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174章

姜姬-第174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拾好了。”从人点头,这才反应过来四下寻找:“蒋公子呢?”
  “走了。”杨云海说。
  “走了?!”从人怒道,“那幻海楼给谁住?!”那他不白收拾了!
  杨云海说,“自然是给公主住。”
  从人茫然道,“哪里来的公主?”
  杨云海把他拉到大门前,遥遥指着二道门里,堂上坐着的那个少女,“在那里呢。”
  “哪儿呢?”从人没有千里眼,当然不可能看到。
  “就在那里坐着呢。”杨云海复杂道,“坐在我的虎座上。”
  从人瞪眼睛。
  杨云海继续道:“刚才你看到在门前拦着我的人?那是公主的侍人。”
  “侍人?”从人当然不知道什么是侍人。
  杨云海用一个很浅显的解释来告诉他:“就是切了这里的男人。”他比着从人跨下。
  从人顿觉腿间一紧,“切……”
  杨云海笑道,“切了这里的男人,才能在莲花台侍候大王,侍候后妃等宫中女眷,当然也有公主。”
  从人恍然大悟,道:“切……就那人,是侍候公主的?”他反应过来,“公主占了您的公堂?”
  杨云海点头。
  从人又想怒,杨云海连忙说:“你说幻海楼收拾好了吧?”
  “好了啊。”从人不忿道。
  杨云海提起袍子就又进去了,一边说:“太好了!我这就请公主过去!她就不占我的公堂了!”
  从人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赶紧也跟着进去了。
  乍一见幻海楼,姜姬以为来错地方了。
  楼,自然指的是多层建筑。
  不是吗?只盖一层的叫楼吗?
  但眼前这处傻大傻大的大屋子,它就叫幻海楼。
  不止是她愣了,跟她一起的宫女也纷纷道:
  “是这里?”
  “走错地方了吧?”
  “这个是平的啊。”
  从人不免又生起气来。要知道幻海楼是杨云海极为心爱的地方,平时他自己都不住,也就偶尔宴客时在这里,谁见了不夸呢?怎么公主和她的侍女见到了都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杨云海倒是很坦然。
  卫始在旁边替她们解释:“太守莫怪,公主以前住摘星楼,大概从来没见过幻海楼这样的楼阁。”
  从人的脸红起来,满心羞怒!
  太过分了!这是在嘲笑他们!嘲笑太守!
  杨云海笑道,“是我让公主见笑了才对,狂妄起了此名,名实不符,不怪别人笑话。”
  卫始对他笑一笑,上前对姜姬说:“公主,快请进去歇歇吧。”
  幻海楼里面也和它的外表一样,大就一个字,所有的屋子都很大,足有她以前见过的宫室的两倍、三倍大。因为过大,里面就显得很空。没什么装饰,有一些同样也很大的瓶、鼎、炉,坐榻与卧榻倒是正常尺寸,让她惊喜的是屋里有两个屏风,一个摆在卧榻那边,一个摆在坐榻那边——大概是太守认为屏风就是这么用的。再进去,发现屋里就有方便之所,靠墙边摆着马桶,隔壁角房该是方便之所的地方,挖了个池子用来洗澡了。
  而后面有一个大庭院,比起空无一物的前庭,这个中庭倒是摆了一些假山奇石,也种了瘦竹衰草——全枯死了,阶边也有疑似兰草的野草,怎么看怎么像野葱。
  中庭后两侧是轩堂,一边好像是书房,另一边摆了一些女子之物,所以一边是读书的,一边是给妾室住的?红袖添香?
  中间三间则是卧室,这里不是榻,而是围床,全都大的吓人,够躺五个人玩打架游戏。
  再后面还有一个小院,三面全是屋子,分隔更细,应该是给更小的妾室和下人住的。
  逛了一圈下来,姜姬对幻海楼倒是没什么不满了。地方够大,她带来的人也都够住,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个楼位于这个府邸的西南腹地,住进来了,就别想出去了,连大门往哪边开都不知道,随便乱撞,只怕很快就会被人发现。
  卫始在前面打发走了杨云海,回来见她,道:“此人心计颇多,只怕不是易于之辈。”
  他们明明是“发配”,蒋龙的态度说明了一切。但卫始从头到尾都不客气,也不解释,对着一城太守指使来指使去,杨云海却照单全收,不但没有丝毫不满,还显得很恭敬。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姜姬笑道,“我只怕他没有要求我的地方,既然有所求,我们各取所需就行。”她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真是这几天来最好的消息了。
  杨云海回到屋里,兴奋的难以自抑。他命人送来美酒,稚妾看他高兴,坐到他怀里,揉着他的胸口问:“爷爷高兴什么?”
