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219章

姜姬-第219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人忧心道:“可是我国的心腹之患?”
  漆鼎笑道:“怎么会?他若有力一敌,首先要做的就是跑回鲁国王都,把他的义弟从鲁王身边铲除。”他摇头,“与我无害。”
  从人笑道,“既然无害,说不定更有益。他不是燕人,也不是鲁国太子,要想在鲁国站住脚,鲁人中需要人支持,在燕,只怕也需要有人当他的朋友,可以为他说话。”
  漆鼎笑着点头,“看来,这是他送我的第二个消息。”
  从人道:“那煤……”
  “想必是打算在商城打兵器,建巢穴。浦合产盐,世所瞩目,商城,边城耳,民少商多,只要防范严密,鲁王的耳目探不进去。”漆鼎道,“给他,要买多少都给他。”
  从人要走,漆鼎叫住他,玩味的一笑:“等等,跟他的人说,就说我现在身处险境之中,如果让人知道我卖火石给异族之人,会被斥为叛国,告诉他,要先把盐土给我,然后我会把煤交给商人,让他自取。”
  就让姜武干一干老本行:抢回去吧。
  从人知道漆鼎一半是想看一看姜武的本事,另一半,则是他的坏毛病,喜欢耍人。
  他没办法,知道这样一来,至少去给姜武送煤的商人要死上几个了——这可都是姜武的自己人啊。就算姜武放过他们,漆鼎为了“自己好”,也会杀人灭口。
  一来二去,愿意替姜武和漆鼎运煤的商人会越来越少。
  漆鼎斟上一杯酒,边笑边饮。
  ——那商城聚集许多商人以为已用,就让他先砍下他的一只手吧。
  郑国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并不全是好消息。
  郑王算是死的很是时候。他再活下去,郑国太子就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说不定一个不测,郑国太子反倒会死到郑王前头,而太子心知,如果他死在郑王之前,郑王当着外人会伤心欲绝,实际上却会欣喜不已。
  ——他能活得比他这个儿子还长,不正说明他长寿吗?
  这是姜姬的猜测。因为郑国太子在郑王死后的一系列举动表示,他快等不及要继位了。
  郑王死后就有人想杀奇云山人等人,说郑王是被他们害死的。
  如果他们真能做到,说不定郑国的命运会就此扭转。
  但事情却没这么尽如人意。
  因为有更多的人说,郑王是成功登仙了。寝宫里那具干尸是郑王脱去的凡壳,这正说明郑王成仙了啊!
  她是不知道郑王的尸首是什么样,但据郑国流传的传言都说“枯似干木,轻如鸿毛”。
  这至少也是干尸。至于郑王在临死前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他有多长时间没吃没喝,这个……就不好说了。
  郑国太子先“相信”郑王是登仙去了。他一相信,跟郑王一起修仙的公卿们立刻也都理直气壮的“相信”了,把主张杀掉奇云山人,扫清郑国的不正之风的人全都给骂了回去。
  郑王既然登仙,凡壳就是他不要的东西。
  郑国太子就把凡壳给烧了。
  郑王下葬的王陵里是华丽非凡的衣冠,郑王生前爱用之物,爱用之人,全都一齐送去“侍候”郑王了。
  这些人里还有郑王在人间的诸多儿女和妻妾。
  据说,在拜别郑王时,郑国太子把他的兄弟全都关在郑王旧宫里,青天白日,天火突起,所有人都被烧死在了里面。
  与此同时,郑王后带着郑王的所有夫人、侍妾也在王后宫中自焚了。
  郑国太子在王宫前听到这个消息时,原本默默流泪送别兄弟们的他瞬间面色大变,立刻就往后宫冲,却被王后留在宫阶前的宫人给死死的拦住了。
  虽然郑国太子命人浇水施救,火势却越来越猛,王后宫最终烧成了灰烬。
  大概……他们母子二人的约定是一人在前面烧死其他公子,一人在后面烧死宫中妃嫔。
  不过郑王后为了太子的谎言能更圆满,才起意牺牲自己,成就太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不知道在郑王求仙的日子里,郑王后与太子过得怎么样,但如果他们曾有一线生机,都不会在此时此刻做出如此绝决的选择。那是为了掐断一切阻碍他们的可能,哪怕一丁点,他们都不会放过。
  新的郑王可能是个疯子……
  她有点头疼。
  但想想姜元,可能这些大王就没几个正常的。
  她就又放松了。
  疯子也有疯子的用法。
  不知新郑王在继位后,郑粮是不是还会继续卖给燕国呢?
