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28章

大汉女学堂-第28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汝君懂温柔话中的意思,她这是要拿胡茬的新衣给她穿,钱汝君觉得她这一身衣服,就已经好的离谱,她还没有穿过全丝绸的衣服,即使在她那个年代,丝绸衣服,还是高贵的象征,平时她穿的都是路边小店买的便宜衣服。
  “不用了。而且我肚子也饿了。”钱汝君连忙转开话题,这一招对小孩有效,在温柔这里,看来没那么有用了。
  “那好,吃过饭再换。今天贾大人想见茬儿,正好能跟她爹爹一起吃饭,茬儿,你跟钱姐姐提了没有?”温柔果然人如其名,人也一样温温柔柔的,顺着钱汝君把话题转开,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衣服还是要给的。给钱汝君心里一阵温暖。这个年代的女人,果然比起后代,要会照顾人。不知道受教育的胡茬,会不会识字后,就失去这股美德。
  “娘,不能叫钱姐姐,要叫老师。我拜师了!”胡茬不依地说道。
  “傻姑娘,拜师有拜师礼,哪是你随口说说就算。”温柔爱怜地摸摸胡茬的脸蛋。胡茬的脸蛋白里透红,与金妙有的比,未来都是有数的美人。跟她的母亲有点像,但更显得贵气。
  一行人前往饭厅,听说胡家吃饭,并不是天天都能一起吃,也只有在家主胡说的命令下,说哪天一起吃,才能一起吃。其余时间,分几个地方开饭,基本上小孩一起,青少年一起,妇人一起。胡说吃饭时间不固定,时常一个人在外面用餐。在家里用餐时,倒是时常叫胡茬在一旁陪着,跟她一起谈天说地。胡说大概也发现女儿的聪明,犹豫是不是要给女儿更好的教育。
  今天算是难得胡说在家里用餐,虽然有外人,胡说还是叫上了女儿母女和大儿子、二儿子母子。刚刚好,他妻子和每个妾室一人给他生了一个。
  听说女儿带了一个人要一起来吃饭,胡说倒是好奇。胡说知道她女儿,最看不起比她笨的人,偏偏每个人都比她笨,所以别人根本放不进她眼里。也唯有父母,能让她敬爱。但这种敬爱,更多是因为亲情。
  女儿的要求,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就算贾大人在,也不能改变。对女儿,胡说是真心疼爱,时常心里感叹道,她怎么不是一个男孩。但又庆幸,女儿不是一个男孩。
  “今天应该带我家那小子过来,听说茬儿很可爱?就我孩子的娘见过,我还没见过呢!这不逼着我上胡家,非把这门亲事谈下来。”贾谊轻拂他胡子。胡子可是他的宝贝,在这时代,很多男人认为胡子就是男人的门面,打理得很好。就像后事的男人对待宝马一样。
  “呵呵!我那娃儿,也就那样,成天跑人家家里串门子,没想到竟跑到贾家去,真是该打。贾家可是官宦人家,我们胡家高攀了。”胡说这话,说得可不真诚,一付你看到就知道,我的宝贝女儿有多好,你娶到这门媳妇,是大赚了。
  看到胡说的表情,贾谊没有不高兴,反而更有兴趣看自家媳妇了。说起来,他这几年来,活得不很不顺利,朝中大官看他太年轻,对他多所排挤,始终挤不进那个圈子。倒是商人的圈子,对他肯巴结。在长沙当太傅的时候,胡说给过他很大的帮助。娶他女儿做儿媳妇,也算是一种回馈。
  “爹爹,你心爱的女儿来了。还给你带来我的老师,你要给人家很多束攸,不然我不依,不理你啰。”胡茬的声音,远远的传过来。
  “这孩子!怎么跟你父亲说话呢?”温柔斥道,但语气尽是爱宠。


第六十章 贾长沙
  钱汝君终于有一种见识历史有名人物的紧张。没办法,她读书少,历史课本没提过的人,她一个个当陌生人。就算有提过,也不是每个都能记得。或许,历史课本和国文课本都特别关注的对象,才能引起她的注意。
  “女儿啊,有贾长沙在,你可不能无理,以后他也是你爹,你不乖点,人家怎么会疼你。”胡说爱怜地抱住冲过来的胡茬,举起来弄得高高得,让胡茬咯咯笑着,大喊:“不嘛!爹爹把人家放下,贾伯伯看着呢!女儿要好好表现,不丢了爹爹的脸。”
  “好好,不丢脸。我女儿怎么会丢我的脸呢!做什么都是给我长脸。”胡说说道,举高几次后,他也是累了,说道:“女儿啊!又重了,爹快举不起来了。”
  “爹爹,女儿这是长大了。不是重了。你这话女儿不喜欢,等一下罚你不准喝酒。明明规定你不嫁女儿,都不准喝酒的。却天天偷喝,当做官府都不知道吗?要是他们来把我的爹爹捉走,你要女儿怎么办。”胡茬劝道,看来她也不喜欢父亲喝醉的样子。喝醉的父亲,有点像疯子,有时候都不认得她。
