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306章

姜姬-第306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又被称为君子之味。
  顾釜从小到大,正山茶喝得最多。
  等茶煮好,顾朝给顾釜盛了一杯,叔侄两人就着茶吃点心。
  顾朝问顾釜:“现在外面怎么样了?”
  顾釜道:“还在胶着。”
  樊城兵和合陵兵现在是对峙状态。
  不打架。
  但也不走,两边今天你念一篇赋,念得好,我退里十里;第二天我念一篇赋好,你退十里。
  两边已经绕着乐城和樊城转了两三圈了,不见伤亡。
  城中读书人说这是难得的仁义之战!以后史书上一定会大书特书。
  好像这是一种光荣。
  但顾家早就开始头疼了。
  因为这样下去就永远分不出胜负。
  分不出胜负,那谁听谁的?是顾家听龚家的?还是龚家听顾家的?就算要坐下来谈判,总要有个输赢吧?
  现在顾家没有在谈判中占上风的自信,所以就不敢停,继续让军队在外面跟合陵兵缠着。
  而且他们两家这样闹,涟水是彻底成了死城了,没进没出,河道上空无一船,连在河道上讨生活的船家,要么停船苦熬,要么就转到滨河去了,再不济,去晋江也行,但是晋江水急河宽,小船不敢上去,敢去的都是大船。
  涟水是命脉,这条河从晋江分出来后,从涟水到樊城,再从乐城后绕走,而且通州、肃州两地的货物也可以通过涟水送到樊城。
  樊城全城上下所有人,吃的、穿的、喝的、用的,都要靠涟水。
  现在这条河空了,没人敢走了。
  樊城真的要饿死了。
  顾家有屯粮,不只屯自己吃的,他养那么多兵,当然也屯了给他们的粮食。顾朝相信其他各家都有屯粮。
  但他们所有人都不可能告诉别人自己家屯了多少粮,也不可能把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给别人吃,给别人用。
  顾家与钱、赵、杜、马已经开始出现分歧了。
  顾釜今天是带着一个坏消息来的,但顾朝很快就发现,坏消息不止一个。
  顾釜说:“前面没有粮了。”
  顾家是准时往军队送粮的,樊城就在左近,军队就不必带太多的粮草,以免拖累。顾家每十天送一次粮,每回都会多给一些,因为顾家养的兵是和其他几家的兵放在一块使的,不能让顾家养的兵吃干的,其他几家的兵饿肚子吧?
  多多少少要分一些人情出去。
  可此时听到顾釜这么说,顾朝的脸色就很不好看了。很明显,有人没有给军队送粮,或者没有送上足够的粮草,而是打起了顾家的主意。
  既以顾家以首,顾家养的将军当然要让手底下的兵吃饱,不可能让兵们饿肚子,不然战场上从背后捅上来的矛也是一样致命的。如果有人打着这个主意故意不送粮,顾家的将军也只能咬牙把粮发下去,再给顾家送信。
  顾朝让人去请钱、马、杜、赵家的人过来,从下午请到黄昏都没人来。顾朝从怒到惊,觉得这城中是不是有什么事他不知道?
  难道这四家联合起来,打算先除掉他顾家?