  换个买家,他会不会介意……
  当然,商城自己消耗不了那么多的郑粮,加上浦合也吃不完,不过,商城可以替郑国做中转,把粮更好的卖出去。
  郑国每年出产的粮食是有限的,她卖给别人的越多,留给燕国的越少。
  再挑动新任郑王些许,让他敏感的神经稍稍再敏感一些……他真的愿意白白养活一个燕国吗?
  让他找燕国要些好处不过分吧?
  比如有什么人他看不顺眼了,让燕国替他干掉?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让燕国乖乖听话,他是不是可以先饿上燕国几年呢?
  ——她现在迫切的需要一个黄盖!
  明明想到一个绝好的办法一箭双雕!就差一个黄盖肯为她深入郑国,取信郑王,行间人事!
  对了!
  姜姬命人叫来蟠儿,问他:“曹非到魏国也有一个多月了,他那边的情形如何?”
  吴都台,魏国王城之都,王寝之地。
  今日的吴都台,细雨霏霏。
  牛毛般的细雨织成一张密密的雨幕,笼罩着吴都台。
  王后居住的望月宫冷冷清清。
  一行宫女捧着香炉、香果、金镜等物从回廊另一头走来。
  她们都是晋人。
  晋女多数身形较小,容貌也无法与赵女相比,各国如果数一数美女,通常都不会把晋女算在内。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年轻的魏王并不喜爱王后带来的陪滕,就连这些多情的宫女,也无法吸引他的视线。
  推开宫门,宫女们看到两个夫人走过来,她们的眼睛都哭肿了。宫女们立刻跪了下去。
  “你们去吧。”洗华夫人说,她的眉毛虽淡,眼睛虽小,可配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哀婉之感,好像总有什么伤心事积在心口,无法言说。
  魏王对她还算有些怜惜,特意给她取了名字。
  “小声些,不要吵醒王后。”范夫人小声说,她站在洗华夫人身边毫不起眼,如果不是戴着首饰,只怕会被人当成宫女看,魏王只看了她一眼,就再也不肯看第二眼。
  两人回到侧宫,宫女们侍候着她们换下被雨幕浸湿的衣服。洗华夫人就来找范夫人了。
  “姐姐。”洗华夫人实在发愁得很,“大王也不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范夫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再等等……再等等……”她也只能这么说。
  王后受伤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当时,那么重的轿杆压在王后的腰上、背上、腿上。
  她和洗华夫人怎么都抬不起来,求助宫中侍卫,他们竟然不肯相助。
  宫女和侍人都被拦住。
  王后的呼喊一声比一声弱……
  最后,洗华夫人跑去求见大王,却被拦在廊桥上,直到大王与人议事完毕,走出来后,看到她,才得知此事,匆匆赶来。
  那时,王后已经人事不醒了。
  王后被送回到望月宫,晋国大夫说,王后此生都站不起来了,可能腑脏也有伤……只怕……命不久矣……
  王后醒来后就得知了这件事,命人紧闭宫门,不见大王。
  魏王一开始天天来,每天都要在望月宫门前站上两三个时辰。
  后来就越来越少。
  终于,这几天都见不到人了。
  洗华夫人和范夫人天天去求见王后,可她们虽然能见到王后,王后却不肯听她们相劝,不肯请大王来,见一见大王。
  “她若肯早些见大王,求一求大王就好了……”洗华夫人想到王后在的时候,她们就受尽太后的欺负,等王后死了,她们会变成什么样?