  杨云海搂着她道,“乖儿,你知道谁在家里吗?”
  稚妾摇头。
  他道:“是大王的公主!”
  稚妾呀了一声,兴冲冲道:“公主怎么会来辽城?”
  杨云海摇头道,“一个女儿,大王估计也不会放在心上,谁知道她是怎么来的,我只知道她是大王的公主。”
  稚妾道,“大王如果不喜欢这个女儿,那她又有什么用呢?”
  杨云海笑道,“用处可大了!”
  早在朝午王继位后,驻守此地的杨家就再也不能征兵了。朝午王王位不稳,各地的太守都不能再发兵役。别处的太守还有别的来钱的路子,身在辽城的杨家有什么?不征兵,他们的钱从哪里来?不征兵,他们的日子怎么过?
  杨云海还记得以前,父亲那时,他时常呼朋引伴,何等的逍遥快意!他是亲眼看到杨家衰落下来的。以前杨家可以跟燕国的贵族平起平坐。现在他见了燕国贵族,哪怕是个新封一年的小贵族,都要客客气气的说话,半点脾气都不敢有。
  他只能紧闭家门,躲在家里抱抱小妾,连家门都不怎么出了。
  公主受不受大王的喜欢不重要,但她是公主!
  有她在,他就可以借公主的名义征丁了!
  至于征来的丁口是替公主修府邸,还是做杨家的军奴,这还不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只要公主一直留在辽城,杨家就可以重获往日的风光!


第189章 赠
  蒋龙回到了乐城。
  “回来了?”蒋珍有些吃惊,放下手中的竹简,“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上下打量了几眼,摆摆手说:“去换身衣服,洗漱一下再出来。”
  蒋龙行礼后退下,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跟他一起出去的侍卫头领正在和他的从人雀峰喝茶。
  雀峰幼时和蒋龙一起求学,两人师从同一个先生。但雀峰家贫,在求学时他向先生坦言想成为蒋龙的从人,于是先生替他向蒋龙引见,蒋龙就收下了他。所以等雀峰从先生那里学成之后,就离家别姓,来了蒋家。他现在没有姓,只有名,如果日后蒋龙对他好,也会赐他蒋姓。如果日后他离开蒋龙回到自己家里,也可以恢复旧姓。
  雀峰道:“怎么?没跟叔叔说话?”他起身去外面叫仆人送热水和替换的衣服进来。
  侍卫头领也是蒋家教养出来的,他们和雀峰还不太一样。他们都是从小由蒋家从人贩子手中买来,或者是到村庄里去收来的孩子。收下他们的时候就是为了教导武艺,成为蒋家的武师。他们虽然有旧姓,但多数早就不认识父母了,更多的人的姓氏是卖了他们的人的。但他们并不会单只归属在某一房,在蒋淑还在时,蒋家武师全都是他的人。
  但武师们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平时更喜欢哪一个蒋家公子,更愿意在谁手下干等等。
  侍卫头领和他麾下的人选的就是蒋龙,他们也算是蒋龙的心腹了。
  “公子。”头领道,“我就是来给您说一声,没什么事,我就带人回去了。”
  蒋龙:“等等。”他让雀峰去拿出一箱金饼,“给大家分了。”
  这次他们跟着出去也算是遇上了一桩大事,不趁此时收买人心又要等到何时?
  侍卫头领犹豫道:“现在……”会不会有些明显?如果只是护送公主去辽城,又怎么值得蒋龙重金相酬?
  蒋龙摇头道,“拿着吧。我现在无官无职,早被大王厌弃,不给钱,怎么会有人愿意跟我?”
  侍卫头领这才笑起来,特意出去喊了两个人,大摇大摆的把这箱金子抬走了。
  雀峰在人走了以后才赶紧问蒋龙,“出事了?”
