会继续跟你配合。”
  龚香道:“我们本是兄弟,同血同源,他不会疑我。”所以公主你可以放心。
  “我倒觉得,他已经吃过几次亏了,可能会比以前更不好哄一点。”吃一堑,长一智。她见过的人中,大多数的人在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