  他一边命人把家宅围住,一边让人去打听。
  打听出来的事让顾朝气得大骂:“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
  钱、赵、马、杜四家倒是没有胆子来找顾家的麻烦,但他们把范家给抢了。
  樊城范家,家中产业以粮、油、盐、铁为主,远的比如郑国的粮食,近的比如铜川的铁铜,他们都算是插了一手。
  范家世居樊城,与顾家、赵家、马家、钱家、杜家都曾结亲,让范家的人想一万遍,也想不出竟然会被亲戚捅了一刀。
  捅得还特别恨。
  赵、马、钱、杜从一开始就没想留范家活口。他们先是把范家给围了,女眷都让自尽了,有从赵、马、钱、杜嫁过去的女子,愿意舍了范家回娘家的,都可以走,但不能带走孩子,不愿意的,就自尽。
  范家的女孩子和男孩子被放在一起,让他们亲眼看着父母被杀,杀到最后剩下嫡脉最小的孩子,再逼问他们的父母,范家共有多少个粮仓,都在何处。
  顾朝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范家无一存活,只留下了一个女孩子,是马家留下来的,说是替范家留一个血脉,他会让他的儿子娶这个女孩,生下来的孩子姓范。
  这个女孩子已经半疯了,顾朝赶过去时,想把她从马家手中夺过来,但这个女孩子认出了顾朝,趁他不备扑到他身上在他的脸上狠狠咬了一口,咬下去了一块肉,被人抓住绑起来时仍满口鲜血叫骂不休,在她眼中,顾家与这四家一样,都是她范氏的仇人。
  “顾公,你要带走范姝也可以。”马南山说,“但我是为了给范家留一条根,我的儿子马巍可以娶她。你打算让你哪个儿子娶她?”言下之义,你别装好人,既然你要带她走,就舍一个儿子出来吧。
  顾朝掩住半边脸,望着火把间的四家人。他知道,今天他要是不表态,这四家人就不会放过他,顾家就是下一个范家。
  樊城疯了。
  一座封闭的城,大家都疯了。底限不见了,所有人都显露出了兽性的一面,为了面前香甜的血肉张牙舞爪,撕咬同类,褪去了那层好不容易才披上去的君子的皮。
  赤裸裸。
  他放下手,平静道:“今日我接到了大王的传信。”他看向这四家的人,“大王请我们去莲花台。”
  这四家都愣了。
  顾朝体会到了公主所设下的这个计谋中最可怕的一点。
  他说:“大王不敌龚氏,他看我们敢与龚氏为敌,很是欢喜。我们若去,就是新的八姓,会在大王身边任官出仕。你们愿意去吗?”
  她把樊城变成了兽笼,令人变成了困兽。要么,众兽厮杀,樊城自残自灭;要么,离开樊城,到乐城去,重新为人。
  乐城是王城,就算在樊城还在蒋家手中时,又有谁不想去乐城呢?
  何况现在,此刻!
  他亲眼看到这四家刚才还凶恶的面孔都变回了人,变得犹豫、踌躇,然后开始后悔,开始重新捡起人的面孔——他们后悔杀范家了。
  他们互相张望,眼中流露出的神色一模一样。
  这个人到乐城后会不会出卖我?
  到了乐城后,这个人会不会宣扬今日的事?会不会说我的坏话?
  ——如果要去乐城,那这个人(他、他、他、他)可太碍事了。


第328章 福祸相依
  范家被乱兵、乱民——不管是什么,有人闯到樊城来; 闯进范家; 屠了范家满门。
  樊城其他世家是不会承认的,关于范家灭门的真相; 永远都只能是外来人干的。他们不会承认; 也不会希望别人发现这是他们自己人干的。
  本来他们打算替范家栽个脏; 说他是樊城内奸一类的。比如说范家偷偷卖粮给龚氏,里通外人。
  但顾家抛出了个消息; 说大王请他们去莲花台,与龚家分庭抗礼。
  这是好事。但他们不打算真的跟龚氏为敌啊。他们打算作戏给大王看,内里还是要跟龚氏友好的。
  所以这个脏就不能栽给龚氏了; 既然马上就要同殿为臣,还是和和气气的好。
  于是范家就被“流民”给杀了。
  流民在哪里?樊城以外不都是?乐城还叫流民给围了呢,王城都敢围; 闯进樊城杀个范家算什么?小意思。
  樊城满城缟素。
  顾、钱、赵、杜、马牵头,其他小家族也纷纷替范家一哭。范家出殡那天,全城都在为范家送行。
  看着那漫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有一架漆黑的棺木。
  范家一百多口; 包括近半的女眷; 全都在这场**中失去了性命。
  顾朝带着顾釜走在前列,他问顾釜:“……你见过这种场景吗?”
  顾釜沉默着摇头。他没见过,在他的记忆中,也没有听过这样的惨事。
  “……我见过。”顾朝轻声说,“朝午王时; 这种事在乐城时常发生。”他看向顾釜,轻声说:“大王是不能做错事的,他的一举一动,一个想法,都牵动着底下人的性命。”所以一个无所事事的大王,远胜过一个有想法的大王。
  顾釜知道顾朝说的不是大王,而是公主。
  那天晚上从范家回来,顾朝没有裹伤就命人把他叫来,把范家的事告诉他后,悲凉而恐惧的一再重复一句话:“……如此阴毒,绝不能容……绝不能容……”
  但凭心而论,顾釜并不觉得这能算在公主头上。顾家夺去军书,屯兵自重的事就不是公主的手笔,如果不是顾家贪心,不是樊城其他世家贪心重利,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顾朝却说:“世人皆贪,这是人的劣性,永难根除。可她却能把人的贪性催发到极致!然后坐看其自取灭亡!”他逼问顾釜,“你能保证永远没有贪念吗?”