  “呵呵!你女儿劝你不要喝酒,我们要不把酒收起来,上一些茶来品茗。刚才喝得,也有点多了。”贾谊,时人称贾长沙,或是贾太傅,也有人称他为贾生。不过最后一个称呼已经是老黄历了。
  “吃饭哪能不喝酒,不过也好,有妇人在,我们还是喝茶。今天算是家宴,来的人都不是外人。对了,这位是钱家小娘,听说你识字?还懂得不少字?”胡说说着说着,突然把话转到钱汝君身上,本来还在看热闹,顿时紧张起来。
  一旁的下人,听到要上茶,早已下去准备,根本不需要胡说在吩咐。才这一会的功夫,茶就端上来,可见得早有准备。
  “夫君,先吃饭吧!妾身都饿了,要考究学问,有贾先生在,还需要你献丑?”一旁早已候在一旁的胡说正室,此时开口说话,正室姓石,名如玉,家里也是出自名门。跟石奋家族有些关系,虽然不是嫡系,但也是不太远的旁支。家里人能到石奋家串门子,得点官方的消息,对胡说做生意很有帮助。
  可以说,胡说的生意能做这么大,跟他的正室很有关系,所以他对他的正室一直以来都比较尊重。不过他大儿子不成材。读书写字、九章算数都学不太好。七个儿子年龄差别都不算太大,从十一岁到七岁都有。眼前三儿子算比较有出息。胡说蛮担心,要是他死后,会闹家变。也只能稳定正室的地位。
  胡说主要的生意是做布匹生意,从各种丝绸到葛麻都有生产,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并头一个把作坊家大。形成数百个人的生产规模。从纺纱到织布,他都自己生产,并不跟外面拿货,所以质量很有保证,在长安城也开有一家店铺。
  在这个布匹可以当作钱的时代,胡说的生活可以算是相当滋润,长沙附近很多妇人都在他的作坊里工作。
  为了管理,他的第二房小妾和第六房小妾都过去帮忙。因为这两房小妾一个识字,另一个算数不错。能帮他管理里面的女工。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细心的工作以外,胡说还是用男人,要不然,外面的风言风语可以搞垮他。
  温柔之所以想识字,跟识字能帮上胡说的忙有关。毕竟,女人识字的太少了。即使是第二房小妾和第六房小妾,也识字不算多,算数不算好。查帐还没有那些掌柜灵光,时常看不懂里面的猫腻,如果不是胡说会抽时间再看过一遍,早就出大事了。
  显然,钱汝君识字的事,胡说不相信。富贵人家的女儿,都不见得能识几个字,一个贫民女子怎么可能习字?
  但是,胡说也了解他女儿,他女儿没那么好忽悠,所以,他真的想现场考一场。
  但石如玉也说得对,有贾长沙在,考究学问的事,哪轮得到他。于是胡说招呼大家入席。本来钱如君的位置离胡茬很远,偏偏胡茬要跟钱汝君坐。而胡茬又是今天的主角,贾长沙登门,就是来看看未过门的儿媳妇,有没有资格进他的家门,看妥了,这婚事才能真正的订下。
  胡说当然不可能长时间不搭理贾长沙,他想把女儿嫁给贾长沙的儿子,一方面当然想要攀附权贵,另一方面,他也是真正佩服贾谊的才华。想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应该算是替女儿找到不错的对象。
  于是大人说开了,石如玉跟温柔的关系还算不错,也聊开了。两个贾家的儿子,距离胡茬这桌有点远,也只能自己聊起天来。
  或许年纪还小,两人之间还没有烟火味,大人的复杂思想,还没有影响到小孩子。两个人在那里窃窃私语,说着一些孩子间的胡话。
  钱汝君一边跟胡茬聊天,一边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其实,她最重要的是,她的脚麻啊。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她都不跪坐,此时,她又发现了一点她没融入汉朝的地方。跪坐真是受罪。不过画面真的很好看。
  “贾伯伯很帅吧?他家臭小子可没那么好看。”胡茬皱着鼻子附耳小声说着。不时,她还要到她爹和贾谊面前卖萌讨好。钱汝君觉得,胡茬也真是辛苦。看来,想获得家长的疼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长大以后就会变了,没听过男大十八变吗?”钱汝君随意回复吗?