  她一想到就哭个不停,害怕得浑身发抖,止也止不住。
  “我想回家……”她小声哭着说,“我想爹,想娘了……我想回家……”
  范夫人和她抱在一起,两人一起压低声哭起来。
  望月宫寝宫内点着灯,一个好听的声音正在温柔的唱着歌。
  晋国公主,桃儿被宫女在背后抱着支撑着,艰难的抱着儿子,她的身上很疼,像是骨头寸寸断裂,可是对着儿子,她可以笑得开心又温暖。
  她唱完歌,小公子开心的拍着巴掌,打了个大哈欠。
  “睡吧,陀儿。娘在这里,娘陪着你呢。”她让宫女把她放平,她抱住孩子,继续轻声哼着歌,豆大的冷汗挂在她的额上。
  宫女能感觉到王后在隐隐发抖。她该多疼啊……听大夫说,王后的腰上的骨头断了……
  小公子终于睡熟了。
  桃儿把头扭向另一边,一放松,神情顿时狰狞起来,她把衣袖塞到嘴里狠狠咬住,忍过一阵又一阵的剧痛。
  让她死吧……死了就不会再痛了……
  可在她死之前,她要先安排好她的孩子。否则,她不敢死。
  宫女跪下替她擦汗,喂她喝药,心疼的问她:“王后,真的不见一见大王吗?”
  桃儿摇头,自嘲的一笑,摸着脸说:“我这个样子……怎么敢见他?本来就不美,再让他看到现在这张脸,连最后剩的那点怜惜也不会再给我了。”
  她又忍过一波剧痛,对宫女说:“……那个商人,让他来,我要见他。”
  那个……从她的“妹妹”那里来的商人……


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桃儿记事起,她的身边就充斥着一个女人的身影。
  她从没见过她,不记得她的声音、她的气味。
  她是她的母亲。
  可她既爱她,又恨她。
  小时候,桃儿恨她。因为人人都会用隐晦的、带有暗示性的目光在背后打量她。
  当着面的时候,他们从不多置一词。可是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他们又仿佛能看到她的一生、她的本性似的对她下断语。
  “永安公主的女儿……”
  “嘿嘿……”
  “一定跟她娘一个样。”
  因为这样,在她刚刚能记事起,在她记忆最早的一个个片断中,都有俊美少年的身影。哪怕是东殷王殿上的大臣,也会不自觉的对她施展美色。她记得很清楚,有两个极为俊美的少年,在别人拿她开玩笑时对他们说:“如果二郎年少些,倒可与公主一同长大,同伴青春,呵呵……”
  少年那冷肃的眉眼,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不屑于她这样的公主,连跟她的名字牵扯在一起都是一种耻辱。
  他说:“休要说笑!”然后扬长而去。
  可在没有人的时候,他不知因为何事来到王宫前求见父王,但不想让人知道。
  而她,当时因为不喜欢在后宫里待着看那些女人的脸色,就一直住在父王的寝宫中。
  少年找到她,轻柔的抱起她,温柔的对她说:“公主,你到大王身边去偷偷看一眼,看谁在哪里,再出来告诉我,好不好?一会儿我陪你玩啊。”
  少年很美,靠近他时,她不自觉的屏住呼吸,觉得他的脸在发光。
  但她最后跑去找父王告了他一状。
  那个少年最后再也没有出现在王宫里,他从父王的身边消失了。
  可等到长大,她开始感激她的母亲。
  因为成长后的她发现,正是因为母亲,她才能得到现在的地位,才能被父王捧在手心,才能不管身后有多少人看不起她,她都能在王宫中如此“幸福”的活着。
  而不是像她之前以为的那样,是父王一直在保护她,保护因为身有污名的母亲而受到牵连的她。
  但不管爱与恨,桃儿都发誓不会成为母亲那样的女人。
  母亲不爱晋国,她爱!
  母亲纵欲,她坚贞。
  母亲不尊夫命,不尊王令,私蓄军队,养奴成凶。
  她听父王的,听晋国的,她不要封地,不要侍卫!
  她会是一个很好的公主,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女人,让她的孩子以她为荣,而不是以她为耻。
  在她将要嫁到魏国之前,她听说,母亲与有人一个私生女,此女的父亲原本不过是一个流亡的公子,摇身一变成了鲁王,此女也不顾身世不堪,竟然光明正大的称起了公主。
  可笑!可笑至极!
  这种人怎么有脸出现在人前?鲁王就算喜欢这个女儿,偷偷养着她就好了,为什么要承认她?
  难道以后她都要被世人提醒她还有这样一个妹妹吗?
  晋王宫中那些人不约而同的到她面前来提起这个女人,他们眉眼之间的嘲笑之色一清二楚。
  “荒唐,这种事我从来没听说过!”她说。
  她不会承认!
  她绝不会承认!
  “如果是假的,那个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