  不能。顾釜当时就沉默了,只是心中仍有一丝不平。
  贪婪的人不去怪自己的贪婪,却把过错都归纠于有人给了他们贪婪的理由。
  这难道就是对的吗?
  顾朝也发觉顾釜并不心服,所以就不再这么说,转而形容起大王(或大王身边的人)弄权是多么的可怕。王权至高无上,这正是最恐怖的事,他们不能去推翻大王,就只能去限制王权,限制王权是对的,是行正道,是他们的使命。如果他们(世家)不去限制王权,还有谁能这么做?
  顾朝对顾釜说:“大王是人,他有好恶,会犯错,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交给一个有好恶的人去做决定,那是最愚蠢的事。但如果没有大王,我们这些世家也永远不会心服于一人,权力就不会永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错误的发生,就算发生了,也很快就会被纠正。”他就拿这次范家的事打比方,“如果杀范家的是大王,谁还能替范家张目?但现在不是大王做的,所以我们才能这么快的让事件平息。”“但范家没有昭雪。”顾釜说。
  “是。”顾朝不否认,“但钱、赵、马、杜四家已经知错了。虽然他们不会诚心认错,不会诚心认为杀范家错了,但他们认识到这样做是会被众人认为是错误的事,他们怕被众人责难,所以永远不敢再做。如果换成大王,你觉得会这样吗?”他对顾釜说,“在我看来,这就是知错了。”
  “大王专权是鲁国之祸,公主只会比大王更糟。”顾朝说,“因为她名不正,言不顺,她的敌人越多,她的手段就越残酷。”
  “公主并不是姜氏的福星。”顾朝对顾釜说,“她是个灾星。”
  “她爱权、擅权、弄权,机深如海。”顾朝说,“这样的一个女人,她绝不会甘愿做一个凡人,可她要想掌权又谈何容易?大王、诸臣都是她的敌人。此时,她把目标对准我樊城,我樊城就成了如今的样子。之前,蒋、龚也是她的敌人,如今蒋何在?龚氏又变成了什么样?”顾朝说,“她若行善,是鲁国之幸,姜氏之福;她若为恶,谁可阻拦?”
  “大王现在听她、信她,日后大王若不听她,不信她呢?”顾朝问,“今日她用你得了我顾氏,日后顾氏于她无用,你,于她无用时,顾氏可有退路?你可有生路?”
  “于国,于家,此女都不能留。”顾朝说,“我不阻你,但我希望你扪心自问:此女是幸还是祸?”
  送完范氏,钱、赵、杜、马四家齐聚顾家,共同商议去乐城一事。
  阿悟已经走了,顾朝当时撒了个谎,把龚氏来人说成是大王的人,但效果很好,龚氏的邀请和大王的邀请是完全不同的。这也等于顾朝接受的是公主,而非龚氏。
  不过殊途同归。等顾氏到了乐城之后,选公主或龚氏的差别都不大,桌面上跟一人握手,桌面上跟另一人握手也是很正常的。
  “顾公当日所言,是否属实?”马南山先问了一句。
  “绝无虚辞。”顾朝肯定道。
  “大王难道就不恨我等不把樊城交出来吗?”钱家的人问。
  真等要投到乐城去了,众人才想起来他们得罪大王不是一两回。前有樊城,后来姜将军来要接管兵马的时候,他们又玩了一回花招。再说,还有这回的流民游兵之祸呢,这可不是龚家人干的。
  顾朝道:“此一时,彼一时。大王受龚氏胁迫,当然要先解了龚氏之忧。”
  “解了此忧之后,大王难道不会问罪我等?”杜家摇头,“我看还是再想想吧。”
  凡事都有唱反调的,也是为了看看顾家的应对。
  顾朝说:“不是我高看诸位,就算你我几家加在一起,难道就敌得过龚氏?别忘了,哪怕乐城的龚氏没了,合陵龚氏远在天边,大王就算不看在八姓的份上,也要顾忌合陵。”几家面面相觑。这倒是实话。
  顾朝道:“依我看,大王只是需要一个可以跟龚氏打对台的人。大王身边的人成长起来尚需时日,这才需要你我相助。”
  “那等大王不再需要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