  “有这句话吗?出处是?”想不到胡茬认真起来。开始准备学习。
  “钱氏物语,我编的。”钱汝君翻白眼。
  “啊?老师你忽悠我,这样对待学生可以吗?”
  “你觉得没道理吗?对了,你才五岁,还没看过男人的成长……”钱汝君继续忽悠,她感觉今天会面对大挑战,此时心情还是放轻松点。
  “老师,你也不大。好吗!”


第六十一章 挥毫
  钱汝君与胡茬小姑娘正谈得开心,胡说和贾谊也聊得很开心。没多久,他就对贾谊说道:“我怕钱家小娘不够格教你家媳妇,不如你来掌舵如何?”
  贾谊捋着胡须,看着胡茬,很是满意,尤其小姑娘机灵劲十足,教得好的话,对儿子的帮助很大。再看钱汝君,他感觉对方虽然长相不如何,但气度上,远胜其他男子,可惜,这样的气度,却发生在女生身上。
  钱汝君身上穿着胡茬的衣服,显得有点不合身,而且也没有带出像胡茬一般的富贵气质。但是乡间女子气息尽去,有一种温文尔雅的风采。但贾谊从胡说口中得知,钱汝君是到他家卖菜的农家女。农家,而且是个女孩,不太可能懂得多少东西。而且,她可能也不懂他们平常说的经典,要如何考究钱汝君的学问,也是很伤脑筋的事。
  贾谊将钱汝君召到桌前,胡茬跟着钱汝君也上前来,道:“贾伯伯,你可不能欺负钱老师,她可能没有你那么有学问,还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可是她跟管事讨论合同的时候,可厉害呢!”
  贾谊听胡茬称赞他的文章好,好奇地问道:“你读过贾伯伯哪篇文章?”
  胡茬的脸色涨红,吱吱唔唔地道:“囡囡看过,可是没有看懂。但感觉得出文章很有气势。”,囡囡是胡茬在家里的自称,她也知道她的名字,父亲当初取名的时候太随意,不上大雅之堂。
  钱汝君看到胡茬的样子,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主动把贾谊的文章拿来看,虽然看不懂,但也代表这孩子的进取。想了想,贾谊现在应该写出过秦论这篇文章了吧?国文课时,只要读到古文,老师都会叫他们背诵下来,钱汝君以前国文成绩不错,基本上能满分通过所有考试,将脑中的文章过了一遍,随口随着一段背诵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她看向胡茬道:“你可能听得懂其中意思?”
  此时的人,对文字很重视,尤其这篇《过泰论》是贾谊的得意之作,通篇文章,他是背起来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他文章的节录,看来不用考究钱汝君的才华,能朗诵起这段文字,代表她也有些国学的根底。不过,还不能这么放过他。于是他说道:
  “你这是为难囡囡了,不把字些出来,光听她听不明白的。”
  钱汝君懂得贾谊的意思,于是向胡说道:”可以要一些竹简,笔墨?”
  早就知道胡说有考验钱汝君的意思,下人在后面,早就将东西准备好,等胡说一点头,东西就给送了出来。
  钱汝君看着毛笔,有点苦脑,她的毛笔字,虽然经过十二年的训练,但跟这个时代人比起来,还是太差。墨早就磨好,钱汝君举起笔道:“字写的不好,别见笑。”
  于是在众人好奇的眼光下,开始一笔一画地把刚才朗读的那段文字写出来。
  写毛笔字没那么快,几个孩子饭也不吃了,纷纷围过来看。胡茬更是满眼亮睛睛的。在她看来,老师有本事,发掘出老师的她,也与有荣焉。
  贾谊拿眼看去,以他的眼光,钱汝君写的字自然没有什么,但考虑到钱汝君的年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