  这次去辽城,雀峰没去。蒋龙留他在乐城打听大王和莲花台的消息。
  蒋龙沉吟不语,雀峰也不再细问,既然蒋龙认为不需要告诉他,那就说明他还不够信他。
  这时蒋龙的另一个从人,蒋珍送给他的阿尾进来了。
  “尾叔?爹爹叫我?”蒋龙坐直身问,雀峰立刻去替蒋龙拿出门的衣服和鞋。
  阿尾也过来帮忙,道:“行云快去吧,宫里出事了。”
  宫里还真出了一件大事。
  龚香和冯瑄都匆匆赶来了,其间龚香跑来时头发还是湿的,他正在沐浴,听到消息就跑来了,谁知来到金潞宫门前,宫门仍然紧闭。
  只有怜奴穿着一件荷青色的长衫,站在门外等候,一看到他们二人,遥遥一揖,指了指西殿。
  龚香和冯瑄只好先去西殿等着,过了一会儿,怜奴才来,见到他们二人就说:“二位都知道了吧?随我来吧。”
  三人一起从金潞宫出来。龚香忍不住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躲在那里?”
  怜奴摇头,“我也不知。如果不是那里没吃的了,他们也不会跑出来,也不会被侍卫发现。”
  三人沿着宫道走到一株枫树旁,绿盖如云。绕过枫树就能看到一条小道了,再往前走,冯瑄止住脚步:“……姜内史,我们这是去哪里?”
  怜奴心知肚明,指着前方道:“就在前面,启和殿。”也就是,鬼殿。
  是冯乔毙命的地方。
  不止冯瑄站住了,龚香也不往前走了,虽然已经是初夏,太阳明晃晃的悬在头顶,他们身上却升起一股股凉意。
  鬼殿里所有的女人都死了。
  怜奴叹道:“他们也真是聪明,竟然躲在了这里。”
  冯瑄停了半晌,才再次迈步。怜奴就像根本没发现他刚才的停顿一样,继续领路,道:“这对主仆也实在是厉害,不知在这里躲了多久了。”
  龚香问:“他们是什么时候躲在这里的?”
  怜奴摇头,“他们也说不清楚。”他顿了一下,有些鄙视的说,“这对主仆是一对睁眼瞎,一句书都没读过,问什么都只会说不知道。”
  鬼殿外面的草全都是枯黄的,明明别处的草都长得绿油油的,偏偏鬼殿周围不管是草还是树还是花,全都活不了。
  但里面却不一样了,已经打扫干净,地上没了有灰尘,墙壁上也没有了破破烂烂的帐幔,桌几一看就是新的,跟陈旧的宫殿有些不合适,也添了几丝人气。
  走进内殿就听到了隐约的人声。
  “好像有人来了吧?阿仁,你看着阿智,我去看看。”说话音,一个少年就闷头撞了出来,他身后还有两个声音在追喊。
  一个道:“公子!你不要去,我去就行!”听步音已经追出来了。
  另一个声音很虚弱,“阿仁,快拦住公子……”
  但已经晚了,这个少年已经闯到了龚香、冯瑄的面前。
  他吓了一跳,叫着就要往回跑,被怜奴一把抓住,推到冯瑄和龚香面前,“二位,来见过旦公子。”
  大王仅剩的,唯一的公子。
  冯瑄在听到宫中说找到姜旦时还不敢相信。因为自从大蒋后去世之后,宫中就再也找不到姜旦了。他就像是突然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在哪里。
  彼时因为还有另一个小公子在,这个似乎并不讨大王喜欢的公子就被人忘在了脑后。
  但在小公子“意外”去世之后,公主又被大王送到了辽城,这样一来,大王膝下岂不是一个孩子都没有了?!
  朝午时期,最令人恐惧的就是大王膝下无子,连个女儿都没有。当时不止是民间,就连他们这些人中间都暗暗流传是因为朝午王倒行逆施,才会无子送终。这都是先王的诅咒。
  但国朝无继就意味着国将不国,日后再无鲁王,自然就再无鲁国,更无鲁人。
  他们的子孙后代要去哪里祭奠他们?
  只要想到这个,就算是龚香都会毛骨悚然。别人不会记得鲁国出过多少一时俊杰,他们只会说这些都是无能之辈,才会不能辅佐鲁王。
  现在姜旦出现了。纵使龚香盯着他的脸看了又看,仍然闭紧了嘴,就算心里再怀疑,在大王没有第二个孩子之前,姜旦只能是大王的公子,也必须是!
  他悄悄戳戳冯瑄,见冯瑄浑身僵硬,被他戳了之后才回神。
  “就让大公子住在启和殿吧?”龚香道。
  冯瑄:“……嗯,就在这里吧。”
  姜旦坐在他们面前,一条腿伸在外面,一条腿垫在屁股下,一肩高,一肩低,一直低着头不看人不说,还一会儿撇撇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